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為什麼來襄陽?

郭靖為什麼來襄陽?LostSoul1450541972018-11-19 00:38:17

因為金庸讓他來的,他不想來也不行

郭靖為什麼來襄陽?王事情2017-11-29 23:02:37

從前襄陽的名字叫做“襄樊”,是襄陽和樊城各取字首的名字。這個名字當然並不見佳,文化意蘊、歷史沿革、知名度都極其有限,因此後來又改回了西漢初年便有的古名襄陽。

我17歲時曾有緣到彼一行。

因此不妨先說說我為什麼去襄陽。那年10月末,離家去了一趟武漢,在江城的十多天中,看到黃鶴樓、東湖路、長江大橋、古琴臺自然是歡喜的,而被中介以找工作為名騙去了身上的幾百元錢又悔恨得無以復加,於是腦子一熱,竟有一種放逐自己的衝動。

我自幼喜讀武俠,滿腦子想的都是達則劍試天下,窮則浪跡天涯。於是在長江大橋武昌這邊的橋頭獨立寒秋,卻幾乎只用了一秒鐘就決定試試能不能走回四川儀隴。

那是2003年的秋末,背後蛇山上的黃鶴樓迎風泣訴,巨型貨輪剖開江面,那洶湧的水波似乎會擴散到揚州。千年前的煙花三月,李白也曾站在蛇山的料峭岩石上目送孟浩然的小舟順江東下吧。然而腰纏十萬貫、騎鶴似仙人的場景,我們卻從來都不曾實現過。

我買了一本32開,包含各省及省會城市的地圖冊,過大橋而經漢陽,入漢口,溯江而上,至古田一路或二路或三路出城,那時漢口的街道上已是華燈初上,我又在夜市上買了一本《好逑傳》(可惜至今已經遺失),做夢似的就出城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就順著鐵軌走、走、走,渴極,餓極,如遇到鐵路旁的人家,就去商量買飯。可是能逢著人家的時候終究很少,大多數時候四周都是荒無人煙,有時你看見前邊不遠處有炊煙升起,可是用腳步一點一點丈量過去,竟需要好幾個小時。幾天裡,我對望山跑死馬有了簡直絕望的體會。可是又不能餓著肚子,那麼只好從火車上扔下來的垃圾裡找吃的,有時是半塊饅頭,有時是一包泡麵調料,有時是沒啃完的雞腳,但大多數時間只能找到嗑完的瓜子皮。這些東西有的嵌在鐵軌中,有的在兩旁的草叢邊,總之這樣翻翻找找,但凡有人家就厚著臉皮跳出鐵絲網去化緣,居然在一天午夜成功的堅持到了一個我至今不能忘卻名字的小站,“厲山”。在小站的休息室,我遇到了一個和電視明星呂涼極為相似的鐵路工人,

蒙他好心不疑其他,

讓我幾乎喝完了一壺開水,又陪我聊了很長時間,都是關於四川湖北的風土人情對比。天矇矇亮的當口,我告辭離去,又蒙他指示,扒上在小站暫停的煤車去隨州。

到隨州又扒煤車,剛下過一場小雨,車廂上都蒙著塑膠布,等我躍上連線處,打算跳進車廂時,一張像另一個電視明星劉亞津的面孔撐開布露將出來,“滾下去!”他吼道。

他身上的衣服和氣質都與我逼肖,於是我說:“大哥,都不容易,我沒錢買票,求求你讓我上去吧!”他面露兇相,順手抄起一根棒把我往下頂,“趕緊走!”他說。

等我剛跳上另一節車廂的連線處,車開了。車廂太高,我最終也沒攀進去,兩隻手抓住上面的鐵鉤子,如是堅持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中途累極乏極,也曾陷入沉睡,然而萬幸,始終不曾失手掉落,於是至今活著。

就這樣,也算是九死一生,我終於來到了襄樊。後來無意中讀到楊叛簡單武俠系列的《小兵物語》,看到那句“ 恍惚間聽見茉莉的聲音——‘別的我不管,你可要活著來吃我的面嘍。’”我竟不可控制的淚流滿面,心想,亂世人命固當如此,我大概也活在自我編排的亂世劇本中吧。後來我用風吹連的筆名在幻劍書盟寫過一篇“射鵰物語”,便是對楊叛的拙劣模仿。

當我一身煤汙走出當年的襄樊車站,未嘗不曾想:當年郭靖、黃蓉,甚至楊過是如何來到襄樊的,中途又曾經歷了一些什麼可歌可泣的抉擇和故事呢?

於是我翻開了《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兩本書。

……忽見雄雕足上縛著一個皮革捲成的小筒,忙解下開啟,但見革上用刀尖刻著幾行蒙古文字道:“我師南攻,將襲襄陽,知君精忠為國,冒死以聞。我累君母慘亡,愧無面目再見,西赴絕域以依長兄,終身不履故土矣。願君善自珍重,福壽無極。”

那革上並未寫上下款,但郭靖一見,即知是華箏的手筆,當下將革上文字譯給黃藥師父女聽了,問道:“岳父,您說該當如何?”黃藥師道:“此地離臨安雖近,但若報知朝廷,當國者未必便信,遷延不決,必誤大事。你小紅馬腳力快,即日趕赴襄陽。那守將若肯聽話,你就助他守城,否則一掌斃了,徑自率領百姓士卒,共御蒙古大軍。我與蓉兒在桃花島候你好音。”郭靖連聲稱是,黃蓉臉上卻有不豫之色。當真是知女莫若父,黃藥師笑道:“好,蓉兒你也去。大事一了,即日言歸,朝廷縱有封賞,理也莫理。”黃蓉大喜,笑道:“這個自然。”兩小拜別了父親,共騎一馬,縱轡西行。

這是郭靖第一次赴襄陽守城,其時已是射鵰最後一章。

《神鵰俠侶》第二十回《俠之大者》:忽必烈笑道:“各位三日不歸,小王正自記掛得緊,只因襄陽軍務緊急,未能相待,小王已在大營留下傳言,請各位即赴襄陽軍前效力。今日在此巧遇,大暢予懷。”法王說道:“請問王爺,我軍攻打襄陽,可順利否?”忽必烈皺眉道:“襄陽守將呂文德本是庸才,小王所忌者,郭靖一人耳。”楊過心中一凜,問道:“郭靖確在襄陽?”

……

郭靖又道:“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然我才力有限,不能為民解困,實在愧當‘大俠’兩字。你聰明智慧過我十倍,將來成就定然遠勝於我,這是不消說的。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由上面兩段引文看來,可知郭靖之所以來襄陽,四個字即可概括,惟“為國為民”而已。

兵家必爭之地、人文薈萃之鄉、南陽臥龍躬耕之所、劍魔獨孤埋骨之冢……蒙古大軍來犯,守將無能,計將安出?惟死守而已。

此念一起,郭靖便與傳統的武俠小說主人公從最本質處區分了開來:從前不過一赳赳武夫耳,至此而為射鵰大俠。

雖然他們是虛構的人物,但我想,歷史上此類英雄,應該是所在多有,我中華從不缺少為國為民的大俠。

如今使人讀之,不亦慚愧乎?

我們一路走來,如此不易。怎能忘了襄陽?

郭靖為什麼來襄陽?潘先森說2017-12-25 15:54:53

有趣的問題

這個問題問得有趣,那是讀者把小說中虛構的人物情節當為真人真事來鑽研探討,這也是金庸武俠小說讀者看書之餘的特別「花紅」。

答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從各種角度來看一看

①若

從書中人物本身的視角來看

,《射鵰英雄傳》結局時郭靖北上蒙古前的一幕,就是答案了。

郭靖擔心蒙古這番出兵布南侵,將會滅了大宋,所以要跑去襄陽,打算以平民之身,參加戰事。

②第二是

從作者創作的實際角度去看

金庸要將郭靖寫入南宋抗蒙的戰爭歷史之中,於是我們熟悉的「射鵰英雄」,就先參加了蒙古第一次西征,然後轉回去「父母之邦」,立志以保家衛國為個人一生的「志業」了!

金庸大俠自圓其說

金庸最初寫武俠小說的時候,未必能預見日後自己這麼紅,自然也不能預見自己的作品將要受到中國文學史上,最嚴厲苛刻的評語。

他創造時沒有詳細考慮小說入面大大小小節情,會給讀者挑骨頭,不論善意的指正、還是惡意的攻擊,都是排山倒海而來,並且是空前絕後、煞有介事的認真!

作為一位寫小說的文人,當年的考慮就是儘量做到虛構的人物和故事都能夠自圓其說。

更重要的是每天見報的連載不能脫稿!

讀者和書評人既是這樣的認真,作者也就只能奉陪到底,此所以新世紀的新三版《射鵰英雄傳》還得要請

郭靖郭大俠移駕青州,因為有讀者批評襄陽保衛戰在成吉思汗歸天前後還未開始呢!

莫說郭靖,蒙古大汗蒙哥也要按照金庸金大俠的故事安排,搬到去襄陽戰死,以達到作者需要的戲劇效果。

《神鵰俠侶》將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城戰死的史實,改到湖北襄陽去。

金大俠的考慮,是蒙古侵宋,宋軍在襄陽守禦最久。

而三代蒙古鐵騎橫掃歐亞,也是在襄陽遇上最大的抗拒。

成吉思汗是第一代,他的兒子是第二代,他的孫輩是第三代。

[潘國森]答

郭靖為什麼來襄陽?襄陽老毛2018-07-25 02:44:33

襄陽人閒的蛋疼,在今日頭條襄陽版經常發小說中編造人物的亂七八糟的事。有損襄陽的形象!你看其他城市有這種現象嗎?

如果你要研究這些玩意,自己組個群,在群裡自己樂,不要再佔版面汙人眼睛。

郭靖為什麼來襄陽?航空保國2018-11-03 23:56:36

把虛構的小說當歷史,大襄陽人的作風!哈哈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