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歷史記錄?

觀音山歷史記錄?Sophia微涼2021-11-22 12:05:08

觀音山在明初以前稱為石咀山,相傳在明朝初期,滇池東岸晉寧縣的農民在省城鑄了一尊觀音銅像,他們想經過滇池水運,將這尊觀音運往晉寧供奉,然而,當裝載著觀音的船來到石咀山附近的水面時,突然之間風雨交加,水中湧起驚濤大浪,船隻能是靠岸等候了,風平浪靜,農民們再度啟錨行船時,風浪再起,出於無奈,人們只得把這尊觀音銅像暫時“請”到山上的土地廟中歇息,觀音像剛一落地,剛剛還是亂雲飛渡、波濤滾滾的湖面,立馬間變得風平浪靜,晴空萬里,這時人們才徹底明白過來:觀音選中了此山,不願再往前行!

於是,人們遵崇神的意願,在山上建了觀音廟,把觀音正式“請”到山上觀音寺中,從這以後,此山也改叫觀音山了。

觀音山歷史記錄?使用者79966350104412021-11-22 09:51:20

在荷蘭人統治時代,觀音山叫淡水山(出現在1654年荷蘭人‘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中編號37的Tamswijse berch),但漢人習稱八里分(坌)山,系因山邊的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

康熙年間,乃延用八里坌山的地名(康熙二十四年蔣毓英“臺灣府志”)。

清朝雍正年間(西元1710年代)也曾改為“興直山”,但在各地方史籍中仍以“八里坌山”稱之。

後來改為觀音山的說法有二:一說是乾隆17年(西元1752年)客家籍貢生胡焯猷(福建汀州永定人)在山路西雲巖籌建大士觀(今五股區西雲巖寺)而得名,一說是由於山稜起伏變化,從關渡一帶眺望時,山型起伏貌似觀音菩薩的面容仰天的側面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