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字經》有這麼多不同的“版本”?

為什麼《三字經》有這麼多不同的“版本”?使用者9628050891742542019-10-26 15:22:40

三字經》以清朝道光年間刊行的版本最為流行,此版本共1140字。 《三字經》,古代童蒙讀物最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一卷,相傳為宋儒王應麟所作,書中有關元明清部分為後人所加。從南宋起就被廣泛用作蒙學教材,直到清末明初。 王應麟,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先世浚儀人,遷居慶元,知識淵博,著作頗豐,對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擅長考證。 此書共三百八十句,結構嚴謹,文字簡練,三字或三字倍數成句,句句諧韻,琅琅上口,深入淺出,流暢有趣,內容分為六個部份,每一部份有一箇中心,涵蓋面極廣,涉及倫理道德規範、名物常識、經史子集、歷史次第等,許多語句,如“養不教,父之過”、“勤有功,戲無益”等等成為婦孺皆知、世代傳誦、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被譽為“千古一奇書”。 特別是其中對歷史知識的敘述,尤為精煉,僅用了三百字就概括了從曦弄到清統一的五千年中華歷史,真乃“袖裡通鑑綱目”。在中國古代蒙書教材中,《三字經》是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 對於二十一世紀,網路上認識世界的很多人來講,歷史真的需要“啟蒙”了,從《三字經》開始,絕對是最佳選擇,修身之道、為學之理乃至教子之方,足以受用終身了。 《三字經》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間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種。 《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內容大都採用韻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如同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時人覺得本書內容很好,紛紛翻印,因此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此後成為歷朝歷代最重要的童蒙養正教材之一。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三字經》的內容上,不同歷史時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僅目前所見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個版本。並出現相關注解本、插圖本。如明清時期就有《增補三字經》、《節增三字經》和《廣三字經》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學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經》增訂本,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流傳最廣的版本。近些年,國內的兒童圖書裡出現了《新三字經》等,也給《三字經》注入了一些新的內容。 《三字經》作為兒童啟蒙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的縮影,其內容涵蓋量非常豐富、全面。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每個人一生中有兩本書是一定要讀的,那就是《三字經》跟《弟子規》。《三字經》讓我們瞭解中國的歷史,以及人倫的次第與綱常,深入學習,深信每個人都會燃起對華夏先祖的崇敬與承擔弘揚文化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