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桐桐健康快樂2016-12-19 08:04:58

女兒快3歲了!一直是我和孩子姥姥一手帶大。孩子爸爸總是不定性,每天就知道電腦,手機。有時候吵架,心裡真想離婚。當時就想,孩子我帶大的,爸爸又沒參與,就算分開孩子也不會想爸爸吧!不過孩子慢慢長大,對爸爸的依賴越來越多,甚至讓爸爸晚上哄她睡,雖然心裡有點意外,但還是很高興的。我希望女兒快樂,幸福!所以我願意為了孩子繼續包容!畢竟父親或是母親任何一個角色,都不能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少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壯仔媽寶2016-12-17 17:25:17

孩子當然是不能理解了,對於孩子的愛不應該只有母愛,還應該有父愛。再多的母愛也彌補不了父愛,每個孩子都是需求父愛的。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

長期缺乏父愛會導致孩子極其渴望這種感覺,女孩長大之後極易可能“戀父”,找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

男孩長大之後由於缺少父愛可能會出現重複這種狀況的可能,還有一種可能,由於缺乏父愛,母愛過盛,男孩的性格可能會非常懦弱,比較娘!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A零_1400754762016-12-17 22:55:31

這個問題得從實際情況出發。

首先,父親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人,同時也是一種象徵,象徵力量、規則、權威,所以父親在家或不在家對孩子都有影響的。父親在家的時候影響會多一些,一個活生生的人坐在那裡,他有著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然而,如何父親因實際情況必須長時間不在家不能陪伴孩子,孩子能不能理解父親不在家,最重要的是媽媽如何解釋。因為父親不在家,那個位置會是空的,孩子會想象會問:“爸爸去哪裡了”這時候媽媽的解釋很重要,如果媽媽微笑著說:“爸爸上班去了,晚上就回來了”或者抱怨說:“爸爸不知道又去哪裡了!”這些不同的答案和情緒,都會對孩子有不同影響。媽媽就必須做出正確的引導,經常給孩子看父親的照片,讓父親與孩子多通電話、聊影片等等。總之,必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對他的關注和愛。

其次,父親以工作為理由總是不在家,也不參與孩子的任何生活,再多的解釋也是徒勞,孩子會和父親的感情越來越淡化,甚至於心理上會出現膽小、孤僻和脆弱,與同齡人相比,父母都在身邊的孩子要快樂、健康的多。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雨中的承諾20162016-12-16 16:06:59

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得越多,他們在學校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也容易成功。

首先,在怎麼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爸爸心裡比媽媽更“有譜”。

大多數母親對孩子都是有較高期望的,但在實際教育中,母親往往顯得無計劃。但那些寧願在家裡照顧孩子的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強的目的性。想要培養孩子哪些品質,發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親心中一般都是有計劃的,而母親在這方面就要差一些。

其次,在教育內容上

父親的知識面也相對廣於母親,而且在史、地、哲上父親往往精於母親。因此,父親給孩子講得更多的是歷史故事、各地民情風俗、英雄人物等。而母親則一般都給孩子講童話,涉及史、地、哲較少。這在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上就稍遜一籌了。

第三,教育方式上

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父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多,零食吃得少;母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不多,零食卻吃得不少。

第四,身體素質上

不用保持乾淨因此對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抱支援態度。英國科學家發現,孩子太乾淨對身體並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髒”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人如果太乾淨, 很少接觸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會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並不是好事。這樣看來男性對孩子衛生問題的寬鬆態度反 而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第五,性格的培養上。

母親總想保護孩子,不讓他們受到任何傷害。她們不讓孩子參加有一點危險的活動,她們總擔心孩子會不小心碰著了、摔著了、累著了,她們使孩子更柔弱、更膽小一些,但父親卻不同。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康樂寶寶的家2016-12-23 13:13:06

從孩子一出生就習慣了爸爸不在身邊的生活,爸爸在外地工作,只有假期才能回來,奶奶怕孩子忘了爸爸,經常在孩子耳朵邊唸叨,這個是你爸爸給你買的,那個是你爸爸給你買的。

不過貌似孩子也沒什麼反應,也許是因為年齡還太小的原因吧。我也沒感覺爸爸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不過一個家庭裡父親的缺席肯定會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孩子長期跟女性在一起生活,會下意識的模仿她們的動作和語言,男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女性化。

如果父親總是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會怎麼樣?輕輕愛淺淺笑5202016-12-19 12:56:57

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時兼具了父愛和母愛兩方面的內容。現在較為普遍的問題是,一些做父親的往往忽視甚至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謂的“偏陰性格”,即脆弱、膽小、多愁善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父親應“親臨”教育第一線,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