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奇韻之史2020-05-28 12:45:36

導讀:為什麼韓信不敢造反?難道是愚蠢或是知恩圖報,還是說受到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今天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韓信(?-前196)中國漢初軍事家。淮陰(今江蘇淮陰市西南)人。他自幼生活困苦。常常餓得要飯吃。他起初投奔項羽。未受重用,於是改投劉邦。在劉邦的謀士蕭何的推薦下。被委任為大將。從此,他南征北戰。

可以說韓信在為劉邦打天下的過程中,那真是駿馬馳騁,功勞赫赫。其中就有幾大功勞,分別是:暗渡陳倉,消滅三秦,帶著一支雜牌軍就連續滅趙國、代國、魏國、齊國。劉邦的天下一大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這功勞太大了,讓韓信建立了僅次於劉邦的威信,足以鎮住所有人。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有人說,是因為李左車。李左車是劉邦身邊的一個人,他的爺爺是李牧,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一,李左車繼承了他爺爺李牧的軍事才能。在秦末時期,韓信在攻打李左車所處的趙國,李左車打起了防守戰,高築城牆。最後領兵三萬切斷韓信的補給線,讓韓信差一點就敗在他的手裡。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在“背水一戰”中大敗趙軍,陳餘被斬,趙國滅亡。而李左車也當了俘虜。最後軍士將李左車綁送到韓信帳前,韓信早知李左車大名,立刻為他鬆綁,讓他朝東而坐,以對待師父的禮節相待,向他請教攻滅齊國、燕國的方略。就這樣,兩人亦師亦友,可是在劉邦稱帝以後,李左車的才華也是劉邦所發現,於是劉邦就把李左車給挖了過來,故以教導自己兒子為由,收為已用。雖然說韓信一百萬的個不願意,但是天子之命,誰敢違抗?就這樣,劉邦就把李左車培養成自己的勢力,以此來剋制中韓信。這位謀士離開以後,讓有其他想法的韓信,也不能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更不會造反。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還有人說,因為韓信的個人品質好,知恩圖報。感謝劉邦給他衣食,任命他為大將軍,感謝劉邦的知遇之恩。這種說法當然有道理,因為韓信本人就是這麼說的。

總結:不管韓信是為了知恩圖報,還是愚蠢的想法,還是說忌憚劉邦手下的一個人,或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影響。導致他做出這樣的選擇。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Shuai為愛停留2020-09-05 05:43:35

韓信他之所以沒有去背叛劉邦,這是因為韓信他並不敢去背叛劉邦。之所以不敢去背叛劉邦,這是因為韓信他並沒有一個自己的好的班底去支援他去獨立。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而且當年蕭何月下追韓信,在韓信被劉邦設立為大將軍的時候,韓信曾經對天發誓,願意永遠效忠於劉邦的。如果他有所違背,那麼就會遭到天打雷劈,死無葬身之地。可以說,當年韓信所立下的誓言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去背叛劉邦了。畢竟古人是十分講究誓言的,這樣的誓言就決定了韓信他會一生臣服於劉邦。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而且韓信所帶領的兵將,雖然是由韓信統帥的,但是並不是服從韓信他的,那些將軍和士兵,都只是聽從韓信的命令,而服從於劉邦。如果當初韓信真的去反叛劉邦,必將會導致手下沒有什麼將領是真正屬於他的,最終會讓他眾叛親離。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而且當年韓信投奔劉邦,並沒有屬於著自己的手下去一起投奔劉邦,而只是他隻身一人去的。可以說,韓信的手下都是劉邦所組織起來的軍隊。可以說,如果沒有劉邦的部隊的話,韓信手下是無可用之兵的。所以韓信他本人是沒有去背棄漢朝自立為王的資本的。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而且當年劉邦手下名將並非只有一個韓信,劉邦的手下還有其他的重要的諸侯。而韓信一旦反叛漢朝,其他諸侯也勢必是不會同意韓信去反叛的。因此韓信一旦反叛,那麼韓信必然在最後會被天下的諸侯圍攻,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所以說韓信之所以不背叛漢朝,並不是因為他對劉邦的敬重,而是因為他不敢去背叛。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津城沐雨2018-03-09 14:06:39

第一,劉邦把一個無名小卒的韓信一下子提拔成一人之下的大將軍,韓信心存感激,不忍背叛。連漂母之恩尚且不忘,更何況是劉邦的知遇之恩呢!

第二,韓信手下的大將,有很多都是從一開始就跟從劉邦的人,韓信如果背叛,這些大將也不會答應。而只要項羽還在,韓信就會有強勁的對手,韓信一人難敵兩雄。

第三,韓信原先由項羽軍中走出,項羽最恨叛徒,不可能再與韓信結盟,韓信背叛劉邦,也將處於相對孤立的狀態。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伊耆角木2019-07-11 12:30:48

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關於韓信最後究竟有沒有參與陳豨叛亂一事一直有爭議,如果參與了,那他就背叛了劉邦;如果沒參與,那他根本料不到自己會死。所以不存在“寧死也不選擇背叛劉邦”一說。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韓信在早期楚漢戰爭期間,率軍連滅燕、趙、齊,兵力達到鼎盛,成為與劉邦、項羽鼎足而立的第三股勢力。此時項羽遣使拉攏,勸說韓信希望他至少能保持中立,不要幫助劉邦,連韓信自己的謀士蒯徹也作相同的建議。韓信卻說自己當年在項羽帳下只不過是個執戟郎,地位卑賤,是劉邦對其信任,拜為大將,委以兵權。“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推心置腹,無以復加,所以自己堅決不會背叛劉邦。這個時候,韓信對劉邦有一定的忠誠(亦非絕對忠誠,韓信打下齊國後面對劉邦要其出兵相助卻按兵不動,要求劉邦封自己假齊王,此事讓劉邦深深記恨),但同時也是手握重兵,不存在生命威脅,所以不是“寧死不背叛”。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不過事情很快有了變化。項羽死後,劉邦故技重施夜奔韓信軍營奪走兵符控制軍隊(之前有過一次),韓信一下成了光桿司令。劉邦更將其由原本的齊王改封楚王,地處偏遠,又沒有了重兵在手,韓信難免有些不滿。此後,劉邦收到韓信謀反的密報,偽遊雲夢,韓信聽到風聲是因為自己收留了項羽大將鍾離眜,劉邦要前來處置自己,於是逼殺鍾離眜向劉邦請罪。劉邦還是逮捕了韓信帶回長安,雖然查實沒有韓信謀反的罪證,仍然將其由齊王降為淮陰侯,命居長安。韓信自此鬱鬱寡歡。

有人會說,韓信手握重兵的時候不謀反,為什麼沒有兵權了反而會參與謀反。其實,雖然他沒了謀反的實力,卻有了謀反的動機。因為手握重兵時想起的是劉邦對自己的好,而自從降為淮陰侯以後,韓信一直口出怨言,不屑與周勃灌嬰等功臣侯爵為伍,一次去樊噲府上做客,樊噲也是侯爵,還是呂后的妹夫劉邦的連襟,甚至在鴻門宴上救了劉邦性命。但仍恭敬地對韓信下跪迎送,口稱大王。而韓信如何做的?他說我居然跟樊噲這樣的人混在一起了。如此態度,足見其心中怨恨不淺。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最後就是陳豨謀反一事了。根據《史記》記載,陳豨受封離京時,韓信送他,約定謀反,讓陳豨在外舉事,自己在長安做內應,裡應外合,一舉可定。之後韓信也常與陳豨書信往來。陳豨後來果然謀反,劉邦親征,調韓信隨軍,韓信稱病不去,實際密信陳豨約定自己在長安殺死呂后和太子劉盈,結果事情敗露,呂后與蕭何合謀,謊稱劉邦已滅陳豨,即將回朝,召群臣入長樂宮慶賀。韓信不知是計,入宮被殺。劉邦回朝聽說,既驚且喜。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史料記載韓信確實謀反,但是韓信究竟有沒有參與卻不一定真如史料所寫。因為如果劉邦呂后是出於剷除潛在威脅殺了韓信,也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藉口,會給韓信羅列莫須有的罪名。但是,無論哪種,韓信都不是“寧死不背叛劉邦”。因為如果韓信確實謀反了(前面說過他也真的有動機),那他就已經背叛了劉邦,被殺也算罪有應得。如果韓信沒有謀反,那他進長樂宮的時候可能就是真的認為沒有危險,一點都不心虛,所以不是“寧死”,他根本就料不到呂后會殺他。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同為諸侯王的梁王彭越被人誣告謀反貶為庶人後也不知道呂后狠毒,前去求情,結果被呂后騙回宮勸劉邦殺了他,韓信沒猜到呂后狠毒也是可能。更重要的,韓信在軍事上是天才,政治上卻少根筋,所以才會屢屢得罪樊噲、周勃、灌嬰等功臣。意識不到危險被殺也是正常。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資治通史2019-07-11 21:24:51

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呂后設計誆騙致長樂鍾戳殺,年僅35歲。提及韓信頭上光環及取得的輝煌越發讓人惋惜,那麼韓信為什麼寧死也不選擇背叛劉邦呢?其實,並不是韓信不背叛劉邦,而是劉邦根本就不給韓信機會。劉邦從來就沒有完全信過任何一個人,包括瀟何、張良他都是用著且防著,就別說一個半路來投靠的韓信了。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論打仗韓信甩劉邦八條街,玩心計劉邦甩韓信十六條街。劉邦的第一招,就是永遠不給韓信吃飽的機會。劉邦打仗就是敗家,看了他就別看劉備,一對臭棋簍子,多少軍隊都架不住嚯嚯,所以失敗很正常,打勝了到讓人驚奇。因此,劉邦經常灰頭土臉,多則數人,少則帶著司機夏侯嬰,猶如一隻掉隊的孤雁暈頭轉向、哀鳴不已。

每每如此,劉邦就想到了韓信,因為韓信有現成的精兵,於是劉邦風塵僕僕來到韓信的駐地,偷偷摸入軍營,招呼都不打就把部隊帶走了,韓信睡一覺就成了窮光蛋。韓信有怒不敢言,大將軍是劉邦給的,領導永遠是對的。劉邦嚐到了甜頭,屢試不爽。這樣一來,韓信連坐穩屁的時間都沒有,那裡還背叛劉邦的機會。防盜、防火,就是防不住劉邦。

韓信有兩次背叛劉邦的機會,一次是佔領齊國,一次是劉邦偽遊雲夢澤,但兩次機會都沒有抓住。第一次韓信不好意思,因為,首先酈食其已經勸降齊國,但在蒯通的點撥下又去攻打了齊國,於是酈食其被齊王國橫扔了大鍋裡燉了湯,事後劉邦並沒有降罪韓信;其次,韓信試探性的向劉邦討封“假齊王”,劉邦很大方的給了個“真齊王”,既然榮華富貴都到手了,韓信也就知足了。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第二次,劉邦偽遊雲夢澤,親自前來拜訪,不管韓信反不反,先逮住廢了武功再說。要說韓信可以順勢將劉邦擒拿,看你還敢不敢來我的地盤兒囂張。但是韓信既無賊心更無賊膽,甚至心存幻想著劉邦是順路來請他喝碗茶就走了。為了感謝劉邦的掛念,韓信還把鍾離昧的人頭獻給劉邦,表示絕無二心,一定努力工作,好讓領導放心。結果,劉邦二話不說就把韓信裝入囚車,堂堂楚王形同犯人。

也許,經受此番羞辱與打擊,韓信總算看透了劉邦,但是一切都晚了。因為,劉邦不僅把韓信貶為淮陰侯,而且還讓韓信做了一隻真正的“猴”,雖不限制在京城內的活動,但一舉一動都要被監視。此時的韓信只能偶爾發發牢騷,鬱悶的時候噴噴不厚道的劉邦,再就是裝病罷工。即便如此,劉邦還是放心不下,因為自己行將就木,韓信年富力強,留下遲早是禍害。但是這事兒不能親自動手,因為找不到理由。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劉邦娶了個聰明的老婆,她知道丈夫的難處,於是趁劉邦不在,就把丈夫想做的事情做了。據說,有人舉報韓信勾結陳豨謀反,呂后怕打草驚蛇,直接派蕭何去請韓信。蕭何說此去只是慶功喝酒,韓信心裡雖有不詳的預感,但還是去了,誰叫蕭何是自己的伯樂呢!結果,酒是沒喝上,一頓竹棒下來,吃撐了。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井夫子2018-03-09 14:14:24

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劉邦、呂后以謀反的罪名誅殺於宮中。

臨死之際,韓信感慨:“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而就在被殺之前,他先被奪了兵權,又被招到長安監視。可更早之前,他卻是手握幾十萬大軍的大將,那麼為何他沒有背叛劉邦呢?

那時韓信領兵在外,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他並沒有受劉邦的挾制。

正是這樣一方人傑,卻從沒有自封為王的作為,為什麼。

有書曰:韓信一介布衣,無權無勢,投靠項羽又不受重視,是劉邦讓他封王拜相、光宗耀祖的。所以忠心耿耿,乃是感恩戴德義舉。

但是我們再看《史記淮陰侯列傳》,卻會對這種說話有所懷疑。。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相信韓信絕不會不動,畢竟他不只是武夫,更是足智多謀的謀士。

當時劉邦項羽實力相當,韓信的決定就舉足輕重,項羽當然不傻,就委派武涉勸說,其言:“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而且武涉也說了:“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

而范陽辨士蒯通也說:“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

不論如何,這話已經不能再明白了,自古功高震主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韓信真的就不明白嗎?

其實韓信之所以沒有背漢自立,並非不相信幾位謀士的話,而是由來已久的天下割據的局面造成了他的誤會,他要做假齊王,劉邦卻封了他真齊王,在當時,這就相當於割據一方的諸侯了,而劉邦只是天下共主,並不會對他出手不。

只可惜他錯了,劉邦想要的卻不是一個諸侯割據的天下,而是完全由他一人掌控的大國,所以韓信最終沒有逃脫被殺的下場,只能在死前感嘆“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古今通史2018-03-09 16:03:31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給韓信一個槓桿,他能敲死無數個劉邦,給韓信一個成熟的背叛機會,結果也是一樣。韓信大才,其漢中對策可是比諸葛亮的隆中對策高明多了。韓信心存感激所以沒有背叛劉邦這類想法不要有,從人情上來說有感激,但君臣上韓信自始至終就沒忠心過,如果條件具備韓信第一個就滅了劉邦,只是自己還沒有完全做大做強,另外一層原因是他孤身投營,能有幾個嫡系,根基太弱,還沒撲騰翅膀怕是就被拍下來了。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先說最重要的一點,韓信掌兵,但那可不是自己的軍隊,聽他排程未必能跟著一起造反,而韓信敢事先徵求意見麼,很顯然,不敢。韓信手下部隊,都是劉邦豐沛帶出來的鐵桿骨幹,和韓信絕不是一心,更別提造反了,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死的絕對是韓信,劉邦這招棋下的不錯,有後手準備的。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至於韓信的野心,已經到了撕破臉也要得逞的地步,比如韓信滅齊之後,收攏了大小勢力不少,包括諸侯國的力量,很自然的對項羽部隊有了合圍的雛形,這絕對大功一件,如果他就只是請封,大不了落個官迷的小氣形象,可當時劉邦正被圍在滎陽,項羽鉚足力氣幹掉劉邦不是完全沒可能,在這種情勢下,韓信不救,先求封賞這就是脅迫了。可見私心、權欲之重,給了機會,那還得了。最後劉邦聽勸才捏著鼻子封了韓信齊王。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王大器2018-10-13 15:00:55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根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在自立為齊王之後曾經有兩個人勸他背叛劉邦,但是他都拒絕了。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劉邦被迫承認了韓信齊王的地位以拉攏韓信,同時楚國大將龍且被漢將灌嬰所殺,如失左右手的項羽派盱眙人武涉前往遊說韓信。武涉的觀點是劉邦乃是貪得無厭的反覆小人,韓信之所以能夠有現在的地位,完全就是因為劉邦最大的敵人項羽尚在。此時“足下(即韓信)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故而韓信保富貴的上策乃是“三分天下而王之”。但韓信認為自己曾經在項羽部下從未受到重用,當時他“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所以才背叛項羽投靠了劉邦。而劉邦又是怎麼對他的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沒有漢王劉邦的慧眼識珠,哪有我韓信今日!所以,絕對不能背叛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劉邦!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武涉失望地離開之後,又有齊國人蒯通找上門來。蒯通最開始也是建議韓信背叛劉邦,三分天下,韓信依然是以“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拒絕了。此時,蒯通有以張耳、陳餘;陳勝、吳廣的例子勸說韓信——權利面前,情義一文不值!並且,歷史上兔死狗烹之事太多了,如果您真的幫劉邦滅了項羽,最後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韓信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沒有聽從蒯通的建議,而是選擇了輔助自己的恩人劉邦,在垓下之圍中消滅了劉邦統一全國的最後一個敵人。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鳶飛九天20182018-04-11 20:19:30

與韓信才華橫溢的軍事才能相比,他的政治智慧,簡直連普通人都不如。劉邦曾問及韓信,自己能指揮多少兵,韓信很老實的回答:“最多10萬”,而劉邦問韓信自己能帶多少兵時,韓信卻回答:“多多益善”。雖然這是實話,也是事實,但面對自己的老大也是皇帝,居然如此回答,也只能說韓信政治智慧低的可怕。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因此,雖然韓信擁有超高的軍事才能,能夠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起兵造反,乃至於經營勢力建立國家,絕不僅僅只需要軍事才華,還需要統籌能力、政治平衡等等一系列政治智慧。而這樣的政治智慧,恰恰是韓信所缺失的。沒有足夠的人才跟隨,單憑軍事能力,遠遠不夠。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猶如同像戰神一般的西楚霸王項羽,項羽起兵以來幾乎沒有經過敗仗。更是在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一舉擊敗秦兵圍剿的主力。擁有如此輝煌戰績的項羽為什麼卻敗給了軍事才華遠不如他的劉邦呢。顯然,在政治智慧方面,劉邦完勝項羽。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假設韓信真的舉兵,剛開始,憑藉自己高超的軍事才能,能夠不斷擊敗劉邦的圍剿大軍,但沒有經營才能和足夠人才的韓信,部隊必然越打越少,後勤越來越差,最終只能被劉邦剿滅。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

因此,哪怕韓信真的背叛劉邦,他依然沒有三足鼎立的能力。

楚漢之爭期間,韓信為何沒有背叛劉邦?衣賜履讀通鑑2018-06-14 10:44:21

韓信有多次反叛的機會,都沒有反叛,許多人理解為韓信忠厚,不忍背叛劉邦。其實也未盡然。劉邦和韓信感情深厚,這一點沒啥說的。漢初,人們更喜歡周的封建制,而不是暴秦的郡縣制,劉項推翻秦朝之後,立即回覆了周的封建,大批封王。這樣,劉項爭霸期間,不光是韓信,包括張耳、英布、彭越、吳芮、臧荼這些人,從內心裡認為漢會是另外一個周,他們都能當他們的太平王爺,因此,韓信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這種思想,才沒有與劉邦決裂。然而,周之封建,已是昨日黃花,君主中央集權,呼之欲出,不僅韓信等人起先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末路,其實,劉邦本人,也應該是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慢慢發現,異姓王不除不行。比如,打陳豨時,韓信稱病不去,彭越稱病不去,如果你是劉邦,你作何感想?而臧荼是第一個反叛的異姓王,《史記》上沒說原因,但很可能是臧荼敏銳地察覺到,想當個周時的諸侯王,恐怕門兒也沒有,乾脆反了算了。

難道韓信沒救嗎?其實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想活,可以向長沙王吳芮學習,但,性格決定命運,他又學不來。吳芮也是嘗過人血的獅子,為什麼卻善終,王爵傳五世?因為人家自己拔了尖牙,自己鉸了利爪,而沒了爪牙的獅子,當然可以頤養天年。

韓信是當過王的人,他嘗過面南背北、唯我獨尊的滋味,因此,他恥於和周勃、灌嬰、樊噲之輩為伍,而這哥兒幾個可都是侯啊!劉邦怕韓信,所以把他貶為淮陰侯,其本質是削了他手裡的兵權,相當於拔掉了獅子的牙。但是,不行,韓信當過王,實在對王的權力難以割捨,對王的感覺十分思念,現在,牙被劉邦拔掉了,韓信就以陳豨為牙,聯手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