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落幕,大明與後金的戰爭,是如何拖垮明朝的財政?

帝國的落幕,大明與後金的戰爭,是如何拖垮明朝的財政?一枚明粉2018-10-31 10:50:28

明朝與後金的戰爭,拖垮的不是明朝財政,而是明朝政權。明朝的低弾性與弱中央財政在萬曆時期已經接近垮了。

1、高度動員力的洪武財政

朱元璋時期的財政主要是農業財政,一是由於長期戰爭破壞,商業凋零;二是明初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

帝國的落幕,大明與後金的戰爭,是如何拖垮明朝的財政?

(洪武體制)

這個財政的好處就是政府避開貨幣,直接動員人力、動員物資,能集中力量做大事。在城市裡,朱元璋推行一定的貨幣。

2、缺乏彈性的財政

如果保持高度的動員力,那自然是不用擔心了。但隨著社會發展,行政化推行,官僚建制派逐步形成。國家的支柱衛所都衰了,還談什麼行政方面的動員了。

失去動員力的農業財政就是一個瘸子,沒有任何彈性可言。

帝國的落幕,大明與後金的戰爭,是如何拖垮明朝的財政?

尤其是貨幣化之後,

農業稅折銀,勞役折銀

,國家除了收錢理論上也脫離了基層。

更關鍵的是另外兩點:第一、

貨幣化後商業稅沒有上來

;第二、

中央堅持定額,造成地方有錢,中央窮的困境

3、中央財政破產

在隆慶時期,中央財政就面臨較大的危機,隨著俺答封貢省了一筆開支。到了張居正時期,直接將稅收效果和官員考核結合起來,將各地徵收不力造成損失的補回來,基本保障了財政運轉。

但也沒有開闢新的財源,經過萬曆三大徵,中央財政基本破產,之後十多年裡基本沒有任何像樣的行動,根源就在於中央沒錢。

帝國的落幕,大明與後金的戰爭,是如何拖垮明朝的財政?

(窮了)

4、國家破產

在遼東戰爭開始後,

皇帝內帑

挪用地方、加派民間

。在1624年左右皇帝的內庫開始枯竭;在1627年左右地方財政也枯竭;到了崇禎時期隨著危機加重,遼餉加派到九分,之後又加徵了練餉、剿餉,以財政為中心的考核也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帝國的落幕,大明與後金的戰爭,是如何拖垮明朝的財政?

(三餉)

由於財政理念與體制慣性,絕大多數加派都到了農民身上,農業凋零、農民破產,天下騷然。明王朝政權也就破產了。

注:寫的比較凝練。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