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怎麼來的?

牌坊是怎麼來的?遺產君2018-06-18 21:02:24

牌坊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典型標識,已經越來越少見到,尤其是真正的牌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為的破壞,只會越來越少,在北京還能偶爾見到,要想看到更多的牌坊,就要到安徽的古村落去,在皖南徽州地區,牌坊是與民居、祠堂並列的建築,到處隨地可見,幾乎成了徽州的標誌,被譽為“牌坊之鄉”。

牌坊是怎麼來的?

牌坊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過去的衙門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存在的,這就是牌坊最早的雛形。牌坊是封建社會用來表彰功勳、科第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門洞式建築,宣揚封建禮教,標榜道德。牌坊在漢朝時用來祭天以求風調雨順,到了宋朝用祭天的儀式來尊重孔子,到了明清的時候廣為盛行,皇帝經常給那些立功的大將、朝中大臣、道德模範賜立牌坊,用以表彰他們。

牌坊是怎麼來的?

古代的牌坊有多種功能,要由朝廷批准,不是誰想立就能立的。有功德牌坊,皇帝表彰對國家有傑出貢獻之人,就像現在的“國家某某獎”;有貞潔牌坊,以表彰節婦烈女,由慈禧下令建造,這在全國很少見;還有為金榜題名的科舉人才立的家族牌坊,以示光宗耀祖;還有作為地名標誌的指路坊,現在叫牌樓,牌樓區別於牌坊,牌樓有斗拱屋頂,更加豪華氣派。隨著城市建設的繁榮和經濟發達,人們對牌樓的建造更加講究,互有攀比,勞民傷財,不值得提倡。

牌坊是怎麼來的?

牌坊往往作為道觀寺廟、祠堂、重點建築的陪襯共同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些牌坊已破壞殆盡,十分可惜,有些須保留的還是應該予以保留,可點綴風景嘛,作為歷史標本,每座牌坊都有自己的特殊意義,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可留作教材,供後人參觀、研究。

牌坊是怎麼來的?洪良2018-06-18 09:51:01

“又想當××,又想樹牌坊”,從這句俗語就能看出來了吧,牌坊是一件代表榮耀的事物。

有多榮耀?這麼說吧,在明清兩代,要想樹牌坊,必須經過皇上的恩准!

牌坊是怎麼來的?

最早的牌坊是地理標識

當然,最早的牌坊並不是榮譽的標誌,只是地理界限的標誌,這個倒是和今天很多旅遊村落中牌坊的功能是一致的。

牌坊,也叫牌樓。嚴格說起來,二者是有區別的。牌樓有屋頂,而牌坊沒有。

我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特別是到了唐代,城市都採用裡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讀句對此作為生動描繪:“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坊”與“坊”之間隔有高約3米左右的夯土坊牆。坊牆中央設有門,稱為“坊門”。這坊門,就是牌坊最早的原型了。

到北宋中葉,封閉的裡坊制逐漸被開放的街巷制所取代。坊牆被拆除了,但坊門卻作為一種地名標誌被保留了下來,成了獨立的牌坊。

這種牌坊既有標識作用又有裝飾作用,被越來越多地建造於廟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園林的入口處,成為中國建築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明清立牌坊要皇帝恩准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狀元坊,以表彰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考生,此舉開創了由政府批准修建牌坊的先例。

在明清兩代,作為榮譽的標誌,牌坊一方面是表彰功名,就是功名牌坊,這都是為在文治武功方面為朝廷做了重大貢獻的人修建的。另一方面是弘揚道德,就是道德牌坊,其中以表彰貞節烈婦和孝子賢孫為最多。

此外在明清兩代,牌坊作為地理標識的功能也沒有消失,主要建立在重要的宮殿寺廟,或帝王皇家陵寢前。

牌坊是怎麼來的?

清東陵六柱五間牌樓

在明清兩代,立牌坊是一件極為莊嚴、隆重和榮耀的事情。獲此待遇的人會名譽、身價倍增,整個家族的人都會覺得無限榮光。要想立牌坊,名義上必須得到皇帝的恩准。當然,皇帝也不可能有精力一一過問此事,實際操作中是由禮部用皇帝的名義稽核批准的。

牌坊之最——棠樾鮑氏牌坊群

牌坊是怎麼來的?

棠樾鮑氏牌坊群

棠樾鮑氏牌坊群是中國現存的規模最大的牌坊群,位於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共有七座,其中明代三座,清代四座,包括兩座“忠”字坊,兩座“孝”字坊,兩座“節”字坊和一座“義”字坊。一個家族獲得七座牌坊,把封建道德中的“忠孝節義”都佔全了。

鮑氏家族最早獲得的牌坊是“孝”字坊。是明永樂年間由朱棣皇帝親命建造的。但是表彰的物件卻不是當時活著的人,而是這個家族的祖先。這要從當時流傳的一則故事說起。據說宋期末期,當地盜亂,村人鮑宗巖在山谷躲避,被強盜抓住綁在樹上準備殺死。他的兒子鮑壽孫前去乞求強盜放了父親,由自己代死。父親堅決不肯,兩人互相爭死不已,強盜心中有所感動,把兩個人都放了。

這個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後來竟被記載到《宋史》中。朱棣皇帝讀到這段故事也大為感動,就下令在當地建牌坊一座,並贈額“慈孝裡”。這就是鮑氏牌坊群第一座牌坊的來歷。

鮑氏家族也十分爭氣,子孫們做了很多爭光露臉的事。到清朝嘉慶年間,鮑氏家族已先後獲得兩座“忠”字坊、兩座“孝”字坊、兩座“節”字坊。按封建“忠孝節義”的標準,就獨缺“義”字坊了。

獲得“義”字牌坊,湊齊道理倫理,成了這個家族的最大心願。清朝嘉慶年間任兩淮鹽運使官的鮑家子孫鮑漱芳和他的兒子鮑均,為些不惜散財破家,透過捐米捐糧、救濟貧困、興建水利、修橋築路、創辦學校等不計其數的義舉,終於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獲得皇上恩准,特賜“樂善好施”即“義”字坊一座,從而完成了鮑家人世代的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