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是如何觀星的?

揭秘:中國古代是如何觀星的?使用者14305589324512019-12-01 16:55:17

歷史上,一共有兩個星圖是非常完整的,一個是古希臘星圖,也就是現在經常提到的星座,另一個就是中國古代的星圖,現代的天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一起對其進行了分析還原,結合歷史文獻,發現我國古代從上古時期就已經開始觀察天象了。古時有智慧的人不僅可以透過星象知道天氣趨勢,還認為能透過星象預測人間旦夕禍福。透過觀察星象,瞭解星象,記錄星象狀態。古人觀察星象有幾千年的歷史,足以證明我國古人的大智慧,古人為識星辰和觀天象,把天上的恆星幾個一組,每組合定一個名稱,這樣的恆星組合稱為星官。各個星官所包含的星數多寡不等,少到一個,多到幾十個,所佔的天區範圍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的星官中,有31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中國古代星空區劃之 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古人夜觀星象,觀的就是這些。中國古代的星空區劃歷史悠久,在方法上也自成一體,早在殷周之際就有了將赤道附近的恆星劃分為二十八宿的方法。春秋戰國時期還有較為詳細的對亮星的分群和命名,但當時列國割據,各成一體。到西漢時,才趨向統一,並形成較完整的系統。《史記·天官書》就反映了當時的區劃情況。中國古代劃分星空的基本單位“星官”,也就是把相鄰的恆星組合在一起,構成各種圖案,並分別取一個名字,稱為星官。若干小星官又可合成大星官。後來,星官不僅指星群,同時也指天區。主要的大星官就是三垣和二十八宿,在唐代《步天歌》中,三垣和二十八宿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的星空區劃體系。三垣指北天極附近的三個較大的天區: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包括天北極周圍天區,大體相當於拱極星座;太微垣包括紫微垣與二十八宿之間的獅子座、后髮座、室女座、獵犬座等天區;天市垣包括相應的蛇夫座、巨蛇座、天鷹座、武仙座、北冕座等天區;二十八宿主要位於黃道區域,之間跨度大小不均,且分為四大星區,稱為四象。中國古代的“二十八宿”星象系統是什麼? 28宿系統有如刀切般,從天極(意指“北極”)向南呈輻射狀劃分成不等分的28區塊星空區域。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動而選擇鄰近天赤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28個不同大小的部分,每一部分就叫作一“宿”,作為觀測時的標誌。我國古代就是依據每宿星象的出沒和中天(位於頭頂時)的時刻來判斷季節,甚至在編制的歷法中劃分24節氣,和推算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位置的標準。法國天文學家德爾普指出,28宿的星區劃分已明確地預示了今日劃分星空區域的精密方法。依據《呂氏春秋》所記載28宿建構形成的初期目的,是為了觀測月亮的週期運動。28宿的選取由於古代是憑肉眼直接觀測,為了測定天體的明確位置,所以都必需在各宿中選取一顆較明亮的星作為測量的標準,這顆被選定的星稱之為“距星”。由西向東相鄰兩宿的距星“赤經差”,稱為此宿(位處西側者)的“赤道距度”(簡稱為距度)。在赤道座標系中,天體的位置是用“去極度”和“入宿度”來表示。天體和赤道的角距離叫作“赤緯”,所謂的去極度是指天體與北極的角度,相當於現代的“90度減去緯度”。而入宿度是指該天體與它西側相鄰的距星的赤經差,所以我國古代的赤道座標系統的赤經起算點不是一個而是28個。下圖仿自南宋“蘇州石刻天文圖”的北極圈外被28輻射狀條紋劃分成28區塊中的區域性景觀。二十八星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二十八宿,東南西北四方各七宿。東方蒼龍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東方蒼龍七宿北方玄武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畢、觜、參;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南方朱雀七宿三國時期,一個名叫陳卓的學者對星宮進行了整理和統一,晉國建立之後,他擔任晉國太史令,繪製成了總括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星官的全天星圖,還撰寫了很多佔星學的著作,例如《天文集佔》《四方宿佔》《天官星佔》等。他綜合了三家源於戰國或者秦漢時期的天文學星官,整合出來的全天星官系統包含了283官、1464顆恆星,這個系統是相對完整的,只可惜原著已經失散。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類似中國二十八宿的說法。在古代,連最基本的望遠鏡都沒有,更別說天文望遠鏡,那麼,究竟古人是如何夜觀星象的呢?敬請保持關注,答案即將由【五體】揭曉。頭條萊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