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棲生物的海洋底棲動物?

海洋底棲生物的海洋底棲動物?使用者21766442836338052019-09-07 15:01:12

在海洋生態系統中,底棲生物分別處於不同的營養層次。底棲植物為生產者,處於食物鏈的第一級。植食性底棲動物,有的(如藻蝦、鮑)以大型藻類為食;有的(如雙殼類、毛蝦、橈足類等)以浮游植物或有機碎屑為食,在食物鏈中處於第二級。許多肉食性底棲種類(如螺類和許多蝦、蟹)以植食性浮游動物和底棲動物為食,屬於食物鏈的第三級。有些底棲動物是人類食用的物件(如經濟蝦、蟹、貝類和一些底棲魚);有些種類(如小型蝦、蟹、貝類、多毛類)是魚類及其他動物捕食的物件。因此,闡明底棲生物的數量變動規律及其與海洋生物生產力和資源的關係,對水產生產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彼得松為搞清丹麥近海鰈類和鱈類資源的變動規律,估算海域生產力,計算了大葉藻(第一級生產)到雙殼類、多毛類和其他底棲動物(第二級生產)的產量,以後或直接到鰈類(第三級生產),或經過掠食性甲殼類、腹足類和環蟲(第三級生產)到鱈類(第四級生產);或經過小型魚類(第三級生產)到鱈類(第四級生產)的生產量。他指出該海域若每年生產大葉藻2400萬噸(實際產量為此數的2倍),則可生產植食性底棲動物500萬噸。其中5萬噸植食性底棲動物可生產鰈類5000噸;50萬噸植食性底棲動物可生產掠食性甲殼類和腹足類等 5萬噸;10萬噸植食性底棲動物可生產小魚 1萬噸;小魚和掠食性甲殼類、多足類共6萬噸為鱈類所食,生產鱈6000噸。他估算出各食物鏈層次之間的餌料轉換率約為1/10,與目前研究得出的轉換率大體相同。底棲生物生物量的資料表明:大陸架淺海區,尤其是深底約在50米內的近岸帶,底棲生物現存量和生產力最高,密度也最大。在大陸架以外的海域,其生物量和密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減少;在大陸架範圍內,則隨緯度的降低而減少。高緯度海區生物量較高,密度較大,但生物的種數較少,生命週期一般較長,生長速度也慢,往往幾年才能長成。在低緯底的熱帶海域,生物量和密度都較低,但種數較多,生命週期較短,一年或幾個月即可長成。在北溫帶和寒帶淺海,每平方米海底的生物量有幾十克或幾百克(暖溫帶的黃海、渤海平均為34米/米),甚至可超過1000或數千克。但在熱帶海域一般每平方米海底的生物量僅有幾克到十多克(南海北部平均約10克/米)。在大陸架以外的深海帶,底棲生物數量顯著降低,到大洋深淵底一般每平方米只有1克或不到1克。。。津克維奇等學者對世界海洋中底棲生物現存總量估算為66億噸;有人則估計為96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