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

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使用者80380671998312021-07-25 22:30:51

所謂“忠君”就要忠於自己的君主,“愛國”就要熱愛自已的父母之邦。以今天的觀點來看,忠君與愛國顯然並不是一回事,因為君與國並不是同一個概念。然而古代是君主制國家,客觀上來講,君主是國家利益的代表,而君主也往往刻意強化這樣的認識。於是,忠君與愛國具有了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性,在古人口中往往並稱。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這種統一性是存在的,但有時忠君與愛國也會發生衝突。受當時思想的侷限,這種衝突往往會給人們帶來道德選擇上的困境。隨著忠君愛國思想的不斷髮展變化,不同時期的人們對這一困境的態度也不盡相同。頭條萊垍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忠君的觀念。有一次,他與魯定公談論君臣關係。定公問道:“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意思是說,君主任用臣下,臣下事奉君主,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意思是說,君主對待臣下一定要合乎禮儀,臣下對君主應該忠誠。此外,孔子還主張臣下要向君主進諫。據《論語》記載:“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提倡忠君,但他眼中的君臣關係仍是相對平等的。“臣事君以忠”的前提是“君使臣以禮”,而且當君主犯錯時,臣下不應表現出愚忠式的順從,而是應該主動進諫。條萊垍頭

戰國時期的孟子對君臣關係有著更具體的論述。他在《孟子·盡心下》中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他心中,民眾的地位是在君主之上的。由此,他明確反對對君主的愚忠。又據《孟子》記載:“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齊宣王問孟子說,商湯曾經放逐夏桀,周武王曾征討商紂王,這是不是真的?孟子回答說,這是史書上記載的,當然是真的。齊宣王又說,商湯是夏桀的臣子,周武王是商紂王的臣子。他們這樣做不是弒君嗎?孟子毫不客氣地回答說,破壞仁德的就是賊,損壞道義的就是殘,賊殘之類,都是獨夫,而非君主。我只聽說過武王征討了獨夫商紂,卻從來沒有聽說是臣子殺死了君主。萊垍頭條

可見,先秦時期儒家的忠君思想都是有前提條件的,臣民應該忠於有道明君,也可以誅殺無道昏君。不僅如此,對於忠君與愛國的關係。當時的人們也有著相對客觀的看法。萊垍頭條

春秋時期,齊國大臣崔抒殺掉了國君齊莊公,有人問相國晏子說:“你打算為國君死難嗎?”晏子回答說:“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意思是說,國君的責任是社稷的;臣子的責任也是維護社稷。如果國君是為社稷而死,就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人臣也應該儘自己的責任,和他一塊去死。而如果國君不是為了社稷而是為了私慾而死,那麼臣下就沒有為國君而死的道理。可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忠君與愛國相沖突時,臣下應該選擇愛國而不是忠君。萊垍頭條

秦漢時期,中國開始進入大一統的時代。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君主權力較之前也大為強化。這一時期的儒家,為了迎合統治者,積極宣揚忠君思想。西漢時期,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君權神授”的思想,公開宣稱“天子受命於天”,應該“屈民而伸君”。隨著君主地位的拔高,相對平等的君臣關係被破壞,臣下單方面的忠誠被加以強調。為此,董仲舒提出“君為臣綱”,要求臣下順從君主。頭條萊垍

漢代以後,社會進入大分裂時期,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受到衝擊,佛道思想盛行,忠君觀念因此大大淡化。到了唐代,儒家出現了復興的趨勢。但接下來又是五代十國的亂世,政權更迭頻繁,馮道那種不倒翁式的官員備受推崇,忠君意識更為淡薄。頭條萊垍

北宋統一後,儒家才實現了真正的復興,出現了理學。理學家們鑑於五代時期的混亂,大大強化了忠君思想,將忠君絕對化,提出“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並將包括忠君在內的綱常倫理,上升到天理的地步。理學家的這種做法,固然有利於防止五代悲劇的重演,然而卻有矯枉過正之嫌,以致引起後世的批判。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就將朱熹斥之為“小儒”。儘管如此,隨著理學被列入科舉考試,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這種絕對化的忠君觀念仍得到到了普遍的推廣和遵循。由此也加劇了忠君與愛國之間的矛盾,給人們帶來了選擇的困境。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岳飛和于謙。萊垍頭條

南宋名將岳飛,一生以忠君報國為念。率軍抗金十幾年,屢破強敵,多有大功。然而就在形勢大好,中原光復指日可待的情況下,奉行投降政策的宋高宗卻下令岳飛撤軍。這樣的命令,使岳飛陷入到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如果從命,便是忠君,然而卻不能報國。如果不從命,便是報國,卻不能忠君。最後,岳飛選擇了忠君,抗金的大好局面由此葬送。而岳飛的忠君也沒有換回君主的好感,最後仍被殺害。條萊垍頭

與岳飛面臨同樣困境的是明代的于謙,所不同的是,他做出了相反的選擇。當瓦剌俘獲了明英宗後,他沒有受制於忠君的理念,而是以國家社稷為重,擁立英宗的弟弟為景帝,最終保住了京師。然而,這樣的選擇也沒有使他避免悲劇的命運。後來,明英宗復位,將於謙殺害。條萊垍頭

在這樣的困境中,當事人無論做何選擇,似乎都是悲劇。而這樣的悲劇,正是君主專制制度所造成的。當然,這種極端化的忠君思想也一度受到批判。明末清初,一度出現了一股進步思潮,使傳統的忠君觀念受到一定衝擊。黃宗羲在其著作《明夷待訪錄》中,對君主專制大加批判,指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同時還指出,君臣之間是平等的師友關係,臣下不必“殺身以事君”。萊垍頭條

同時期的顧炎武也發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聲。他在《日知錄》中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所謂的亡國,實際上是改朝換代,這是君主和臣下應該謀劃的事情,普通百姓無需參與。而他所謂的亡天下,指的是仁義敗壞,道德淪喪,與今日所說的亡國有幾分相似,這種情況下,不僅君臣有責任,任何一個人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由此可見,顧炎武也是將忠君與愛國分開來看的,而且他顯然認為愛國比忠君更為重要。條萊垍頭

黃宗羲等人的思想無疑是進步的,然而受社會條件的制約,它始終沒能成為時代主流。對君主的愚忠仍然主導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垍頭條萊

儘管古人的忠君愛國思想具有種種不足,而且還給人們帶來的選擇上的困境。然而,做為官場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大大強化了人們的責任意識和集體意識。從孟子的《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到西漢賈誼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再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最後到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無一不是這種理念的體現。正是出於對這一理念的追求,一代代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為我們創造了無數佳話,留下了無數的感人事蹟。萊垍頭條

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釣者仁心2021-07-25 16:43:35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為歷代儒客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