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小海鎮名字由來?

南通市小海鎮名字由來?使用者71513735423192021-09-14 10:40:41

唐代,隸屬於揚州(曾名邗州)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於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莊、南八遊、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於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鬥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

元代兩淮設定29個鹽場。其中在大豐境內的有何垛場(北部)、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白駒場、伍佑場(東南部)等。白駒場、劉莊場隸屬揚州府興化縣;伍佑場隸屬淮安府鹽城縣;餘均隸屬揚州府泰州海陵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泰州分司,始駐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駐東臺。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莊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揚州府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並將白駒場併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莊場也併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臺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臺縣。白駒場、劉莊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於興化縣。

明國6年(1917年)南通張謇、張察創辦“淮南草堰場大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門人來此廢灶興墾,開闢了大豐縣東部的廣大地區,種植棉花。民國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諸場境域行政上均屬東臺縣第九區。白駒、劉莊則屬興化縣第六區。

1951年為小海區,1971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9年建鎮。1989年面積54。9平方公里,人口2。6萬。大沈公路、小萬公路從鎮中心穿過,馬路河貫穿南北。時轄守貞、海南、龍港、溫泉、無泊、鎮海、小洋、徐南、海東、海中、海北、海西、三港、唐東、東湯、古廠、楊樹17個村委會和小海居委會。

南通市小海鎮名字由來?哎呀有病2021-09-28 14:27:31

南通市經濟開發區小海街道即以前的小海鎮。小海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以前小海以東的地方都是大海,而小海是灘塗。

現在的小海鎮地處江蘇省南通市開發區東北,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3。3萬人,轄10個村、1個居委會。小海區位優勢獨特,水陸交通發達。通啟運河、通啟公路、新325省道橫貫全鎮,小海互通立交橋連線著蘇通長江大橋、寧啟高速、沿海高速,使小海成為南通市的交通樞紐中心,與大江南北的聯絡更為快速、便捷。

南通市小海鎮名字由來?使用者61179267239492021-09-17 19:36:17

小海街道面積27。04平方千米,人口41296人(2008年)。轄1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通啟公路、通啟運河橫穿中部。

[沿革]解放初稱小海鄉,1957年由鎮西、東沙、新開、新港、金山及駱化等鄉合併設小海鄉,1958年改向陽公社,1959年改小海公社,1983年復鄉,1986年建鎮。1997年,位於通州西南部,距城區26千米,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小撇港、大撇港、新鎮、小海、朝陽港、駱化、廟橋、營房頭、湯家窯、四圩橋、老圩、指路亭、秀才圩、朝陽閘、八號灘15個村委會和小海鎮1個居委會。2001年劃歸南通市管轄。2010年,撤銷小海鎮,設立小海街道。

南通市小海鎮名字由來?使用者64314105879302021-09-20 15:54:28

乾隆年間鹽場課暑遷此村後來就命為小海

南通市小海鎮名字由來?妖西西啊2021-09-17 10:55:52

江蘇通州市(金沙鎮)西南三十四里小海鎮。清光緒《江蘇全省輿圖》:通州(今南通市)東南有“小海”。相傳三百多年前此地為沙灘,水面較大,人稱小海。因以為名。1955年為小海鄉。1958年改向陽公社,1959年改名小海公社。1983年復為鄉,1986年改置鎮。2001年劃歸南通市崇川區。產稻、小麥、油菜籽、薄荷、黃麻等。工業有紡織、建材、機械、化工、刺繡等廠。通啟運河橫穿中部。有紡織、汽車油封、織帶、電子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