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

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望風瑟瑟2019-12-02 22:37:49

老祖宗們的智慧是無窮的,別以為古人生產力不先進就不懂如何禦寒保暖,在一定意義上古人比我們更懂得生存之道。

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

人類的社會活動中,始終離不開吃穿住行這四大基本項,而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讓這四大項也有著明顯的區別,而在寒冷的冬天,古人的活動幾乎都圍繞著禦寒來進行的。

從“吃”來看、

古人對“吃”很有講究,認為食物應該“

順應四時,隨之而變

”,孫思邈更是提出了“

冬七十二日,省鹹增苦,以養心氣

”,所以冬天應該進湯水為主。事實上古代貴族百姓的確也是這樣做的,例如《長安十二時辰》一劇中長安百姓皆以羊肉湯、羊雜湯配胡餅為食就能看出古人冬天的食物習俗。在出土的文物中,更是早在殷商便出現了燉湯的工具,可見古人對湯食的重視。還有地方食用辛辣食物禦寒,最初為茱萸,後來則是辣椒,而火鍋這種飲食習慣肯定就是在禦寒過程中形成的,在更遙遠的北面,烈酒在冬天也是必備的生活資料。

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

從“穿”來看、

關於古人的“穿”,學問就大的很了。古人能否安全過冬,冬裝是必須的。在最原始的狀態下,以狩獵為主的老祖宗們是不缺動物皮毛的,所以獸皮成為縫製冬衣的最佳材料。隨著社會的發展,野生動物數量逐漸減少,人們又學會了蓄養家畜,比如豬牛羊狗兔雞鴨等成為主要蓄養動物,反而這時貧民大量用不起皮毛等材料製衣,便在麻布衣之中夾入蘆葦絮、木棉絮等,著名的“

閔損蘆衣

”則證明了當時貧苦百姓的冬衣材料,稍微有點能力的百姓,則在麻布衣之中夾入雞鴨羽毛,做成最古老的“羽絨服”。後來在南北朝又出現了樹皮做的一種“紙衣”,成本較低,可以有效減輕寒風的侵蝕,百姓們才會好過一點。貴族們則是延續了一貫的裘衣貂皮,來禦寒保暖,這種衣服御寒效果也是最好的。南宋棉花傳入中國後,棉衣棉布得到推廣,百姓們才算穿上了真正的棉衣,禦寒效果則更上一層樓。

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

從“住”來看、

早在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便已經學會使用和控制火,他們用火來烘烤食物、照明、取暖等等。而在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早在春秋時期便使用燒炭取暖的“

燎爐

”,到了秦朝,更是有了“

火牆

”這種最原始的供暖方式。在北方山西、陝西、河北、東北、蒙古等地則是普遍性採用了採用了“

火炕

”這種,因此“

在嚴冬積雪季節,屋內亦感溫暖,不穴居亦可過冬

”。在秦漢時,更為偉大的取暖發明是最原始的保溫材料的使用,張衡《西京賦》中提到的“

朝堂承東,溫調延北

”說的就是用了花椒為泥,製成分牆壁保溫層,古時皇宮的“

椒房

”就是這樣建成的。更為可惡的是,貴族們會“

以人取暖

”,在《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睡覺時必然有幾位年輕女子為其暖手暖腳,普通貴族也會有“

暖被丫頭

”。

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

從“行”來看、

在秦漢之前,普通百姓過冬主要“

穴居在家

”,出門則是出不起的,是有一套專用裝置的,可不是一般百姓能享受起的,至到南北朝出現“

紙衣

”“

紙裘

”才敢勉強出門,到了宋末棉花的大量推廣,這才解決了百姓冬天室外取暖的裝備問題。但這些對於貴族們而言,都不是問題,他們冬天出門會友則有專門的馬車、牛車等,車內建有暖爐,手上還捧著“

手爐

”,甚至還有專門捂腳的“

湯婆子

”,再加上身上穿的皮衣貂裘,想冷都難。當然還有頭部保暖的問題,唐代便出現了“

耳衣

”的,就是用錦帛包起裘皮,吊在耳邊,以為耳朵禦寒,有詩曰“

錦縫耳衣寒

”說的就是這種保暖的耳套。

天氣冷了,我想問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

以此可見,古人在冬天“吃穿住行”上都十分注重禦寒的功效,在當時的條件下禦寒工作簡直做到了極致。雖然古人過冬想盡一切辦法,但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因寒而亡的貧苦百姓不知凡幾,杜甫的一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則是形象的表現了百姓困苦的慘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