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何如?”?

如何理解: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何如?”?逆襲的子醜2019-08-24 09:27:35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篇》,原文是: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子文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原文比較長,但是沒有太難懂的詞句,本章的譯文是,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他還沒有理解什麼是仁,又怎麼會達到仁德的標準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捨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他還沒有理解什麼是仁,又怎麼會達到仁德的標準呢?”

令尹子文與陳子文的“忠”與“清”都是為人非常難得的高尚品德,但是孔子為什麼會評價“焉得仁”呢,關鍵就在“未知,焉得仁”這一句中,而這一句話歷來有三種不同的解釋,從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解釋。

一種認為此句應該是“未知仁,焉得仁”,意思也就是還沒有理解什麼是仁,又怎麼能達到仁的境界呢?《論語。里仁篇》孟武伯問子路等人是否達到仁的水平,孔子的回答是“不知也。”分析一下“不知”和“未知”的區別,所以認為此處不是不知道的意思,結合下文,理解為“未知仁,焉得仁”是有道理的。

第二種解釋認為“未知”就是不知道的意思,但此處的不知道並不是不知道是不是達到了仁的境界,而是不知道除這件事以外的其他情況,這句話就解釋成不知道全面的情況,僅此一事怎麼能算得上仁呢?“仁”的標準一定包括“忠”和“清”,但不限於此,它包含了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所以僅一些方面做的好,並不能稱之為仁。

第三種解釋認為“知”在這裡通“智”,意思就是智慧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看待事物還有侷限性,所以是無法達到仁的境界的。

不論是哪一種解釋,所表達的意思概括起來說,就是“仁”的全面性,並不是“忠”和“清”某一方面的優點所能代表的,也不是某一階段或時間的表現就可以判定的,顏回也只能“三月不違仁”。“忠、孝、禮、智、信”都是“仁”的外在表現,時刻都能戒慎恐懼,克已復禮也許才能達到“仁”的標準,這是每一名求學者的努力方向,也許真如曾子所說的一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踐行仁道,臨死前才敢說“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仁”是夢想,是遠方,是希望,值得一生去追求和踐行,稍微的懈怠就會偏離,有誰能說達到了“仁”的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