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青銅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山西青銅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魏慧增2021-01-24 08:55:21

01

鎮館之寶:鳥尊。高39,長30。5釐米。出土于山西省曲沃縣和翼城縣交界處的天馬。古代祭祀禮器中有所謂的“六尊六彝”,“鳥尊”即為其一。尊作佇立回首的鳳鳥形,頭微昂,圓睛凝視,高冠直立。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裝飾精緻豪華,是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萊垍頭條

02條萊垍頭

鎮館之寶:漢胡傅酒樽。1962年右玉縣大川村出土。通體鎏金加彩繪,技法十分罕見。器身彩繪虎、象、鹿、馬等動物圖案,形象生動。口沿刻銘文“勮(jù)陽陰城胡傅銅酒樽,重百廿斤,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造。頭條萊垍

03萊垍頭條

鎮館之寶:獸形觥。1976年靈石縣旌介村出土。商代盛酒器。整體造型別致,採用三層花紋,紋飾精細繁縟,顯示出殷商銅器神秘獰厲的時代風格。既具有商代晚期的特徵,又有北方青銅文化的因素。它不但是一件實用器,也是一件藝術品。條萊垍頭

04萊垍頭條

鎮館之寶:廟底溝彩陶罐。山西省垣曲縣下馬村出土。燒造於新石器時代,彩陶罐高45釐米,口徑35釐米,腹徑43釐米,底15。6釐米。泥質紅陶,器表磨光。侈口,圓唇,短頸,寬肩,上腹突出,下腹內收,小平底,上腹部以黑彩繪以弧線和圓點等組成的花卉圖案。體型碩大,器形完整無缺。屬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的典型遺物。萊垍頭條

05萊垍頭條

鎮館之寶:彩繪雁魚銅燈。1986年襄汾縣吳興莊出土。漢代的金屬器,鴻雁佇立,回首銜魚,雁頸與燈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與雁頸、腹腔中空相通。圓形燈盤附柄,可自由轉動,盤下圈足與雁背直口套合。萊垍頭條

06頭條萊垍

鎮館之寶:北魏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1965年出土於大同石家寨,北魏太和八年文物。前後彩繪歷代高士、賢婦等宣教故事。殘存5塊,館記憶體3塊。畫中人物神情俊朗,衣帶飄逸,具有顧愷之畫風,填補了北魏前期繪畫實物的空缺。在工藝、繪畫和書法上都有極高的價值。為國寶級珍品。條萊垍頭

07條萊垍頭

鎮館之寶:刖人守囿青銅挽車。1989年山西聞喜上郭村西周墓地出土。春秋時期的金屬器,廂式六輪車。車廂頂有蓋可啟,蹲猴形蓋鈕,四角各立一隻可轉動的鳥。前有帶活動插銷的車門,門旁立一刖人(砍掉左腳的犯人)。車廂四角和側面正中有伏獸。兩小輪被伏虎抱於腹中。整器(似為“域養禽獸”的囿苑)有14種鳥獸形象,與《周禮》“刖人使守囿”的記載相吻合。全車能轉動部位15處,構思奇特,製作精巧,十分罕見。萊垍頭條

08萊垍頭條

鎮館之寶:虞弘墓石槨。1999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一處隋代古墓出土,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被譽為山西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之一。該石槨雕造精美,是反映北朝和隋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萊垍頭條

09頭條萊垍

鎮館之寶:六璜聯珠串佩。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31號墓出土。出產於西周時期,喪葬玉,由408件玉飾組成。出於墓主的胸部,上端過頸,下端過腹。垍頭條萊

10萊垍頭條

鎮館之寶:侯馬盟書。1965年在山西省侯馬市晉國遺址出土。被稱為是1949年以來中國考古發現的十大成果之一。晉國晚期,“公室衰微,六卿專權”。權卿們為尋求內部團結,打擊敵對勢力,“盟誓”塵埃頻繁。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盟書5,000餘件,文字可辨者650餘件,學界稱為“侯馬盟書”。“盟書”亦稱“載書”,辭文多以硃筆寫於圭形玉石片上,內容分為主盟人誓辭、宗盟類、委質類、納室類和詛咒類等。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