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裡邊42020-02-09 16:16:50

重人情世故而罔顧法律法規,形成利益網。優勢群體掠奪弱勢群體,偶爾優勢群體扔出一塊骨頭,給弱勢群體爭搶,搶到的感恩戴德,同時鄙視同搶之人,夢想邁入優勢群體裡面。優勢群體逐漸壯大,弱勢群體不堪重負,導致朝代更迭。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凌煙閣論史2019-10-12 15:30:30

凌煙閣論史來回答。

這個話出自清末“裱糊匠”李鴻章之口。

先說結論吧。3000年未有之變局,最重要的意思是指:

3000年以來,我中國遇到的敵人,

都是武力佔優、文化落後。

最終結局都是,

外來力量佔了地盤,但中華文化卻反過來佔了他們的心。

但是,西洋來的這股外敵,

不但武力佔優,文化也不落後,這對中華文明來說,是3000年來未曾有過的危局,有可能亡國滅種。

為什麼這麼理解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大變局之一:過去的3000年,中國的邊患主要來自陸上力量,而此西洋之敵,來自幾萬裡以外。

遍觀中國歷史,影響中國政局的力量從來都是來自地緣相鄰的陸地。

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西戎、北狄,到秦國大一統之後,陸地威脅變成匈奴,後來陸續崛起了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等。

但是,英國、法國等西洋力量,卻是來自於幾萬裡以外,中國對他們缺乏深入瞭解,打交道也極少。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進攻天京的清軍)

大變局之二:原來的外交事務,一般處於中國文明圈內,或者在中國文明圈附近,與中國多有朝貢關係。而西洋力量,卻與此完全不同。

中國與周邊政權,多采用基於朝貢制的外交關係。從明朝開始,中國是周邊眾多小國的宗主國。最著名的藩屬國當屬朝鮮、越南、緬甸等。這種朝貢關係,是作為宗主國的中國對藩屬國的恩賜,也是藩屬國定期向宗主國表示順從的儀式,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經濟貿易關係。

但是,這是中國文明圈的情況,並不是世界通例。中國在自己文明圈內,一家獨大,周邊都是眾多小國和迷你國,這種不對等關係形成了默契。中國對藩屬國負有責任,藩屬國負有孝悌意義上的責任和義務。

但是,在世界近代史上,這種關係是獨一份的。西歐人則博弈出了平等交往的一套世界規則。在這套規則下,交往雙方講究權力與義務的對等。

大清則花了很長時間才勉強接受這套規則。但大清是在對西歐列強時講平等,但在對自己的跟班藩屬國還是用原來那套。比如朝鮮,在大清的引薦之下,陸續與各國建立外交關係。按說在同一個國家,朝鮮的駐外使節與大清的駐外使節是平等的,但是,朝鮮使節見到大清使節卻要行大禮,外國與朝鮮使節談事,朝鮮使節需要請示完大清使節後才能做答覆。

這種外交關係上的變化,也是3000年未有的。

因為中國歷史上,歷來只講實力,你強大,那好,我尊敬你;反過來你就得尊敬我,平等的概念都是近現代才進入中國人意識的。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平定準格爾得勝圖)

大變局之三:原來的中國外敵,都是武力強文明弱,而西洋之敵卻是武力強文明也強

這一點是最最關鍵的鉅變因素。

中國過去的外敵,以中國邊上緊挨著的遊牧民族居多。他們因為生產鏈短,效率高,趕上好時候就迅速武力崛起,衝擊中國。

但他們的弱點是文明力量很差。好多都是處在奴隸社會、原始部落社會性質的文明,到了中原睜眼一看: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著!滿眼滿腦子的羨慕,於是就開始漢化(或者叫中國化)。他們本身長得跟中原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風俗習慣不同而已。過不了兩三代人,他們就跟中原人就沒有任何區別了。你看歷史上強大的匈奴人、鮮卑人、突厥人、契丹人,等等,他們都哪去了?一部分跑了,絕大部分都融入漢民族了。

而西洋來的這股力量,對當時的大清來講完全陌生。

長相不一樣,語言不同,政治也沒法對接,人家講平等,咱們講的是上下尊卑。關鍵是咱們打不過人家。

這下就真危險了。

原來的野蠻人我們還可以同化他們,現在這些西洋人,武力強過咱們,文明與咱們完全不同。打不過,說理也說不通,各講各的。弄不好真要亡國滅種了。

這才是真正的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圓明園遺址)

結語:3000年來,中國從來沒有同時失去武力和文明兩種優勢,西洋力量做到了。

也幸虧大清疆域廣大,而且是政治統一的整體;換做是印度那樣的獨立小邦林立,估計咱們中國也就真成了完全殖民地了。

中國同時喪失了武力優勢和文明優勢,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李鴻章當然要發出3000年未有之變局的驚呼。

(完)

凌煙閣論史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文史微操達人2019-10-05 13:16:30

謝謝悟空邀請。

回眸近代百年史,知近代中國落後之根源。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晚清重臣李鴻章提到的,現在一般指中國從中世紀的封建社會進入近代工業社會那一段過渡時期。

而在那一段時間內中國發生劇烈而深遠的變化。

第一、“天下”觀念的地理範圍變化

中國人第一次脫離“天下”,脫離“中原”,的觀念,正式把目光轉向“全球”,轉向“世界”。在地理維度,小局變成大局,中國變小了,世界變大了。

中國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有一個文明國家,第一次知道中國並不是世界的中心。

第二、“天圓地方”向“地球是圓的”的空間範圍變化

中國人正式開始擺脫古典思維,走向近代物理觀念,當然這個轉變很漫長,近百年後才轉變過來。

中國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並不是按照他們想象的那樣運轉。也第一次知道不僅中國,就是世界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第三、從中國文明的歷史轉變為世界文明的歷史的歷史文化範圍變化

中國人的歷史視野從華夏中心過渡到整個人類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歷史所帶來的衝擊,極大的改變了中國人的文化觀、歷史觀 。

中國也從自己歷史悠久形成的的文化自豪感變成盲目的文化自卑感,再到理性看待自己歷史文化的一視同仁感的大轉變。

第四、科學技術從“奇淫巧技”轉變成“堅船利炮”再轉變成“社會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的科學觀念變化

由西方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堅船利炮,不僅在器物上,更是在文化、精神、思想上衝擊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是在文明方式上的小局變大局,也是華夏文明所缺乏的核心要素。

必須說明,科學技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代表著勇無止境、突破極限的文明。

西方的入侵也使得中國第一次開始重視科學技術,也第一次知道科學技術的威力如此巨大。

到現在為止,科學技術依然是無可撼動的社會發展第一推動力。

第五、中國的“普天之下”轉變成西方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價值範圍轉變

以自由和個人主義為代表的西方價值體系所構建的民主制度、自由思想對中國幾千年的中央集權皇權專制社會形成了長遠且深刻的衝擊。使中國擺脫了狹隘的皇權、民本觀念,走向近現代社會的民主、民生、民權的新時代觀念。

總結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被迫從中世紀中轟出,走向近代社會。

中國從此真正的開始認知自己,走向世界。

回顧這段歷史,中國幾度差一點亡國滅種,國家分裂了還有可能統一,民族分裂了還有可能複合,但是文明分裂了那就連機會都沒有了。而在那種大變局時期中國差點連最基本的文字都被取消代替了,經過中華兒女的艱苦奮鬥,中國終於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中國經過西方這樣一刺激,以後肯定更輝煌。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楊小勇老師2019-10-04 12:10:10

謝邀,我是說書人小勇。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出自於1872年李鴻章的一篇奏摺,言:

“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 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這段言論出臺的背景,當時清政府已經輸掉了所有的對外戰爭,甚至連皇家園林都遭受焚燬,這是過去幾千年來,不曾有的。李鴻章很擔憂,為大清帝國未來走向何方,深深的憂慮。其實很直白的說清楚了,究竟這個變局是什麼,歸結起來就是

第一,傳統的華夷觀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轉變,我們的地理視野已經由以前的天下之中過渡到全球體系之中,此為地理視野之大變局。

第二,認知到西方工業文明的巨大優勢,不再沉醉於天朝上國美夢,根深蒂固的華夷觀不再。

第三,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隨之而來的文化價值觀等,深刻重塑國人的思維,從制度層面,使得中國人從單一模式走出了朝代更迭的歷史困局。

第四,要大力加強海防,主要的敵人不再是來自西北入侵,而是東南海疆的入侵,在這個未有之變局當下,要加強東南沿海海防。

著名歷史學家秦暉先生認為這場變局意為晚清中國即將走出帝制,李鴻章究竟有沒有想過走出帝制,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言人,想必是不會。但在那樣的時代格局下,甭管是什麼動機,李鴻章能如此站得高望得遠,著力提出要解決好內憂外患,是非常了不起的。

正如蔣廷黻先生評價的那樣,李鴻章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站得最高,看的最清楚的”。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陳悅漫步海邊2017-12-30 23:06:23

有關中國近代史的問題,找我就對了。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事實上,李鴻章在說出“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同時,自己就解讀了這句話的含義,這可能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解釋。

李鴻章首次在官方檔案中提出“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種觀點,源自1872年6月的“籌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

1872年的1月,清政府內閣學士宋晉上奏,從多個方面論述自造蒸汽動力軍艦的無用,認為中國自行製造蒸汽動力軍艦純屬靡費經費,建議清政府下令將船政和江南製造局的造船活動全行停止。此事,被認為是保守派對洋務派發起的一大攻擊。

宋晉上奏後,立刻遭到曾國藩等洋務派重臣的反擊。事後為了解決這一爭議,清政府下旨要求左宗棠、沈葆楨、李鴻章三人,分別就船政、江南製造局的造船活動要不要裁撤給出意見,“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論斷,就是出自當時李鴻章的復奏。

在奏摺中,與“大變局”相關的論斷段落如下:

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東北,闖入中國邊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載、亙古之所未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

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

日本小國耳,近與西洋通商,添設鐵廠,多造輪船,變用西洋軍器,彼豈有圖西國之志,蓋為自保也。日本方欲自保而逼視我中國,中國可不自為計乎。

士大夫囿於章句之學,而昧於數千年來一大變局

,狃於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創鉅痛深,後千百年之何以安內而制外。

從李鴻章的原文論述中不難看出,他所說的千年大變局,所指的就是類似日本“開國”一樣的局面,即東西方之間的交通屏障消失,中國的國門開始向西方開啟,開始面對一個前所未知的新的國際世界。引申來說,也即中國面對近代化大潮的來襲。

1874年日本入侵中國臺灣,事後清政府組織相關大臣討論海防對策,李鴻章在當年十一月初二日的復奏中,再度就“千年變局”的論斷進行了闡釋,從這份奏摺中,可以把李鴻章對千年變局的理解看得更清楚:

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往來自如,麇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

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

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外患之乘,變幻如此,而我猶欲以成法制之,譬如醫者療疾,不問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誠未見其效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唐明國亮2020-03-27 16:21:05

1874年李鴻章在給同治皇帝的奏摺上說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從出現到今天,一百年來一直被人們熱議。近代中國確實發生了鉅變,也確實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實際上和李鴻章說的變局卻不是一回事,李鴻章預感到了變局,但卻沒有能認識那個變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李鴻章的變局——是危險的時局

我們印象中的歷史人物或許比較嚴肅,但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幹一些有趣的事情,李鴻章說的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其實只要為了向他的“老闆”同治皇帝要軍費。

這篇奏摺寫於1874年,前幾年日本曾試圖進攻臺灣,當年日本內務卿大久保利通又來到中國恐嚇威脅清王朝,可以說,當時的國際環境是非常危險的。李鴻章自己身處那個動盪的鉅變時代,只能模糊地有所認識,但不能全面的認識變化究竟來自哪裡。

距今過去了百年,經過那麼多民族英雄玩兒命地探索,已經認清了那個變局究竟是什麼!

李鴻章認識到變局的表面——諸強國聯合吞噬中國

李鴻章說的變局是指,國家安全上的危險從過去的北方變為現在的東南方,也就是說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而外來的國家威脅,也從過去的單一國家的戰鬥,變成許多國家結伴吞噬中國。歐美諸國從海上這個清朝最不擅長的領域進攻,不遠萬里也要聯合吞噬中國舉動。

這就是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了。

可為什麼從海上來的歐美諸國威脅就比西北路上的遊牧民族大呢?他說,這是因為以前邊境界限分明,便於防守。但今天海上邊境有萬里長,沒有辦法處處防守,而歐美各種通商、傳教又使人防不勝防。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國防的重心已經改變

在軍事上,各國的輪船速度非常快,這樣他們軍隊運輸和後勤補給也非常快。新的電報的發明,使得他們傳遞軍事情報不用再靠馬和鴿子,而是瞬間抵達,這樣的軍事情報速度,是過去的時代沒有的。況且歐美的大炮、軍工更是犀利,這是中國歷史上數千年都未曾遇見過的強大對手。

何以言之?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他在奏摺上寫這些,是想做什麼呢?

謹將總理衙門原奏緊要應辦事宜,逐條切實辦法,並將丁日昌續奏各條併入,詳細擬議,恭呈御覽。

大概就是意思,我和丁日昌之前請求想要的那些東西,皇上您就給我批了吧。

有哪些東西呢?要練兵、要兵、要船、要軍餉、要人才、要這些成為常規制度。

所以,面對敵人的堅船利炮的威脅時,李鴻章的對策就是同樣使用堅船利炮。

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就是諸國強國意欲吞噬中國一條,用這條緊迫的論斷來要求皇帝滿足他的條件。這個認識,說明李鴻章只是認識到的鉅變的表面現象,或者說這篇奏摺當中他只認識到表面現象。但卻是當時最急迫,或許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真實的變局——封建土地制度的崩潰

如果說清朝落後於西歐美日諸國,只是因為軍事勢力不強,那麼這個變局還不夠大。真實的變局遠比李鴻章認識到的更為深廣。

近代以來西歐諸國突變,產生資產階級革命。這就導致了中國等傳統歐亞大國的封建土地制度變成了落後的制度。過去龐大的土地可以產生的財富,到了今天不再是優勢。因為資產階級革命使西歐諸國的財富生產不再來源於土地,而傳統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中國,已經從引領世界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在文明層次上落後於人的弱國。

當英國在1840年率先開啟工業革命之後,又在生產力上全面超越傳統大國。一個農業文明對陣工業文明難以取得勝利。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祖龍魂死業猶在……百代多行秦政治”

歐美傳來的資產階級革命,導致2000年中國封建王朝需要從根上變化。那麼清朝統治階級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他們怎麼能夠革自己的命呢?

所以,對於那個時候正在摸索的現代化的李鴻章等人,他們只有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並且眼見舊有的王朝逐漸崩塌。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隨風1516282512020-05-07 22:58:59

這句話出自同治十一年。原文是:“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分析任何一句話的深刻含義,有兩個必須要深入分析的要素: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的社會位置。因為沒有人可以脫離時代對他思想和認識的束縛。每個人在社會當中的位置不同,他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思考,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基於上述兩點分析。我們再來分析“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大清王朝在鴉片戰爭當中慘敗,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華大地上劃分勢力範圍。一句話我們正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李鴻章的社會位置是朝廷重臣。他鎮壓過天平天國的起義,親手組建了北洋水師,也親手簽訂過一些列不平等條約,例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他的內心那種對大清王朝的忠誠,對外敵入侵的那種痛恨,王朝衰敗的那種無助……種種複雜的感情一定在他的內心反覆交織,令他痛苦萬分。有了上述鋪墊。我們下面來重點分析一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究竟指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1.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嚴重受挫

大清王朝曾經自稱天朝上國,我們地大物博,國力強盛。我們已經習慣了周邊小國逢年過節,過來進貢。在我們的眼中,中華民族以外的民族都是蠻夷。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徹底打醒了我們。大清王朝第一次認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厲。割地賠款,更是讓大清王朝的顏面掃地。

2.中華文化受到嚴重挑戰

瞭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無論哪個少數民族佔領中原地區,最終都會被這裡的文化所同化。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厲害之處。而近代以來,在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鋒中,我們第一次處於頹勢地位。那個崇尚民主和科學的西方文化,第一次讓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了中國和西方的文化差距。

3.種族危機空前加深

中國封建王朝的更替規律是:少數民族奪取政權或者農民起義奪取政權。但無論怎樣,政權都是在大中華圈的範圍內進行。而近代以來,在中國政權的爭奪中,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西方人的干預。西方人甚至在中華大地上建立了“國中國”。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4.清王朝的政府公信力嚴重喪失

在政治上,清政府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成為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代理人。在經濟上,清政府喪失了在自己的土地上徵收稅收的部分權力。在國內,清王朝遭到人民群眾的廣泛痛恨,義和團、天平天國運動等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更是給了風雨飄搖的清王朝致命一擊。內憂和外患交織在一起,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

5.封建王朝制度已到盡頭

中國的封建王朝制度延續了幾千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天下是皇家的,君主是世襲的,人是分等級的。封建社會制度的最大弊端在於:社會的活力、民眾的活力都被壓抑了。而西方社會那種透過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人民的自由和民主高於一切的社會制度對封建王朝造成了嚴重衝擊。

總而言之,李鴻章說的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應該更側重於變化,更側重於不同於以前,更側重於面臨的危機。同時也流露出深深的憂慮:清王朝會不會走向滅亡?清王朝能不能迎接挑戰,直面危機,進而奮發圖強?

然而李鴻章已經過世,沒有人知道他內心真正的深意,留給後人的只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和對歷史的感嘆。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達瓦里希2018-02-28 10:05:36

李鴻章多次感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光緒元年因臺灣事變籌畫海防折:

“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主客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麇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同治十一年複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

“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 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李鴻章提到的變局,一是中央王朝的防務歷代主要的邊防是與北方遊牧民族作戰,但是現在少海防形勢更加“喜人”。另一個是中央王朝不再是中央,工業革命與地理大發現使得西方列強強迫清王朝進入全球化浪潮。以前主要是陸戰,現在海戰更重要,以前是華夷之分,現在對要應對一群重商主義的先進國家。

這種變局是李鴻章這個從傳統四書五經教育計程車人難以招架的,對思想的衝擊的也是很明顯的。以前的事情總能從史書上找到案例,摸著石頭過河,現在連石頭都沒有,越瞭解世界形勢,越是被夾在停滯的國人與“外星球”洋人之間顯得尷尬。左右說不通,裡外不是人。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在李鴻章等中國士人的心目中最大的變局莫過於中國歷史上的周秦之變,但是這一次更甚之,是在“一次次落後捱打”,一次次被西方的思想和工業成就震撼後,走向共和的大變局。這是在舊有史書上沒有記載,並終將與李鴻章一起成為新的歷史。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史爭朝夕2020-03-27 18:13:16

同治十一年五月(1874),李鴻章在複議製造輪船未裁撤折中稱:

“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戰場的轉變

自古封建王朝的威脅無非兩樣,第一便是國內農民起義,第二便是北方的少數名族。而現在戰場由北方陸地轉變為東南方的海上,而外來的國家的威脅由單一國家變成許多國家結伴侵略中國。歐洲諸國從海上這個中國曆代王朝不擅長的領域進攻,不遠萬里也要侵略中國。為什麼李鴻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前邊境分明,便於防守,少數民族想要威脅清朝京師必須透過山海關,而現如今海洋邊境萬里之長,列強可以從任何一點登陸,不便防守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在李鴻章之後給光緒皇帝上的奏摺把“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講的很清楚。李鴻章光緒元年因臺灣事變籌劃防防折:

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主客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麇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世界經濟基礎的轉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種了皇上地,你就得給皇上納稅。自秦始皇中國自古如此。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傳統的農業社會,政府所面對的經濟問題無非就是今年收成好不好?之類的農耕問題。而西方文化的西方科技的滲透,中國已經不能靠農耕自給自足。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文化碰撞

中國各代儒生們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即信念十分強大,但也特別容易故步自封,他們講究寫道德文章,以傳道者自命,但同時他們視算數、物理、化學、工程、技術、科技這些領域為旁門左道,不屑為之。所以在古書里人,稱一個儒生不務正道,往往會隱晦的說他“精擅術數之學”,也就是暗諷其擅長的都是旁門左道。而“術數之學”主要便是研究數學和物理的領域。而現如今儒學面領二千年來最大的一次考驗,一向被中國文化所看不起的正好成為中國的短板,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發生碰撞。

國家政策及外交需全盤改變

幾乎一時間,清廷的各方面需要全盤改變,清廷的外交還停留於國與國之間朝貢體系,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和現代思想一文一武向清廷襲來,一時間中國從思想到制度幾乎無一可取,需要改天換地改變。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故事偵探2020-03-27 17:05:10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這句話首先出自同治十一年也就是1872年李鴻章上奏的《複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提出的,只不過原話是“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複議製造輪船未可裁撤折》

根據李鴻章奏章中的原話來看,他所說的大變局其實是指從古至今,歐洲各國都沒有像近百十來年這般從印度,南洋直接從海上闖入中國的腹地,這是前所未有的。清政府戰敗後都被要求籤訂條款通商,地球東西南北相隔幾萬裡的西方殖民者如今都齊聚中國,好像牢籠一般把大清朝圍困了,這是三千多年以來的一大變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其實從李鴻章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所說的三千餘年的大變局是因為清政府在與西方殖民者的海上戰爭中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屈辱條約。造成這種結果最直接的原因清政府海防太弱,因此李鴻章用三千餘年的變局來加強或者說希望掌權者能夠意識到海防的重要性以此達到他上奏加強海防的政策得到准許的結果。

但是,事與願違,兩年後的臺灣事變的爆發令李鴻章再次上奏光緒帝。

“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主客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籌議海防折》

結合上下文來看,這一次他所提到的“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更多是指各國殖民者藉由戰敗後簽訂的條約為依據,自由出入中國,並在中國為非作歹,狼狽為奸,挑起事端,令國家主權受到嚴重的威脅,這也是數千年為有的變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其實,說到底,李鴻章所言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不過是清政府閉關鎖國導致沒有跟上工業革命的腳步。自此,曾經強大的中國開始大大的落後於西方列強,俗話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中國廣闊的市場在西方列強眼中就是一座寶山,可惜清政府並沒有保護寶山的力量,所以才造成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風談天下2017-12-16 13:28:20

先借用《三體》的一個概念:降維打擊。

就是說交戰雙方完全不在同一個文明程度,競爭雙方根本沒有形成對抗的可能性。

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便是如此。

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發生後,歐洲工業文明VS中國農業文明,這完全就是兩個文明維度的較量了。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人只來了數千人,便將清朝打的全無還手之力。便是這種“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最直觀的外現。

一百年的李鴻章就看懂了這個。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一百年後的許多人卻還不能明白。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牧乙讀書2019-10-04 00:27:17

這個極具見識的論斷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最早由清末著名重臣洋務派李鴻章提出,意指近代鴉片戰爭後中國面臨自西周以來從沒有遇到過的局勢。

李鴻章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複議製造輪船未裁撤折中提到:“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三千年來(西周以來)中國面臨的異族入侵基本上都是來自北方或者西北。而近代以來,入侵的異族卻來自海上,它們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並且它們主要是通商而來。李鴻章認為這是“三千年一大變局也”。

雖然李鴻章的“三千年一大變局”的論斷是為其強調“海防”(與左宗棠強調“塞防”相對)背書,為其建立近代海軍提供依據,但是“三千年一大變局”等論斷還是極具現實意義。

相比較其他絕大部分士大夫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還耿耿於懷於“夷夏之辯”,李鴻章已經敏銳都察覺到清政府所面臨的嚴峻局面。近代著名歷史學家蔣廷黻在其經典著作《中國近代史》中高度評價了李鴻章,認為李鴻章是那個時代“站得最高、看得最遠、看得最清楚”的人。

在李鴻章看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主要是敵人變了,以前主要是來自北方的狼,現在變成來自海上船堅炮利的強敵。

這一判斷雖然居然巨大的現實意義,但是依然不夠全面。因為,來自海上的敵人不僅僅是武力上侵略中國,它們還帶來了中國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先進文明——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在西方先進工業文明的衝擊之下,中國面臨另外一個大變局,即社會面臨轉型。

當代著名歷史學家秦暉認為近代中國所面臨的變局是由秦制,或者帝制走向民主共和之變。秦暉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兩大變局,一為周秦之變,二為近代之變。周秦之變開始於春秋戰國,結束於秦朝漢初,這一變局,中國由封建(宗法分封)變為(專制)帝制,之後兩千多年雖有所損益,但格局大體不變。1840年英國挑起戰爭,表面上看起來,中國面臨的外部威脅由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變成來自海外的強敵,但實質上中國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海外強敵的堅船利炮,中國面臨的還有歐美列強帶來的民主共和,科學技術,風俗文化,經濟制度的衝擊,其所引起的變化為兩千年來所未有。秦暉認為近代中國所面臨的變局中最重要的一個應該是政治制度模式等改變,即走出帝制,走向共和。

當然秦暉的看法也僅是一家之言,在我看來過於強調政治制度的變革。實際上,近代中國面臨的變局是全方位的,所面臨之歐美列強之強大前所未有,歐美民主政治的傳入刺激中國由專制走向民主化,經濟上則因為機器工業和市場經濟的衝擊而開始走向工業化、市場化,思想上則因為科學理性思想的傳入而逐漸科學化、理性化。

近代中國面臨的大變局,既是危機,也是機會。幾千年的因循守舊已使中華文明腐朽不堪,外在的威脅給中華文明已經僵化的機體注入新鮮血液,使中國獲得重生的機會。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當我們從積極的角度去看時,我們就更能理解今天中國的崛起之於中華文明的意義!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草民8792019-10-18 11:32:10

簡單地說,就是發端於英國的西方世界的近代工業革命,標誌著人類即將告別一成不變的農業社會,步入日新月異的工業社會。

可悲的是,感覺到“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以恭親王奕訢和文祥、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崇厚、沈葆楨、劉坤一、唐廷樞、張謇等一眾洋務運動領袖,在推行了三十餘年的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中,始終堅持的指導思想竟然是匪夷所思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還是延續千年不變的尊孔保皇,罔顧以儒學為根基的農耕文明已經崩潰的現實,由此可見,洋務運動的失敗是命裡註定。

著名學者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認為,洋務運動的失敗是註定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個不徹底的過程,要麼完全照抄,要麼全盤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導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學不可能用來維護儒家文明,相反,必將削弱這一文明。而在當時大量的保守士大夫使洋務運動不可能進行全面的西方化,因而註定失敗。作者的觀點雖然正確而深刻,但忽略了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洋務運動的一眾領袖壓根兒就沒想過全盤西化。

晚於清帝國洋務運動的日本明治維新運動,徹底摒棄延續一千多年的以中國為師,全盤西化,“脫亞入歐”。爆發於1894年的甲午戰爭,以清帝國的失敗,日本帝國的勝利,宣告了推行三十餘年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前功盡棄,同時宣告了推行僅二十餘年的“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運動大功告成。

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歷史反覆告誡中華民族,所選擇的文明始終站立在歷史潮頭,是中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選擇。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奇縝君2018-02-06 16:05:47

李鴻章的變局和真實的變局 —— 不一樣

李鴻章說的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很可能只是隨口那一說。

那個時代確實有變局,但和他說的不一樣。

李鴻章自己身處那個動盪的鉅變時代,只有模糊地認識,並不清楚。這篇奏摺寫於1874年,距離今天過去了百年,經過那麼民族英雄玩兒命探索,已經認清了那個變局究竟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李鴻章認識到變局的表面——諸強國聯合吞噬中國

李鴻章說的變局主要是指,國防上的威脅由西北陸地變為東南海洋;歐美諸國都意欲吞噬中國。這種不遠萬里也要結伴來打大清的變局,就是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了”。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他又說道,輪船電報等前所未有的提升了資訊物資傳播速度;歐美諸國兵器、軍工、大炮等無堅不摧,這是數千年未有之強敵。

何以言之?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他在奏摺上寫這些,是想做什麼呢?

謹將總理衙門原奏緊要應辦事宜,逐條切實辦法,並將丁日昌續奏各條併入,詳細擬議,恭呈御覽。

大概就是意思,我和丁日昌之前請求想要的那些東西,皇上您就給我批了吧。

有哪些東西呢?要練兵、要兵、要船、要軍餉、要人才、要這些成為常規制度。

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就是諸國強國意欲吞噬中國一條,用這條緊迫的論斷來要求皇帝滿足他的條件。這個認識,說明李鴻章只是認識到的鉅變的表面現象,或者說這篇奏摺當中他只認識到表面現象。但卻是當時最急迫,或許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真實的變局——封建土地制度的崩潰

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後,是因為西歐諸國突變,產生資產階級革命。從而使得中國等傳統歐亞大國的封建土地制度落後。資產階級革命使西歐諸國的財富生產不再來源於土地,而傳統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中國,已經從引領世界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在文明層次上落後於人的弱國。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1840年英國率先開啟工業革命之後,又在生產力上全面超越傳統大國,這使得中國人多地大不再是優勢。一個農業文明對陣工業文明難以取得勝利。

“祖龍魂死業猶在……百代多行秦政治”

歐美傳來的資產階級革命,導致2000年中國封建王朝需要從根上變化。首先清朝統治階級就是最大的地主,他們怎麼能夠革自己的命呢?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所以,對於那個時候正在摸索的現代化的李鴻章等人,他們有自己的歷史任務。想要全面認識變局是非常困難的。

就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寫得還不錯,那就點個贊!如果有更好的看法,來評論區交流吧!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細說情感5582020-03-01 14:29:01

進入工業文明,可以堪稱3000年之大變。

人類文明有幾次大變。

原始社會社會形態

農耕和畜牧業時代

社會化工業大時代。

其中社會化工業時代對人們的影響非常巨大,農耕到工業化的轉變,堪稱史無前例的。

工業化生產體系,在已經實現或是逐步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路筏丶遊俠2020-03-01 04:05:58

中國的歷史的發展,在危機時刻忍受了世界各國的侵虐,而今2020年,中國一聲令下,全國人民舉靜,也讓世界安靜了,這就是中國民族意思的強大,這就是中國風,中國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自在清泉t2020-03-27 17:08:39

1、世界的經濟基礎改變

幾千年來基本一直都是傳統的農業社會,政府需要面對的經濟問題一直都是農耕問題,最多再把握好鹽鐵就基本差不多。如今面對工業社會的衝擊,整個經濟基礎面臨完全顛覆。

2、國家政策幾乎面臨完全改變

傳統的國家政策對內基於農業社會下的帝國制度,對外基於較為封閉的東亞文化圈的朝貢體系。如今,前者經濟基礎面臨完全改變,後者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和現代民族國家思想衝擊完全解體。原有的政治思想和相關政策與現行狀況完全搭不上邊,需要有顛覆性的改變。

3、知識結構和學術思想面臨大規模的改變

傳統的中國社會,知識結構以道德文章和經世濟國學問為主,自然科學方面主要為實用技術為主。現代意義的理學、工學、經濟學、生物學、醫學完全沒有。而現在突然間這些原來幾乎沒有的學問變成了世界最主要最主流的學問,原來的知識結構和學術思想都要有大規模的改變。

4、道德理念、信仰和價值觀面臨巨大改變

西方的強烈衝擊,使得自身原有的頗為自信的價值觀被原來被看不起的西方價值觀大大顛覆了。

擴充套件資料:

李鴻章的後世評價

1、讚賞

(1)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2)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

(3)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2、詬病

(1)雖然那些條約和做法受制於各種客觀條件,但他依然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

(2)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這也牽涉到湘軍和淮軍的整體評價。

(3)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也讓他的功勞並不顯著。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白馬可馬2020-03-27 17:01:11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出處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鴻章在複議製造輪船未裁撤折中稱:“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末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與立約通商,以牢籠之,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里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什麼?

世界的經濟基礎改變

在中國幾千年來,基本一直都是傳統的農業社會,政府需要面對的經濟問題一直都是農耕問題,最多再把握好鹽鐵就基本差不多。如今面對工業社會的衝擊,整個經濟基礎面臨完全顛覆。

知識結構和學術思想面臨大規模的改變

傳統的中國社會,知識結構以道德文章和經世濟國學問為主,自然科學方面主要為實用技術為主。現代意義的理學、工學、經濟學、生物學、醫學完全沒有。而現在突然間這些原來幾乎沒有的學問變成了世界最主要最主流的學問,原來的知識結構和學術思想都要有大規模的改變。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道德理念、信仰和價值觀面臨巨大改變

西方的強烈衝擊,使得自身原有的頗為自信的東方價值觀被原來被看不起的西方價值觀大大顛覆了。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國家政策幾乎面臨完全改變

傳統的國家政策對內基於農業社會下的帝國制度,對外基於較為封閉的東亞文化圈的朝貢體系。如今,前者經濟基礎面臨完全改變,後者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和現代民族國家思想衝擊完全解體。原有的政治思想和相關政策與現行狀況完全搭不上邊,需要有顛覆性的改變。政治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總結

國家面臨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受到巨大的衝擊,東西方文明的強烈衝突。這可能就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半城煙霞半城雨2020-03-02 14:59:51

我認為是這個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

“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指的是什麼?johnnywong2020-03-02 14:34:32

指的是朝代即將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