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殿為什麼那麼小?

清朝的大殿為什麼那麼小?使用者61064736871702021-04-14 13:36:18

中國皇宮最重要的宮殿,其主樑需使用金絲楠木製造,中國的紫禁城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太和殿,前身為奉天殿,剛建成之後沒多久就第一次毀於大火,其後數次毀於大火,歷次重建。每次重建,即使以皇家的財力,也需要等待籌劃很久的時間(大約要耗費20年積蓄財力,運輸物料和工程時間),且材料確實到了緊缺的地步。中國以抬梁式為主流木質結構建築的特點是,建築的體型,受制於主架構能採用的木材的尺寸限制,而樹齡超過千年,材質能夠用於作為建築主樑的的木材,砍一棵少一顆,等待資源復生,要超過千年,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建築材料資源。這就是為什麼儘管中國古建築以組合建築群為形式的時候,規模越來越大,佔地越來越大,而單體建築的體量極限,反而倒退。

1、太和殿裡面有一根柱子,已經找不到原先那麼粗的,只能用多跟木料拼湊,然後用金箍箍住,合成一根柱子,勉強湊活用。

2、太和殿每一次重建,受物料所限,體量都一點點變小,如,到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時候,太和殿的面寬已經縮小到63。96米,不但不及明長陵(明成祖朱棣陵)享殿祾恩殿(66。75米)和太廟前殿(68。20米),甚至無法在面上保持面闊九間,那樣就要比現在還窄差不多15%。而不得不在兩側各追加兩個小的開間,變成十一開間,有違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取九五至尊之意)的建築規範。為了遮掩臺大屋小的窘境,兩邊以防火牆佔居著檯面兩側空曠的部分。

3、與原來的奉天殿體量(面寬95。1米,進深47。55米)相比,現在的太和殿(面寬63。96米,進深37米),體量整體縮小了差不多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