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楚人鍾子期2019-12-14 08:47:32

一、書法的概念和發展歷史。

書法,從廣義講,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書法的起源

本來我國文字在殷周時代就具有藝術風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辭”以外,還有用筆寫的“書辭”。西周的金文(銅器銘文)在鑄造之前,先要寫好字跡。其中有好些作品字型美觀,可以說出於當時無名的書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識地把文字作為藝術品,使文字藝術化,是從春秋末期開始的。春秋末年吳、越、蔡、楚等國往往在作為儀仗用的兵器上,鐫刻(或者錯金銀)美術字體。它和當時的草率字型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觀,或者在筆畫上加些圓點,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應有的筆畫之外附加鳥形的裝飾。這就是“鳥篆”、“蟲篆”或“繆篆”的起源。戰國時代除了廣泛應用的草篆以外,許多重要銅器銘文都用工整的篆書,講究美觀。例如戰國初期韓國製作的編鐘,所有銘文都先劃好方格,在方格內寫著工整的篆書,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銅器銘文也都是工整的篆書。這就是書法的起源。

書法的發展

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前221年),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然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隨著書體的嬗變而愈加豐富起來。

秦始皇兼併天下後,統一全國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相傳李斯就是個書法家,“號為工篆”,許多刻石和十二“鍾鐻金人”的銘文都出於他的手筆(《水經•河水注》引衛恆《敘篆》)。從這時起,作為書法藝術的文字和作為應用工具的文字,分別遵循著各自的道路而向前發展。

漢代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關鍵性的一代。兩漢三百餘年間,書法由籀篆變隸分,由隸分變為章草、真書、行書,至漢末,我國漢字書體已基本齊備。隸書承上啟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是一個質的轉變和過渡。此時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書法家如:張芝、蔡邕、崔瑗、史游。張芝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比較深。蔡邑除通經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幹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蔡邕因負盛名,所以後世把一些碑刻和論著附合成蔡邕名義的偽作也不少。據說其真跡在唐時已經罕見;崔瑗尤善草書,師法杜度,時稱“崔杜”。後來張芝取法崔、杜,其書大進,成為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草聖”。對於崔瑗的草書,後世評價很高。“草聖”張芝自雲“上比崔杜不足”。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結字工巧”,即書體非常濃密,結字精緻美妙。

魏晉是完成書體演變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階段。是篆隸真行草諸體鹹備俱臻完善的一代。漢隸定型化了迄今為止的方塊漢字的基本形態。真書、行書、草書的定型,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這一時代,造就了兩個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此後學書者莫不宗法“鐘王”。 鍾繇據傳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他的小楷最大的特點是“古”、“活”,而小楷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此。小楷要寫出“古”意,字型必須往上靠,點畫結體盡

量帶些分書意味,除此外,漢字結構是否受到偏旁部首概念的影響也是它有無古意的一個重要標誌。也就是說寫小楷如果拋棄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強字型的古拙趣味。而鍾繇小楷,正是如此,由於鍾繇生活在隸書普通使用的時代,寫慣了隸書,因此,當他創新寫楷書時,總還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其中運用一些隸書的筆法與結體,使楷書質樸而顯古意。王羲之有“書聖”之稱,其楷、行、草、隸、八分、飛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為後世崇拜的名家和學習的楷模。他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於變漢魏質樸書風為筆法精緻、美侖美奐的書體,開創了妍美流暢的行、草書法先河。特別是行書《蘭亭序》有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骨格清秀,點畫遒美,疏密相間,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內蘊含著極豐裕的藝術美。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真可說極盡用筆使鋒之妙。《蘭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態殊異,圓轉自如。

南北朝書法以魏碑最勝。魏碑,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書法。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啟後之地位。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初唐書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此後有創造性的還有張旭、顏真卿、柳公權、釋懷素、孫過庭。歐陽詢史上著名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的書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其源出於漢隸,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於平正中見險絕,於規矩中見飄逸,筆畫穿插,安排妥貼。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唐張懷瓘《書斷》中說:“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寵之勢,風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朽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然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水,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雅之致。”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聖”,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並稱“三絕”。 張旭書法功力深厚,並以精能之至的筆法和豪放不羈的性情,開創了狂草書風格的典範。他的作品落筆力頂千鈞,傾勢而下,行筆婉轉自如,有急有緩地盪漾在舒暢的韻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筆畫連綿不斷,有著飛簷走壁之險。草書之美其實就在於信手即來,一氣呵成,給人以痛快淋漓之感;顏真卿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端莊雄偉。他的行書遒勁鬱勃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 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

宋元是書法藝術的發展和轉折時期,書家追求筆墨情趣,文人意識成為書法的主流。

宋代出現了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卓然獨立的大家;元代以趙孟頫、鮮于樞、倪瓚等成就最為突出。蘇軾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黃庭堅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米芾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米芾對書法的分佈、結

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明清兩代是書法藝術繼承和求變的時期,明人書法大多以姿媚為上,標舉高格,有祝允明、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等一大批傑出書家。清代書法經歷重大蛻變,開創了碑學,傅山、朱耷、王鐸、鄭燮、何紹基、康有為等都在書法史上有崇高地位。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

書法在中國藝術中是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