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滅亡漢人慘狀?

南宋滅亡漢人慘狀?博學紙船2022-09-02 10:58:13

由於兩宋國君都秉持了太祖祖訓,重文抑武,加之兩宋都不是大一統政權,這就導致兩宋在與其他國家政權的對話中軍事實力總是處在下風。換而言之,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總是別人眼中有錢的軟柿子。所以這也是中原王朝被動挨打的一段歷史。

其中,北宋亡於金人的鐵蹄之下,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的場景十分悽慘,兩任皇帝宋徽宗、宋欽宗肉袒出降,而皇妃女眷更是被金人肆意踐踏,整個繁華的東京汴梁被金兵洗劫一空,黃河以北全部的領土被金人佔據,漢民族可以說遭受到奇恥大辱,整個國家由此元氣大傷。

然而,和北宋滅亡比起來,南宋的滅亡更加令人肝腸寸斷,痛心疾首。和北宋不同,南宋亡於更加兇悍的蒙古鐵蹄之下。眾所周知,蒙古人打天下時有一個習慣,就是但凡遇到膽敢抵抗的城池,一旦攻下必然會屠城。因此在滅亡南宋的戰鬥中,大量漢族百姓被蒙古人屠殺。

與此同時,金人當年滅北宋主要還是求財,因此南宋得以繼續在江南立足,苟延殘喘一百多年。而蒙古人的目標是一統天下,或者說是趕盡殺絕。因此他們在正式攻滅南宋前,先分兵將雲南的大理國攻滅,切斷了南宋君臣逃命線路,隨後雙管齊下,一路從雲南北上,一路從湖北襄陽順江而下,夾擊南宋軍民。

隨著襄陽失守,郭靖戰死,南宋腹地徹底暴露在蒙古騎兵的鐵蹄之下。很快南宋都城臨安失守,國家即將面臨滅亡。而不幸的訊息一個接一個傳來。狀元出身的丞相文天祥投筆從戎,發動義兵勤王,最終被元兵俘獲送往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與此同時,長江以南各省幾乎望風而降,只剩下忠於趙宋的20萬軍民被蒙古人趕到廣東崖山一帶。

崖山是一座三面環海的懸崖,可以說這時候的宋朝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20萬軍民中大部分都是隨軍家屬和老弱病殘之人,能夠有戰鬥力的人不足數萬。而這些人由於長時間被蒙古人追殺,飢寒交迫也沒有多少戰鬥力可言。在這種情況下,陸秀夫和張世傑這兩位民族英雄站了出來,決心打響抗元的最後一仗。

眼看元兵的船隊已經完成了對崖山的合圍,淡水和糧道也全部被蒙古人切斷。兩位英雄清楚只有突圍才有可能生還,困守崖山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二人將南宋所剩的船隻全部用鐵鏈連成一體,隨後傾巢而出衝向元軍的包圍圈。希望能夠集中力量撞出一個缺口,這樣方有機會突圍成功。

然而,畢竟雙方實力差距太大,很快南宋船隊外圍的船隻基本被蒙古人掃蕩乾淨,元兵已經開始向船隊中心皇帝所在的龍船逼近。眼見事態危急,陸秀夫當機立斷命令衛士斬斷鐵鏈,懷抱年僅8歲的小皇帝趙昺率領幾隻輕便護衛小船嘗試最後一次突圍。

可惜的是,由於兵力太過薄弱,包圍圈很圍了上來。眼見突圍無望,陸秀夫誓死不做亡國奴。他將皇帝的玉璽系在腰間,隨後揹著小皇帝從容投海自盡。而遠處的軍民看到這一幕撕心裂肺。他們明白此時再抵抗已經毫無意義,於是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投海殉國。一時間,整個崖山都是一片哭泣的聲音,後來許多蒙古精兵看到後也紛紛落淚。

南宋滅亡漢人慘狀?明王傳奇2022-09-02 11:19:36

1276年2月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俘虜5歲的南宋皇帝恭帝,南宋已經大勢已去。但是與當年北宋不同,南宋殘餘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皇帝,成立小朝廷不斷南下逃跑,一直逃到了崖山。雙方再次爆發崖山海戰,結果導致南宋全軍覆沒。

1279年3月陸秀夫揹著小皇帝投海自盡,南宋在中國南方153年的偏安統治結束。南宋恭帝登基時,南宋已經風雨飄搖。蒙古鐵騎早已控制了長江中上游地區,四川也被佔領。1274年蒙古對南宋發起了總攻,長江沿線各地相繼陷落,即使是賈似道親征也無濟於事了,尤其是扼守臨安門戶的常州陷落後,臨安城內已經人心惶惶,很多朝廷官員拖家帶口的已經逃跑了。最危機的時候,南宋的朝堂上僅有6名官員,可見南宋失去了抵抗的力量和決心。臨安被攻破後,一批皇室成員逃出來了,宋恭宗的弟弟趙昰登基為帝,就是宋端宗。然而,宋端宗可經不住這樣折騰,在海上遇到颱風被捲入海中,雖然被救了,但是也得了病,不久就死了。

於是,趙昺被擁立為帝,也是最後一位皇帝了。當時陸秀夫等人把小朝廷遷到崖山,與此同時,文天祥兵敗被俘了,元軍直逼崖山。此時,南宋與元軍爆發了最後一仗,崖山海戰打得非常悲壯,結果還是輸了,南宋也徹底把家底輸乾淨了~陸秀夫只好帶著小皇帝投海自盡,南宋政權覆滅。

南宋滅亡漢人慘狀?上進凌海1e62022-09-02 11:37:59

公元1276年,蒙元大軍包圍南宋行在臨安,太皇太后謝氏自知無力迴天,便以恭帝的名義向敵軍統帥伯顏投降,自此南宋實際上已經滅亡。

但與此同時,不願降敵的大臣們以丞相文天祥、陳宜中、陸秀夫和大將張世傑為首,先後擁立益王趙晸、廣王趙昺為帝,並在閩粵一帶抗擊元軍,但在對方的猛攻下,卻只能接連敗退。

到公元1279年,南宋軍兵敗廣東崖山,陸秀夫逼自己的妻子、兒女投海自盡。隨後背起八歲的趙昺投海殉國。在聽聞皇帝投海殉國的噩耗後,其他船上的大臣、宮眷、將士頓時哭聲震天。在此絕望時刻,追隨小朝廷的十餘萬軍民,因為不願意遭受蒙元的凌辱,便相繼跳海自殺,以最激烈的方式,來表明自己誓死不做亡國奴的意志,真是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