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尾鯝養殖技術?

青尾鯝養殖技術?使用者78767358289332022-09-03 17:49:01

1。魚種放養。魚種的放養要求在冬、春季進行,水溫5~8℃間,此時魚種起捕容易,魚的活動力弱,鱗片不易脫落,便於運輸和防止損傷。

池塘面積以3~5畝為宜,魚種放養前7~10天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塘藥物以生石灰為佳,採用幹法清塘,用量每畝75-100千克,進水10~15米,每畝施經發酵腐熟後的有機肥100~150千克,5~8天后池中透明度在30釐米左右時即可放入魚種。

魚種放養前用3%~5%食鹽浸泡5~10分鐘,注意消毒時魚種的密度不可過大,浸泡時間不可過長,動作要輕、快,魚種入池前剔除體表受損的個體。放養13~18釐米的大規格魚種,有利於提高商品魚的規格,魚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表完整、活力正常。

高產池塘每畝放養量為1200~1500尾,條件一般的池塘每畝放養1000尾,養殖產量達400~500千克,產值7000~8000元。

2。飼料。青尾鯝對飼料的要求不高,目前尚無專門的配合飼料,可用鯉、鯽魚配合飼料代替,或自制配合飼料(粗蛋白為27%30%),在廣大農村地區也可投餵經粉水、浸泡後的茶餅、菜餅、花生餅等,米糠、麥麩也可拌飼投餵。

魚種入池後2天,即可少量投飼,每天的投飼量視魚的吃食情況而定,水溫15℃以上,日投飼率為魚體重的3%~5%,投飼應做到“四定”,即定時、定質、定點、定量,同時,還應根據魚的吃食、水質、天氣情況靈活調整鯝魚在水溫5~10℃仍可少量攝食,故冬、春季的晴天可少量投飼。

3。水質調控。適當的池水肥度對青尾鯝池塘養殖高產、穩產和降低飼料係數具有重要意義。養殖期間水體的透明度應控制在25~30釐米左右,透明度過高,水體清瘦則表明池中浮游生物的量不足,魚的天然餌料減少必然導致養殖成本增加,可在池的四角堆放適量經腐熟後的有機肥,還可投餵經充分浸泡後的茶餅、菜餅、花生餅等,這些粗飼料來源廣、成本低,不僅可供青尾鯝直接攝食,還起到培育水質、增加池中的浮游生物量的作用。

池水透明度過低,則表明池中浮游生物的量或有機物太多,特別在7~10月的高溫季節,由於池中藍、綠藻過量繁殖生長造成的透明度下降,容易出現魚“浮頭”現象,可考慮換去部分表層水或在有風的天氣於下風處藻類集中的地方,噴灑硫酸銅溶液,並及時開啟增氧機,當晚應提早開機並延遲關機以防缺氧。

高溫期間還應每10~15天換去部分池水,每月用1~2次生石灰,用量為每畝15-20千克,這既是控制水質的良好措施,又是病害防治的重要環節,水質控制還可以採用生態調控,可在池塘一角種植水葫蘆等漂浮性植物以吸收池中過量的營養鹽,也可定期施用光合細菌、EM等微生物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