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路氏家族祖先是哪裡人?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路氏家族祖先是哪裡人?無非是苦2019-07-22 18:25:43

畢節的移民主要是明清時從中原一帶遷徙來的官員、軍隊、商人、流民等。

這些大量的移民源源不斷地湧入這塊歷史悠久而又貧瘠落後的“化外之地”,改變了千百

年來人口構成的民族格局。在全省的許多交通要道關隘都出現了漢人,後來逐漸形成許多

或大或小的城鎮,畢節市撒拉溪鎮就是其中的一個。

一、明清時期進入貴州的移民概況

明王朝建立後,採納劉基的建議,以衛所為單位將軍隊佈防在全國各地,一般為“三

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比例。皆以田地肥瘠,地方緩衝為差。”

從明洪武四年(公元 1372 年)開始,相繼在貴州設立24 衛和兩個直隸千戶所。按照當時

的軍事編制,每衛有 5600 人,長官司為指揮使;下置前、後、左、右、中五個千戶所,

每個千戶所 1120 人,長官司為千戶;千戶所下設十個百戶所,每個百戶所為 112 人,長官

司為百戶;百戶所設總旗二,每個總旗下設五個小旗,每個小旗為 10 人。由於貴州是川

滇咽喉,西南鎖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五個千戶所之外又增設外守禦千戶所。根《貴

州省省志·軍事志》記載 “貴州都指揮使司所轄貴州衛,貴州前衛,及其以西的 “上六衛”

(威清、平壩、普定、安莊、安南、普安),以東的 “下六衛”(龍里、新添、平越、清平、

興隆、都勻),西北的 “西四衛”(烏撒、畢節、赤水、永寧)和黃平千戶所,普市千戶所,

有屯兵 161588 名。”另外,湖廣都司所轄的“邊六衛”(偏橋、平溪、鎮遠、清浪、銅鼓、

五開)和天柱千戶所的兵員未見計錄,如果按編制計算,也應有34720 名。神宗萬曆年間,

又在黔北遵義設立威遠衛,崇禎時又設立敷勇衛,鎮西衛。共有官司兵 16800 名。”三項

合計明代先後進入貴州衛所官司兵總數為 213108 名。這 20 多萬衛所軍人實際上就是 20

多萬個家庭。因為明朝衛所官兵一律注入軍籍,世代襲替,稱為軍戶。為了保證軍隊兵源

不絕,穩定官司兵安心服役,使軍士“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明朝中央政

府規定軍人攜帶家室,一人在軍,全家隨往。載:“有妻在籍者,就於結領內

備開妻室氏姓年齡,著令原藉親屬迸去完聚。”沒有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如果當時平均

每戶家庭以上 4 口人計算,那明朝到貴州的軍事移民就有80 多萬人。這還不包括其它性

質的移民。

明末清初,貴州戰亂,社會很不穩定,是移民的禁區。直到康熙年間才安定下來。於

是又有大批移民進入貴州。第一批到來的移民是軍人,他們是隨從東北和經山西、

陝西和四川到達貴州的。如畢節市吳家屯 的吳氏家族,後有一支移遷至撒拉溪等地,他

們都是隨平水西、烏撒時留下的。但因為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他們都不

承認自己是跟隨吳三桂留下的,都稱自己是明代從江浙一帶遷徙來的。吳三桂平水西、烏

撒後,漢人猛增。據記載:“黔西州漢莊二百四十六,計二萬八千六百六十

九戶,計十二萬四千三百二十五口”威寧州漢人“多江南、湖廣、江西、福建、陝西、雲

南、四川”人。雍正帝后,又有大量流官及家屬進入貴州。如乾隆年間就有董朱

英,順天府人,於乾隆 19 年(公元 1754)來畢節任知縣。而董朱英只是當時進入貴州流

官中的一員。請代移民沒有明代來得猛,來得快,他們大都零星,稀散狀態。斷斷續續的。

二、漢族移民與撒拉溪鎮的形成

撒拉溪鎮,位於畢節市西面,距縣城 38 公里,明代設堡,名撒拉堡,請代屬縣之西

裡轄地,故名撒喇(拉)西(溪),又稱撒拉溪,民國時設高溪鄉。撒喇之名最早見於史

冊是在明代。“撒拉”是彝語的音譯,其意為回民曾居住的地方。今撒拉溪鎮內的一些地

名,如野雞嘎、麻花嘎、雄嘎、裸兇嘎等。“嗄”是彝語,其意為樹的丫技。野雞嘎其意

就是彝族中一個以野雞為名的家支。可以看出撒拉溪是許多彝族聚居點。據 《貴州古代民

族關係史》記載彝族的先民是在漢代從雲南進入貴州西部的。使當地大量的濮人遷徒和演

變成其它民族。彝人的先民就成了黔的主要民族。自明代以後,其居民的民族成

份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要漢族移民逐漸增加,時代的移民規模宏大,盛況空前。透過“調

北填南”“調北征南”把大批漢人移入貴州,在貴州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當時僅畢節

衛就有 6641 名官兵。按照明朝規定,這 6 千多名軍士就是 6 千多戶家庭,如果當時平均

每戶以4 口人計算,那麼到畢節衛的軍事移民就有兩萬多人。而畢節、烏撒等衛的屯軍是

跟隨穎國公徵雲南梁王時留下來的。許多人來自同一地方,又居住在同一地方,在居住地

有田舍墳地,又有學校和寺廟、祠堂。在烏撒衛(今威寧一帶)置 5 個戶所,分置 48 個

屯,屯下設堡,總共有二百餘堡。據記載。“這些人都是跟隨傅友德將軍一

起南征西平候沐英的部下。戰事結束後,沐英駐守雲南,世代襲職直至明朝滅亡,沐英這

支回民軍隊則駐守威寧衛48 個屯。”在今威寧中水、牛棚一帶仍有他的後裔。在畢節衛,

則留 “江西、浙江、湖廣、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扼要害。據 記載”洪武 14

年留綏遠將軍楊盛駐守畢節衛。而楊盛的族人主要定居在七星關以北河谷壩子地帶 (今楊

家灣街上),據說此地原來未定名,就因楊氏家族在此地居住過,後便取名楊家灣。另外,

從今撒拉溪鎮漢族大姓顧氏族譜也可以看出。上載:“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

二年奉命征討填黔,授徵南都指揮之職,躬膺王命。統率王師,自吳入黔,其後平服有功,

封鎮元候進徵南將軍,遂久鎮南疆……”。後與七星關守城將領之女韓氏結婚,為顧氏入

黔始祖。顧氏主要居住在撒拉溪鎮街上以北的小樹林、達木橋,木瓜衝,野雞嗄等地。

就在衛所官兵來黔屯戍的同時及以後,其它性質的外省移民也相繼而至,編入匠藉的

手工業者隨軍在衛所股役,他們與軍隊一起居住在屯堡。還有一些工匠被遣到貴州為官司

府服役,主要集中在官司府治所。有的則為貴州開驛道,築城堡,建軍營,架橋樑,造兵

器,制農具。眾多的謀生機會吸引他們。他們的謀生手段以及他們的服務物件決定了他們

不能定居在土著人最集中的區城。而往往依傍軍事移民生活圈,如撒拉溪的徐氏、路氏。

徐氏家族大部分是這一時期從四川遷徙過來。則路氏是從江西隨軍而來的。他們大都是匠

人,會做很多工藝話。徐氏主要居位撒拉溪街以南永星村,以西的興隆村及以北的柏山村,

路氏家族則主要居住撒拉溪街上,因為他們與顧氏家族有親屬關係,理所當然受到顧氏家

族關照。故顧路二氏幾乎佔據整條撒拉溪街。

商人的嗅覺最為敏捷的,他們的足跡遍佈每一個移民村莊,尤其是那些販運食鹽的巨

商,他們運用政府“開中”制度,不再從中原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遠衛所以換以“鹽引”

而是直接組織移民到貴州屯種繳糧。明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0)“命戶部募商人於雲南畢

節衛奈米中鹽,每米二斗給浙鹽一引,三鬥給川鹽一引”①在今畢節市長春保鎮青豐村,

明代的豐樂堡,單從當地旺族卯氏宗譜來看,他們當初以祖上顯赫的權貴為榮就不為奇了。

其祖以販鹽入黔,募民屯墾,歷經幾代,家資巨重,富甲一方,成為當時畢節一帶名門旺

族。卯氏另有一支族人以行醫為生,後移居撒拉溪卯家地。以其精湛醫術在畢節一帶路很

有名氣。撒拉溪鎮的錢氏,其祖在明朝販鹽入黔,定居在撒拉溪,置地田產,為撒拉溪的

最大的地主。佔有撒拉溪鎮大部分壩子地,其房舍今還在。有二座兩重四合院,四合院傍

有一座石徹碉堡,糧倉二座。解放後,一座為撒拉溪小學校舍,(現在大部已被毀),另有

一座為撒拉溪公社辦公地(現還在)。兩座糧倉則分給窮苦志百姓(現也不存在)。而大批

的移民則是因為家鄉人稠地少,無地可耕,響應政府“移民就寬鄉”的政策來到貴州的。

衛所“徵南”移民把他們稱作 “填南”移民。平壩河谷的肥田沃土大都被軍屯的移民和商

人佔有。土著人居住的貪瘠荒野地區他們又不願去,而且自己勢單力溥,又不敢貿然前往。

因此多選擇靠近屯堡的地方居住。這類移民來自不同地區,也不是聚族而遷,更不可能聚

族而居。而是既有“蜀中,江右之民,也有中州流寓之孫。”總之,他們居住分散,如撒

拉溪成氏,也是這時從四川遷徙而來的。他們人丁單溥,往往與大姓雜居在一起。

從這些移民定居點來看,他們以畢節為中心據點,然後在其四周分散,如畢節以北的

田壩橋,以東海子街,以南朱昌,宋伍,以西長春堡,撒拉溪,楊家灣等地。這些移民中,

以張氏人最多,分佈最廣,名氣也最大。張氏主要居住在畢節城區,及以西長春堡,撒拉

溪、楊家灣等地。而張氏在撒拉溪鎮內主要分居撒拉溪街南的橋邊,張官屯,碰關,白家

哨,高山鋪等地。據考證這些地名都是來源於明代的軍事單位,因為時代軍事單位有衛、

所、屯(堡)、關、旗、哨、等。正是這些地方地勢險要。地處交通要道上。有很大軍事

價值。政府才會在這些地方駐兵。而兵一擔在這些地點駐紮。就會提供一些謀生的機會,

這樣一來,就有匠人、商人、流民向這些地方靠近。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個漢族移民聚居點。

這些據點由當初的軍事中心逐漸轉變為或大或小的政治經濟中心。後來發展為大小不一的

城鎮。如撒拉溪便是其中之一。

三、移民對撒拉溪等地的影響

外地移民源源不斷而來,給閉塞的蠻荒之地帶來先進文化。他們大都來自同一地方,

又居在同一地方,想把自己從故鄉帶來的文化較為全面帶入移居地,同居在一地,又有能

力將帶入移居地文化儲存下去。所以他們建立書院,設立私塾。一心想把子孫培養成通文

墨懂詩書的知識分子,並透過科舉進入仕途,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明萬曆年間,兵備道陳

性學在畢節青螺山建青螺書院。乾隆年間,知縣董朱英修建松山書院。與此同時,一批鄉

鎮私塾也在鄉鎮興起,如撒拉溪鎮顧氏在龍井辦私塾。這些書院,私塾成為傳播儒家文化

和思想陣地,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知識分子和文化界名流。如撒拉溪鎮顧氏在龍井創辦私塾,

收人為徒,教以書禮,培養了一批有文化的當地人,他們在鄉間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

用。如哪家修墳立碑,要寫個碑文;過年過節,要寫個對聯,“家神”“土地”,親朋友好

友去世,要寫個祭文。都要靠這些人。而畢節張氏,名氣最大,貴州省第一名進士張諫便

是畢節人,其家族在清朝就先後出現了 5 名進士。張九鵬自乾隆十九年中進士,其子張元

履於乾隆五十四年中進士。接著張元履的三個兒子也中進士,他們是張鳳枝(乾隆六十年),

張名技(嘉慶六年),張本枝(嘉慶七年)。其次為畢節路氏。路元升,字南征,清雍正中

歲貢生瀛州長子,少聰敏,有志好學,尤喜詩文詞賦與程朱理學。由文林郎中雍正丙午科

解元。乾隆元年丙辰科成金德榜進士。其曾孫路孟逵於嘉慶十九年中進士,路孟逵的兩個

兒子路璋(道光十六年)路璜(),也中進士,路橫的兒子路朝霸又於光緒

二年中進士。他們雖處空鄉僻壤,遵從祖訓,也刻苦功能讀、博覽群書、一舉成名,使其

子孫後代在屯堡軍事地位下降後仍能用知識再謀生存。而且吃苦耐勞,艱苦樸素。(嘉靖)

描述寫時的衛人“勤於耕種,不事奢侈”其欲勤儉,耕織為出,入有富菽粟

日用饒裕。”但是隨著商業在邊疆興起他們也在改變。據 《畢節縣誌稿·凡例》《風俗》載:

“畢節之民,遷自中州諸巨族,皆前指揮千百戶後,淵睦成風,耕讀為業,士人有祖孫父

子數世青衿者,農人務本力田,有志死不入城市者,勿穆樸實,簡陋異常,自開廠設局以

來,百貨走集,五坊雜處,欲漸華靡,不類往日矣。”②

他們對當地影響不僅在文化思想上,還有宗教信仰,民俗節日,生活習慣等,撒拉溪

集鎮以前以十二生肖日為期趕集。而十二生肖文化是隨漢族移民從中原地帶遷徙而來的。

在宗教信仰和民俗節日上,如原撒拉溪鎮的人是不信佛,也不信仰觀世音菩薩,也不過端

陽節。他們大都還停在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自明代以後,他們的生活習慣逐

漸開始改變,家中也開始恭奉“家神”和“土地”,還會跟漢人交易,學做經商,漢化程

度越來越快,也越來越高。據 《大明統一志》載“黔西北高寒地帶的威寧、畢節自設衛

所以來,民風漸變,土人以牧胡羊歲兩剪其毛以為氈而資貿易。”③

總之,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然而歷史是不能模糊的。因為歷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任

何成功者都善於從歷史的經驗中吸取營養。為此,我持著客觀態度做了以上探析。然而限

於本人學識有限。有很多東西值得商榷。但也為小鎮建設獻上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今天,

撒拉溪鎮已成為畢節市一個重要的集鎮,不管是“徵南”移民還是 “填南”移民,又或是

土著人大都無本質的區別。都應為小鎮建設和發展獻力獻策。共同建設自己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