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赤壁記載了蘇軾的一生?

為什麼說赤壁記載了蘇軾的一生?琉漪心晨2021-11-16 20:22:54

蘇軾是一代詞宗,他用他無限的熱情投身於宋詞的創作,但是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在黨爭激烈的環境中屢遭貶謫。 《赤壁賦》中蘊含的這四個人生問題都由作者被貶黃州的遭遇所引發,由作者的悲傷苦悶心情所統領,透過對這些人生問題的分析,蘇軾在逆境中苦悶、彷徨尋求精神解脫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從中體驗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對每個人無疑都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

儒家思想是蘇軾的主要思想,同時他還深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響,前文所述的人生追求功利與淡泊名利問題、人生有無意義問題,實際上就是在人生問題上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主張。在文中的:“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表露的是佛教無慾無求的思想,佛教認為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人有慾望,剋制並消除慾望才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所以說在作者身上同時存在儒、道、佛三種思想,這三種思想相互作用,排斥掉了各自消極的成分,留下各自的積極成分進行相容互補,共同作用,在這種作用下,作者既堅守儒家以道自任的精神節操,又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與佛教“物我兩忘、身心皆空”的超脫境界,達到了一種相對的心理平衡,在這種心理平衡中,個人榮辱得失變遠了,變淡了,這樣,苦難也就被化解和超越了。

文章的寫作背景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蒙冤入獄,在獄中,蘇軾的肉體和精神均遭受到嚴重的摧殘,自度將死,後來經多方營救,終於保住了性命,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到黃州後因生活窘迫,需親自墾荒種地養活自己。蘇軾經歷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和苦難,他來到這座荒涼的小鎮上,沉思自己遭受的苦難,在無盡的痛苦中舔舐自己心靈的傷口,正是在這種心境中,作者夜遊赤壁,觸景生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也就是說,這篇文章是作者面對苦難遭遇的內心情感的自然表露,在這種表露中飽含了作者對人生苦難的思考。文中的“客我”追憶歷史人物的成敗,慨嘆自身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實際上反映出作者貶謫中的苦悶心情;文中“主我”的回答則以眼前流水與明月作對比,闡明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道理,指出應享受眼前的美景,顯示出曠達的情懷,悲哀的感情得以解脫。由此可見,在矛盾與痛苦中,蘇軾最終想通了,從苦難中解脫了出來。

為什麼說赤壁記載了蘇軾的一生?梁德興2021-11-16 17:40:36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這是選自蘇軾所作的《赤壁賦》。其中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的句子表達了蘇軾對人生哲理的感悟之情。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說: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黃州的赤壁只是一個假赤壁,因為和蘇軾仕途遭貶的人生緊密相聯絡起來而變得聞名遐邇起來。因此說赤壁記載了蘇軾一生的赤壁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