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光纖收發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買光纖收發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智慧化弱電工程2017-11-28 20:09:55

前言:

光纖收發器在智慧化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怎麼選擇合適的光纖收發器呢?

正文:

光纖收發器又叫光電轉換器,是一種將短距離的雙絞線電訊號和長距離的光訊號進行互換的乙太網傳輸媒體轉換單元。觀察角度的不同使人們對光纖收發器有著不同的認識,比如按傳輸速率分為單10M、100M的光纖收發器、10/100M自適應的光纖收發器和1000M光纖收發器;按工作方式分為工作在物理層的光纖收發器和工作在資料鏈路層的光纖收發器;如果從結構角度來看分桌面式(獨立式)光纖收發器和機架式光纖收發器;按接入光纖的不同又有多模光纖收發器和單模光纖收發器兩種叫法。

此外還有單纖光纖收發器和雙纖光纖收發器,內建電源光纖收發器和外接電源光纖收發器以及網管型光纖收發器和非網管型光纖收發器。光纖收發器在資料傳輸上打破了乙太網電纜的百米侷限性,依靠高效能的交換晶片和大容量的快取,在真正實現無阻塞傳輸交換效能的同時,還提供了平衡流量、隔離衝突和檢測差錯等功能,保證資料傳輸時的高安全性和穩定性。

本質上光纖收發器只是完成不同介質間的資料轉換,可以實現0——100Km內兩臺交換機或計算機之間的連線,但實際應用卻有著更多的擴充套件。

1、實現交換機之間的互聯。

2、實現交換機和計算機之間的互聯。

3、實現計算機之間的互聯。

4、傳輸中繼:當實際傳輸距離超過收發器的標稱傳輸距離,特別是實際傳輸距離超過100Km的時候,在現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採用2臺收發器背對背進行中繼,是一種很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

5、單多模轉換:當網路間出現需要單多模光纖連線時,可以用1臺多模收發器和1臺單模收發器背對背連線,解決了單多模光纖轉換的問題。

6、波分複用傳輸:當長距離光纜資源不足,為了提高光纜的使用率,降低造價,可將收發器和波分複用器配合使用,讓兩路資訊在同一對光纖上傳輸。

光纖收發器使用注意事項

從開文介紹中我們知道光纖收發器有多種不同的分類,而實際使用中大多注意的是按光纖接頭不同而區分的類別:SC接頭光纖收發器和ST接頭光纖收發器。

在使用光纖收發器連線不同的裝置時,必須注意使用的埠不同。

1、光纖收發器到100BASE-TX裝置(交換機,集線器)的連線:

確認雙絞線的長度最長不超過100米;

連線雙絞線的一端到光纖收發器的RJ-45口(Uplink口),另一端到100BASE-TX設(交換機,集線器)的 RJ- 45口(普通口)。

2、光纖收發器到100BASE-TX裝置(網絡卡)的連線:

確認雙絞線的長度最長不超過100米;

連線雙絞線的一端到光纖收發器的RJ-45口(100BASE-TX口),另一端到網絡卡的RJ-45口。

3、光纖收發器到100BASE-FX的連線:

確認光纖長度沒有超出裝置能提供的距離範圍;

光纖的一端連光纖收發器的SC/ST接頭,另一端連線100BASE-FX裝置的SC/ST接頭。

另外需要補充的是很多使用者在使用光纖收發器時認為:只要光纖的長度在單模光纖或多模光纖所能支援的最大距離內就可以正常使用。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這種認識只有在連線的裝置都是全雙工的裝置時才是正確的,當有半雙工的裝置時,光纖的傳輸距離就有一定的限制了。

選購原則

光纖收發器做為一個區域網路聯結器裝置,其主要的任務就是怎樣很好地把兩方資料進行無縫連線。所以必須考慮其與周邊環境相互相容性的配合,及本身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反之:價格再低,也不能選用!

1、本身是否支援全雙工及半雙工?

市面上有些晶片目前只能使用全雙工環境,無法支援半雙工,如接到其他品牌的交換機(SWITCH)或集先器(HUB),而它又使用半雙工模式,則一定會造成嚴重的衝突及丟包。

2。是否與其它光纖收發器做過連線測試?

目前市面上的光纖收發器收發器愈來愈多,如不同品牌的收發器相互的相容性事前沒做過測試則也會產生丟包、傳輸時間過長、忽快忽慢等現象。

3、是否有防範丟包的安全裝置?

有些廠商在製造光纖收發器收發器時,為了降低成本,往外採用暫存器(Register)資料傳輸模式,這種方式最大的缺點就是傳輸時不穩定、丟包,而最好的就是採用緩衝線路設計,可安全避免資料丟包。

4、溫度適應能力?

光纖收發器本身使用時會產生高熱,溫度過高時(一般不能大與85°C),光纖收發器是否工作正常?允許的最高工作溫度是多少?對於一給需要長期執行的裝置此項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5、是否有符合IEEE802。3u標準?

光纖收發器如符合IEEE802。3標準,即delaytime控制在46bit,如超過46bit時,則表示光纖收發器所傳輸的距離會縮短!!!

6、售後服務

為了使售後服務能及時及早的響應,建議客戶選擇當地區具有實力雄厚、技術力量高超、信譽良好的專業公司。也只有專業公司的技術工程師排除故障的經驗比較豐富、檢測故障的工具比較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