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滏陽6642020-05-23 19:53:08

拜讀先輩(赤壁賊)詞,在字裡行間能看到作者在當時的環境下的處古懷情。也可洞察到作者的雄材大略所抒發的情感。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我愛自然我愛笑2020-05-23 19:04:00

感謝您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是。《赤壁賦》是蘇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為後來中國的詩詞賦發展奠定了基礎和樹立了樣板。這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珍奇瑰寶。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馬蘭花香2020-05-23 20:37:27

我認為蘇軾的代表作有:《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赤壁賦》、《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記承天寺夜遊》、《念奴嬌——大江東去》等。至於誰是他的文學巔峰之作,不好定論。不過,就當下的影響力來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念奴嬌——大江東去》流傳甚廣,知悉頗多,獎譽極高。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發現歷史2020-05-24 11:15:51

對此我是贊同的。

有人說,

蘇文

的聲譽,比

蘇詩蘇詞

更大。

散文有好多種形式,最重要提古文。蘇軾的古文被稱為

蘇海

。而他的賦成就很高。在北宋,賦以

歐陽修和蘇軾的成就為最高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首先,這是一種人生體驗的結晶。

不管什麼情況下,蘇軾總能發現

時下的幸福

。他平生取自這個世界的很少,所給予這個世界的很多。他總能把

稍縱即逝的感受

用文學的語言寫出來,賦予不朽的藝術形式。而使之長留人間。以此,他也讓後人受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和情感。在他的筆下,他那種受官方懲處,

流浪漢式

的生活,卻儼然變成了一種

享受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其次,這是一種思想的文學表現。

就是黃州期間,他寫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記承天寺遊記》。這是何等的絕世妙文。這是在他從監獄出來 之後,思想的波瀾,與對

人生的感悟

。這是一種

精神的昇華

。他在《赤壁賦》裡,很多描寫性的散文,字數寥寥數百,就把人在宇宙之中

渺小的感覺

寫了出來。同時又把人在這個紅塵生活裡可享受的

大自然豐厚的賜予

鮮明展現。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再次,這是一幅中國的山水畫面。

在這賦裡,即使不押韻,也足可以確立一種情調,那就是人生在宇宙中的渺小,表現得正像

山水畫

,山水的細微處不易察覺,因為已經

消失在水天的空白

中,而畫中的人物,是何等的微小,坐在月光中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中,彷彿一剎那,就已經消失在月色中了。這一種

何等的意境

呀。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最後,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文以載道

。如果文章只是形式的美,再多高超的技藝只能是空洞無物。而如果有了內容的豐厚與內涵的深遠,再簡單的文字也是感人的。文筆之所以好,不在於多麼有豪華的詞藻,而在於表現的

思想

是多麼的

深刻

。正如一句話所說的,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那是一個月夜,蘇東坡和友人楊世昌在七月十六,泛舟於江上。

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餘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這是他們在歌唱,以抒情。朋友吹簫,東坡哼唱。蘇軾問朋友為什麼如此之悲?朋友說,你不記得三國的曹操嗎?當時何等的壯烈,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如今何在哉?

再想想我們,今天晚上同,你我無拘無束,駕一葉之扁舟,一杯在手,享受一時之樂,也如滄海之粟,人生在瞬息之間,即化為虛幻,還不如江流之無盡,時光之無窮。故此為悲。

蘇軾說,你看那

天上的明月,月缺月圓

,你看那

江河的水,萬古奔流

,哪有什麼永恆的道理呀。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而我們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人和明月江河有什麼不同呢,都在變化之中。那從這個角度看,我們

也是不朽的

萬物變化,看那些財富,窮富有時,早晚會失去。只有

月光與清風,是永遠的所有

。有了這些,我們

不會再有患得患失

,哪還會有什麼悲傷呢?享受這些,這才是

人生的永恆的快樂。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最後的話

快樂著我們所快樂的,過好人生每一天,就行了。何必在乎我們哪一天將要失去什麼?是自己的總會有的,不是自己的,有了也會有失去的一天。過好每一天的精彩,這就是幸福。

這就是蘇軾的《赤壁賦》給我的感悟。

發現歷史,與您一起讀書,品詩詞。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東北詩爺2020-05-24 16:53:45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闢”,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前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前赤壁賦》是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透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全賦在佈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闢,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後赤壁賦》,是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時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賦》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賦》的繼續。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與前篇毫無二致,但是筆墨全不相同。全文以敘事寫景為主,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具有詩情畫意。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蘇東坡寫《赤壁賦》時,剛經過“烏臺詩案”的生死劫,貶謫黃州,從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屬於半解脫的狀態,對仕途週轉也看淡了。所以這篇文賦裡面,更多地是個人對時間、空間的領悟和思想境界的超脫,並沒有像古賦一樣承擔政治諷諭功用,而是宣揚一種遠離政治的曠達閒適的生活方式。

《前赤壁賦》描繪了赤壁秋夜清幽曠渺的優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飄逸興致,以主客問答的方式,發表對宇宙人生的見解,特別是透過對明月與江水變與不變的議論,表現了開朗的胸襟和達觀的生活態度。

《後赤壁賦》描繪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氣氛,寫出了獨自登高引起的悲慼心情,最後以白鶴道士的虛幻夢境作結,於空靈奇幻中寄託超塵絕俗之想,筆調迷離惝恍,逗人遐思。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赤壁賦》是文賦,讀起來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雖然在賦中段也有駢對,但是格式更加自由、更加散文化,語言特色明顯更加清麗,不油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首先是語言。前賦語勢酣暢淋漓,語流自然圓轉,“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一氣呵成。駢散結合,既和諧悅耳,又明快流暢。融合典故,不露痕跡,造語新奇,字字珠璣,顯示出獨特的風貌。相較之下,後賦有句無篇,並且語言膠著於具體的情境,缺乏概括力和適用性。而前賦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於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等句,既有較強的形象性、情境性,又有哲理性和普適性,故為後人廣泛引用。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二是意境營造。後賦設定了冷寂、峭拔、奇幻的意境,審美意味較濃,顯出陰柔之美;而前賦創設了闊大、深邃、澄明的意境,哲理意味明顯,凸現豪放特色。前賦將天地萬物、宇宙人生納入表現範圍,橫到宇宙邊際,縱到歷史盡頭,深及人的心靈幽微處,包羅永珍,大氣磅礴,渾然天成。

三是思想內容對現代人的啟示。後賦表現獨處之悲和出世之想,和現代人的思想格格不入;而前賦寫人生的失意感、無常感、渺小感、短促感以及對這種情緒的克服,道出了人生際遇的共同點,更能引發現代人的共鳴,具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前賦表現出作者受儒釋道思想的影響,已經達致圓融超脫的人生境界,這種審美境界超越了王羲之的悲悽,也超越了陶淵明的淡泊,為後人提供了足資借鑑的範本。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總之,從藝術的形象性、抒情性、新穎性、審美性等方面綜合考量,前賦比後賦更加出色。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有坎2020-05-24 14:48:05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東坡先生寫情可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格物可以: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言志可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赤壁賦雖然好,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正所謂文無第一。何況是從一個文豪的作品中選一個最好的?從立意開始,就會有很多個人主觀判斷參雜在內。

所以東坡先生方方面面,反正都是極好。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韋觀World2020-05-24 12:24:51

差不多。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小菲菲不是我2020-05-23 19:04:59

不太有研究 個人比較喜歡《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故事KING2020-05-24 11:27:00

赤壁賦可以說是蘇軾成長的見證,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經歷的不堪歲月使蘇東坡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他漸漸對事物有了不一樣的見解,慢慢有了更加廣闊的胸襟。

餘秋雨先生在山河之書一書中寫了一篇關於蘇軾的文章,《黃州突圍》最後三段這樣寫道:“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幸好,他還不年老,他在黃州期間,是四十四歲至四十八歲,對一個男人來說,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後還大有可為。中國歷史上,許多人覺悟在過於蒼老的暮年,換言之,成熟在過了季節的年歲,剛要享用成熟所帶來的恩惠,腳步卻已踉蹌蹣跚;與他們相比,蘇東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就此誕生。

蘇軾是宋代文藝百家集大成者,絕對是千古奇才。說起來,他的巔峰之作真是不少,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在藝術道路上一帆風順的他,在仕途上卻遭遇了驚濤駭浪,一波三折。蘇軾一生沾滿了來自世俗與同僚潑灑的髒水,卻仍強撐著一把詩意的傘負重前行,雖然總體上是鬱郁不得志,但偶爾也可見柳暗花明。

宋哲宗元祐時期,推行舊法的高太后主持朝政,蘇軾受到了特殊恩遇。在此之前,蘇軾經歷過“烏臺詩案”的生死疲勞;在此之後,晚年的蘇軾又被貶去海南吃螃蟹。所以在這一時期的他,可謂正值宦海巔峰。由於高太后的保護,即使政敵們再次使用類似“烏臺詩案”的技能,蘇軾也能輕鬆免傷。然而恰在此時,蘇軾卻寫下了一首極度消極的詞。

《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清朗的夜晚塵埃全無,月光皎潔如銀,蘇軾於月下自斟自飲,回想往日追名逐利的日子,不免心生遁世之感。其實,這樣的心情我們都可理解,想象在明朗靜謐的月色下,人會感到一種曠世的唯美,仰望星空長夜,心情澎湃舒暢,這種狀態與平日塵世之喧囂判若兩然,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對比。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這一句是蘇軾對時光飛逝、人生如夢的慨嘆:人生啊,只如白駒過隙,如石中見火,如夢中探身。這裡的“石”是指燧石,即火石,透過相互摩擦、碰撞可以產生火花,古人常以此取火,但火花只在一瞬間,旋即湮滅。

而且,這三個並列短句,句句皆有典。《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古樂府詩中有“鑿石見火能幾時”句,白樂天亦有“石火光中寄此身”句,皆是人生短暫之意。《莊子》:“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莊子道夢中的時光流失飛快,使人產生幻覺,不解其事。

蘇軾在古籍中找了三個極具說服力的典故置於此處,目的就是為了闡述人生的虛無。

下片裡,蘇軾直言自己的懷才不遇:雖有滿腹的才學,卻不被重用,渺無知音。倒不如逍遙快活樂陶陶,單純過一生。雖然蘇軾在元祐時期受到恩遇,但仍無所作為之地,只是個假名號,況且政敵的瘋狂令他無所適從,蘇軾的隱退之心逐漸清晰。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這是這首詞的千古名句,流傳了千年,至今都被人們口口傳誦,畢竟這樣的生活有誰會不動心呢?歸隱田園,不為俗事操勞,乏味了有琴可彈,疲倦了有酒可飲,空閒了遊山玩水。相信蘇軾寫出了不少讀者的心境。

然而同時,它也無形中貽誤了不少人。因為整首詞的中心思想就是退隱山林,而蘇軾恰恰又寫出瞭如此動聽的勸誡之詞:不如歸去,作個閒人。想必很多人聽了都會受到啟發,轉而去追求詩和遠方。但我們需要清楚的是,在詩和遠方之前,必須要有物質做基礎。

實際上,是我們誤會了蘇軾。其實蘇軾的人生觀非常樂觀豁達,老想著退縮不是他的本意,其實他的隱退是有前提條件的,就像范蠡、張良那樣,等待功成名就之後,才安然選擇身退。然而此時的蘇軾卻並非如此,他還深受躊躇滿志的困擾,所以“歸去”只是他的矛盾之辭。

雖是極度消極之言,但“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卻讓人有奮發的衝動,或許正是詩詞的力量。由此可見,蘇軾的巔峰其實遠不止一個赤壁賦,而這些詩詞文章,也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喜愛,個人認為蘇軾的思想境界,遠超李白。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讀書野人郝明瑋2020-05-23 19:45:15

能世代傳唱之作,是為巔峰之作!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小草1152020-05-25 20:36:05

一代詞宗蘇軾透過《赤壁賦》描繪了那個遙遠的古戰場,幾百字的古戰場把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和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的義薄雲天與豪氣萬丈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對後世的影響深遠,連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也進行了參考。透過古戰場體現了人生的變化無常與浮如草芥,毫不誇張的講稱得上是一代文豪蘇軾的巔峰之作。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蘇軾少年英才,名動京城,得罪新黨,被貶黜京城,差點因為烏臺詩案命喪黃泉,死裡逃生。一生經歷宦海沉浮,一次次的發奮圖強卻換來無可奈何,他沒有從此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而是從中學會了融會貫通,從容不迫與瀟灑自如。

在和好友一起遊覽了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後,蘇軾沒有用華麗的辭藻,用近似白描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一氣呵成寫下了前《赤壁賦》,正所謂大象無形,這才是寫作的最高境界。那場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慘烈,但是在慘烈的背後是曹操,關羽,趙雲等人的義薄雲天和俠肝義膽。難怪蘇軾會寫下耳熟能詳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作者與好友乘著一葉扁舟漂浮在茫茫無際的長江之上,宛如在雲間穿梭,對比的寫法,意境的營造,體現了蘇軾無比豁達的人生態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雖然人存天地之間如蜉蝣一樣,如草芥一般,但卻擁有著勇氣,智慧與無畏。

《赤壁賦》從上下幾千年,綿延數千裡的宏偉氣魄上開始展開歷史泛黃的書簡,在這浩渺的時空中感嘆人生短暫如浮萍一般,功名利祿不過都是虛幻,人生如夢,雖然經歷沉浮,但是也不甘沉淪。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這篇文章寫在蘇軾一生之中最困頓無助之時,之所以能夠長誦不衰,就是蘇軾把自己心中的波瀾用行文流水般的寫作風格表達出來,直抒胸臆,賦予了文章血與肉的同時,感情也更加質樸的表達出來,情感與文字之間親密無間。蘇軾不愧是一代詞宗,讓我們後人不得不佩服他駕馭文字的能力確實是渾然天成,瀟灑不凡。

從平凡無奇的質樸語言之中,寫出如此之大的宏偉氣魄的文章,可見心中自有大丘壑,這才是大格局,就景色而言,描寫了秋風,江水,明月,就情感而言,時而泛舟江上,暢談理想,時而愀然發問,借景明理的寫作手法可以說是現代散文的鼻祖,景色不斷變換,情感也不斷變換,文章一氣呵成,一貫如注。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赤壁賦》中有對周瑜“雄姿英發”的敬仰;有對曹操“一世之雄”的弔唁;有對“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生苦短的感嘆;有對“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對現實無奈的妥協……讀懂了蘇軾,就會放下許多的煩惱,就會擁有人生最大的格局,活得也就更加的通透。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破曉修羅2020-05-24 21:40:51

東坡先生寫食物的時候,才是巔峰

《赤壁賦》是蘇軾文學的巔峰嗎?你怎麼看?瑞雪飛舞5162020-05-24 20:25:09

可以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