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牛頓老乾媽拌飯2017-12-30 19:21:47

花花餅子:即菜餅子。用小米麵或苞米麵等與各種菜末合在一起烙成的餅子,即花花餅子,成品黃綠相間,很好吃。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中國吉林網2017-12-30 17:37:57

承蒙邀請,吉林省是少數民族滿族的主要聚居地,勤勞智慧的滿族人民在這片大地上創造了燦爛悠久的文化,其中包括聞名於世的飲食文化,極具特色,滿族的飲食風俗帶有濃厚的北方特色,在長期的生活積累中形成了色味豐富、獨具特色的滿族飲食文化。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吉林滿族特色美食都有哪些,好讓大家在元旦假期大飽眼福下~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滿族主食:滿洲族以農業為主,以家畜飼養、狩獵為輔。舊時,滿族食用穀類有糜子、小麥、大麥、穀子、稷子、高粱、蕎麥等十餘種。

滿族傳統主食有停悸 、煮餑餑(餃子)、米飯、林米水飯、高粱米(休米)豆乾飯、豆糕、酸湯子等。尤其喜歡吃粘食和 甜味食品,如餑餑、年糕等。流傳至今的“驢打滾”、“薩其瑪”都是滿族傳統點心。火鍋、全羊席、醬肉也是滿族人傳統吃肉方法。酸菜是他們喜歡的素食,或炒,或燉,或涼拌。

菜包子:春、夏、秋滿族農家常做的主食之一。什麼面做皮都行,什麼菜都能做餡,就連春季的各種野菜也行,用熱水焯了後再涼水投,切碎拌入佐料,有肉更好,無肉拌雞蛋也行,光拌豆油、豬油也行,包完用鍋簾蒸熟即可食用。

花花餅子:即菜餅子。用小米麵或苞米麵等與各種菜末合在一起烙成的餅子,即花花餅子,成品黃綠相間,很好吃。

黏火勺:即黃麵餅子。是滿族人家三季忙時的主要食品。製法是:先將黃米拉磨成面,再烀小豆或芸豆做餡,用油鍋烙成餅子即可食用。

黏豆包:同黏火勺製法相同,只是包成豆包用鍋蒸熟蘸豬油和白糖食用。

高粱米麵餃子:高粱米麵用熱水燙了有筋道,可以用來包菜餡大餃子吃。

菠蘿葉餑餑:一般在農曆六月初六日吃,採摘山上菠蘿葉子(二年生最好),擦淨葉上白毛,抹上豆油,鋪上黃面,中間夾豆餡,可手一合即成,裝滿鍋燒開捂一會,食時蘸葷油、白糖。

特色主食:

包兒飯、二米飯、三米飯、豬血炒飯、皮蛋肉粥、鴨皮粥。

滿族人主食最大的特點是“粘”,早自清代,滿族人就喜歡粘食,

所制米糕,色黃如玉,質感粘膩爽口。滿族人喜粘食,取其易存放、耐飢餓、便於遊獵和遠途征戰攜帶之利。居於松原特別是扶余、寧江地方的滿族家庭,普遍喜歡用粘米(大黃米、小黃米)面做豆包、涼糕、切糕、炸糕、“驢打滾”等食品,統稱為粘餑餑。

小餑餑,也叫小豆包,多在冬季以粘米麵包芸豆(或小豆)

餡蒸制,小如雞蛋甚至更小,一做幾缸幾簍,蒸熟後冷凍,隨吃隨熱。

“驢打滾”,也叫豆麵卷子。黃米麵蒸熟,擀餅,撒以炒熟的黃豆麵(有的摻拌白糖),捲成長卷,再切成小段,一般隨做隨吃。除粘食外,也有頗具特色的麵食、米飯和湯麵類。荷葉餅 也做“合葉餅,一張餅分為兩層之謂。滿族家庭有農曆二月吃“荷葉餅”的習慣,故又稱為“春餅”。荷葉餅用白麵做,製作時兩層之間放食用油,擀成雙層的薄餅,烙熟後揭開成兩片內卷雞蛋醬、碎蔥或熟肉片、或者炒豆芽等,即可食用。

四樣餑餑:

即小型的包豆餡的饅頭,製成後入模,壓成四種花型,蒸熟食之。一般都在春節前大量蒸制,選質優者,點紅印,作為春節祭祖敬神供品之一,其餘冷凍存放,節日期間,隨吃隨熱“龍虎鬥” 即二米豆飯,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煮。“鬥”即“豆”的諧音,大米、小米喻之龍、虎,故稱“龍虎鬥”。

秫米(高粱米)水飯 將秫米(高粱米)煮熟,撈到冷水中浸涼即成,多在夏季食用,清涼解暑。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酸湯子

酸湯子,用稍微發酵後玉米麵團,用手和特製工具將其擠成筷子粗細的短麵條,葷炒、素炒或做湯麵(伯都訥地方又稱之為“格格豆”)。這種湯麵略帶酸味,吃起來比較爽口。酸湯子是粗糧細作的的好辦法。

製作過程

具體做法

是:將玉米碎(苞米茬子)洗淨,置廚房內陰涼處,用冷水浸泡十數日(時限依室溫而定),使其自然發酵。待微有酸味時,撈出清洗後,用水磨磨成糊狀(俗稱水面),再用布口袋控去適當的水分,之後取出放在陰涼處或者是團起來放在室外冷凍,以避免腐敗變質。

在食用時,鍋內放清水燒開,待水燒開後,將成團的湯麵放入鍋裡氽一下,等到表面呈半透明狀時,撈出置於盆內,用勺子或筷子將麵糰打散,再用勺子取適量開水倒在湯麵上,同時不斷攪拌,使湯麵更多地熟化,產生足夠的粘度,攪拌均勻備用。

維持鍋內的水沸騰,取適當大小一團湯麵合在雙手中間,雙手十指用力內合,壓在麵糰上,使其在壓力作用下進入夾在一個指縫內的湯套裡。(湯套:是將一薄鐵片剪成一個銳角的扇面,然後將其捲成的一喇叭狀小鐵筒。製成的湯套大約一寸半長,大頭比手指略粗,小頭比筷子略細,使用時大頭朝手心方向,小頭從指縫間穿出。)

同時需要甩動雙臂,使得湯麵從湯套內躥出後在空中被甩成弧線狀,落到下面沸騰的開水鍋裡。擠一下,躥出一條,需要避免甩到鍋外面,也要鍋內的麵條堆積一處,粘連成團,如果成堆,及時用勺子攪開,等到面全擠完後煮上片刻,即可連湯盛起食用。 如沒有湯套,也可用手攥,讓面從虎口擠出,只是這種條粗細不均。因為是用雙手“攥”出來的,所以做這種食品的過程叫“攥湯子”。

另外,滿族人喜食的主食還有飯包、酸辣碗坨兒、鍋貼、鍋烙、特色餃子、三鮮合子、過水珍珠湯、“飛火旗”(菱形面片兒)、“貓耳朵”、格格豆等。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鍋烙

滿族酒:關東櫻桃酒、黃米酒。

特色糕點

滿族的糕點主要有薩其瑪、大、小八件、糖檳榔、粘豆飽、寶塔糕、黃米打糕、雲豆卷、小窩頭、豌豆黃、驢打滾、蛤蟆吐蜜、凍香梨,糕乾等。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薩其馬

:滿族傳統糕點,傳為為太祖時以夫人善制此糕的大將命名。舊時製作薩其馬用雞蛋、油脂和麵粉,細切後油炸,再用飴糖、蜂蜜攪拌沁透。時至今日,薩其馬的製作方法已被改良:由雞蛋加入麵粉製成麵條狀再下油鍋炸熟,再用白糖、蜂蜜、奶油及各種果脯丁等製成混合糖漿,然後與炸好的麵條混合,壓平、切成方塊,待幹而成。是一種以雞蛋為主要原料的方形甜點心,色澤金黃,綿軟香甜,軟硬適度。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薩其馬

大、小八件

:八件是採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乾等八種餡心,外裹以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種圖案的印模裡精心烤制面成。形狀有腰子型、圓鼓型、佛手型、蝙蝠型、桃型、石榴型等多種多樣且小巧玲瓏。入嘴酥鬆適口,香味純正。是滿族糕點中的上品。大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一斤,小八件一般是八件一共半斤。八種不同糕點的名目,大八件為:一、翻毛餅,二、大卷酥,三、大油糕,四、蝴蝶卷子,五、幅兒酥,六、雞油餅,七、狀元餅,八、七星典子。小八件比大八件小一號:一、果餡餅,二、小卷酥,三、小桃酥,四、小雞油餅,五、小螺絲酥,六、鹹典子,七、棗花,八、坑面子。後四種最受小孩子歡迎。特別是棗花,用棗泥扭成花瓣,非常美觀。

糕乾:

是一種粗糧細作的糕點,一般用小米麵加糖幹蒸,切塊。此種糕點20世紀50年代以後已很少見,現已絕跡。

滿族菜:

燉酸菜血腸、抽刀肉、炒蕨菜、燉蘑菇、鹿肉火鍋、鵝肉火鍋、烤鵪鶉、燉大瑪哈魚、凍乾魚、八大碗、粟葉盒子、酸湯子、酸乳酪、白粉腸。

特色菜餚

滿族八大碗;

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深受民間歡迎。據《滿族旗人祭禮考》記載:宴會則用五鼎、八盞,俗稱八大碗,年節、慶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請。八大碗在當時集中了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飪手法。

滿族八大碗參考菜名:

1。雪菜炒小豆腐;2。滷蝦豆腐蛋;3。扒豬手 ;4。灼田雞;5、小雞珍蘑粉;6、年豬燴菜;7、御府椿魚;8、阿瑪尊肉。其中,“阿瑪尊肉”(俗稱努爾哈赤金肉)最為代表性,此菜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代流傳下來的。

吉林滿族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美食?

火鍋:滿族的火鍋的歷史悠久,為滿洲族的傳統食俗。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雜以酸菜絲、粉絲,用來涮豬肉、羊肉、雞肉、魚肉。有時還有野雞肉、袍子肉、野鹿肉和飛龍肉。有的也用各種山蘑菇調湯。滿族火鍋作為滿族傳統的飲食風味,自清代以來,一直傳承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