無錫老街含菜名的地名有哪些?

無錫老街含菜名的地名有哪些?雲門夜雨2017-08-14 00:35:12

歷史悠久的無錫,

不少街道名字都很有“味道”。

從無錫的老地名中,

就能挖掘出無錫人自古以來的 “吃貨”本質!

裡面不乏清粥小菜,

也能來點大魚大肉,

甚至連餐後水果也不缺少。

五穀雜糧

曬麥場

在北塘荷葉村南側龍船浜上有座拱形石橋,叫做泗堡橋,大約初建於明末清初,歷史上幾經興廢重建。因此處三面環水,形似堡壘,又由楊、蔣、尤、徐四姓籌資建造,故名。

泗堡橋附近有條叫做“曬麥場”的里弄,從前,這裡的小麥倉庫經常在場上曝曬小麥,故得此名。

炒米浜

與北門相對,南門外有地名為炒米浜,據說住在那兒的人解放前都靠爆炒米為生。

當年不少江蘇北部的老鄉逃荒過來,在南門外搭個小草棚子,落下腳,為了養家餬口,不少人挑起了炒米擔兒,漸成一幫。

麻餅沿河、芋頭沿河

在北門外,尤其是明清時期,蓮蓉橋一帶沿河的山貨行連成一線,購銷兩旺的場景不亞於三里橋米市。

在不少老無錫眼中, 蓮蓉橋附近有四條沿河,分別為麻餅沿河、北塘沿河、茅篷沿河、芋頭沿河。裡面不少就與食物有關。

◆ 麻餅沿河,以麻、植物油餅貿易集散地得名,過去是出售米油、豆餅、醬油的地方;

◆ 芋頭沿河因為經常停靠大量的運芋頭船隻而得名,就在老的中百一店身底下;

◆ 桃棗沿河,以多桃棗等南北貨店而得名,位於蓮蓉橋南堍。

搭粥小菜

醬園弄

無錫“米豆之業甲於省會”,從清乾隆起就先後創辦了胡萬和、陶東昇、右豐、陶謙益、昌升等眾多醬園糟坊,代表無錫民族工商業早期發展的雛形。

當時南北四城門均有醬園坊,醬園弄就位於火車站的漢昌路和交際路附近。而在小木橋附近的醬油浜,至今還有廠家用傳統的方法制醬,無錫市場上銷售的不少豆瓣醬即出自此廠。

腐乳浜

2009年運河西路上新架一座橋叫腐乳浜橋,因為此橋跨腐乳浜,長11米,寬32米。

據說盛岸裡的腐乳早在明末清初就名揚全國,出產的“盛岸腐乳”與紹興腐乳媲美,盛譽江南數百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解放前夕,盛岸裡有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以製作腐乳為生,擁有三十六個作坊、五百多名工人,被人稱為“腐乳浜”。

盛岸裡生產的腐乳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品種有紅、白兩種。後解放公社紅五月腐乳廠採用半機械化方法生產腐乳,年生產能力約為七萬壇。

豆腐弄

南門大公橋附近有條豆腐弄,而在100多年前,這裡原本被稱做低田下。

相傳有個名叫孫王大的人被招為女婿到這裡,開起了豆腐作坊。而他所做的豆腐又白又嫩,四鄉八里,婦孺皆知,遠近聞名,久而久之,這裡也就叫做豆腐巷了。

烹製大餐

魚腥巷

無錫是江南水鄉,地名有“魚”的不在少數。現學前街與昇平巷之間的魚腥巷,其名是清光緒年間才出現的。

原來這條巷子不叫“魚腥巷”,而叫“籬篠巷”。因為靠近城內直河,河中常有漁船來往,漁民將捕到的魚在這裡出售,日久便成為魚市場,這條小巷也就真正成了“魚腥巷”。

如今,這裡已成市中心的黃金地段,面貌大變。目前僅在“顧毓秀故居”朝南的大門上依舊保留著魚腥巷的舊稱。

大魚池

無錫西門棉花巷內,也有一處地名叫“大魚池”,在《無錫市志》曾如此記載:“大魚池,在棉花巷中段,舊有大魚池而得名。”

據說當年的大魚池十畝方圓,水深二三米,是一處條件較好的魚池,北靠梁溪河支流醬園浜僅幾米。由北流向南的清澈的大運河水直奔池邊,魚池上下換水很方便。

建國後,魚池還手拉網兩次,每次產魚一千多斤,均為青、草、鰱,還有鯽魚,捕魚後就直接去魚市場銷售。1979年,魚池被填沒改造成人防工程和機關用房,從此消失。

藕塘

江南水鄉無錫,除了魚多,也多蓮藕。所以在地名中,與藕有關的不少,藕塘便是一例。

藕塘曾為鄉名,又是橋名。橋在地名志上記載為“跨陽溪河口,清道光二十年重建。”而解放初設藕塘鄉,新長鐵路、錫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藕塘鄉位於市區西10公里,跨洋溪河西岸,因有藕塘而得名。

羊腰灣

地形似羊腰,故名。江南水鄉的無錫,河網密佈,自古船就是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行船主要靠搖櫓和撐篙。撐篙比搖櫓更重要,更吃苦。如果遇到河面狹小,河灣曲折、水流湍急的地方,如以前的羊腰灣那裡,對撐篙的船老大是嚴峻的考驗。

大約在清朝年代裡,這段河道才整修成現在的樣子,而“羊腰灣,撐船難”這句話透過撐船世家後代人的口口相傳,一直綿延到今天。

水果點心

小桃源

山南麓的東大池,舊時曾有“世外桃源”之稱,在嶂山和粲山兩隴相接處。

這裡的景緻曾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描述相似,大文豪郭沫若也曾將風景秀美、環境幽雅的東大池地區贊為“世外桃源”。

徐燕謀以東大池位於深谷之畔,桃紅柳綠,池水清澈,猶如世外桃源,即在池畔立一水泥坊,上書“小桃源”三字,從此這裡成為無錫郊區遊覽勝地。

梨花莊

位於北柵口之北,至遲在南宋時已有此地名。清康熙年間這裡成為豪富沈萬三的別圃“廣五十畝,中有天繪樓最勝。萬三有妾名貞香者,性愛梨花,遍植焉”。

隨著歲月推移,天繪樓和梨花樹早已蕩然無存,但“梨花莊”這個名字仍延續至今。

蓮蓉橋

北塘大街一直往前走,就到了蓮蓉橋。其原名芙蓉橋,跨京杭運河之上,連線北大街與北塘大街,俗稱大橋。

此橋因此地河、浜、塘多,形似蓮花而得名,又因為地處竹場巷,也被叫做“竹巷大橋”。

整理完這麼一大桌子“菜”,小編瞬間餓了……

無錫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居然都是能吃的地名。

雖然很多地方如今已遍尋不著,

但隨著這些地名變遷的也是無錫的發展。

你還知道無錫有哪些吃食地名?

歡迎補充!

部分圖文來源於:扯扯老空、江南晚報

無錫老街含菜名的地名有哪些?咬一口奶油乀2017-08-14 23:47:52

豆腐弄

南門大公橋附近有條豆腐弄,而在100多年前,這裡原本被稱做低田下。

腐乳浜

2009年運河西路上新架一座橋叫腐乳浜橋,因為此橋跨腐乳浜,長11米,寬32米。

蓮蓉橋

北塘大街一直往前走,就到了蓮蓉橋。其原名芙蓉橋,跨京杭運河之上,連線北大街與北塘大街,俗稱大橋。

藕塘

江南水鄉無錫,除了魚多,也多蓮藕。所以在地名中,與藕有關的不少,藕塘便是一例。

無錫老街含菜名的地名有哪些?薄荷說2017-08-14 13:34:03

哈哈,無錫人的吃貨本質從老街的名字上就曝露出來了,讓小編帶您一起看一下那些能成滿漢全席的地名吧!

豆腐弄

南門大公橋附近有條豆腐弄,而在100多年前,這裡原本被稱做低田下。

相傳有個名叫孫王大的人被招為女婿到這裡,開起了豆腐作坊。而他所做的豆腐又白又嫩,四鄉八里,婦孺皆知,遠近聞名,久而久之,這裡也就叫做豆腐巷了。

腐乳浜

2009年運河西路上新架一座橋叫腐乳浜橋,因為此橋跨腐乳浜,長11米,寬32米。

據說盛岸裡的腐乳早在明末清初就名揚全國,出產的“盛岸腐乳”與紹興腐乳媲美,盛譽江南數百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

解放前夕,盛岸裡有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以製作腐乳為生,擁有三十六個作坊、五百多名工人,被人稱為“腐乳浜”。

盛岸裡生產的腐乳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品種有紅、白兩種。後解放公社紅五月腐乳廠採用半機械化方法生產腐乳,年生產能力約為七萬壇。

醬園弄

無錫“米豆之業甲於省會”,從清乾隆起就先後創辦了胡萬和、陶東昇、右豐、陶謙益、昌升等眾多醬園糟坊,代表無錫民族工商業早期發展的雛形。

當時南北四城門均有醬園坊,醬園弄就位於火車站的漢昌路和交際路附近。而在小木橋附近的醬油浜,至今還有廠家用傳統的方法制醬,無錫市場上銷售的不少豆瓣醬即出自此廠。

蓮蓉橋

北塘大街一直往前走,就到了蓮蓉橋。其原名芙蓉橋,跨京杭運河之上,連線北大街與北塘大街,俗稱大橋。

此橋因此地河、浜、塘多,形似蓮花而得名,又因為地處竹場巷,也被叫做“竹巷大橋”。

魚腥巷

現學前街與昇平巷之間的魚腥巷,其名是清光緒年間才出現的。

原來這條巷子不叫“魚腥巷”,而叫“籬篠巷”。因為靠近城內直河,河中常有漁船來往,漁民將捕到的魚在這裡出售,日久便成為魚市場,這條小巷也就真正成了“魚腥巷”。

如今,這裡已成市中心的黃金地段,面貌大變,但居民小區仍叫魚腥巷。

藕塘

江南水鄉無錫,除了魚多,也多蓮藕。所以在地名中,與藕有關的不少,藕塘便是一例。

藕塘曾為鄉名,又是橋名。橋在地名志上記載為“跨陽溪河口,清道光二十年重建。”而解放初設藕塘鄉,新長鐵路、錫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藕塘鄉位於市區西10公里,跨洋溪河西岸,因有藕塘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