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首席評論員斌斌2019-12-29 20:49:36

聯金滅遼沒問題,只不過自己不爭氣。。。真的是垃圾呀。。燕雲的守軍都打不過。聯蒙滅金也沒問題,金自己想南征,不如和蒙古一起滅了金為自己多加戰略空間。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鬼影問道化真身2019-12-28 02:13:33

宋朝在聯金滅遼,聯蒙滅金的過程,犯下了大錯:

<一>,宋遼結下“澶淵之盟”,雙方指天發誓永不背信。自此宋遼百年無戰事,宋朝自此走向繁榮富足,也將華夏文明推上了一個新高度,鑄就了華夏民族的“人文精神”。

然而,宋朝不珍視和平穩定的大局,背信棄義,聯金滅遼。這做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1,使得宋朝的外部環境,由穩定而可控,變成了不可控、不可測。這對任何一個政權來說,都是極大的錯誤。

2,俗話一句“不看人待我,就看人待人。”人不管自己是個什麼貨色,都會喜歡誠信守諾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才會讓自己覺得可控丶安全。

宋朝背棄了“澶淵之盟”,指天發誓都可以不算數,可謂品行不佳。因此金國對宋朝不會有任何信任可言,加上宋軍在戰場上糟糕的表現,也讓金國人不屑。因而導致金國對宋朝沒有絲毫的尊重。

一個看不起宋朝的金國,對宋朝做任何事,都屬正常。

當遼國幽雲十六州的守軍降宋時,金國認為宋朝不守規矩。雙方說好一起打遼國,結果宋軍也沒建什麼大功。宋朝反而利用金國浴血奮戰,消滅遼國之機,誘降了幽雲十六州的守將,白拿了富裕的幽雲十六州,撿了個大便宜,揩了金國的油。

金國對宋朝極為不滿,而宋朝卻對金國置之不理。結果導致金國出兵攻打幽雲十六州,將幽雲十六州的人口、財物劫掠一空。

金國洗劫幽雲十六州後,將幽雲十六州還給了宋朝。但是卻向宋朝索要,比宋朝給遼國還多出幾倍的“歲幣”。宋朝拒絕了金國的要求。

於是金國又提議,幽雲十六州,宋金各佔一半,然後宋朝按給遼國的標準,每年給金國三十萬“歲幣”。(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當時宋朝財政年收入是三千萬兩銀絹)。

宋朝依然拒絕了金國要求,也不肯讓出幽雲十六州的一半,給金國。金國十分憤怒,於是興兵來搶奪。當宋金兩軍交手後,金國發現宋軍不堪一擊。金國在奪得一半幽雲十六州後,貪慾陡升,居然向宋朝開口索要三百萬“歲幣”。宋朝拒絕了,也拒不談判。

金國為了向宋朝施壓,於是興兵伐宋。不想宋軍不堪一擊,金軍一路奔殺到開封,並且攻下了開封,直接導致北宋滅亡。

<二>,南宋穩住局面後,宋金簽定新的盟約。雖然金不如遼那麼守信用、守規矩,時常有侵犯南宋邊關的行為,但是還是讓南宋大體保持了安定的外部環境。

南方環境遠好於中原,南宋的繁榮富足,遠超北宋。在南宋安定百年後,蒙古汗國從草原崛起。

南宋試圖收回中原,於是聯蒙滅金。這樣做,再一次給南宋帶來了滅頂之災。

1,蒙古汗國的戰力比金國更盛,滅金之後,會給南宋造成更大的威脅。

2,憑心而論,蒙古汗國出於草原。草原人重實利而輕虛名,因此蒙古汗國的信用度肯定不如金國。

3,宋朝聯蒙滅金後,蒙古汗國履行了承諾,分了一些地給南宋。然而南宋卻對危險渾然不知。此時的蒙古汗國,幾乎蕩平了天下,僅存南宋一隅了。

老實說,當時的南宋應該要識時務。

①,應該主動向蒙古汗國上表稱臣。

②,應該每年上貢一定的財物給蒙古汗國。

③,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做好舉國的全面戰備。

④,應該大力拓展與蒙古汗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要想方設法讓蒙古汗國認為,不滅南宋,比滅宋要實惠得多。

如此一來,南宋也許還能逃過一劫。可是南宋居然利令智昏,南宋見蒙古軍遠離了宋蒙邊境,宋蒙邊境也無任何蒙方人員守衛。於是南宋就挺進中原,由此給蒙古汗國創造了入侵南宋的藉口。蒙元終滅南宋,江南百年繁華毀於一旦。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導致宋朝滅亡的原因,不僅僅是宋朝奉行崇文抑武。

宋朝不誠信守諾,不珍視周邊和平的大環境,不能審時度勢,缺乏國際視野,不認真對待國際大格局,也是導致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科普最前沿2019-12-29 12:33:42

聯金滅遼、聯蒙滅金分別是北宋、南宋時期重大的戰略決策,然而“唇寒齒亡”,最終宋朝政府為自己的兩大決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正如題主所問,宋朝政府為何能夠做出這樣的重大決策呢?其實,這一切源於兩宋政府捨棄不掉的執念。

聯金滅遼

源於北宋朝廷對燕雲十六州的念念不忘。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幽雲十六州”,自公元938年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認了比自己小十歲的遼太宗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后,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後來宋朝建立,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的庇護,是宋朝政府直接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對此北宋政府先後多次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做出了努力,宋太宗趙光義就為收復燕雲十六州進行了兩度北伐,均以失敗告終。此後二百年,燕雲十六州始終成為北宋政府揮之不去的噩夢。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直到宋徽宗趙佶成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隨著金人的日益強大,契丹人政權日益腐朽衰敗,讓宋徽宗看到了藉助聯金滅遼實現祖先們沒有達成的願望。

當然在決策之初,還是有許多人看出聯金滅遼的弊端的。首先是遼國君臣,他們甚至派出肖客、韓昉為使臣到宋國,表示願意向宋稱臣,最後遭到童貫、蔡攸的反對。其次是高麗國王,就藉助宋朝派來看病的御醫傳話宋徽宗,認為遼不能滅,結果宋徽宗執意不聽。

結果在宋金聯合滅遼的過程中,讓女真統治者看透了宋王朝的腐敗無能。滅遼後,更使北宋政府直接暴露在女真人的鐵蹄之下。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女真人長驅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及趙氏皇族、妃嬪、大臣等三千多人迴歸,然後留下扶持張邦昌為帝的“大楚”傀儡政權。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北宋滅亡。

聯蒙滅金

源於南宋朝廷對報靖康之恥的念念不忘。

其實早在南宋初期,南宋政府便開始注意到草原上這支蒙古力量的存在,並試圖聯絡蒙古與金國進行抗衡。

之後,隨著蒙古諸部開始逐步統一,對金的威脅日益嚴重。偏安南方一隅的南宋政府也意識到蒙古人強大帶來的威脅,然而最後南宋政府選擇聯蒙滅金,主要離不開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一是南宋的復仇意識根深蒂固。

靖康之恥,一直是縈繞在南宋人心中的噩夢,百年來一直屈辱的向金人供給歲幣,現在又一鼓而雪百年之恥的機會,自然能得到眾人的贊同

二是金朝錯估形勢,將潛在的盟友推向敵方。

其實在南宋方面不是沒有人看到滅金後帶來的威脅,畢竟一百年前靖康之恥就是錯誤的聯金滅遼導致的。南宋朝廷認為“今之女真,即昔之亡遼,而今之韃靼,即向之女真”。就在南宋政府猶疑不決的時候,而金朝錯估形勢,面對南宋政府斷絕歲幣的輸納後,金朝竟然南下興兵問罪,將南宋政府徹底推向了蒙古一邊。

三是蒙古勢力強大,南宋不得已而為之。

蒙古在開始決定滅金後,起初作戰多次勢力,之後決定向南宋借道,從背後出擊金朝。南宋政府起初不願意,奈何禁不住蒙古軍隊強行叩關,又主動為“借路”蒙軍提供糧草和嚮導,蒙軍順利的通過了四川。此戰金朝精銳消滅殆盡,距離滅亡之日為期不遠。之後蒙古再次向金朝用兵,南宋政府也只好也出兵相助。其實,此時無論南宋出不出兵,金國都滅亡在即,因此此次出兵的重點不是滅金而是“和蒙”,這是當時歷史條件下南宋唯一正確的選擇。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Mer862019-12-26 12:40:51

北宋聯金滅遼確實是戰略失誤,但南宋聯蒙滅金不是,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先說北宋為什麼會聯金滅遼。

聯金滅遼前,北宋在經濟封鎖和軍事圍困的雙拳出擊下,將西夏打得搖搖欲墜,已然在滅國邊緣。這個困擾宋近百年的西夏國就如熟透的桃子一樣,隨時可以拿下。並且由於幾十年邊戰歷練,二十萬北宋西軍堪稱是精銳之師,

宋徽宗認為,這樣一支精銳西軍即便是與遼人開戰也必然不會落下風

想瞌睡了,有人送枕頭。正當宋徽宗想著收復幽雲十六州,卻不知該以何種理由與遼國翻臉時,金人在遼人背後捅了一刀子,打得遼國搖搖欲墜,給了宋徽宗出兵的機會。因而在這種大背景下,宋徽宗便制定了聯金滅遼政策。

因此北宋聯金滅遼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北宋當時不清楚金人的實力,不知道自己的武力有多垃圾,以為自己打崩了西夏,就武運昌隆了,就以為能與金人平分遼土了

結果,是有大臉,現多大眼,一個好端端的王朝當場休克,差點滅國。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再說南宋聯蒙滅金的問題。

很多人對南宋聯蒙滅金有個錯誤印象,認為南宋君臣不吸取北宋教訓,但實際上,

南宋並沒有主動聯絡過蒙古滅金。在蒙古滅金的大多數時間裡,南宋都是處於一種被迫與蒙古聯合滅金的被動狀態。

也就是說,

南宋弱到連選擇權都沒有了。

公元1211年,蒙古軍南下,在野狐嶺大敗金軍主力。訊息傳到南宋後,南宋朝廷大驚。

為什麼死敵被揍了,宋人是大驚失色,而不是大喜心態呢?

因為南宋在四年前(1207)發動北伐,被金軍狠狠揍了一頓,這便是歷史上失敗透頂的韓侂冑北伐。(開禧北伐)

吃一塹,長一智,對自己的實力有自知之明的南宋主和派知道自己幹不過金國人,而目前金國又幹不過蒙古人,所以對於金國挨蒙古揍這件事上,南宋的部分大臣並沒有感到高興,而是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公元1214年三月,更大的擔憂來了。

嘉定七年(1214),由於金國實在幹不動蒙古鬼畜,昏庸無能的金宣宗遷都開封了!

訊息傳到南宋,朝廷立時炸鍋。主戰派大臣紛紛上表,說金國不行了,應該揍它!主和派則反駁,說你們連金人幹不動,比金人更畜生的蒙古人,你們幹得動?咱們現在應該趕緊給金國輸血,幫助他們頂上去。否則靖康之舊事必然又會重演。

比如當時的工部侍郎徐應龍就說“金亡,更生新敵,尤為可慮”。(金國如果亡了,蒙古人的威脅更大)

徐應龍的觀點足可以說明,南宋並非沒人意識到蒙古的危害,在對蒙古的態度上,很多人都能意識到這很可能會是北宋末年靖康悲劇的重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南宋兩派大臣爭執不休的同一年,成吉思汗還派使者到南宋,找宋寧宗商量過聯蒙滅金之事,但由於南宋內部沒有統一意見,南宋並沒有表態。四年後的嘉定十一年(1218),成吉思汗又派人來商量這事,南宋還是沒什麼實質性的表示。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好,既然南宋並不想聯蒙滅金,那後來為什麼南宋不援助金國呢?

這是因為,金國先跟南宋鬧掰了。

公元1216年,蒙古再次南下,擅長遠端奔襲的蒙古騎兵打穿了金軍的防線,在金國腹地四處襲擾。當時金宣宗病急亂投醫,便決定拿南宋開刀。他認為自己打不贏蒙古人,難道還打不贏南宋?他要“

取償於宋

”。

於是乎,金國在北面迎戰蒙古軍的同時,南面又跟南宋開幹了。

當時主和派與主戰派本來在吵架,結果金宣宗這一下,南宋主戰派立馬就佔了上風,宋寧宗當時也惱火的很,宋金便開了戰。

後來雙方大戰七年,一直打到1224年,把本來就不好的宋金關係搞得更僵,幾乎斷絕了外交往來。(金宣宗當時還打西夏,可謂是昏招迭出,昏庸透頂)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公元1224年,昏庸無道的金宣宗去世,金哀宗完顏守緒繼位。這位金國皇帝可比他父親宣宗強多了,繼位後,他立即就暫停了同南宋和西夏的戰爭,並與宋、夏交好,希望能結成一個三國聯盟,共同抗蒙。

不過懂一點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時候的西夏已經是半死不活了,金國也是苟延殘喘之勢,根本無力再翻天。因而金哀宗的努力並沒有換來奇效,北方抗蒙的形勢仍然是一天不如一天。

並且,南宋確實太弱了。在此之前,南宋與蒙古不接壤,南宋還可以隔空拒絕蒙古,而在此之後不久,蒙古軍打穿了金國,開始與南宋接壤,南宋便連拒絕的機會都沒了。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元1230年,拖雷強行借道事件。

公元1230年,窩闊臺帶兵攻陷金國的鳳翔府,拖雷提出借道漢中攻金後,南宋朝廷內部達成共識,嚴詞拒絕了蒙古的要求。並且南宋還殺掉了蒙古使者,以此絕情的方式拒絕蒙古軍借道。

不過拒絕別人,要有拒絕的實力。拖雷聽說南宋拒絕借道,還斬殺使者後,便直接派兵攻打南宋,強行從南宋境內繞道,殺到了金國的後方。南宋對此無能為力。

所以說,

其實南宋也不希望金國滅亡,南宋只是單純的弱而已

。蒙古強勢要挾,南宋沒有拒絕蒙古人的實力。(西夏配合蒙古也是一樣的性質,實力弱,無力拒絕)

拖雷這次以武力強行借道後,率軍進入金國腹地,並在三峰山之戰中殲滅金國主力。隨後不久,蒙古兩路大軍圍攻金都開封。金國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面對此情此景,南宋當時是茫然的,就如同一個被強暴而手足無措的少女一樣,不知道該怎麼辦。而金國皇帝金哀宗此時也走錯了一步路,直接導致了宋金徹底翻臉,南宋徹底倒向了蒙古。

當時開封淪陷,金宣宗有三條路可走:

一是向東發展,盤踞淮北,利用當地河汊縱橫的地理優勢,背靠南宋,共同抗金。此乃金哀宗的上策。

二是向西發展,遷都南陽,然後以南陽盆地為根據地,進取南宋的蜀地。考慮南宋軍隊當時的戰鬥力,金國取蜀地,並非不可能實現。不過這會得罪南宋,所以此乃中策。

三是南下蔡州,做困獸猶鬥。此乃最不能選的下策。

結果,聰明人金哀宗,居然選了下策。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為什麼說金哀宗去蔡州是下策呢?因為蔡州一帶無險可守,也沒有什麼發展空間。金國的殘餘勢力奔蔡州,被蒙古收拾只是時間問題。而南宋因為沒有騎兵,即便派兵北上支援,也不可能在平原地形打贏蒙古軍。所以金哀宗奔蔡州後,南宋如果還想趁亂撈點好處,它就只能聯蒙滅金。

這麼幹,起碼南宋還能撈點好處,不至於金國都被蒙古人滅了,它還什麼都撈不到。

後來去到蔡州的金哀宗果然被揍得很慘,而南宋又無力救他,為了突圍,他便派了一支小部隊去打南宋的四川。此舉動,加深了南宋金國的矛盾,使得南宋方面下定決心,與蒙古聯合滅金。

眼見形勢不妙,金哀宗遣使於宋,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南宋幫助自己。然而,可惜為時已晚,此時的金國已經是必亡的了。

因為前面說了,

蔡州一帶都是平原,南宋沒有能力援助金國。因此,當時的金國在南宋的眼裡,連作為“唇”的價值都沒有了

這就好比說,一頭狼和一條狗共同對付一頭老虎,如果狼、狗都是健康的,二者還有聯合對抗老虎的可能性。但此時此刻,狼已經半死不活了,狗還有必要救它嗎?狗這個時候應該及時討好老虎,跟老虎一起,共同咬死狼。最起碼的,狼被咬死了,狗還可以趁著老虎吃狼肉的時間,為自己日後單獨應對老虎留出備戰時間。

事實上,歷史上的南宋就是這麼幹的。用名將孟拱的話說:“

當權以濟事。不然,金滅,(蒙古)無厭,將及我矣

”。(金國滅亡以是定局,我們不如借滅金和蒙古搞好關係,最起碼這能給我們爭取一點時間,並利用這個時間做好跟蒙古決裂前的準備工作)

所以說,

在金國滅亡前夕,南宋主動和蒙古邀約滅金。其目的並不為了滅金,而是為了討好蒙古人,是為了“聯蒙”

站在1233年10月那個風口浪尖,對於南宋方面而言,“聯蒙滅金”其實是當時南宋唯一可選的一條路。除了這條路,再無選擇。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北宋的聯金滅遼與南宋的聯蒙滅金,其實不是一碼事。前者屬於無端挑事,自作死,但後者並不是。通觀蒙古滅金的全過程可以發現,南宋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援金,而不是聯蒙滅金。只不過由於金國自己作死,三番四次挑釁南宋,再加上南宋實力太弱,連拒絕的實力都沒有,這才導致了被後人誤解了幾百年的“聯蒙滅金”事件。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電視劇裡看歷史2019-12-29 17:13:04

宋朝的皇帝雖然昏庸者居多,而後期的寧宗理宗更是徹底的昏君,但是中華自古多能士,關於聯蒙滅金的危害他們一眼就能看出,只是當時的金人太過狂妄自大,這才使得南宋放棄與金人合作的想法。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蒙古和金國是12世紀到13世紀初縱橫東亞的大帝國,起先蒙古居於劣勢,臣服金人,金朝對蒙古實行殘酷的剝削統治。而後成吉思汗橫空出世一統蒙古諸部,隨著時間的推移,金人和蒙古的矛盾越來越大,最後更是全面開戰。

據史料記載,蒙金野狐嶺之戰後金國故土幾乎全部淪陷,只剩下原來北宋的黃河地區,這時候的南宋已經沒有時間考慮,在蒙金之間南宋必須

選擇一者作為盟友。

寧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大宋朝廷展開了一場關於未來的劇烈爭論。大臣喬行簡認為儘管宋金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現在金就是宋的軍事緩衝帶,金一旦消亡則巢毀卵破,宋也難逃一劫,於是主張大宋聯金抗蒙。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另外一方面真德秀認為此刻金國力大衰,正是報仇的時分,並且滅金之後宋也有或許收回北方失地。不過真德秀也主張吸取過去的教訓,反對聯蒙滅金。

正當南宋猶豫不定的時候,北方的金人卻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這個決定徹底把南宋推到了蒙古的一邊。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什麼決定呢?這就是北失南補!

金宣宗貞佑二年(公元1214年),蒙古攻破上京和中京,金宣宗被逼南遷汴京,放棄了北方領土。但是金人卻樂觀的以為蒙古惹不起,南宋仍是任人宰割的小綿羊,這時候的金帝幻想著蒙古不會再進攻自己,而金朝可以征服南方,把北方丟失的土地補回來,於是金人殘餘的兵力不去抵抗蒙古偏偏去攻打宋朝,這一下金人徹底激起了南朝的怒火。宋金盟約徹底落空,金人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以上就是小編的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南方鵬2019-12-29 18:47:07

之所以有這種反應是以結果推導原因而來,知歷史發展而產生這種錯覺,靖康之變的發生,是宋朝君臣昏庸無能,系列戰略失策,臨機應對失誤造成,並不是聯金滅遼就必然會得到這樣的結果。而從當時形勢看,特別是在宋朝上層中,都以為這是收復燕雲的大好時機,進可攻退可守,真正大戰略大手筆,最敗筆的是,宋朝決策者,既不知彼,更不知己,低估金國的戰力和野心,不知自身內部已混亂至極,如瞎子般亂抓,才促成金兵大舉南侵的事實。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遼國內爭激烈,到道宗之後國勢已明顯在走下坡路,國力漸衰,隨著女真在背後興起,應對失措,虛弱王朝碰上新興勢力,接連潰敗,大局已經很危險,而其時內部天祚帝諸子爭位,大臣各分派別,正打得你死我活,金軍雖連連獲勝,也沒有自信能夠滅遼。有與南方的宋朝聯合瓜分遼國的意圖。宋朝其時是好大喜功的宋徽宗趙佶在位,窮奢極欲不惜民力,在南方採辦“花石綱”,在汴京修建“艮嶽”,又尊通道教,大建宮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激得民變四起,爆發宋江、方臘等起義。(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內部千瘡百孔,上位者醉生夢死,宋朝正處於危險境地,在北方遼金大打出手時,宋朝君臣也沒有閒著,徽宗與大臣蔡京、童貫認為遼國滅亡在即,金國會取而代之,這時聯金攻遼,不但可向金以示好,而且可以謀劃收復後晉割讓、離開中原王朝二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之地。這時來了一位關鍵人物,就是在遼國的漢人馬植,也認為滅遼時機已到,面見童貫和徽宗,詳說聯金滅遼的好處,並促成宋金海上之盟的簽訂。(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聯金滅遼也受到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對,但徽宗主意已定,不顧澶淵之盟宋遼和好的約定,自毀盟約,出兵相助金國,初衷是不錯的,如能收回燕雲十六州再加以固守,金國野心未必能夠得逞,只是決策者如徽宗童貫等,不知己方國力疲弱至極而妄自尊大,在對金談判時也矛盾百出,把燕雲十六州自削為燕京及周圍,徒增談判阻力,等到金國攻勢轉好,再無討價還價餘地。童貫進攻燕京又暴露出弱宋實質,引來勁敵窺伺,諸多失誤,造成靖康之變。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文史小棧2020-05-18 09:08:56

聯金滅遼

對於北宋來說,燕雲十六州就是他的門面,必須要奪回來,但是遼國作為遊牧名族戰鬥能力是非常強悍的所以初期北宋只能夠隱忍,與遼國簽訂了“檀淵之盟”,以求和平。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派端明殿學士鄭允中為賀遼生辰使,童貫為副使,出使遼國。

童貫作為一個宦官,在北宋朝廷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剛剛打贏了西夏,收復了一些失地

但是在遼國卻因為宦官的身份遭到了群臣的嘲笑,回國後便煽動宋徽宗聯金滅遼。而

西夏的小勝野生宋徽宗膨脹起來聽從了童貫的鼓動

,派人與金國商討聯合伐遼的事宜。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然而此時金國已經拿下遼國都城,只要再鼓一把勁,就可把遼國拿下來的,

壓根就沒有打算和北宋結盟

而北宋因為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事情沒有談攏,這場戰爭不僅為兩國交惡埋下隱患,還把熙豐變法以來所積攢的財富消耗殆盡,最關鍵的是

金國看到了北宋的軍事實力,毫不猶豫地順勢南下,把北宋也滅了

聯蒙滅金

對於蒙金戰爭,

南宋的態度其實一直有些模稜兩可

,從嘉定七年(1214)到紹定四年(1231),蒙古多次出使南宋商談夾攻金朝事宜,但是都沒有實質性進展。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紹定五年(1231年)蒙古使者王楫再次出使南宋約定攻打金,這個時候南宋見金朝垂亡,才同意聯兵滅金以雪百年之前的“靖康之恥”。

1234年正月,蔡州城破,金哀宗自盡,金朝滅亡。

戰後金哀宗的屍首以及金與遼的印綬,都被宋軍帶回了臨安,宋理宗率領文武百官舉行了盛大的獻俘儀式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被成就感自豪感所籠罩的宋理宗頗有一副中興之主的姿態,有人提出了北伐,

在一片反對聲中,

宋理宗派出淮西制置司的六萬軍隊,先進入開封,又佔領潼關、洛陽,史稱“

端平入洛

”。

但是南宋根本沒有充足的準備,

“端平入洛”以南宋全面潰敗而告終

,宋蒙聯盟也徹底破裂。1235年六月,蒙古正式對宋發兵,延續近半個世紀的蒙宋大戰拉開了序幕。

南宋最終選擇“聯蒙滅金”,更多的是一種

兩害相較取其輕

的無奈,也是弱者的宿命。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謝金澎2019-12-25 22:54:41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發達昌盛,卻軍備鬆弛、戰略短視的王朝。也是唯一的一個朝代兩次被遊牧民族滅亡奇葩王朝。

當金國逐步強大時,宋朝沒有意識到一旦金國完成並遼,將會是一個比遼國更棘手的虎狼對手。而是心心念念想著一舉消除遼國對宋朝的威脅。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政和元年(1111年),徽宗派端明殿學士鄭允中為賀遼生辰使,童貫為副使,出使遼國。童貫是一個宦官,而且是在宋朝國內一言九鼎的當權、掌兵的宦官。

雖然在宋朝是權傾一時,一言九鼎,但是遼國人並沒有把他當一回事,遼國人公然譏笑南朝無人了,派了一個閹宦來出使。童貫感到萬分羞辱,卻也不敢發作,只好唯唯諾諾,但是卻記恨在心。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在遼期間,他也查勘了遼國的國內情況和軍備,瞭解到遼國在金國的打擊下,國力已經逐漸衰弱。回到宋朝後,他便對徽宗說,燕雲十六州的百姓心懷故國,苦盼王師,想要回到宋朝的懷抱。同時為了把戲做足,他還把燕人馬植引薦給徽宗,向徽宗獻上“聯金滅遼”之策。

因為宋朝對西夏用兵,略有小勝,便讓宋徽宗飄飄然起來,以為自己領導的宋朝武力強大,也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做一個開疆拓土的雄主。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但是結果是被金人打得滿地找牙的遼國,在宋朝人面前依然那麼強大。幾仗打下來,不但沒有收回燕雲十六州,還傷亡慘重。這時童貫就將目光投向了金國,實施聯金滅遼的策略。為了避開遼國干擾和保密,童貫繞開遼國疆土,從海上與金人盟約共同夾擊遼國,這個盟約史稱“海上之盟”。

簽完約後,童貫就調兵遣將忙於到南方剿滅方臘之亂,並沒有派精銳軍隊參與滅遼之戰。而是派了兩三萬二線老弱部隊去應付金人滅遼的燕京之戰。雖然宋朝沒有如約參戰,但是金人也沒有指望他們,金人自己就把遼國滅了。

這時候出工不出力的宋徽宗還想起了當初的盟約來,但是自知理虧,不敢獅子大開口討要約定滅遼後割給宋朝的燕雲十六州,而只是小心翼翼的討要燕京及其所轄州郡。後來又發現了自己的這個錯誤,後悔之下想要修改討地條文,金人根本不理會,蠻橫的拒絕了。這件事也就埋下了宋金交惡之因。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在滅遼之戰中,宋朝出工不出力,也讓金國看到了宋朝的軟弱無能,隨後不久,就以宋朝在滅遼之戰中背約的名義發起對宋戰爭。連遼國殘兵都打不贏的宋軍,面對更加兇狠的金人,自然是一觸即潰、抱頭鼠竄了。於是,金人攻下了東京汴梁,俘獲了徽欽二帝,滅亡了北宋朝。

所以,聯金滅遼實際上是因為宦官童貫的個人私憤所引發的,根本沒有戰略層面的思考。倘若童貫是一個戰略家,看到金人對遼國的沉重打擊,應該做兩件事: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一、樹立高度危機感,建議陳兵備戰,提高軍隊戰訓、實戰能力,靜待時機、以防萬一;

二、與遼進行戰術性修好,支援遼國對抗金國,將遼國作為宋朝的防火牆和緩衝期,讓遼金在平衡中互相消耗,宋朝坐收漁人之利。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歷史百葉君2020-02-08 16:25:34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以前我也以為宋朝咋這麼蠢,

記吃不記打!在經歷了“聯金滅遼”的慘痛教訓後,為什麼還要“聯蒙滅金”呢?

後來仔細研究了宋朝時期的歷史才發現,

這還真不是宋朝的鍋。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從本質上並不一樣。

先說說北宋為何“聯金滅遼”

1,北宋對燕雲十六州的執念

燕雲十六州對於北宋來說就是自己的門面,自己的尊嚴,北宋真的是做夢都想奪回來。

但是,宋朝在初期和遼國幹了幾仗後,深刻的發現,北方的遊牧民族真的猛,完全打不過。

於是,宋朝只好忍了下來,與遼國簽訂了“檀淵之盟”,遼國想要啥給啥,只要不打仗就行。

燕雲十六州也成為北宋心中一個虛無縹緲的夢,但有時候,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一旦有機會,宋朝還是會毫不手軟的奪回燕雲十六州。

最後,機會來了。

金國崛起後對著遼國一陣猛打,

北宋此時腦子一熱,聯合金國一起打遼國,目的就是奪回燕雲十六州。

2,北宋太膨脹了

更關鍵的原因當然是北宋太膨脹了。

唇亡齒寒的道理北宋不可能不懂,但是那時的北宋單純的認為即使遼國滅了,自己也可以抗住金國的進攻。

為什麼這麼膨脹呢?

因為北宋當時已經很久沒與遼國開戰了,與金國更是沒交過手,再加上後來在與西夏的戰爭中連戰連勝,都快把西夏打趴下了。

(但是西夏一直是一個小國呀。。。)

也就是說,“聯金滅遼”確實是北宋自己的問題,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純屬腦子有坑。

再說說南宋為何“聯蒙滅金”。

1,家仇國恨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南宋建立後,宋朝臣民肯定不會忘了“靖康之恥”,忘不了金國對自己曾經的羞辱。

但是南宋還是有理智的,

再加上“聯金滅遼”的前車之鑑,南宋不大可能會因為家仇國恨而衝昏頭腦。

2,金國欺人太甚

其實金國在被蒙古暴打的時候,南宋是有考慮過援助金國的。

當時在南宋朝堂之上,主戰派和主和派一直爭論不休。

但金國此時卻選擇自己作死。

在明知道打不過蒙古的情況下,金國不想著聯合南宋一起打蒙古,竟然還南下繼續入侵南宋。

這下南宋忍不了,下決心跟金國開打,與蒙古一起夾擊金國。

金哀宗最後也意識到了問題,向南宋求援,不過為時已晚,而且金國確實欺人太甚!

3,自己別無選擇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

南宋當時太弱雞,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

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而當時蒙古無疑是最強的一方,金國其次,南宋最弱,甚至連金國都一直看不上南宋。

(連金國都不屑於與南宋合作,最後哀求南宋也只是死馬當活馬醫)

所以,南宋至始至終都是被動的一方,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

最後,南宋選擇聯蒙滅金,

一方面是因為金國大勢已去,自己還可以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也是想和蒙古搞好關係。

總的來說,北宋“聯金滅遼”確實是戰略錯誤,而南宋“聯蒙滅金”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本文由百葉君原創,圖片來源網路,歡迎留言交流!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何運超2019-12-25 22:16:36

關於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兩次情況背景其實並不一樣。而且宋朝兩次聯合,客觀來說相對都是被動接受的,迴旋餘地本來不大。

第一次聯金滅遼是海上之盟,當時如果真正比較,宋朝還有大半個中原,實力是不弱的,客觀來說金朝剛剛起步,按說金軍實力才最弱,結果卻讓人目瞪口呆。而且爭奪燕京地區的時候,金軍已經勢如猛虎,完全佔據東北關外地區,東京遼陽,中京大定,上京臨潢府都被攻佔,但攻佔不代表金軍隨即就擴張了多少倍。金軍主力只有那麼多,儘管有遼軍投降的情況,但畢竟主打有實力的就是耶律餘睹等個別大將。

宋軍主要目標就是燕京幽雲地區,而且從南向北,本來很接近,聚集兵力也不少,這一計劃真要說起來,並不能說多麼失誤,而且有獲勝希望。但糟糕在於宋軍自己戰役執行太糟糕。

當時宋軍能打的就是童貫帶出來的西北軍,第一次种師道領軍,也是資深將領,但是朝廷派出了監軍,讓童貫遵照皇帝旨意辦事,以招撫為上,誤認為已經萎靡不振的遼軍和燕京百姓就可以望風而降。种師道領兵被掣肘,反而激起燕京遼軍有頑強抵抗的意思。

當時遼朝內部也是一團亂,天祚帝沒有音訊,逃去夾山,訊息沒有傳到燕京,所以讓漢人南院宰相李處溫、耶律大石等人策劃擁立秦晉王耶律淳為帝,加上奚族大王蕭干與他們一起,雖然士兵不多,但實力不小。

种師道無法順利指揮,造成第一波進攻失利。儘管如此,遼軍其實也有所削弱,第二波進攻种師道被撤換,換成劉延慶劉光世父子領一支軍,辛興宗領另一軍,更加配合不當,劉延慶幾乎是不戰自潰。第三次更是已經偷襲入城,但沒有接應,結果還是被打退。

可見當時收復燕京戰事,宋軍如果之前沒有畏懼心理,而且一鼓作氣,以西北軍多年磨練實力,滅遼成績其實可以有所斬獲,至少收復燕京一帶問題不大。

但這是純粹軍事角度而言,如果要談輿論道義層嗎,假如認為有所謂結盟的道義,當時耶律大石等就認為,拋開邊疆小摩擦不說,遼宋當時至少已經百餘年沒有什麼戰事,大體上相安無事。此時宋軍趁遼之危而北伐,的確背盟失信,沒有道義。好像理據不足,但真正涉及到爭奪城池地盤,歸根結底是實力說話,宋金聯合當時肯定比遼軍實力強,且宋軍當時單獨收復燕京也的確可以期待,居然以敗績告終的確是執行問題,與戰略沒有直接關係。

第二次聯蒙滅金情況又不一樣了。蒙古之前滅金是單獨展開的,攻取北京是自己完成,造成金哀宗南遷開封。成吉思汗死後,拖雷為幼子繼承成吉思汗的蒙古軍主力南下,當時窩闊臺繼承大汗時與拖雷有一些彆扭,窩闊臺登位以後不斷削弱拖雷,親自領軍與拖雷分兵滅金,拖雷領一支到達大散關,已經以武力攻下漢中興元府,攻打房州,從宋朝境內進入河南,在均州進行著名的三峰山會戰,大破完顏合達30萬金軍最後的主力,然後與窩闊臺會師,圍困開封,金朝又一次大敗。皇帝再次逃奔蔡州,這個時候宋軍才出動。

為什麼宋軍會與蒙古聯合,實際上這是金哀宗的失策,是金軍在北方面對蒙古不斷丟失地盤的情況下,對宋朝產生覬覦心理。當時金哀宗已經窮途末路,一方面還在東部的一些金軍開始從徐州、陳州、宿州各地出逃試圖進入宋朝地方,名義上希望避難就食,實際開始滋擾和侵奪。

尤其最後護著金哀宗逃歸德、蔡州的大將蒲察官奴野心勃勃,還想攻打巴蜀讓金哀宗去西南,這就激起宋軍的反擊,所以宋朝與蒙古的聯合是形勢激化。假如金哀宗南奔的時候提前好言與宋朝溝通,原本拖雷就攻打了宋朝興元府,或許未必沒有一個與宋朝聯合抗蒙的機會。但是金哀宗雖然有振作的雄心,可實際也是目光短淺之輩,有一些人就比喻是後來崇禎帝的模板。

這時坐鎮荊湖一帶的孟珙接到邀請,從襄陽北上入河南很快攻到蔡州城下,率先攻入,因為史書所記為孟珙發現金哀宗完顏守緒被燒燬的屍體,基本被孟珙帶回臨安府告慰太廟,而蒙古大將塔察兒只得到一隻手臂,這是記入拉失特《史集》的,應該並非無中生有。

當時金朝比之前遼朝更是窮途末路,所以是把自己逼到與蒙古宋軍兩頭作戰的地步,而宋朝迴旋餘地已經不大,但即便如此,最後抵抗蒙古還是長達幾十年。當然,這中間有蒙古自己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與海都作戰的因素。但真要說起來,在開封之時,金朝提前就與宋朝修好,在宋朝興元被攻打就做好以利益說動宋軍提前結盟,出兵聯合,局面至少可能多維持一段時間。這是金朝自己的失策,而不是宋朝可以左右的。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夜話堂主2020-05-18 11:16:58

實為憤青誤國。

“憤青”一詞大意是指思想偏激、情緒化,有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沙文主義思想、言論和行動的青年。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憤青”並不是現在獨有的產物,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有類似“憤青”這樣的群體存在,這就是所謂的“清流”,主要由國子監、翰林院、御史臺、給事中等官員構成。他們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指斥宦官,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主張整飭紀綱,對朝政有很大的影響力。

從“清流”的構成成分就可以看出,這些人基本都是文人,言官,不太負責具體事物。因此,觀察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和那些督撫、尚書等事務官員有不小的區別。“清流”們以聖人子弟自居,以衛道正風為己任,講究氣節、風骨,強調華裔之別。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持坳過甚,眼高手低,則難免於事無補,最終反而走到危害國家,或者說是禍國殃民的道路上來,特別是在異族入侵,亡國滅種危機之秋。其中兩個最典型的例子就北宋末年的“聯金滅遼”和南宋末年的“聯蒙滅金”。

“聯金滅遼”是宋徽宗年間的北宋國策。北宋朝廷念念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於是趁著遼國衰落,與新興的金國結為同盟,共同滅遼。此時東北的女真族崛起,建立大金國,威脅遼國。金軍先後攻佔了遼的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上京臨潢府,聲威大震。北宋君臣認為遼必亡無疑,想乘機恢復遼所奪的燕雲諸州,宋徽宗遂遣使赴金與之結盟,相約夾攻遼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使趙良嗣等與阿骨打達成協議,決定聯兵攻遼。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從地域政治觀點視之,儘管宋遼各視對方為敵國,但遼國畢竟是與宋和平相處達百年之久的“與國”,而新興的女真則更具擴張性,遼國實際上已成為捍衛宋境的屏障。

在宋金聯合滅遼的過程中,女真統治者看到了宋王朝的腐敗,宋軍中無能的將士較多,其中攻燕之戰把宋朝的腐朽虛弱,暴露無遺。滅遼後,更使北宋完全暴露在金的侵略威脅之下,金兵揮師南下擄北宋二帝及宗室而去,北宋滅亡。

同樣的事情,又一次發生在南宋末年。

蒙古崛起之後,雖然多次戰勝金國,但終究無法消滅金國,只得尋求與南宋合作。成吉思汗臨死時,訓誡諸子,“金之精兵在潼關,強攻難下。可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

由此可見,成吉思汗的戰略是,聯宋滅金。

蒙古當時非但沒有吞併南宋的想法,還把南宋當作潛在的盟友對待。金哀宗非常清醒地認識到,剛剛崛起的蒙古汗國是金國最危險的敵人。為了救亡圖存,必須集中力量全力對付蒙古。他一改金國曆代與宋朝為敵的做法,不再發動侵略宋朝的戰爭,並派人到光州(今河南潢川)一帶,四處張貼告示,告諭宋界軍民,今後不再征伐南宋了。

如果當時南宋對蒙古的滅金戰爭選擇不作為,至少可以贏得30年的準備時間。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然而,靖康之恥激起的全國性的仇金情緒,造成南宋外交戰略失誤。雖然當時有清醒之人反對,但很快被瀰漫全國的仇恨所淹沒。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南宋不能理智地放下已經過去一百多年的仇恨,與蒙古聯合滅金,走上了自掘墳墓的滅亡之道。

一個“憤青”提出了著名的“據關阻河,光復三京”北伐蒙古議案,意思是趁蒙古在中原立足未穩,把蒙古人趕到黃河以北,再以重兵防禦潼關—黃河一線,與蒙古隔河而治。南宋朝野被這封不切實際的奏摺深深打動,不懂軍事的文人們紛紛主戰,不顧滅金戰爭中同蒙古並肩作戰的將領們的反對,終於走出了錯誤的一步,南宋大軍北伐蒙古。結果北伐大軍全軍覆沒,安然南返者十中無一。蒙古大汗召開最高軍事會議,略曰:“今諸國已服,唯江南一隅,尚阻聲望。朕願躬行天討……”於是乎,蒙古三路大軍南下,南宋滅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宋滅亡前的德祐元年正月,文武百官只有6位大臣出現在朝堂上。當初那些主戰的“憤青”們,全部逃亡,只丟下小皇帝和謝太后孤兒寡母加上6個大臣一共8個人。二十四史中如是曰:“南宋啟釁,自招入侵。”(《宋史》卷四十七?本紀第四十七)可見“憤青”之誤國。

清廷攝政王多爾袞曾給南明的史可法寫信,痛斥晚明的清談誤國之風:“晚近士大夫,好高樹名義,而不顧國家之急,每有大事,輒同築舍。昔宋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可為殷鑑。”

丁日昌也曾說過類似的話:“自古以來,局外之議論不諒局中之艱難,然一唱百和,亦足以熒視聽而撓大計,卒之事勢決裂,國家受無窮之累,而局外不與其禍,反得力持清議之名。臣每讀書至此,不禁痛哭流涕。

自古憤青多誤國,豈可不慎乎?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實說歷史2019-12-31 12:03:46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不能跳出時代看問題,同樣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兩個問題也要分開來看,因為兩個事件相差百年,北宋和南宋面臨的形式也完全不同。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聯金滅遼

在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崛起之時,宋遼之間已經相互征伐達到百年之久,彼此之間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矛盾糾合體。

從正面來說,宋遼之間畢竟經歷過一個自“澶淵之盟”開始長達近百年的和平共存期,相互之間的關係沒有想象中那麼仇恨深厚,彼此之間雖然談不上友好,但至少也是互相適應;從反面來說,燕雲十六州對宋帝國的地緣戰略局勢以及保證國家安全性上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又是一個不能不收回的關鍵領土。

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中,宋帝國所謂“聯金滅遼”,更多的是有一種投機色彩的政治考量。

宋徽宗以及宋帝國的決策層很可能是想把金軍當成炮灰,自己想要從遼金之爭中分一杯羹,能拿下燕雲就拿,拿不下就大不了維持和平,反正在靖康之難前的時局下,宋金之間沒有矛盾,即使把遼換成金,無非是換個盟約物件,沒有任何損失。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所以北宋的聯金滅遼,如果不開上帝視角會發現,如果操作得當,並非是一個特別錯誤的選擇,後來成為歷史笑柄,很大程度是因為宋帝國的決策層戰略失誤加上宋軍戰鬥力確實弱雞,一方面在金軍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水平,另一方面還貪心不足想要把燕雲十六州徹底拿回來,才導致了最後悲慘的結局。

聯蒙滅金

聯蒙滅金是一個錯誤但是不得不為之的無奈之舉,相比遼國,金國跟南宋的仇恨可謂是無可抵消。

靖康之難即使放在整個中國的大歷史背景下都是屈辱到極點的國恥事件,而在後來,金國不遺餘力的想要消滅南宋,宋高宗時代的“搜山檢海”,孝宗、光宗、理宗時代的進一步南侵,即使到了蒙元崛起,金國在被蒙古不斷蠶食的大背景下依然想要進攻南宋來彌補自己的國力損失,如果不是被南宋的名將孟拱等人抵抗住,恐怕又免不了一陣生靈塗炭。

而相應的南宋也在不斷的希圖北伐收復失地,孝宗時代的隆興北伐、寧宗時代的開禧北伐,也就是說宋金之間幾乎是連年不斷的作戰,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於“澶淵之盟”這樣體系化,長時間化的和平時代,所以到了金國行將就木之時,對於南宋來說,聯蒙滅金是一個必然的決定,國仇家恨的深刻性已經讓南宋不能選擇聯合金國對抗蒙古。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從本質上來說,如果“聯金滅遼”只是一個具有時效性的戰略決策,那麼“聯蒙滅金”一開始就成為了南宋的戰略根本和指導思想,兩者的定位和作用性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說,前者未必錯誤,只是執行人的水平問題,而後者則是宋帝國明知錯誤但不得不吞嚥的苦果。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小小小百科全書2019-12-30 15:35:36

宋朝的聯金滅遼和宋朝連蒙滅金這兩次重大戰略方針來看,宋朝當權者以及朝廷只看到了短期的利益。沒用從長遠來看待問題。唇亡齒寒這個道理看來宋朝統治階層沒有參透。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被短期利益所矇蔽導致自身也成了最終粘板上的魚肉。

宋朝在當時那個多政權林立的時期算是一個受氣包了。因為宋朝誰都打不過。遼朝,金朝,蒙古人。隨便一個都可以把宋朝按在地上摩擦。宋朝和遼朝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的戰爭。原因就是宋朝想要收回幽雲十六州。但宋朝始終未能如願,並且歷史上宋朝還和遼朝簽訂了宋朝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那就是澶淵之盟。條約規定宋朝每年贈遼朝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後來又改成了宋朝向遼朝歲歲進貢。可謂是屈辱至極。但宋朝也因此獲得了足夠的時間來解決國家內部事宜。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宋徽宗時期,宋朝朝廷內部官員認為,遼朝荒淫無度,而且國家貪腐成風。正好可以藉機聯合同樣和遼朝有仇的金國女真人攻打遼朝。宋徽宗大喜過望。之後派人聯合金國一同攻打遼朝。並且宋徽宗想借機收回幽雲十六州。當時宋朝和金朝一拍即合簽訂了“海上之盟”。結果金朝和宋朝連個滅亡遼朝後,金朝翻臉不認人,推翻了和宋朝之前的所以合作提議,反而大軍開始進攻宋朝。宋徽宗以及一眾大臣傻眼了。幽雲十六州不僅沒有收回。反而現在還時刻面臨著金朝的威脅。但最無奈的是宋朝還不是金朝的對手。結果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北宋被金朝滅亡。宋朝統治者和臣子也為自己的短視付出了代價。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北宋被滅後,康王趙構建立了南宋政權。但一直以來南宋和金朝的交戰始終沒有停止。與其說是戰爭,還不如說是南宋單方面被金朝吊打。再加上宋朝內部投降派扎堆兒,宋朝本身也無力對抗金朝。所以南宋政權又不得已和金朝議和,並且簽訂了《紹興和議》。和議規定南宋必須放棄黃淮地區,並割讓之前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至此南宋又向金朝稱臣納貢。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北方蒙古崛起之後,金朝一方面內部腐朽不堪,另一方面收到蒙古人威脅,所以金朝政權也搖搖欲墜。此時朝廷又有人提出聯合蒙古滅亡金朝。但也有明智之人提出了當年聯金滅遼的慘劇。但無奈聯合派佔據了主動權,所以聯蒙滅金成為了主流。紹定五年蒙古人派使者來南宋聯盟。當時金軍的主力在“三峰山之戰”已經被蒙古軍殲滅。所以南宋很痛快的就答應了和蒙古聯合的要求。蒙古也允諾滅金之後將河南還給宋朝。金朝得知南宋要和蒙古人聯合之後,也派人向南宋表達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宋理宗長久以來一直被金國欺辱,所以也不管那麼許多了。堅決要滅掉金國。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而南宋在蒙古族滅亡金國後,失去金國作為屏障,令南宋面臨比金更強大的蒙古南下威脅。蒙古人不僅沒有給南宋任何好處,反而派遣大軍南下攻打南宋。宋朝也再一次為自己的錯誤而買單。但這次南宋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南宋最終被滅,蒙古人稱霸中原建立了元朝政權。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援一下。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野狐狸2018-01-16 16:57:23

很多時候,宋朝這兩個決策都被認為是極其錯誤的,聯金最終被金打,聯蒙最終蒙滅,因為兩次聯合的結果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也正因為有這樣的結果,很多人會質疑,宋朝君臣“為什麼”這麼蠢?而且一次不夠,還蠢了兩次?!

要回答“為什麼”,最關鍵的是要知道這個決策有沒有選擇餘地。其實,兩次聯合的形勢背景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聯金伐遼”純粹是自找的,宋朝擁有自由選擇權。“聯蒙伐金”則沒有太多的選擇權,可以說是形勢所迫。

先說這個“聯金伐遼”,到了宋徽宗時期,宋遼兩朝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敵視情緒了。宋朝和遼國最激烈的對抗發生在宋太宗時期,但自從真宗時期雙方締結澶淵之盟後,就沒在起什麼大沖突。無非仁宗時期,遼國趁著西夏崛起又多訛了二十萬歲幣。總體來說,兩朝的交往其實很和諧,邊境已經一百多年不見硝煙。但是,到了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時代,遼國日益衰落,東北的女真部落則開始崛起。女真人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反抗遼國,遼國則被打得滿地找牙。也就在這個時候,宋朝眼看鄰居衰敗,就想破鼓萬人捶,趁機拿回“幽雲十六州”。宋朝和遼國頻繁眉來眼去,宣和二年(1120),雙方達成協議(所謂的海上之盟):宋、金共同出兵滅遼,由金國奪取遼上京、中京,宋朝攻取遼南京(即幽州、燕京,現北京),遼國滅亡後,宋將原來給遼的五十萬歲幣轉送給金國,金同意將雲十六州之地歸宋朝。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如果純粹從策略上考慮,宋朝想抓住戰略機遇,奪回對自己的國防具有重要意義的幽雲地區,也無可厚非。

至於撕毀協議什麼的,倒也不必太深究,協議本來就是建立在兩國實力平衡上的,一百年來,遼國沒少拿宋朝的血汗錢吧。問題是你趁火打劫也要有實力,很多人指責當時的宋朝統治者不自量力、自取其禍。我覺得,這種看法不是馬後炮,因為宋朝君臣是完全有條件準確評估自身實力的,財政狀況如何,社會穩定如何,軍事訓練如何,國內的民變尚且擺不平,談何收復幽雲呢?

“聯金伐遼”要成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實力搞定殘餘的遼國軍隊,二是對金朝能夠完成守住原有防線的任務。當時宋朝也不是沒人看到這一點。

當然了,我們知道,當時的最高決策者是好大喜功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趙佶。 “聯蒙伐金”則有著不同的背景。

公元十二世紀末,蒙古各部落逐漸統一後實力增強,成為金國的勁敵,嘉定四年(1211)金軍主力敗於野狐嶺,對蒙古徹底進入戰略守勢,嘉定七年(1214)金國南遷,只能依託關河防線(潼關、黃河)進行固守。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在金國遭受打擊的時候,宋朝有人主張趁機取消歲幣,估計金國也沒實力報復;有人則主張繼續支援金國,因為金國此時已經成了宋朝隔離蒙古的屏障,不應再犯“聯金伐遼”的錯誤。

但是,這種爭議反而被金國解決了。因為金國掌權者認為,金國雖打不過蒙古,欺負宋朝還是可以的,不如“堤內損失堤外補”,攻擊宋朝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在這種情況下,宋朝主和派就喪失了話語權,更何況,

宋朝對金國有靖康之恥的痛苦記憶,屬於血海深仇,惡劣程度關係遠甚於宋遼。

因此,可以說,“宋蒙聯合”是相對被動的戰略選擇,宋朝君臣也不是沒意識到蒙古的可怕,但是大勢所趨,別無他法。

至於金國滅亡後,宋朝君臣針對蒙古的策略,以及此後“端平入洛”的失敗,那是作出選擇以後的應對問題,不是戰略抉擇的直接後果,更不能和靖康之恥相提並論。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雲端美2019-12-26 08:22:00

中國人痴迷於計謀,是有歷史淵源的;常常以某某人用什麼計策擺平了某個複雜的局面;而忽略正義、忽略事情本身、忽略自己的成長。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中國皇帝追求千秋萬代,選擇的路線是《商君書》和儒家思想。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使人民虛弱、使人民被洗腦、遮蔽外界干擾、消滅反骨基因、遵循禮法讓下跪融入精神。如果人們能夠在精神上下跪,那就征服了人心;再用科舉當官這樣的利益誘導,胡蘿蔔加大棒跟山姆大叔沒關係,在古代。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相對於北方民族,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不到漢人1%,為何被欺辱、統治、列為下等人呢?為何宋徽宗欽宗被人家打進首都抓走了呢?為何朱祁鎮在長城以內帶領20萬大軍還被消滅俘虜了呢?中國皇帝的弱民、自以為是、缺乏正義感、懼怕進步和成長、自我閹割,但求千秋萬代的痴迷是根本原因。在千秋萬代面前,什麼正義都可以拋棄,這些皇帝沒有中華民族的民族大義;他們被蹂躪、被欺辱、自吹盛世、自吹英明、自祈萬歲難道不是愚蠢的春秋大夢和夏冬噩夢沒完沒了的重複歷史嗎?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大漢嫁公主換取和平,大隋三徵高句麗家裡造反而覆滅,大唐安祿山史思明兩個異族將領反叛就終結所謂的大唐輝煌,澶淵之盟納貢求和平結拜假兄弟矇騙百姓,二帝坐井觀天怕北征,屠殺岳飛罪名莫須有,海上之盟尋報酬,崖山跳海無華夏。弱民☞千秋萬代迷夢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終結者。魯迅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關東俠客2018-01-16 22:13:35

五代時期後晉石敬塘為滅掉後唐求契丹出兵並同意把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國。燕雲十六州是中原王朝傳統養馬場之一。北部山區是仿御草原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草原騎兵可以快速穿過河北平原深入內地。所以北宋建國後幾次北伐收復故土。趙匡胤留下“封莊金”作將來買下十六州的費用,並立言打下幽州者可封燕王,後來這個桃子讓太監童貫摘了。所以收復十六州是趙匡胤的政治遺願,宋人幾代人的夢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已實力不行找個幫手不算錯,和金人訂海上之盟也無可指責。遺憾的是宋軍太不爭氣,二十萬西北軍競讓耶律大石兩萬遼國殘兵打得滿地找牙。宋軍得到幽州後整個汴梁城沸騰了,另人奇怪的是宋徽宗沒有派精兵良將守幽州,而讓渤海降將郭藥師守自已的門口,心大得沒邊了。後來郭藥師領金人長驅直入,黑虎掏心攻佔東京,二帝北狩。宋蒙聯合滅金是有原因的,宋金是世仇總想滅了對方去沒實力。成吉思汗臨終遺言是利用宋金仇恨假道宋境滅金。金人被蒙軍打得不斷南逃,最佳選擇是說服南宋忘掉仇恨,應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聯宋抗蒙,而不應異想天開去奪南宋土地。宋猛聯合滅金迫於形式。兩軍聯合改陷蔡州城,金國亡了。宋蒙協議以金宋邊界為界。蒙軍北撤後,南京進佔開封收復故土,違返兩國協定,蒙軍伐南宋找到藉口。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南宋缺泛總領全域性的相才,引火燒身是不可必勉的。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陽光灑過的天2019-12-28 12:49:56

宋朝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的戰略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聯金滅遼完全是宋朝看到遼國已經不行了,所以想趁機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因為自身實力不行反而被金國一窩端了。而聯蒙滅金完全是金國作死才招致宋朝的報復,導致宋聯合蒙古一起打擊金國

聯金滅遼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金國建立不久後,相繼攻克遼上京、東京等軍事重鎮,遼國滅亡幾乎已經成為定局,此時的北宋君臣發現,這是一個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好機會,於是遣使赴金,相約一同進攻遼國,雙方約定:由宋進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事成之後,宋將歲幣轉給金國,金國將燕雲十六州歸還宋,此次會盟又稱為“海上之盟”。結果宋軍的水平實在是不怎麼樣,還得依靠金國才破城,北宋繳納了100萬貫錢才歸還燕雲六洲。金國看到了北宋軍隊實力非常弱,便打起了北宋的主意,並於1127年率軍南下,攻克北宋首都東京。可以說北宋的這次會盟實在是不怎麼樣,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聯蒙滅金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蒙金形勢)

聯蒙滅金實際上是金國本身促使這件會盟達成的。在南宋內部一直存在兩個聲音,一個是繼續向金國繳納歲幣,幫助金國抗擊蒙古,這一派主張蒙古相對於金國是更加兇惡的敵人。另一個聲音則是停止輸送歲幣,北上收復失地,一雪前恥。但是對於聯蒙,所有人都持有謹慎的態度,因為他們也知道,一旦和蒙古人聯手,那麼完全可能重現當年的靖康之恥,蒙古人可能在滅亡金國之後直接南下攻宋。所以南宋還處於觀望狀態,但是金國的一個決定直接堅定了南宋聯合蒙古的決心。公元1214年,金宣宗南遷汴京,標誌著金國放棄北方領土,此時的金宣宗認為南宋仍然是個軟柿子,為了彌補北方被蒙古佔領的領土,金宣宗實行了“北失南補”的戰略,大舉向南宋進攻,使得南宋軍民奮勇反擊,同時派使者與蒙古結盟。在兩面夾擊之下,1233年(紹定六年)宋蒙聯軍攻克蔡州,金國滅亡。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

(蒙古滅金)

這兩次會盟可以說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聯金滅遼是宋主動想獲取利益而結盟,而聯蒙滅金是被動的與蒙古聯蒙(所以說是金國自己作死)。

宋朝為什麼會有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這樣的錯誤戰略?洪水裡的魚2020-05-18 12:35:46

先說清楚,聯金滅遼、聯蒙滅金對不對?朝堂之上人才濟濟、猛將如雲,你憑什麼說人家的策略是錯的?你不能說,歷史證明遼滅了金來了,金滅了蒙來了,這樣單獨的說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你得看人家打仗的目的是什麼,宋朝無馬,缺乏騎兵,而騎兵在當年的重要性如同坦克軍團之於德國陸軍。還記得那句詞嗎?千騎卷平崗,一個太守有一千個騎兵就牛的要寫詩了,並且流傳千年,而遼金的騎兵何止千騎。

平白的說,就是宋朝根本無法單獨在正面戰場打贏遼金,他們只能聯合敵人的敵人,使其腹背受敵,從而達到戰略目的。

這個戰略目的就是將戰線向北拓展,增加自己的戰略縱深,讓黃河再次成為自己的天險,同時也希望在黃河以北找到養馬基地,改變自己無馬可用的緊迫境遇。

從歷史的結果來看,宋朝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宋軍打進了北京城,戰線擴充套件到了長城一線,這樣一來,在之後與蒙古的戰爭在北方進行了很長時間,以至於當蒙古鐵騎衝到萊茵河畔的時候,南宋還在長江一線與蒙古人血拼,如果當年他們沒有趁機北擴,任誰也知道,僅一條長江是拖不了那麼長時間的。

所以,聯金滅遼、聯蒙滅金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