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不愛敷面膜的草莓2018-05-09 15:43:32

有人說這是印度版《看不見的客人》,這片子槽點還是有點多!!

1。死者律師第一次回來後的出去以及第二次回來,保安都錯過了?據其中一名保安口供,中途有上過一次廁所,那麼第二次回來呢?

2。但憑 一條單一線索以及一個簡單的實驗,就認定兇手是比六尺高且是站立敲死了死者律師,繼而馬上對外媒體公開,是不是有點兒戲?那麼之前對比審訊兩個人,女主口供被保安證實是在撒謊,這樣的劇情發展是為了什麼?

3。作家的口供說是 女主和情夫誣陷他,那麼燭臺一定要有作家的血跡以及作家頭部一定要有傷,這樣的口供不是不攻而破嗎?檢查一下不就直接明瞭咯

4。客廳的茶几桌,不是7。30死者律師和情夫打碎的嘛,男主和死者律師打鬥的時候,又碎了一次

5。還有就是想吐槽一下屍檢真的那麼隨意麼,什麼鞋子合不合腳,膠囊裡的藥量,專業法醫都檢查不出來嘛

總之漏洞還是太多~~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阿郎看電影2018-05-21 04:15:47

《天作兇殺案》又名《無巧不成書》,玩的還是懸疑和驚悚。

影片中,一共死了三個人,一個女人,一個女孩,一個男人。既然死了人,就得去找兇手。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一個著名作家。對於觀眾而言,這位作家有一個特點,就是帥。片中一位女士看了作家的照片說,“他不可能是兇手”,“他長得這麼帥”。可以想見他在中老年婦女界聲望如何。

在警察局長的眼裡,“他是英國人,我們只能扣留他三天”。

這個作家和三位死者的關係分別是,他是女人的丈夫,女孩是他小說的原型,發現男人屍體時,他正在旁邊。

在電影語言上,《天作兇殺案》沒什麼可以單獨拎出來說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警察和作家在房間裡說話。

當然,如果你願意,這也可以看做是影片的特點。

實際上,警官是和作家以及一位目擊者,也就是死去男人的妻子,分別,單聊。

根據他們的陳述,警官同志進行比對、分析,根據細節、時間、天氣、合理性等,做出判斷,然後接著聊。

就罪案電影語言來說,《天作兇殺案》玩的是一點點揭露的那種。我一直覺得這是欺負觀眾無法看到全域性,導演和攝影機兩人聯手玩賴行為。

這是區域性真實的經典套路。

但影片聰明在於是當事人分別對警官陳述,那麼他們可以選擇說什麼,也可以選擇不說什麼,觀眾和警察一起被他們帶到了語言的迷霧森林。

《天作兇殺案》神就神在幾次翻轉,每一次翻轉都全盤推翻以前。

很多電影迷戀反轉,所謂燒腦,大多數都陷入了硬掰的泥沼。

反轉是細節的重新梳理,是事情的不合理與當事人心態合理化的校正。沒有細節的埋伏和揭露,誇張就變成吹牛,細節就成了神棍。

影片用的是,這世界上沒有真相,有的只是當事人站在自己角度看到的事實。

警察結案,作家買票回家,但影片還在繼續。警察在家看作家的小說,作家的老婆劇透了結局。

看過幾部罪案電影的人都知道,這是又要反轉了。

影片最好的一點,就是對作家這一身份特點的貫徹。作家,是生活的觀察者,是故事的講述者,是讀者心理的捕捉者,當然也是巧合最高明的運營者。

影片最後,作家有一句獨白,“有人利用真理獲益,有人利用謊言,而我則利用巧合”。

警官站在窗前,看著城市斑斕的燈火,就像蝙蝠俠站在樓頂俯視哥譚鎮。兩人生出的是一絲質地相同的無奈。

如果《天作兇殺案》只是一部玩轉兇殺案的電影,那麼它的價值也只能停留在,創作者智商還行,態度還認真這一步。

它的另一重價值在於對罪案與印度現實針腳細密的縫合。

有印度歷史沿襲而來的頑疾,女孩自殺,是因為有人洩露了她就是小說的原型,她被人強姦的事曝光。

有印度當下的現實,警察抱怨工作勞累,想去銀行工作。還有警察說是保留物證,喝光物證裡的酒,還順便拿一塊餅乾下酒。

有微觀的影射,警察毫不猶豫地將報案的丈夫帶回警局,“95%的兇殺案,都是丈夫乾的”。

也有對人類永恆困境的反照,如丈夫忙於工作,妻子和丈夫的好友偷情。

在常規語言之外,影片如果還能有一點獨特的地域性,已經認為是好電影了。

《天作兇殺案》可以作為一部很當下性的電影標本,它散發出強烈的刺激性,引誘人去觀看。隨著觀看動作的完成,刺激性消失,再也不具備翻閱的誘惑。

所以,影片在型別和技術上的圓熟,保證了其在產品維度上的工業圓熟,這種圓熟是粗糙的天敵,它要保證對觀眾只停留在調戲,而不能構成冒犯。

電影不再負責對人類未來的走向表達憂慮,不再對人類共同難題做出排解,不再對這活蹦亂跳的世界,做出獨屬於創作者的觀察和解釋,甚至不再思索,而只負責挑逗。

全世界的電影都陷入了庸俗的漩渦,失去了銳利,甚至失去了粗糙的勇氣,電影年紀輕輕就開始衰老了。

創作者在討好受眾和表達自己的天平中,沒有加入女神瑪特的羽毛。

人類永恆的善惡之秤,失去了準星。

魔鬼的身影閃現在電影中,甚至電影也成為未來歷史上的一道暗影。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導演沈慕白2018-05-25 23:05:34

《天作兇殺案》這一電影,讓我想起了一部很好的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倆部電影同樣的動人心絃、同樣的耐人尋味。

這部電影是一部典型的“高階”懸疑片,從一開始,電影演繹了一個很不走心的開頭,作家的妻子死在酒店,而作家在外則被警察開車追逐,這樣的劇情,作為一個懸疑電影,讓很多觀眾簡直有了想要搬凳子走的衝動,但顯然劇情並非所看到的這樣嘎然而止,接下來劇情才開始走上高峰,來了個一個大的逆轉,讓觀眾從失落快速來到興奮,可謂痛快。

而電影本身作為一部不折不扣的印度電影,印度獨有的幽默與諷刺在該部電影中也得以酣暢淋漓的展現,例如印度警擦開著龜速的車追趕塞西、在辦案現場還要泡一杯咖啡等等讓人啼笑皆非的場面在電影中不斷閃現,作為一部懸疑片,其中穿插這樣的社會鏡頭,使電影的意義又不單單地停留在懸疑片這一層面上,這樣的安排不禁延續了劇情的觀賞性,在電影的整體意義上,也做出了進一步的提升。

電影在最後,並沒有做到對嫌疑犯的繩之以法,兇手在一系列的作案後,逍遙法外,這樣的安排側面體現出了現實的無奈,打破了電影秉承的兇手一定會被繩之以法的規律,引人深思,其次這部電影的人物並不多,情節卻一波三折,這樣的劇情安排與後期製作,不得不讓我們為該電影的導演與製片人點贊。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咖咖爆米花2018-05-11 09:30:45

首先我要說,《天作兇殺案》我看過,是2017年拍的,不是題主圖片的1969年的那版,如果不是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還真不知道有1969版本的,為此我還特意找了找,這兩個版本之間關係。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

2017的《天作兇殺案》靈感是來自1969年寶萊塢同名電影《天作兇殺案》,所以這部電影印度名字依然叫《天作兇殺案》,因為1969年的,我是實在沒找到資源,不知具體劇情,不過,當年導演憑此片獲得了印度Filmfare - 印度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我想這個1969的也不差的,如今的《天作兇殺案》應該是老片新拍,靈感也來自於老片的,那劇情什麼的也都應該是差不多一樣的,也許只是拍攝手法上會有所不同吧了,畢竟年代不同嗎!最重要的是,2017《天作兇殺案》的導演是當年1969《天作兇殺案》導演的孫子,算是一部對爺爺的緬懷和致敬的電影。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

我就給題主說說2017的《天作兇殺案》吧,老的我估計也沒有人能回答了。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

2017的《天作兇殺案》是印度的一部懸疑片,這是一部沒有歌舞也沒有主角開掛的印度電影,只有懸疑和邏輯推理,一個案件,兩個證人,同時也是嫌疑人,故事以此開始!一名警探,透過懸疑推理,一層層揭開案件,一步步接近真相,新的證據不斷湧出,只是“謎底”揭露太快了,讓我看到最後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來。

怎樣評價印度犯罪懸疑電影《天作兇殺案》?

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往往你注意的那些卻讓你失去了“視線”的焦點。節奏控制得比較好,情節也比較合理!總的來說,這一部沒有歌舞的印度片,節奏感不錯,反轉多,雖然bug有之,但也算是一部懸疑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