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卒於?

伯夷卒於?合成時代潤滑油2022-09-03 10:45:54

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周首都鎬京,歲壽139歲。

陵冢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里。

伯夷(生卒年不詳),商末孤竹國人,商紂王末期孤竹國第八任君主亞微的長子,弟亞憑、叔齊。

子姓,名允,是殷商時期契的後代。

商朝後期,在這個國家出現了夷齊讓國的美談。

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諡號為伯夷。

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諡號為叔齊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諡號為伯夷。

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諡號為叔齊。

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孤竹國君的事業。

後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作。”於是他就放棄君位,逃到孤竹國外。

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於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伯夷一起過流亡生活。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好立了中子繼承了君位。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派,對這種行為非常讚賞,評論這種事情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對他們給以很高的評價。

伯夷和其弟弟叔齊生活在殷紂失道、西周興起的王朝更替之時。他們本來是遼西諸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後來因為兄弟之間互相謙讓,都不願意自己去接替父親留下來的位置,而先後逃出,準備到西伯姬昌那裡。可是等趕到了西伯的地界,卻正趕上西伯去世,其子武王繼承王位,並準備東向伐紂。伯夷和叔齊於是攔住武王的戰車,向他進言說:“你父親剛死,還沒有下葬,就輕用刀兵,這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竟然要去動武殺害自己的君主,這能稱得上是仁嗎?”可以想見,如此不留情面的質問,肯定弄得“正義在手”的周武王十分尷尬,於是馬上命令武士“拉下去砍了”。幸運的是,當時姜太公也在場,可能是看著這兩位老先生實在可憐,更可能是不願意眼看著周武王承擔上出師未捷即殺害無辜老人的名聲,所以出面幫助伯夷、叔齊躲過了這一劫。然而,這哥倆也不含糊,在西周地方政權終於依靠血腥的武力奪得了整個天下之後,他們兩個人抱定“不食周粟”的道德底線,跑到首陽山裡采薇而食,並最終餓死在山中。

不慕榮華,富貴於他們如塵土,且能夠在首陽山做流民。敢冒死阻文王討伐殷紂,叩馬而諫。其三,寧可餓死,不食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