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對人的影響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中國古代哲學對人的影響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品知白茶2020-03-25 20:00:43

準確來講,非“中國古代哲學”,而是“中國古代思想”。“哲學”是個外來詞,並且同時西方也不承認中國有哲學。而“中國古代思想”,在傳統上稱之為“經學”。

而“經學”,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特指儒家經典。此後中國王朝以儒家理念展開各種學術發展。

不管是儒家經典,還是先秦墨家、法家和縱橫家等等,都是以為人處世之道為根本,修身齊家,繼而平天下。這裡的平天下,並不是僅僅指成為天子,而是造福百姓,使天下太平安康無憂。

中國古代思想是帶有目的性的,理解了這一點,便容易理解中國古代思想與西方哲學的差別,西方哲學可以說是沒有目的性,哲學即真理,真理即智慧,智慧即知識。最初的哲學,什麼都討論,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統統算哲學。歷史上的萊布尼茨、笛卡爾等等,除了是自然科學家也是一位哲學家。還有黑格爾,他所著的《哲學科學全書綱要》涵蓋“天文地理,無所不包”。黑格爾言“哲學已死”並不是沒有道理,在黑格爾之後,知識大爆炸,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識,如果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識的哲學家,就不算是一個合格的哲學家。

國際上負有盛名的儒學家,日本的岡田武彥評論西方哲學與中國古代思想——西方哲學為枝末之說,中國哲學為培根之學。(原話意為如此)。

雖然筆者沒有仔細研究過儒家經典,但還是略知一二。

誠然,如果一味的堅持兩千多年前的學說,比如“男尊女卑”、“奇技淫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等,是不會有今天的文明。

因此,如果談借鑑作用的話,得從“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基礎上,至於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華,有的已經可以確定,有的還得根據個人來選擇。

比如《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有各種理解,也由此產生了許多爭論。如果簡單點理解,就是“只有女人和小人是難以相處的了。相近了會看你不順眼,遠離了又會埋怨你”,這句翻譯又把男尊女卑的思想體現出來了;還有的把“女子”譯為“家裡的妾侍”或其他譯法等等。

還有《論語·第八章·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裡的體現的思想為,民眾是愚蠢的。而這句話的意思為,可以使民眾被服從被管理,但不可以使他們明智。這句話是在“民眾是愚蠢”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帝國管理理念,也可以說是一種智慧?這種精華或者糟粕一直存在古代帝王的頭腦並且付諸於實施。

還有一個詞,一直被歷代儒學家甚至至今都推崇,一種中庸之道——謙虛。這種品質行為在著名的《紙牌屋》第一本前言就被詬病,也被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詬病,兩者均表示不解與牴觸,甚至認為這是愚蠢的行為。

這裡筆者不對其評價,讀者依個人喜好,謙虛與否,如果覺得好,就向“謙虛”看齊,如果也認為這是愚蠢的行為,筆者也不表示反對。

上面及其簡略的,甚至挑刺的拿《論語》當中的幾句話簡單介紹了下,《論語》的其他絕大部分,遺憾,筆者未曾細細研究。但這裡並不代表說《論語》不值得借鑑,中國古代經學不值得借鑑。

前面提到,經學是以“為人處世之道”為根本,這裡是不同於西方哲學,由哲學裡發展出現在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已經改變的整個世界,這就不是什麼借鑑不借鑑的問題了。而中國古代思想,談到借鑑的話,或許潛意識裡它已離我們遠去,自二十世紀初“經學”被廢,縱然當初主張廢除“經學”改立“哲學”的以王國維為主的學者們不久重立“經學”,但至今也未把“經學”恢復到以前的地位,縱然近年的“國學熱”,也只是不溫不熱。

中國古代思想,並不只是有兩千多年前的《論語》,離我們這個時間點最近的,只能是王陽明的“心學”。可能有的人會提到,當今的王東嶽“遞弱代償”原理,但學過“熱力學第二定律”的人一看這個原理就明白了,除此之外,這裡不表達任何看法。

王陽明的“心學”,或許大多數人認為“知行合一”就是王陽明的核心理念,這跟暢銷書的宣傳鰲頭佔比較大的關係。誠然,“知行合一”確實是王陽明的理念,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可以說是他的核心理念,但這是他早期的看法,在他自己看來,是不成熟的。到了王陽明老年,很長時間一直傳教“致良知”的理念,直到逝去。

致良知,簡單點來講,就是己身的品質行為達到與“良知”相符。

這裡簡單的解釋一下,“良知”中的“良”,指的是良心、道德、性善,“知”指的是智慧、真理、明智,“良知”也就是指智慧與善良的理念。同時,“良知”這個東西在每個人心裡都存在,其實仔細反省自身,都明白自己對自己做的事情合適與否,是否正確,是否心存善意。由此,“致良知”的意思就是己身行為與“良知”相符,達到這個程度,算是聖人了。當然,這裡只是極其簡單的解釋。

對於為人處世之道的研究,這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特色,要說借鑑作用,別的方面不敢說,“為人處世”方面借鑑是無疑的。

只是泛泛而談了些,以上鄙見,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