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主義的發展歷程?

文學主義的發展歷程?使用者13257748604332021-05-13 14:43:41

五四時期,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 ( 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第一卷原名《青年雜誌》 1917年遷至北京。 )為主要陣地,興起了“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思想啟蒙運動。

這場文學革命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文言,提倡白話;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2卷5號上發表了重要文章《文學改良芻議》,從文學進化論的立場提出“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的文學發展觀,論證文學變革的必要性,明確地提出了以“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的主張。

文章提出,文學改良要從“八事”入手,即:“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濫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

陳獨秀於1917年2月在《新青年》發表了《文學革命論》,更為鮮明、堅定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

1918年在《新青年》發表《人的文學》,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本,批判封建時代的文學為“非人的文學”;倡導新文學應是人的文學,其根本目標在於能使人性得以健全發展 。

1919年1月在《每週評論》發表《平民的文學》,進而提出“為人生的文學”的口號。

李大釗發表重要文章《什麼是新文學》(《星期日》第26號,1920年1月4日)。

文章中提出“我們所要求的新文學,是為社會寫實的文學,不是為個人造名的文學”,這樣的文學要以“宏深的思想、學理,堅信的主義,優美的文藝,博愛的精神”作為“土壤根基”。

李大釗的努力,促進了新文學的理論主張有了長足的進展。

為擴大新文學的影響,《新青年》編輯錢玄同化名王敬軒,彙集反對文學革命的言論,仿照舊文人的口吻,寫了《給新青年編輯的一封信》,在《新青年》4卷3號(1918。3)上刊出。

同時又刊出劉半農以記者名名義反駁王敬軒的《復王敬軒書》,將反對文學革命的這些言論逐一駁斥。此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

近代翻譯文學先驅林紓介紹西方文學卓有建樹。(他不懂外文,卻與人合作,一生中翻譯了歐美小說180種,共1200多萬字。)

但林紓的舊的文學觀念十分頑固,視文學革命為洪水猛獸。為維護封建道統,他撰文對白話文大加討伐,攻擊北京大學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鏟倫常”,表示要“拼我殘年極力衛道”。

新文化陣營對此進行了反擊,林紓最終只能自嘆老邁,寄慨將來,哀哀地收場。

1922年,新文學陣營又與《學衡》派進行了鬥爭。

1921年,南京東南大學的梅光迪、胡先輔、吳宓等創辦了《學衡》雜誌,因其觀點態度相近,而被稱為《學衡》派。他們留學西洋,在美國受白璧德新人文主義思潮影響,尊崇中國的古聖先哲,以融貫中西古今的姿態,標示“昌明國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評之職事”,批評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思想傾向穩健保守。

與《學衡》相呼應的,有章士釗在《甲寅》上的復古論調。 “甲寅派”以1925年復刊的《甲寅》雜誌而得名(1914年5月,《甲寅》月刊在東京創刊,兩年後出至十期停刊)

其主要人物是當時北洋軍閥政府的教育總長兼司法總長章士釗。

章士釗從邏輯學、語言學、文化史等方面來論證文言文的優越,歸結為“國性群德,悉存文言,國苟不亡,理不可棄”。追隨附和他的人甚至公開宣揚要取消“白話文學”這一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