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湯湯4772020-07-07 19:01:13

當然行不通!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官員都是人民公僕,高薪是對官員人格上的汙辱!因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服務宗旨!建議官員拿屬地平均收入的80%,這樣,透過努力把屬地的平均收入不斷提高,不僅能體現官員的服務能力同時也能讓自己的收入不斷提高,最終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齊若一2018-10-02 16:32:09

人性是自私複雜的,酒足飯飽思淫慾。生活在富足的社會,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便有始尋求刺激的遊戲。弄權,權色交易,奸宦之術。如果每天為衣食奔走,生命朝夕不保,每天只為了活下去而奮鬥,就沒有多隻的時間搞那些見不得陽光的破事了。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明月夕攬2019-10-11 22:33:25

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來明確幾件事。

第一我們先來了解下北宋官員結構及數量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

北宋有這龐大的官僚體系,兩宋共開科舉118場,產生進士多達2萬餘人,是唐朝的數十倍有餘。他們構成宋朝的高階官員體系,更多的官員藉助“恩蔭”進入仕途(所謂“恩蔭”就是一人當官,推薦他的子孫、親戚、同鄉、朋友當官),構成中低階官員體系。宋真宗年間(1000年左右),全國官員才1萬多人,到了宋仁宗年間(1050年左右),就激增到了2萬人有餘,幾乎是北宋開國時的十倍,這還不包含“吏”。宋吏數量約在20-30萬之間。朝廷發給他們公子也就更多了。宋朝的官員待遇也是歷朝歷代中最好的。

第二,北宋的高薪到底達到什麼程度。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

北宋官員基本工資由“俸”和“祿”組成,“俸”為銀錢,“祿”為祿米。

宰相一級的一品大員,月俸300兩白銀,購買能力約合今天的30萬元RMB,月祿100石官米,約合6600公斤;六品或從六品的大縣縣令月俸20兩白銀,購買能力約合今天的2萬元RMB,月祿4石官米,約合264公斤;七品小縣縣令,相當於現在的縣長級別吧,他的月俸12兩白銀,購買能力約合今天的1。2萬元RMB,月祿3石官米,約合198公斤。

人們常說七品芝麻官,在宋朝,就是這樣的芝麻官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光從這組資料上課已經遠遠高於今天的標準了。這些還是基本工資,宋朝時期官員每月海難呢過領取名目繁多的補貼,如綾線、綢錢、茶湯錢、碳材錢、廚錢、草料錢、車馬錢,甚至還有一項專門的“公用錢,也就是今天的公務接待費用,這不補貼在一些公務應酬比較多的部門,比如戶部,能到達每年數萬兩甚至數十萬兩的規模。而且北宋官員還可身兼數職,並且每個職位都有俸祿。比如我們熟悉的“包青天”包拯,曾任吏部郎中,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事,所以同時領著三份工資,腰包鼓鼓的。

第三北宋高薪養廉的後果是什麼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

北宋的“高薪養廉”政策高到令人咋舌,儘管北宋的貪腐案件確實遠遠低於其他朝代,但官員的高薪確實給國家帶來了不小的負擔。再加上趙匡胤定下的“不殺士大夫”祖訓,北宋當官毫無生命危險,不管多重的罪,頂天的處罰就是流放或者削製為民。造就“士大夫的天堂”這一美名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高額的行政成本以及給國家財政帶來的巨大壓力。

北宋“高薪養廉”為什麼會行不通?

“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發展都無法維繫,那麼高薪養廉的政策自然就很難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