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一個無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

怎麼理解“一個無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無知”?秋木木2019-12-11 17:01:01

2002年2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在回答是否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明伊拉克政府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支援恐怖組織是,他的回答是:據我們所知,有已知的已知,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我們也知道,有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說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但也存在未知的未知——那些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唐納德的這段話,聽上去很像是一個繞口令,也並不適合作為一個口頭回答的東西。但是放到書面上來看,他的語法,語義,邏輯及修辭上都是無可挑剔的。而且也清晰的指出來,我們的認知組成。如果把我們的認知比做一個圓,那麼圓內的面積就是我們已知的已知,圓與外界接觸的地方是我們已知的未知,而圓外更大的世界是未知的未知。

一個無知的人,並不是說他認為自己無所不知,而是他的認知的圓面積較小,他的已知並不大,並且由於圓的面積小,所以與外界的接觸也小,所以他已知的未知也很少。通俗的講,就是他自認為自己知道的很多,雖然並不是無所不知,但是自認為需要自己學習的東西已經並不多了。

無知的人往往有兩個特徵:

不會輕易自省

因為在他的認知中,自己知道很多東西,因此就覺得自己是不會犯錯的,所以他不會輕易自省。

對未知世界缺乏好奇心

好奇心的源泉是資訊缺口,也就是知道一個事物的部分資訊後,想要了解剩餘部分的探索心理。比如偵探小說中的密室,電影故事中的伏筆,都是透過製造資訊缺口來引起我們的好奇心。而一個無知的人,會認為自己已經到了接近無所不知的地步,所以這個世界也就不在存在資訊缺口,那麼他就不會有好奇心。

總結來說:一個無知的人總是自認為自己無所不知,但實際上知之甚少。清醒的無知,是一個人進步的前提條件。我們只有保持虛心若愚的態度,對自己的無知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對未知世界保持熱情,不做無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