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遠夢一二2020-06-22 10:35:15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出自晉惠帝之口。

據《晉書·惠帝紀》記載: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譯文:

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

訊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

“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

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這句話放在當時和現在都顯得有點荒唐。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放到現在一般是指一些過慣了優質的生活。而不知道民間仍有疾苦,不知柴米油鹽貴的人。

是對“無知上層人士”的諷刺。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坐起滑桿上高速2020-09-14 08:55:03

通俗點講,飽漢不知飽漢飢,別人飢寒交迫,連最基本的口糧和蔬菜都無法得到滿足,你卻在說風涼話,沒有糧食和蔬菜吃,為什麼不買肉吃,別人真的買得起肉吃,難道會差買糧食和蔬菜的錢?這就是那些處於養尊處優不知生活的艱苦,而對貧困潦倒的人說的話。一句話總結,沒有生過娃兒,不曉得逼痛。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老街味道2020-09-18 23:46:21

問題:“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一、典故的出處

“何不食肉糜”出自出自《晉書·惠帝紀》:

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這一段文字中,有兩個典故,一個是關於青蛙的叫聲,是為了官還是為私?一個是關心百姓的疾苦,卻問出為什麼不吃肉糜的笑話。因此,晉書評價說,他被矇蔽而不通世事。

唐朝的詩人周曇把這兩個典故寫入了一首詩中:

蛙鳴堪笑問官私,更勸飢人食肉糜。矇昧萬機猶婦女,寇戎安得不紛披。

周曇說,這個皇帝如此愚昧不通事理,就如同大門不出的沒有知識的婦女一樣,那些外敵內寇們怎麼會安分呢?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葬送了西晉王朝的江山社稷。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二、此座可惜·傻皇帝司馬衷

《資治通鑑》 卷第八十中寫了一個故事:

瓘欲言而止者三,因以手撫床曰:“此座可惜!”帝意悟,因謬曰:“公真大醉邪?”瓘於此不復有言。

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太子,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子智商有點低,擔不起江山社稷的重任。當時徵北大將軍衛瓘為尚書令,每每想向皇帝提出此事,但是總沒有機會。

一次參加宮廷宴會的時候,他裝作醉酒,對皇帝說,我有話向您進諫。皇帝問他,你想說什麼?

可以衛瓘最終也沒有敢直言此事,而是摸著御座說,這個座位可惜了。晉武帝司馬炎馬上明白了,問道:你真的醉了嗎?衛瓘馬上閉了嘴,不再提起此事。

司馬炎安排人去考察傻兒子, 但是兒子身邊有個厲害的老婆賈南風,她找人代司馬衷回答,由司馬衷照著答案超了一遍,矇蔽了司馬炎。

司馬炎看了兒子的答案後大喜,還給衛瓘看,搞得衛瓘再也不敢多嘴了。

天下人都知道司馬衷是個傻子,只有司馬炎不知道嗎?

《晉書·惠帝紀》說司馬衷”其矇蔽皆此類也”,看來司馬炎也差不多,做皇帝是不是都被矇蔽得和傻子一樣呢?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三、賈南風與八王之亂

周曇詩中說道:寇戎安得不紛披。原因是晉惠帝“矇昧萬機猶婦女”。

正如衛瓘所說的“此座可惜”,可以眾人紛紛覬覦皇帝寶座。

其實皇帝傻僅僅是原因之一,從歷史書上看,晉惠帝應該是比較遲鈍,但是心地善良,假如有良臣輔佐的話,應該不至於動搖了晉朝的基業。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個彪悍和自私的老婆賈南風。

賈南風是權臣賈充的女兒。賈充曾領兵弒殺魏帝曹髦,是西晉代魏的重要功臣,他深得司馬昭信任,司馬昭去世的時候,賈充成為託孤之臣。同年,司馬炎即位,賈充權傾朝野,並將自己的女兒賈南風嫁給了太子司馬衷。

司馬炎去世後,司馬衷即位,西晉的好日子到頭了。

賈南風貌醜而性妒,因晉惠帝司馬衷過於懦弱而專權,設計誅殺太傅楊駿和太后楊芷。又殺了太宰司馬亮以及“此座可惜”的太保衛瓘,

賈南風自己不能生育,所以又把屠刀舉向了太子,甚至連太子司馬遹生母也沒有放過。

賈南風不久就趙王司馬倫誅殺,西晉開始了“八王之亂”,司馬一家相互廝殺,導致了宗室凋零,隨後引發引發了五胡亂華。

而傻皇帝司馬衷一會兒被廢、一會兒被重新擁立,成了任人擺佈的傀儡。後來據說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殺,終年48歲。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結束語

司馬衷假如不做皇帝,以他的智商,人畜無害,可能還可以活得更好,而西晉也不至於短短的50年就滅亡。

賈南風假如是一個廢太子妃,估計也沒有機會興風作浪。可惜,賈氏一家勢力太大,傳統的立嫡立長思想根深蒂固,另司馬炎沒有痛下決心。結果造成了家國之痛。

忠厚善良而天真的司馬衷,錯生在帝王之家。假如只是一個富家公子,每天只是思考一些“何不食肉糜?”的問題,於公於私,都是一件好事。

@老街味道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使用者同道中人2020-09-14 11:09:30

不要恥笑古人,“何不食肉粥”,這樣的事,當代也不少!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史論縱橫2020-09-19 15:21:42

大多數事物,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不同的答案,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叫獨立思考,一味的死記硬背“標準答案”,這樣的孩子最後都沒有什麼創造力。

我小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文中講述了作者打獵歸來,獵狗看到一隻從鳥巢掉在地上的幼鳥,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與獵狗鬥爭的故事。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教材中之所以選了這篇課文,按照教綱的說法是為了讓學生從老麻雀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感人故事中,懂得母愛的偉大。

讀完這篇課文後,我並未發現文中有介紹這隻老麻雀是雌麻雀的文字,而且我認為,敢於跟獵狗鬥爭的事情本來就是雄麻雀的事情,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應該是父愛。

當我跟老師提出這個觀點時,全班鬨堂大笑,都認為我是個“問題青年”,因為“標準答案”裡面,這裡講述的就是母愛。

這件事對我年幼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大概在很久一段時間裡我再也不會舉手提出問題或者回答問題,一直到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喜歡提問那些在課堂上表現緊張,不善於發言的人,才經常叫我起來回答問題,重塑了我的自信。

回想起來,在我們那個村裡,我們那一個班有很多當時看起來很優秀的學生,而我是最不出奇的那一個,到高考結束後,我大概是少數幾個考上省重點高中,最後考上本科大學。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能夠靠寫文章生活的人。

我不是那種智商特別高的人,但是我考慮問題的時候,從來都會多找幾個角度,反覆來思考。

比如“何不食肉糜”這個典故,大概研究歷史的人裡面,只有我一個人會認為司馬衷的想法是有一定操作性的。

司馬衷一向被人稱為傻兒子,關於他傻的故事一向有很多,比如在司馬炎決定讓司馬衷繼承皇位時,大臣衛瓘曾委婉的指著龍椅向司馬炎表示“此座可惜!”

因為智商低下,司馬炎就選擇出題測試司馬衷的智商,有一次司馬炎出了幾道題要求司馬衷三天之內給出答案,這給把司馬衷給難為壞了,幸好司馬衷的妻子賈南風找了幾位有文化的人,才幫助司馬衷矇混過關。

當然,最後實錘司馬衷是傻子的,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司馬衷即位後,有一年爆發災荒,老百姓餓死的人很多,有的地方官員將此事報告給司馬衷,希望司馬衷能夠撥發糧食賑災。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司馬衷於是回覆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沒有飯吃的話,為什麼不吃肉粥呢?

按照《晉書》的記載,聽到司馬衷的回答後,上報的官員哭笑不得,災民連米飯都吃不上了,又哪裡來的肉粥呢?

這個笑話傳到現在已經一千七百多年,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段子,被廣泛應用

於一些高高在上的對事物缺乏全面的瞭解,而做出的一些不接地氣的決策。

但凡學過點經濟學常識,都應該知道一個叫作“替代關係”的經濟術語,替代關係就是指兩種商品可以互相替代來滿足同一種慾望。

對於受災的飢餓人群來說,不管是大米也好,還是肉粥也好,都是為了能夠填飽肚子,避免餓死,因此,二者在這方面應該是替代關係。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在糧食歉收的時候,透過肉類消耗品來替代穀類食品不失為一種優秀的賑災政策。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沒有糧食吃,轉而吃肉的事情在古代並不少見,比如講述曹操北征烏桓的時候,“時寒且旱,二百里無覆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

正常來說,軍隊是很少殺馬的,但是在當時的關頭,人如果不吃馬肉,就會餓死,人都餓死了,還要馬有什麼用?這就是馬肉替代糧食的經典案例。

現在大多數人認為司馬衷的“何不食肉糜”是一個笑話,是因為我們從現在的視角來看,肉一定是比糧食更貴的東西,如果老百姓連糧食都吃不起了,怎麼可能吃得起肉。

站在豬肉價格已經達到30塊錢的今天,如果我說大概在前四五年左右,豬肉價格其實也只有五六塊錢一斤,大家可能感覺已經恍如隔世。

但是事實就是,肉的價格不一定永遠都高過糧食,而且肉類之間也有替代品,在豬肉價格過高的時候,難道大家不會去吃雞肉嗎?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畢竟一般的雞肉也只是五六塊錢,而有機大米的價格可能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得起。

正常來說,畜牧和種植本身就是兩種農業概念,種植業的本質是在土地上播撒種植,然後長出糧食,這是將人力和土地資源轉化為糧食的過程。

但是畜牧業不一樣,畜牧業本質上是透過將一些植物資源(譬如說草和秸稈),轉換為肉類和乳類的過程。

從這一點來說,發展畜牧業和種植農業本身就不是矛盾的事情,不可能因為說大家都去種地了,就沒法養豬牛羊了。

事實上,中國古代一味的鼓勵農耕而忽視畜牧,才使得長時間以來糧食產量夠用,而肉類食品不夠的情況。

如果真的如司馬衷所說,大力發展畜牧業,至少可以把肉類的價格打下來,讓老百姓也能夠把肉當作日常消耗品。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很多同學總是認為現在養殖業都不是那麼發達,古代能有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嗎?其實現在畜牧養殖出現的最大問題是疾病,好多疾病都是近些年來才爆發的,具體原因我就不說了,在古代的時候,動物的發病率並不高。

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麼多養殖業的東西,早些年咱也是在飼料公司幹過,我印象當中有一家豬場的養殖模式最值得借鑑,他把豬趕到山上進行飼養,還起了個名字叫“溜達豬”,由於豬在山上跑,不僅豬的體質好,而且豬肉口感也很好,這種原始的方式,恰恰是跟古代養豬一個方法。

如果大臣能夠悟透司馬衷的這番話,大力發展畜牧業,到那個時候,“何不食肉糜”不但不是一個笑話,反而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就好比我們現在去粥店點一個瘦肉粥和蔬菜粥,價格也都差不多。

擁有獨立思考的人會把一些看起來荒唐的笑話試圖實現,而缺乏獨立思考的人會把一些可能實現的事情看作荒唐的笑話。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書海無痕2020-06-22 02:04:07

有一個財主問兒子:你知道大米是從哪裡來的嗎?兒子回:米缸。財主大怒。

有首著名的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的作者是李坤,看其詩作者應當是位知民疾苦的文人。可是他做官以後幹了什麼?是一位貪得無厭的貪官?!

人是會改變的。有些事說不清楚,有些人看不明白。

人生就是如此

,不要什麼事都刨根問底,弄個一清二楚。

難得糊塗。

當你還沒有擁有絕對權力的時候,當你還不能夠力挽狂瀾的時候,暫時的就糊塗一下兒吧。

好奇害死貓。

這是一句老話,聽老話往往不容易犯錯。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我是道德的捍衛者2020-09-14 19:23:15

我有個五齡,你卻問我怎麼不賣寶馬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廣陽梁山2020-09-18 16:07:15

這是一個很荒唐的事情,也是在諷刺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含義的人們。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並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你聽過這段敘述會感到荒唐至極。這個典故“何不食肉糜”出自《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用到當今解釋這個典故我們都會想到勵行節約、不浪費食物的祟高境界。在實際生活中坐我對面吃飯的父親,總是伸手過來把我掉桌上的米粒悉數捏起來,放到他的碗裡,並不忘殷切囑咐:“孩子呀,千萬不要浪費糧食啊…”即便如此,直到我成年,依然是有著剩飯和嚴重挑食之陋習,任憑我如何努力,奈何也無法徹底糾正過來。直到面對我自己的小傢伙時,我知道,形勢窘迫,箭在弦上,我必須完全改正過來,以身作則不浪費,畢竟身教重於言教!同時我也給他講了“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讓他理解這個典故的深刻含義。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2020-09-08 10:57:14

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衡有味2020-06-12 18:59:28

何不食肉糜是晉惠帝執政時期的一個名詞。指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出自原文“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訊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大浪淘張2020-06-15 17:32:20

何不食肉糜,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雖然過了幾千年,但是不瞭解民間疾苦,百姓蒼生的大有人在!

你為什麼出來擺地攤呢?你為什麼要送快遞呢?你為什麼要開滴滴呢?……

諸如此類問題出自很多**

之口,就像當年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千古一問一樣鞭笞著我們普通百姓的心。

曾經不是有**問過一個超市工作的大姐,你來上海這麼多年了,怎麼不置一套房呢?

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砼孤求敗huaix2020-09-07 14:14:29

今天你吃它。明天它吃你。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礦泉54212020-06-15 14:37:24

主要解釋為王公貴族,昏君之流,每天無肉不歡,花樣百出,例如吃肉糜(剁爛的肉當飯吃)。由於他們不知民間疾苦,當這些人聽到饑民無米下鍋的時候,他們很奇怪地說,沒米吃,怎麼(不象我們)吃肉糜也可填飽肚子呀!抗戰時期在大後方重慶政府的財政部長孔祥熙,也有類似言論。(可能是譏諷此公每天酒肉穿腸過,不知民間疾苦編造的)。還可是理解為昏君貴族們吃肉花樣雖多,但沒吃過肉糜,提議吃肉糜嘗試一下啥味道。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古城奎哥2020-06-29 14:02:30

有啊!就像現在很多人對生活囧迫的人說,不要廣吃泡麵一樣。可知道泡麵對他們來說都是奢侈品。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貧富的兩極分化,是我們想阻止卻阻止不了的!對於一生下來就含有金匙的人來說,他們每天的生活費用往往是貧困人員一年的費用。他們永遠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感同身受都是屁話,只有經歷過才有體會。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鬱悶的老韭菜2020-07-10 20:58:23

可以解釋為:這個世界都以素食為生,可糧食不夠吃了,於是發問,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酉陽7492020-06-15 21:04:53

感謝邀請。對“何不食肉糜(肉粥)”的解釋。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三種:

第一,一般認為,這句話,是形容晉惠帝,頭腦昏聵,少不更事。天下饑荒,百姓餓死無算。天子居然會說出這樣的昏話。第二,天下饑荒,晉惠帝似乎一無所知,可見下情上達,溝通渠道,不甚通暢。即便朝廷知道災情,下令賑災,經過層層剋扣,最終發放到災民手中的救命口糧,可能也是所剩無幾了。這是中國封建專制社會,很難解決的問題。第三,晉惠帝,平日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日久天長,不免膩煩。倒是肉粥,變成了他的最愛。推己及人,他可能認為,百姓也是喜歡肉粥的。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空思2020-06-26 13:22:44

當然有。

晉惠帝執政時期,權臣勢大,惠帝基本就是個傀儡皇帝,但他只是軟弱,但不是白痴。當時全國缺少糧食鬧饑荒,地裡顆粒無收,但由於朝廷政策,老百姓不能離開自己所在的鄉鎮。導致大片餓死。惠帝心生憐憫,說出”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同時解禁地域限制,使老百姓可以離開自己的家鄉,在山林湖海沼澤中自謀生路,可以靠打獵活下去。

所以“何不食肉糜”可以解釋為:不要抱著死規矩把自己限於死地,而應該放開思想,打破規矩,從而轉危為安,甚至取得更好的成就。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搞基小夥的日常2020-07-04 13:19:10

吃肉和吃肉糜不一樣,一個說明條件好,磨碎了吃加了其他雜碎,如包子肉,便宜,是窮人勉強能吃到的東西,所以說這句話的人也許被截語了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使用者13146426174428142020-06-27 17:54:36

有,肉糜分兩種,第一種是用碎肉絲做成的。另一種是野生植物做成的。肉糜也叫肉粥,無可非議。用野菜和野生植物做成的肉糜也就是第二種,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在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被清政府九帥曾國荃的長期圍困之下,彈盡糧絕,忠王李秀成從杭州起兵六十萬來援,又侍王李侍賢統兵二十萬助陣,激戰兩月,無法擊破曾國荃之圍,雖收兵,返回杭州。天王,裡無糧草,外無救兵,曾國荃被稱為曾鐵桶。無奈之下,只能用清水潑灑,在陰涼之處,生成一種綠萍,以此做為菜團,令人充飢,洪秀全稱之為肉糜。轉年春,忠王李秀成帶精兵一萬,實入天京,所帶軍糧一月告盡。有一個細節,曾國荃攻城甚猛,忠王入奏,京之軍民,飢餓難耐,何以保之。天王,何不食肉糜。肉糜的來源。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地球he平2020-11-23 04:16:55

和你說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小說上看來的,我認為很正確,從這個皇帝說出這句話來就可以看出,這個皇帝是不瞭解民間疾苦的,這很正常,他接觸不到,他所有的資訊都是來自大臣,從大臣笑他卻不按他說的做來看,他這個皇帝也發不出什麼決定性的命令,所以,這就是一個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想到了一個幫助民間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想人們有吃的,他想了,他說了,最少他是這麼認為的,好了,這是皇帝。反過來看這些臣子,幫著皇帝管理著這個國家,管得一塌糊塗,人民沒吃的,把問題丟給什麼都不懂的皇帝,還把皇帝說的錯話傳揚得滿世界都是,這種臣子,全部殺掉都不帶心疼的,辦事不行,甩鍋第一。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假裝文藝老青年兒2020-09-21 09:12:38

應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每一個特殊的時期都有不同的理解 這就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所在

“何不食肉糜”這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嗎?竹林聽風語2020-09-21 14:47:19

“何不食肉糜”出自晉惠帝,由於他對民間疾苦不甚瞭解,因此才語出驚人。“何不食肉糜”的本意是嘲諷當權者對世事不知全貌,但在現在,它也指對沒有親身經歷過的或並不完全瞭解的事物妄加評論或建議。

在今天,技術的進步,網際網路的發展讓資訊更快速地傳遞,世界各地的人的聯絡前所未有的緊密。表面上看,我們似乎可以隨時窺見世界的全貌,世界近在咫尺,但“何不食肉糜”之類的事情依然比比皆是,“何不用品牌衛生巾”、“何不當初就離婚”、“何不一開始就反抗”……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很明顯,網際網路一端連著我們,另一端只連著世界的一部分,但我們不僅從來沒有耐性順著網線去了解另一端的部分世界,更沒有耐性去看清事件的全貌,更別提世界的全貌了。相比當初那個高高在上,智力有限但心地善良的晉惠帝,今天的人反而少了一些善良和寬容。

如果說,當初的“何不食肉糜”是因為當權者本身能力有限,且資訊獲取手段有限,尚且情有可原,那麼,今天的“何不食肉糜”則充滿著傲慢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