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書華362019-04-16 14:19:11

內奸、發小、敗將開城門獻城!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歷史那瞬間2019-04-16 14:10:30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是蒙圈了,這不是鐵鉉在濟南面對朱棣大軍的招數嗎?

據明史上說,朱棣以王爺身份從北京起兵造反,打到濟南時,山東參政(官名)鐵鉉組織軍民誓死抵抗。

當時,鐵鉉面對朱棣叛軍的攻城,祭出朱元璋牌位,因為朱棣雖然是造反,但為得到民心支援,打的卻是“清君側”旗號,這種既做婊子又要牌坊的心理讓鐵鉉琢磨的清清楚楚,所以鐵玄叫人用木板刻好朱棣老爹朱元璋牌位,並讓守城將士把木牌在城牆上高掛起來。

你說朱棣想用大炮轟城吧,又要頂著打老爹的輿論,叫士兵強攻吧,損失巨大而且攻不破。這下可把朱棣氣的夠嗆,但是除了暴跳如雷外卻也毫無辦法。最後還是朱棣謀士道衍和尚叫朱棣避開攻打濟南而揮師直取南京。

在朱棣奪位後,首先清算的據說就是鐵鉉,畢竟是他讓朱棣差點造反失敗,所以朱棣對他恨之入骨,把忠臣鐵鉉凌遲處死。可惜了一位忠肝義膽,落得如斯下場。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麥香駱駝2019-04-17 01:04:30

謝邀。

首先“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這種說法,大概提問者是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才有的這個疑問。

這部由現代作家所寫的書,當然不是這種說法的創造者。

明朝鬱袞的筆記小說《革朝遺忠錄》雲:“鉉於城壞處,輒懸太祖御像。兵畏忌,矢石不敢犯。鉉於像內,潛修築完固,太宗苦之。”這個說法,清乾隆年間所修類書《淵鑑類函》,引用《拊膝錄》的說法,與這個大體一致:“城壞,鉉以藍布作障,紋其上如磚狀,張於外,襯以葦蓆於內,潛築紿雲,一夕修完。燕兵遠望,疑為真,遂不敢逼。又城壞處,懸太祖御像,燕兵見之,竟不敢攻”。城牆被燕王朱棣的將士們攻打出了缺口,於是鐵鉉就在缺口的位置放置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燕王計程車兵竟然不敢上前。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

類似的,王鏊《守溪筆記》則說:“鐵鉉……文皇靖難,師至城下,攻之百方,隨機設變,終不能下。以炮擊其城,城將破,鉉書太祖高皇帝牌懸城上,師不敢擊,鉉終不下。”

在城池即將被攻破的危急關頭,鐵鉉大喝一聲:“拿筆來!”左右小將應聲取過筆,倉琅琅寶刀出鞘,大喝一聲:“呔!”面前的書案應聲破成兩截,鐵鉉揮筆疾書“大明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諱元璋之牌位”,頃刻寫成,氣不長出面不改色,叫小將懸掛在城門上。攻城將士一見,大驚失色,不敢冒犯……

emmm戲有點多。

而《明史·鐵鉉傳》則主張,鐵鉉曾經詐降,朱棣受到了驚嚇,所以暫時退卻:

(鐵鉉)遣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入城板驟下。王驚走,伏發,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

當然“詐降”說也受到了質疑。質疑者認為,燕王朱棣以善於用兵聞名,沒有理由會中了這樣的計謀。

南京城上放朱元璋的畫像,朱棣怎麼破城的?

但是反過來看,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大概燕王朱棣確實“馬有失蹄”,不小心中了計。等到後來朱棣坐穩了江山,偶爾想起那該死的鐵鉉詐降這件事,心中又惱又恨。他的臣子們想辦法為他遮掩那次狼狽的失利,於是杜撰出“太祖御像”和“太祖牌位”的說法……

一個初步考證,看您願意相信哪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