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世遺是自然還是文化?

泉州世遺是自然還是文化?1982河南子敬2021-08-06 00:51:07

7月25日,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專案申遺成功,正式獲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從遺產要素的角度看,泉州有哪些古蹟?它們的價值何在?如果有機會去泉州旅行,你可能會有更清晰的思路。

泉州城是遺產譜系

泉州,被認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一處神奇而偉大之地。它的情調來自它謎一般的現代與傳統相融的和諧。建築、器樂、民俗、儀式、飲食無不自成一體地透露著此地的文化自信。現代性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融匯到這座歷史上曾吐納天下奇貨的港口城市中。

泉州有許多古稱,如“刺桐”“溫陵”等。前者是與其東方大港的傳說有關,後者則既是描述其多山的丘陵地理風貌,也暗指歷史上宋明理學對其過化的影響。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泉州的各類遺址興趣盎然。從約20年前德濟門遺址的出土,到新近對南外宗正司、市舶司遺址的考古,古泉州作為宋元時期東方大港的歷史篇幅正徐徐展開。

與國內其他遺產地不同,泉州系列遺產分佈在自海港經江口平原一直延伸到腹地地區的廣大空間中,多達22處。

泉州的遺址,從遺產構成要素價值分為三類:一是“山—城”的城市結構,包括九日山祈風石刻、市舶司遺址、德濟門遺址、天后宮,南外宗正司、泉州文廟及學宮、開元寺等。二是“山—河—聚落”鄉村手工業景觀,主要涉及磁灶窯址、德化窯址、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三是“海—陸”交通環境景觀,指的是安平橋、洛陽橋、順濟橋遺址、真武廟、江口碼頭、石湖碼頭、六勝塔和萬壽塔。

這三組遺產構成了區域一體化空間結構和複合景觀。因此,“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場所或地點,也不僅是一條為商場寫字樓包圍的單調的歷史街區。它是一個跨山海、通城鄉、貫古今的遺產譜系。

城中史蹟是遊覽首選

位於泉州城市中心的密集景點,多為官方文化歷史遺存,也是參觀遊覽的首選。

城中的核心地標是位於西街的開元寺雙塔。開元寺始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開元二十六年改名為開元寺。約唐鹹通六年(865年),寺東始建鎮國塔,初為木塔結構。後梁時期,又在寺西建有無量壽塔。如今的古城人還時常暢想泉州港興盛之時,遠航歸鄉人是如何望塔寄情的。開元寺亦在海洋貿易的財富支撐下於宋元時期獲得巨大發展。如今,開元寺山門仍有唐宋遺風,雙塔為宋代原物石構,彰顯了宋代石塔建築的建造技藝。

令考古學家興奮的新近發現為位於泉州舊梨園劇團的南外宗正司遺址。這一遺址的挖掘證實了宋代趙氏皇族南遷泉州的史實。史學家們通常認為,正是泉州港繁榮所帶來的巨大財富才可支撐和延續遠離政治中心的皇族們過上奢靡的宮廷生活,也正是這種宮廷生活為原本地處海疆的小城帶來了延續至今的諸多習俗、音樂、舞蹈和儀式遺存。

作為一座因海港商貿而興起的城市,和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古城一樣,泉州文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被納入帝國體系的重要明證。這座象徵儒家正統的建築興建於唐開元末年,歷經宋元明清各朝歷代的遷建和修繕。如今,文廟大成門、金聲門、玉振門、大成殿的建築基礎、臺基等石質基礎部分是宋代原物,木構件等其他構件則是清代按原樣修繕的。

這些場所的興起與發展與宋元泉州的海洋貿易息息相關,泉州古城的肌理亦是由這些重要的歷史場所構成。

海陸交通看一橋一廟一門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從宋元時期開始,刺桐城(泉州)便是享譽中外的“東方第一大港”。鄂國公留從效曾在古城遍植刺桐花,外商來港紛紛稱道刺桐港之美。泉州城南貨運港口引領的古蹟,當然與宋元海洋貿易息息相關。

往往,以現塗門街和新門街為界往南為“城南”的範圍,乃是泉州古城城牆的所在地。傳說城南向來為小販、流民和異族聚居之處,海陸通貨便是在這種熱鬧紛紛的雜燴世界中展開的。

從城中腹地延伸到港口,有一處重要的古蹟順濟橋。始建於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作為宋元時期泉州府進出貨物的重要通道,順濟橋對於穩定與繁榮泉州社會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除此之外,宋代古橋還有晉江安海的安平橋。

距離順濟橋不遠處的灘塗上,矗立著一座為華南信眾感佩無比的女神廟——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這座宮廟原名為順濟宮,也是因為橋的緣故。橋與廟組成了城南港口地帶最為重要的宋元史蹟。

在橋與廟之外,2001年經考古挖掘首現於世的德濟門遺址確立了位於“城南”內部的海陸分界線。也就是說,泉州古城歷經各代拓城,而德濟門為其最南端的南門。古時,從南門順水路至竹街再至市舶司,獲得許可證方可入城。後市舶司雖遷往福州,但時至清朝,官辦海關口仍設在南門附近。可見,吞吐貨物的泉州港與南門的關係緊密相關。

一橋一廟一門為討論泉州“城南”的人文地理空間與宋元海洋貿易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歷史線索。在涉足這些遺產點後,旅行者還可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一窺泉州綿延數代的海陸文化。並在開元寺的古船陳列館中,親睹20世紀70年代出土於泉州後渚港的宋代古船。

流動的城鄉是活著的遺產

泉州,不僅是一座古城,它的獨特還在於城鄉體系的完整性。泉州港的繁榮貿易除了海陸交通的發達以外,還因其廣袤的內陸腹地提供了豐富的轉運貨物。

由東溪、西溪匯流至晉江的航道提供了貨物流通的重要路徑。2020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22處遺產系列之一的安溪縣青陽冶鐵遺址便是位於西溪上游的內陸地帶。

北宋初期,福建礦冶頗具規模。據《安溪縣誌》記載,熙寧年間(1068年—1077年)在龍興裡(今尚卿鄉)開青陽鐵場,後廢。該遺址的考古挖掘證實了宋元時期泉州商貿從業者們將所造的鍋、鼎、針等銅鐵製品,興販於不含鐵的兩浙,並輸往南海諸國。

除此之外,位於德化的尾林—內坂窯址和屈鬥宮窯址皆是宋元時期泉州內陸瓷器銷往海外的明證。前者位於德化縣三班鎮,後者位於潯中鎮寶美山破寨山的南坡上。根據考古發現和調查,在德化發現了宋元時期(10世紀—14世紀)窯址多達29處,這一帶的陶瓷由陸路運至永春縣,再由東溪順流而下運至泉州港,再銷往海外。

除了東、西溪所涵蓋的內陸腹地之外,在晉江對岸廣袤的平原丘陵地帶還有磁灶窯系金交椅山窯址,位於晉江市磁灶鎮前埔溝邊村。這一遺產點要素包括4處龍窯遺址和1處作坊遺址。

美國學者休·克拉克對唐宋時期的泉州城鄉關係做過精彩論述,他認為經濟依附關係在這一歷史時期的變化與泉州城南區域的開發是密切相關的。可見,海陸與城鄉——這兩組看似無關的議題可同時在泉州並行追溯,從而生髮出有趣的歷史角度。

這些散落的遺產地,其意義絕不僅僅是建築本身。泉州的可貴之處在於,遺產還是活著的。祖籍泉州的人類學家王銘銘曾說過,“具有‘靈驗’效力的遺產深深烙印在泉州世代祖輩的日常生活中,是當代泉州文化遺產活態現狀的根基。”我們須與泉州本地人一樣對此懷有敬畏之心。

今年5月造訪泉州小山叢竹書院的學者甘陽,曾留下“泉州是座神奇而偉大的城市”的筆墨。且讓我們在徜徉城中史蹟、探訪海陸交通遺存和城鄉手工業遺址的過程中感受神奇且偉大的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