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全盛史稱什麼?

太平天國全盛史稱什麼?使用者19420284243192021-09-12 17:16:06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自命為天王,建立太平天國。由此,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序幕。

1853年3月,洪秀全率部攻克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改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在1853年前後,太平天國進入最強盛階段。

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農民起義。那麼,處於最強盛階段的太平天國,到底有多強大?

評論一個政權的強盛,通常有兩個指標,一是控制的地盤,二是擁有的兵力。

先看第一個指標:控制的地盤。

太平軍興起於廣西金田後,曾經轉戰於各地,將勢力發展到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直隸、山東、福建、浙江、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廣東這17個省份。清朝在內地一共有18個省,只有雲南一個省沒有被太平軍“染指”。

在這17個省裡,太平軍曾經攻佔了600多座城池,包括南京、武昌、安慶、蘇州、九江、杭州等多座重要城市。只不過,太平軍在南征北戰時,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屬於“打一槍就跑”。當太平軍離開後,這些辛辛苦苦攻佔的城池,很快就被清軍搶奪回去。

比如,從1852年到1856年,太平軍先後3次攻克武昌,4次佔領漢陽、漢口。武漢三鎮位於長江和漢江的彙集處,對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帶、爭取戰略主動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因為此,清軍也非常看重武昌,與太平軍反覆在武漢三鎮展開拉鋸戰,最終1856年6月,將太平軍趕出武漢三鎮。

太平天國定都於南京後,將全國劃分為21個省,即內地十八省加上東北三省,還將清朝的“省、府、道、縣”四級行政區劃方式為“省、郡、縣”三級行政區劃方式。只不過,太平天國實際控制區域很小,僅僅侷限於江南省(首府為天京)、安徽省(首府為安慶)、江西省(首府為九江)、湖北省(首府為武昌),相當於今天的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蘇省、湖南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區,總面積在100萬——150萬平方公里之間。

清朝在1760年乾隆皇帝平定準噶爾後,進入極盛時期,疆域總面積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里。太平天國雖然聲勢浩大,其疆域面積遠遠不能與清朝相比。正因為此,清朝才能在各省調動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最終平定了太平天國。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率部攻克太平天國都城,是因為他們能征善戰嗎?錯,是因為整個清朝作為他們的支撐和後盾。

再看第二個指標:擁有的兵力。

在金田起義時,太平軍的總兵力只有2萬餘人。經過兩年多的征戰,太平軍不斷補充兵力,在定都南京時,總兵力已經進入巔峰時期,達到了60餘萬人。

1854年,曾國藩任用學者張德堅,對大量太平天國文獻進行編輯、整理,形成了一部《賊情集要》。《賊情集要》記載了太平天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法律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對太平天國的總兵力進行了預估,得出結論是“金陵建都,精兵六十萬”。

有的學者對這一資料表示懷疑,他們的證據是,如果太平天國真的擁有這麼多兵力,為何在派遣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北伐時只安排了2萬多人,在派遣胡以晃、賴漢英西征時也只安排了3萬多人?

實際上,這與楊秀清的精兵思想有關。太平軍的兵力像滾雪球一般急劇增加,可大部分是剛剛參加軍隊,還沒有經過什麼軍事訓練的農民。他們的戰鬥力很低,不足以作為主力部隊使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將大部分兵力留在後方,開展軍事訓練。這樣一來,能夠派到前線的精兵強將就不多了。

一名投降清軍的太平軍俘虜,在供述時說:“打仗時俱派湖南、湖北、南京、廣東、廣西人,新擄去的不使打仗,止做粗活。”新加入軍隊的人戰鬥力不高,不安排他們到前線去,只是在後方做後勤保障。

由於戰爭非常頻發,提供給太平軍的休整時間不多,加之楊秀清本人又在“天京事變”中喪生,所以楊秀清的軍事訓練計劃沒有很好實施,太平軍訓練有素的老兵越打越少,整體戰鬥力也越來越差,導致在太平天國後期屢戰屢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自命為天王,建立太平天國。由此,拉開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序幕。

1853年3月,洪秀全率部攻克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改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在1853年前後,太平天國進入最強盛階段。

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次農民起義。那麼,處於最強盛階段的太平天國,到底有多強大?

評論一個政權的強盛,通常有兩個指標,一是控制的地盤,二是擁有的兵力。

先看第一個指標:控制的地盤。

太平軍興起於廣西金田後,曾經轉戰於各地,將勢力發展到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直隸、山東、福建、浙江、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廣東這17個省份。清朝在內地一共有18個省,只有雲南一個省沒有被太平軍“染指”。

在這17個省裡,太平軍曾經攻佔了600多座城池,包括南京、武昌、安慶、蘇州、九江、杭州等多座重要城市。只不過,太平軍在南征北戰時,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屬於“打一槍就跑”。當太平軍離開後,這些辛辛苦苦攻佔的城池,很快就被清軍搶奪回去。

比如,從1852年到1856年,太平軍先後3次攻克武昌,4次佔領漢陽、漢口。武漢三鎮位於長江和漢江的彙集處,對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帶、爭取戰略主動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因為此,清軍也非常看重武昌,與太平軍反覆在武漢三鎮展開拉鋸戰,最終1856年6月,將太平軍趕出武漢三鎮。

太平天國定都於南京後,將全國劃分為21個省,即內地十八省加上東北三省,還將清朝的“省、府、道、縣”四級行政區劃方式為“省、郡、縣”三級行政區劃方式。只不過,太平天國實際控制區域很小,僅僅侷限於江南省(首府為天京)、安徽省(首府為安慶)、江西省(首府為九江)、湖北省(首府為武昌),相當於今天的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江蘇省、湖南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區,總面積在100萬——150萬平方公里之間。

清朝在1760年乾隆皇帝平定準噶爾後,進入極盛時期,疆域總面積達到了1316萬平方公里。太平天國雖然聲勢浩大,其疆域面積遠遠不能與清朝相比。正因為此,清朝才能在各省調動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最終平定了太平天國。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率部攻克太平天國都城,是因為他們能征善戰嗎?錯,是因為整個清朝作為他們的支撐和後盾。

再看第二個指標:擁有的兵力。

在金田起義時,太平軍的總兵力只有2萬餘人。經過兩年多的征戰,太平軍不斷補充兵力,在定都南京時,總兵力已經進入巔峰時期,達到了60餘萬人。

1854年,曾國藩任用學者張德堅,對大量太平天國文獻進行編輯、整理,形成了一部《賊情集要》。《賊情集要》記載了太平天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法律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對太平天國的總兵力進行了預估,得出結論是“金陵建都,精兵六十萬”。

有的學者對這一資料表示懷疑,他們的證據是,如果太平天國真的擁有這麼多兵力,為何在派遣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北伐時只安排了2萬多人,在派遣胡以晃、賴漢英西征時也只安排了3萬多人?

實際上,這與楊秀清的精兵思想有關。太平軍的兵力像滾雪球一般急劇增加,可大部分是剛剛參加軍隊,還沒有經過什麼軍事訓練的農民。他們的戰鬥力很低,不足以作為主力部隊使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將大部分兵力留在後方,開展軍事訓練。這樣一來,能夠派到前線的精兵強將就不多了。

一名投降清軍的太平軍俘虜,在供述時說:“打仗時俱派湖南、湖北、南京、廣東、廣西人,新擄去的不使打仗,止做粗活。”新加入軍隊的人戰鬥力不高,不安排他們到前線去,只是在後方做後勤保障。

由於戰爭非常頻發,提供給太平軍的休整時間不多,加之楊秀清本人又在“天京事變”中喪生,所以楊秀清的軍事訓練計劃沒有很好實施,太平軍訓練有素的老兵越打越少,整體戰鬥力也越來越差,導致在太平天國後期屢戰屢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