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朝代更替?

為什麼會有朝代更替?物理思維2017-08-30 08:40:28

自秦漢以來,中國歷史平均每200多年就更替一個朝代,中間又插了兩段大動亂的時期。整體而言,中國歷史處在週期性的動盪和繁榮中,短週期約200年,長週期約1000年。

為什麼會有朝代更替?

中國朝代更迭的原因可總結為以下幾種型別:

1。外部原因:主要是北方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自明末以來又有倭寇,清末則有西洋和東洋,後兩個因素總體而言可以忽略。換句話說主要是北方遊牧民族及半遊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民族的拉鋸。

2。內部原因:(1)外戚;(2)宦官;這二種型別大多體現為繼承人鬥爭和宮廷鬥爭;(3)軍閥割據;(4)農民起義;大多為饑民暴動,往往借宗教的名義;農民起義的後果大多導致軍閥割據及外族入侵,有些也會直接導致朝代更迭;

以下簡單羅列自秦漢始中國各朝代的更替及其原因:

1。秦亡於宦官弄權,繼而農民起義,繼而軍閥割據;

2。西漢亡於外戚弄權,繼而農民起義,繼而軍閥割據;

3。東漢亡於外戚、宦官弄權,繼而農民起義,繼而軍閥割據;

4。三國、兩晉、南北朝:為第一個大動亂,大分裂時期:

- 西晉亡於外戚和內鬥,繼而外族起義(當時南匈奴等已入關定居)

- 北方胡化,佛教在北中國大興,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石窟雕刻就在這個時期;

5。隋唐,胡化漢人重新統一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大規模漢化,中原王朝(漢民族)重新獲得活力;

- 隋亡於對外戰爭和對內基礎建設耗費過大和農民起義(隋很快就滅亡了,但唐基本延續了隋的政策並取得了成功);

- 安史之亂,胡化漢人(安祿山等)叛亂,繼而唐陷入長期軍閥割據;

- 唐亡於農民起義和軍閥(包括胡化漢人軍閥)割據;

- 唐大致對應西方所謂黑暗的中世紀,同時也是伊斯蘭阿拉伯文化興起的時候,阿拉伯文化儲存並傳播了西方古典文化。阿拉伯帝國與唐在中亞有直接的接觸,751年夏天,高仙芝與阿拉伯軍大戰於中亞怛羅斯,雙方都有很大損失。

- 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等,佛教文化逐步在其發祥地印度衰落,佛教在唐流行,但也受到統治者的限制。

6。五代、兩宋、遼、金、西夏:此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動亂,大分裂時期:

-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其用意是要解決軍閥割據的問題;

- 宋時,文人地位提高,是中國文化的又一繁榮期,也是最後一個繁榮期;

- 宋時,外戚宦官農民起義等問題不是很突出,但對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王朝一直處於守勢,民族矛盾是宋朝的主要矛盾,並影響漢民族心態至今;

- 宋時,佛教進一步被限制,同時佛教在印度的根據地被阿拉伯人徹底滅亡,中國文化失去了主要外部交流物件——印度。

- 宋時,絲綢之路被阻隔,海上絲綢之路大興,並支撐宋,特別是南宋的經濟。(泉州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為什麼會有朝代更替?

- 北中國,遼、金、西夏均相當程度地漢化,佛教昌盛;

7。元明清迄今

- 元為中國史上最大異數,最具世界性眼光,漢化最不徹底;

- 元滅於以宗教為號召的農民起義;

- 明初與帖木兒帝國同時代,明是相當內斂的朝代;

- 明初受困於北元,繼而宦官專政,繼而外族入侵(倭寇),繼而農民起義,繼而有軍閥割據之跡象,終亡於北方半遊牧民族(女真)入侵;

- 清初平定北方的蒙古、阻斷俄羅斯東進、平定國內內亂,相對而言最少宦官和外戚專政,亦無軍閥割據。

- 鴉片戰爭始,清被西洋入侵削弱,繼而太平天國,繼而東洋入侵,繼而八國聯軍+義和團,亡於中國版“光榮革命”。繼而軍閥割據,繼而革命,最終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小結:

a。宋以來,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元時有亡天下之憂,自清末至今中國的大問題是“救亡圖存”。

b。解決朝代更迭問題,需加強皇權,解決農民民生,和加強國防。(1)加強皇權意味著削弱貴族豪強,建立文官制度,科舉制度等,思想的角度則是加強儒家;(2)解決農民問題,對應的是不斷變法,不斷重新分配土地;(3)加強國防的手段有,修長城,以夷制夷和使用火器。但自倭寇,西洋自海上攻來,這些手段就不靈了。

c。經過最近一百年來的“救亡圖存”,中國的“球籍”算是保住了,並且透過這一波的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似乎還發展的不錯。在“救亡圖存”解決後,中國如何往下走,值得每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