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小漠老師2020-06-19 15:04:31

【一】相處方式與溝通方式的關係

不知道這位媽媽是否理解:作為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決定了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在隨著年齡增長的同時,雙方的心理需求在不斷的變化,對於對方的期待、態度、評價也會發生轉變。

所以,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那麼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肯定也會發生變化,並不能做到某一種溝通方式永遠適用孩子!

當然,我們的家庭教育觀念可是是不變的,因為我們與孩子之間親情是不變的。

【二】當我是父母的孩子

我是一個做了6年教育的老師,也是一個31歲的“孩子”,我想要以孩子的口吻,來表達:如果我孩子,我希望看的的父母與我的相處方式、溝通方式。

幼兒時期(0-6歲)

1-我的世界裡最安全、最能讓我感到快樂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懷抱,因為爸爸媽媽很愛我。

2-爸爸媽媽的話,我都能聽得懂,可是,我還很小,有的時候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我控制不住嘴巴,它就是要哭、要到處嘗一嘗、咬一咬;我控制不住小手,它總是想摸摸這裡,抓抓那裡!

我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慢慢地跟我說,不要著急,因為我的小腦袋要轉啊轉很久,才能明白媽媽的話;

我希望,爸爸媽媽不要吵我,因為看到他們對我發脾氣的樣子,我很害怕,我會以為他們不愛我!

——幼兒時期,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孩子需要愛,需要慢,需要知道等一等孩子

小學階段(7-12歲)

1-終於上小學了,我有自己的房間了,我有自己的朋友了,

我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而且我知道這些小秘密可以不告訴爸爸、媽媽。

2-我見到了好多不好的東西、我也聽到好多神秘的事情、它們好像很好玩的樣子,

我不知道這些好不好,該不該做,我想要去問問爸爸媽媽,可是,他們好像只關心我那些沒完沒了的作業,對於這些事情根本不感興趣,算了,我就悄悄的試一試!

3-

我做錯了事情,媽媽很生氣,狠狠的批評了我,爸爸打了我的屁股,很疼。我知道自己錯了,我記住了做錯事就要受到責罰

。我以為爸爸媽媽不愛我了,沒想到,在我承認錯誤之後,還是給我做了好吃的飯,我知道他們還是很愛我,我記住了:以後不能做不對的事情!

4-爸爸媽媽又再說班上的小朋友這個考的第一、那個得了獎狀,好煩!

我覺得爸爸媽媽喜歡的是分數和獎狀,他們不喜歡我!我真的想告訴他們:我已經很努力了

,而且這次考試我比上次還多了9分!

——孩子需要自由的空間,從小學開始,父母就應當學會尊重孩子,這是相處的基礎;

——小學階段孩子的“是非觀”“對錯觀”都需要父母進行引導和樹立。此時正是孩子價值觀成型的黃金期,“是非對錯”應當是此階段完成,

而非任由孩子發展,更要

摒棄“長大就知道了的”荒誕傳言。

——父母應該保持一個家長應有的威嚴,保留使用責罰的權力。“朋友關係”這種相處方式,在孩子沒有判斷辨別能力之前,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父母應當保持積極的相處方式,挖掘孩子的進步,而非“以短比長”,承認孩子的不完美,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完美的相處“妙方”

小學階段,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態度:保持權威、糾正錯誤、尊重隱私、積極鼓勵、承認不完美

中學階段(13-15歲)

1-我有喜歡的明星,我要和他一樣的髮型和衣服,我覺得我和別人不一樣。

我希望爸爸媽媽能理解我是個大人了!

2-我有喜歡的女孩子/男孩子,我覺得他很善良、學習很好、畫畫很棒、唱歌好聽,我也希望自己學習好、畫畫好、唱歌好,我要努力了!

我悄悄和媽媽說了,

媽媽沒有像網上說的那麼恐慌,

媽媽說:美好的品格本身就很吸引人,說我喜歡的是這種美好的品格,而不是那個男生\女生,媽媽還說:優秀的技能看起來很吸引人,但是想要到達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我不信!在報了一個美術班之後,我信了!

我也信了,我喜歡的卻是畫畫好,而不是那個男生\女生。

3-我想養只小狗/小貓,爸爸媽媽說,不能耽誤學習,不能影響睡覺和休息,如果養了小狗/小貓,學習跟不上的話,我就不能養了!

我和媽媽達成了“協議”,我覺得我應該能繼續保持,不會讓媽媽“得逞”!

4-我看到了一個隔壁班的男同學被欺負,我就過去幫了他而打了那些欺負他的人。後來,爸爸來了。

爸爸沒有上來就打我,而是問了我整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最後再跟爸爸回家的時候,爸爸說我幫助弱小很棒,但是方法用的不對

,為此,

我和爸爸專門上網搜了怎麼保護自己的同時,幫助別人。

——初中階段,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標準,這些是非標準的來源除了來自父母之外,也有部分是來自書本的,這時孩子的判斷標準第一次與父母發生了碰撞,這就是父母常說的孩子的叛逆。

——父母在此時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溝通方式就要格外謹慎!要在尊重孩子強烈的自尊心基礎上,站在一個儘可能客觀的角度與孩子進行溝通,可以允許孩子辯駁,但要讓孩子說出信服的理由以及為此而即將付出的行動和措施。

——父母依舊要保持權威,但是這種權威儘可能的少用或者不用,就像是“核武器”一樣的作用。經常使用,你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就會遭受質疑,開始降低!

高中階段(16-18歲)

1-我已經知道要考大學了,我

知道這是關係到我未來的階段,我的壓力有點大,有點煩躁

,我想聽歌放鬆、我想看會兒喜歡的動漫、我想去打會兒球。

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壓力,媽媽沒有阻止我聽歌,沒有阻止了看動漫,只是告訴我注意時間,不要影響休息,我說我知道了。

其實

我是有時間分寸的,感謝媽媽沒有一遍一遍的來我敲我房間門,沒有一遍又一遍的監視我。

2-

期中評測,考的不是很好

,我不知道爸爸媽媽會怎麼說我,我心裡很慌、很內疚。

沒想到,

爸爸和媽媽問我的第一句話是:錯的地方,不會的地方弄明白為什麼了沒有?

而且爸爸媽媽還陪著我一起復習了做錯的地方。

我聽說:隔壁班的小明,又被爸爸打了一頓,被媽媽撈到了一路,好像回家以後半夜爬到樓頂準備跳樓,最後被發現以後,小明爸爸媽媽哭了一晚上。後來,小明的爸爸媽媽很少嘮叨他了,小明也沒再想要做傻事了。

我明白小明,因為我的壓力真的很大!煩惱也很多!考試不好,就算老師不說、爸爸媽媽不說,我自己都很不好受!我需要的是鼓勵!

如果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還不理解我的壓力和煩惱,還要那別人來和我對比,還要罵我沒用···我覺這個世界已經拋棄我了!

——高中階段,孩子的壓力會變得很大,青春期帶來的煩惱也會增多。他們也會尋找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想我們大人一樣。

——高中階段的學業完成的同時,孩子已經完成了對世界的認知,可謂是通古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狀態,所以,孩子的自信心是爆棚的!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但其實孩子的內心是脆弱的。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因為分數的原因,不斷的指責孩子、特別是用“多年的辛苦養育付出”作為情感綁架來“控訴”孩子的不努力,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毀滅的打擊!作為孩子內心的支撐來源,父母的否定和不相信,幾乎就會將原本就孩子逼向極端!

——高中階段,父母就坐“本本分分”父母,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陪伴孩子就足夠了。

我覺得,題主應該要問的差不多就是大學階段之前,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溝通的方式。而在這之後的

大學階段(19-23歲)、工作階段(24-30歲)、結婚之後(35歲+)

這三個階段的相處方式基本上已經“固定”了下來。

其實還有一個

工作期間“關於結婚”的話題

。這個已經是此次回答的範圍之外了,就不再討論了。

————————

我是小漠老師,希望回答可以幫助到題主@頭條育兒 @悟空回答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布丁媽記錄生活2020-06-13 14:21:31

個人認為父母有效的和孩子溝通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雙向溝通,父母在表達意見時也要傾聽孩子的想法;

2。平時多留意孩子的喜好,以便和孩子有共同話題;

3。在與孩子溝通上將與孩子的地位放平等,只有平等的立場才能有真誠的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楊柳的vlog2020-06-13 15:23:21

先和孩子成為朋友,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我相信問題就會刃而解了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小梧桐成長記2020-06-16 14:27:12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愛沐天澤心理軻楠2020-06-13 11:45:50

有效溝通,是一個好辦法。

有效的,高效的溝通,對我們才有價值。

首先要學會傾聽,傾聽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還不好說嗎,誰不會?也許,你真的不會。傾聽,不評判,不判斷,全心全意的體會孩子所傳遞的資訊。

其次,真實表達。什麼叫真實表達呢?你聽到了什麼,觀察到了什麼,描述客觀事實,也是不評判,你有什麼感受,有什麼顧慮和擔心,需要對方提供哪些幫助,也就是自己的請求。

你想想,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多麼的有效和高效啊。

這樣和孩子溝通,孩子還會逆反嗎?即使有不同意見,大家還會爭吵嗎?

在我們和孩子的許多溝通中,往往我們把握不好自己的情緒,易激動,易情緒化,解決不了問題,卻引來了新的麻煩,還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多麼得不償失啊。

先看到自己的狀態,情緒;

看到孩子真實的需要,用上述方式方法,去嘗試一下吧。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懂孩子的英校長2020-06-14 10:19:08

您問的問題是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我和我女兒是這樣來溝通的:

1)有限制選擇:我女兒在五六歲的時候不愛睡覺,媽媽就會跟她說睡覺有助於身體健康,能夠長高個,說很多。但是女兒就是不聽。我過去對女兒說:“女兒,今天你是抱著小兔子睡覺,還是抱著大熊睡覺?”女兒立刻抱著小兔子去睡覺了。這在心理學上叫有限制選擇。我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能只給他一個選擇,這叫強迫性選擇,孩子會很不舒服,他一定會拒絕和頂撞。所以家長要習慣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使用“有限制選擇”。

2)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我女兒經常來徵求我的意見,問我這件事到底選擇A還是選擇B。此時,我會這樣回答:“選擇A有以下好處和壞處;選擇B有以下好處和壞處。那到底選擇A呢?還是選擇B呢?由你自己決定。”這時候,孩子根據爸爸給的分析,她會拿出她自己的決定。如果你希望孩子選擇B,那你跟孩子進行分析的時候,一定會有傾向性給出B的優點大於缺點。

3)講故事:孩子最近總有一些小毛病,你不能直接告訴孩子說,你現在有這個毛病,必須立刻改正。這樣說,孩子會很反感。最好的辦法是:你給孩子講一個故事。有一天,老師告訴我說:“你家女兒上課的時候不認真聽講,手裡總拿一個小東西,搗鼓來搗鼓去。”等女兒回到家,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求爸爸給講一個故事。我就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動物之王老虎給小動物們上課,說要教小動物們爬山,明天就要爬山比賽了,誰爬的最慢,就會在誰的腿上咬一口。老虎在給小動物們講規則的時候,小兔子拿個東西玩兒來玩兒去,不認真聽講。第二天爬山比賽的時候,小兔子成了最後一名,被老虎咬了一口。從第二天開始,我家女兒上課的時候就不玩小東西了,開始認真聽講了。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駱駝之鷹2020-06-13 17:20:17

最簡單就是把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當成自己的朋友來相處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高考大仙兒語文2020-08-03 22:26:47

溝通強調“有效”,何為“有效”?

在我看來,“有效”不僅是有效率。更重要的是要產生實際效果。

溝通也不一定是要說話,用行動也可以溝通。所以,看看下面這些行為,說的可能就是你哦。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家庭和諧與否 對孩子影響重大

很多孩子不聽話、學習成績不好,和社會人士混在一起……這些不良行為習慣並不完全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原因。因為我一直相信孩子生下來時就是一張白紙,在童年青少年時期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和學校、家庭、社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家庭氛圍。來看看下面這些症狀,你們中槍了嗎?

1、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到家就容易暴躁。

2、不和孩子講道理,動不動就打罵孩子。

3、家庭實行“中央集權”,我的地盤我做主,必須聽我的。

4、只問孩子成績,不關注孩子其他方面的情況。

5、夫妻之間有矛盾在家裡鬧得沸沸揚揚,影響孩子。

怎麼保持家庭和諧?接招!

一、解決這個矛盾點:教育理念不統一。

教育理念不統一,會產生許多矛盾。比如,當爸爸的認為吃飯不能亂動,當媽媽的認為孩子還小,不用那麼嚴苛;孩子犯錯,媽媽覺得只需要言語上教訓一下孩子就好,但爸爸非要落實到行動。這些都是淺顯的教育理念不統一,還有更深層次的,比如,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媽媽認為孩子體育不錯可以走藝體方向,但是爸爸覺得體育專業不好,就是下苦力氣的,堅決不答應……

千萬別小看這些教育理念上的分歧,這些分歧成為矛盾,成為導火索。每天在家裡雞犬不寧的,孩子肯定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的。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揹著孩子,兩個人之間先溝通好一致的教育理念,然後才能和諧地、一致地教育孩子。

二、評價孩子要多元化

雖然在學校孩子的成績尤為重要。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分數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尺。家長動不動就說:你這次又沒有考好。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家長除了關心孩子成績,還要關心孩子在其他方面令人可喜的進步。畫畫不錯,對長輩有禮貌,說話有條理等等,這些都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呀。

如果家長都不懂得欣賞自己的孩子,別人怎麼能看到你的孩子的優點呢?

三、陪伴是無聲的愛

陪伴的過程就在進行溝通,這種情況下的溝通最輕鬆,也最能讓孩子放下戒備。

大多數快樂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把埋頭掙錢看作是第一大事,其實,陪伴孩子也很重要。

週末的時候,可以一家人去公園草地上打羽毛球,也可以陪孩子打籃球,看場電影,相約去野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孩子一起散散心,既可以緩解工作上的疲勞,也可以讓孩子暫時擺脫學業壓力。

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很多,家長們也需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打著愛的名義傷害了孩子。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注:圖源自網路)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邵毅麻麻2020-06-13 17:00:01

大家好我是邵毅媽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平等、真誠,只有和孩子的關係相處好了溝通起來才不會有障礙。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怎樣做家長2020-06-24 20:45:49

您好!您這個問題太精彩了。我將以科學、專業的家庭教育視角為您答疑解惑。

親子之間有效溝通,可以使用“情緒支援法”。具體的使用方法,我將以案例形式呈現。

孩子賴在床上,說:“媽媽,我不想上學。”

我們如何迴應呢?

大多數父母第一反應肯定是“不行”吧!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1。兒時的記憶裡,和很多同齡夥伴們有同樣的經歷。比如外面下雨剛好適合賴床,跟媽媽撒嬌:

“媽,今天我不想上學。”

對此媽媽往往變得六神無主,而一向嚴格的爸爸早已抄起了竹條,把我從床頭打到床尾,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最後還是冒著雨上學去了。

這情形到了今天,遇上急脾氣的媽媽,基本脫口而出:“不行,快起來!”

早晨時間原本就緊,哪裡容得孩子這樣磨嘰?如果孩子還不肯起床,就免不了挨媽媽一通胖揍,最後哭哭啼啼,還得去上學。

遇上好脾氣的媽媽,往往意味著“唐僧式”地說教開始了:“不上幼兒園怎麼行呢,小朋友每天都要上幼兒園的。”

“寶貝,不上學不行啊,老師會批評你的。”

“你看這樣好不好,你起來上學,週末媽媽帶你去買那個玩具”

……

可這次買玩具滿足了他,下次他又要別的東西來跟我們討價還價。長此以往, 我們會發現孩子的“開價”越來越高……

又或許這小不點撒嬌、賣萌、裝可憐,大大的眼睛中再噙點淚水,當媽的心立刻柔軟如一灘春水:

“好吧,寶貝,那今天就休息一天,媽媽給你老師打電話請假。”

但這樣我們會在孩子面前變得沒有原則,也會讓孩子知道只要撒嬌哭鬧,就會得到滿足。

顯然,這些都不是最佳處理方式。結果往往是,我們很多孩子真的厭學起來了。

2。可以嘗試一下我回應孩子的方式。

早上孩子說:“爸爸,今天我不想上學。”

我放下手頭的事務,微笑著抬起臉,捕捉到孩子的眼神,平和地說:

“嗯嗯,好的。”

“耶!”孩子開心地打出了✌️的手勢。

我的第一情緒反應,不表好惡,不持觀點,不做評判,我首先接納了孩子看似不合理的要求。然後,我很自然地坐在床邊,和孩子開心地交流起來了:

“寶貝,你準備幹嘛呢?”

“今天,我可以去做時裝模特嗎?”

“嗯嗯,好的。”

“今天,我可以去潛水嗎?”

“嗯嗯,好的。”

“今天,我可以像童話裡的公主一樣慢慢的享用很多很多種早點嗎?”

“嗯嗯,好的。”

“今天,我可以飛到很高很高的天上去嗎?”

“嗯嗯,好的。”

“爸爸,今天可以不上學嗎?”

……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面對孩子的發問,我全然接納。在貌似不著邊際的互動交流裡,孩子顯得開心、幸福,並且已經完全醒來了,一骨碌爬起來,說:

“媽媽,我先去上廁所。”

“嗯嗯,好的。”

我回應道,接著繼續做自己的事。孩子自己如廁、刷牙、洗臉、吃早餐,我們自然地各幹各的活兒,又繼續著各種內容的對話。

“我收拾好了,你要快點,爸爸。我們不要遲到啦!”

孩子已經滿臉開心地揹著書包,等著和我一起出門了。

“嗯嗯,好的。那我去上班了。”

我笑著說。

“我去上學了。”

孩子迴應我說。

就這樣,我倆一起高高興興地出發了。

很神奇!我沒有指責,沒有說教,不兇不吼,我全然接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認同孩子的幻想。當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被我看見和接納,那麼孩子在賴床、穿衣、洗臉、吃飯時進行的天馬行空想象的發展需求,就完全滿足了,想象結束了,接下來就只剩下快快樂樂地按時上學了。

我也藉機充分了解到了孩子各種奇思妙想和願望。親子之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多麼美好。

3。這裡,我秉持了“以人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與價值追求。首先,我從來不認為孩子的需求是“不合理”的。恰恰相反,我堅信:孩子所做的一切、所呈現的言行舉止,都是他們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都需要首先做善的解讀,都需要我們首先支援、理解、接納。由此,非常有利於我們和孩子面對與相處時,永遠保持微笑平和的身心狀態。其次,更多的時候,孩子就是需要我們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而不是一個所謂的問題解決者、引導者、說教者,更不是打罵者。往往是在我們靜心傾聽的過程中,孩子傾訴完了,所謂的我們擔憂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最後,若真有什麼事情必須我們介入,那麼就在孩子願意傾訴的過程裡,我們也可以完全充分的瞭解和掌握到底發生了什麼,知道了原委,這樣我們自然而然也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尋求化解之策。

卡爾·羅傑斯早就指出:“要相信一個人想要被主流社會價值認可的天然傾向。”如果不被幹涉和限制,孩子會選擇向主流社會所認可的價值方向發展。如果父母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都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4。綜合上述分析,當孩子說不想上學時,我們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我們不讓這句話嚇著了自己,因為這是孩子表達的一種情緒感受,而不是一個“不上學”的決定。

二是我們首先做到無條件支援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狀態。

三是我們發現真的有什麼情況或者問題,更要靜心下來,需要父母運用常識,爭取化於無形,自然而然地協助孩子跨越發展過程裡的溝溝坎坎。

四是切忌說教、講大道理與刨根問底,這種方式會徒添孩子莫名的心理壓力,反而最不利於問題的化解。

感謝您的閱讀思考。希望您有收穫。瞭解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系統落地的家庭教育方法,習得家庭教育的能力,歡迎關注我們。@怎麼做家長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2020-06-15 23:20:26

您好!我是彤麟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有效的溝通是融洽的親子關係的重要條件。

跟孩子相處時,怎樣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呢?

第一:鼓勵孩子大膽的說,勇敢的表達。

很多家長想跟孩子聊天兒,但卻找不到話題,不知道從哪開始,其實無論我們從哪兒開始都可以,只要我們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孩子的小嘴,想關都關不住。

我個人喜歡在放學以後跟孩子做一次簡短的溝通。這樣既可以瞭解孩子一整天在學校的情況。又可以對孩子。做的不太好的地方給出一些正確的建議,這時候,孩子也容易接受。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就拿今天來說吧,放學接到孩子後,我牽著她的手邊走邊聊天,

“彤彤今天在學校好玩嗎?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想跟媽媽分享一下嗎?”

“不好玩,老師一點都不好玩。”

“好玩的老師很少,我讀書時老師也不好玩,你們老師是怎麼不好玩的呀?”我笑著問到。

“老師說話太快,我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說的我都快要睡著了。”

“媽媽以前上學時也有一個老師講課,媽媽也聽不懂,後來媽媽發現只要上課之前把老師上課時要講的內容先複習一遍,心裡大概有個印象等老師再講的時候,其實他講的太快,我也就聽明白啦。你會嗎?”

“媽媽,那下次我也像你這樣提前看一遍是不是也就聽懂了?。”

“你可以是一是啊,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聽懂的”

講著講著,我就對他一天的情況全部瞭解清楚了。其實這樣也就達到了溝通的目的。

第二:不要擺出家長的高姿態來對待孩子。

別以為自己是家長一定比孩子強,其實想想自己當年讀小學時,表現的還不一定趕得上現在的孩子,要拿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孩子來做比較,這樣也比較談得來,也容易理解孩子所面臨的困擾。更容易讓孩子放下戒備的心理,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第三:留一隻“耳朵”給孩子,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並做出簡單的迴應。

我們想融洽親子關係,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從孩子剛入學時就要留一隻耳朵給孩子養成傾聽的習慣。

孩子說話時不要心不在焉,不要老覺得孩子講的話很幼稚。或者說的不對,幼稚和不明事理真是孩子的特性嗎?我們不就是想了解孩子的真實狀況嗎?以我們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對孩子來說不就太難了嗎?對孩子的話不要輕易的否定和發表意見,可以簡單的迴應一聲:“哦!”“是這樣呀!”孩子在成熟的過程中,可能會自己理清思路,發現事情的真相,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比我們指指點點的要求孩子這那的強多了。如果,我們在傾聽孩子的訴說,是發現孩子一直帶著迷茫或錯誤的觀念,那我們就要視情況適時的給予指點,和意見。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第四:聽孩子說話時也要聽懂孩子的心情。

要知道孩子說話時必然帶著某種心情:高興?生氣?喜歡?厭煩?還是期待?或者又有所擔心?如果只是聽懂了孩子的意思,而沒有聽懂孩子的心情。那就是根本沒有真正的聽懂,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父母對孩子做出了迴應而孩子還是不高興原因。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比如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的小金魚死了。”

如果媽媽回答說:“是嗎?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一隻。”

這是孩子肯定不高興,而媽媽也會覺得莫名其妙。請仔細想想,此時孩子為自己的寵物之詞心情難過極了,而且瑩瑩感覺到生命的無常,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想跟媽媽好好聊一聊,誰知媽媽說什麼再買一隻。那能一樣嗎?孩子會感覺到跟媽媽無法交流,乾脆也就懶得再說什麼了。

如果媽媽回答說:“媽媽知道小金魚死了,你很難過,媽媽也和你一樣難過,你想怎麼處理它呢?”這樣媽媽和孩子在心裡情感上產生了共鳴,孩子也會對媽媽產生信賴,從而表達自己的想法。

父母和孩子相處方式,怎麼才能有效溝通?

我們只有讀懂了孩子的心情,跟孩子產生了共鳴,孩子才會拿我們當知音,並變成無話不談的朋友,才能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聯絡刪)

我是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專注於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和方法,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探討,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