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如何測量的呢?

地震是如何測量的呢?震長2017-08-31 21:38:45

地震的測量,是對地震的基本引數測測定,地震引數主要包括髮震時刻、震中位置、震級、震源深度,其中時間、地點和震級成為地震的三要素。

一、震中位置的測定

由多年觀測的資料,可以把從已知地震的震中至已知地震臺的距離和各震相從震源傳播到各地震臺所需的時間編列成走時表或繪成一組走時曲線。當發生一個新地震時就可利用某兩種波的走時差來求得震中位置。

現在常用的方法是先假定一個大致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由此計算出地震波從震源傳播至各地震臺的走時,並與實際觀測值相比較,然後對假定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略加修正,再重複上項計算,如此迭代直至誤差小到令人滿意為止。

二、發震時刻的測定

震中位置或震中距離測定之後,就可按走時表查出或用公式算出某波的走時,從觀測到的該波的到時中減去此值,即得到發震時刻。

三、震源深度的測定

如果是近震可用作圖法測定。從震源到地震臺的震源距離 D同S波與P波的到時差S-P成正比。其比值叫虛波速度,即在該區域內S波速度的倒數同 P波速度倒數的差。在不大的範圍內其值尚穩定。倘若共有3個臺觀測到某地震,就可以此3臺為中心,以此3臺所測到的S-P乘以虛波速度為半徑,畫3個向下的“半球面”,此3個“半球面”相交之點即為震源。其深度可用簡單平面作圖法求得。如為遠震則不能用此法。遠震發出的波有一部分P波從震源直接傳至地震臺,另有一部分P波先近乎垂直地傳至地面,經反射後再傳至地震臺,名pP波。因pP波與P波的到時差是震源深度與震中距的函式,由此即可計算震源深度。

四、震級的測定

地震的大小或強弱以震級表示。地震愈大,地震的震級數愈大。地震儀上所記到的地動位移振幅除同地震震級有關外,還同震中距、儀器的自然週期和放大倍數、儀器的安置方式、地震波的傳播途徑以及臺站的地質條件等有關。傳播途徑和臺站地質條件的影響常視為一種固定的改正值;儀器的效能和安置也是不輕易改變的,故從地震圖上量得地震波的最大幅度以後即可計算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