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演變為春秋戰國的歷史過程?

東周演變為春秋戰國的歷史過程?人未一2021-09-20 18:05:05

由於東周時期的前半段和後半段又有許多的不同之處,所以歷史學家為了研究的方便又將東周進行了歷史分期,劃分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為什麼會用這兩個名字代表這兩個特殊的時期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個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

而戰國的來源則是《戰國策》,它是西漢劉向所著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在這個時期,列國之間的戰爭方式比之前有了顯著的改變,戰爭規模也比之前要大得多,戰況也更加慘烈,因此稱之為戰國時代。

“春秋”一詞來源於孔子整理編訂的《春秋》一書。

孔子編訂的《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41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的起止年代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大體相當,所以歷史學家就把“春秋”二字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始於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末年)。

戰國一詞來源於劉向編訂的《戰國策》一書 。

三家分晉後,韓、趙、魏三國加入到七國爭雄的行列,時人稱呼這七大國為“戰國”。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名稱。戰國時期始於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止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

春秋和戰國是兩個不同的時間。以公元前475年為界線。

首先不是整個周朝歷史都叫春秋戰國,只是東周。這一時期得名於《春秋》一書,這是魯國史官撰寫,孔子修訂的儒家典籍,一部按年季月日記錄,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記錄的編年史書。你可以把這個名字理解為“《春秋》所記錄編撰的歷史時期”,簡單易懂。

東周演變為春秋戰國的歷史過程?塞外客zhw2021-09-20 17:20:29

周朝分西周和東周,西周是真正的天子主全國政,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天子已管不了諸侯。

西周後期天子無德,周威勢衰弱,諸侯開始不尊崇天子,各自坐大,為私利相互攻伐,天子無力管束,特別是西周最後一個天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以後,被犬戎所殺。歷史這就進入春秋時代。其標誌事件是公元前770年,因為內亂和犬戎入侵,周平王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洛邑。是為東周的開始。

東周時期,周天子已無威懾力。各諸侯國相互征戰,相互吞併。這個時期產生了春秋五霸。到後來的三國分晉,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東周演變為春秋戰國的歷史過程?使用者19420284243192021-09-16 21:07:12

周朝 (公元前1066 -前256)

周是大國,其他的都是諸侯,要低周朝一等。周王是天子,稱萬歲,其他的齊魯晉秦等國家都是諸侯國,是王,稱千歲。

周朝存在約8O0年.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到公於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和各諸侯國的統治範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春秋以後,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標誌進入戰國時代。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大諸侯國連年戰爭,當時人們就稱呼這七大諸侯國為“戰國”。《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的弟弟蘇代說:“凡天下之戰國七,而燕處弱焉。”可見當時七大諸侯國都有戰國的稱呼。到西漢初年,“戰國”這個名詞的含義還沒有變化。到西漢末年劉向編輯《戰國策》一書時,才開始把“戰國”作為特定的歷史時期的名稱。

東周演變為春秋戰國的歷史過程?好七懶做2021-09-20 11:52:59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隨著東周王室日漸式微,各諸侯國名義上“尊王攘夷”,實質上各自爭霸。前770年—前476年,史稱春秋。各國相繼變法,發展國力,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五霸前後輪流坐莊,禮崩樂壞。同時,由於鐵器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有所提高,荒田大量被開採,社會制度發生了重大改變。前476年趙魏韓三家分晉,標誌了戰國時代開啟。經過混戰兼併,最後三家與秦、齊、燕、楚形成戰國七雄。整個東周(前770—前256年)分成春秋與戰國,中國也從奴隸制逐漸走向封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