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包車的啟示。?

黃包車的啟示。?l乀亅丶東西2021-06-10 14:29:56

雖然在城市中處於底層,但拉黃包車對於農村務農已屬提升。當時有傳言,拉黃包車是體力活,車伕肯定短命,拉車七年必死。但事實卻正好相反,黃包車伕大多來自蘇北農村,從小幹農活使得他們身體較為強壯,而黃包車的特殊結構又極為省力,所以拉車對農村來的人並不算重活。“祥子”最大的心願是買一輛屬於自己的人力車,上海的黃包車伕雖然難買下一個車行,但憑勞動買下黃包車的卻不在少數。1934年底,上海人力車伕互助會成立,旨在維護人力車伕的權利和改善其生活。互助會為車伕們專門修建了食堂,提供比市面價格低的飯菜,在空閒之時,車伕們也可去互助會休閒娛樂。雖然是微薄的社會福利,但對於為了謀生來到上海的車伕們已經是巨大的幸福。萊垍頭條

拉著外國人的黃包車伕垍頭條萊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號稱“江北大亨”的顧竹軒,就是來到上海的那一批蘇北農民,第一份職業正是黃包車伕。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貴人相助各種機緣巧合,他買下了黃包車公司,加入青幫,並經商多種生意,黑白兩道通吃,在上海灘也是風雲人物。顧竹軒最大的資本就是手中掌控的黃包車伕,黃包車伕們走街串巷,人數眾多,是一支不可小覷的社會力量,他們都認可顧竹軒,願為其賣命,才能成全其“黃包車大王”的稱號。萊垍頭條

三、取締與衰落條萊垍頭

雖然人力車為上海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出於各種原因,政府一直對人力車進行數量控制與整改。自黃包車行業走向繁榮以來,也確實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人力車與車伕比例失調、人力車載客供過於求、車商剋扣車伕利益、野雞車橫行等。萊垍頭條

與電車共存的黃包車萊垍頭條

1934年,針對人力車行業的問題,公共租界內開始了改革。主要措施是:破除幾大公司的壟斷、限制車伕數量、登記領取執照、限制車輛租金、取締野雞車。改革初衷本是為改善人力車行業與為車伕謀利,但改革內容觸犯了車商利益,更未能起到為人力車伕謀福利的效果。最終在車商們的聯合抵制下,這場改革不了了之。1935年法租界限制車伕數,更是引起了大規模的罷工與衝突。萊垍頭條

1946年,國民政府以“營業人力車有如牛馬,違揹人道”為理由,準備3-10年內在上海徹底取締人力車。此項政策遭到了十萬人力車伕的一致反對,取締人力車後,這些車伕將變為無業遊民,而政府又並未給出完整的善後措施方案。時人諷刺政府道:“人力車是不人道的,但不能說禁止人力車就是人道的。”在用強制力量裁汰了一批人力車後,並未收到效果,且車商與人力車伕一次次到南京請願。考慮到善後問題的不妥與可能造成的社會動盪,這場改革取締草草收場,失敗告終。萊垍頭條

政府的改革取締並不能消滅還有存在價值的人力車,真正促使他走向衰亡的其實是新的技術產品——三輪車。三輪車是中國人民的獨創,將腳踏車與人力車合二為一,因有三個輪子而命名。1946年改革時,三輪車就是人力車的一個替代品,改革失敗後,三輪車數量卻驟然增長,有取代人力車的趨勢。《新民晚報》報道:“半年來,人力車減少,三輪車增多,路人亦多舍人力而就三輪,人力車將不用取締而自行淘汰”。三輪車相較人力車更為簡便、載客舒適,技術要求也不高,更是符合政府倡導的“人道主義”。到了解放前夕,人力車已經剩餘不到4000輛,曾經滿上海城都是人力車的盛景也不復得見了。萊垍頭條

文史君說:垍頭條萊

老上海的黃包車,在大街小巷中是一道獨特的景色,前後七十年的歷史,見證了近代上海的興起與繁華,最終被時代淘汰,成為歷史的印記。人力車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中國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掙扎,城市發展處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時,它的存在具有相當的價值。人力車方便交通且養活了大批困頓的人,這也正是其不能隨便被取締的原因。當歷史程序發展到人力車不再適應時,它也便自己消亡,當最後的人力車被放入博物館時,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萊垍頭條

如今,我們只能從旅遊景點,博物館與影視作品中看到人力車,卻永遠看不到當時人力車業的繁華。但它的使命卻還未結束,從小小的人力車,我們可以窺探的其實是近代中國,我們所不常得見的廣闊社會生活史。條萊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