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雨霽視角2020-06-10 22:11:50

《舊唐書·太宗紀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訛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遞相驚悚,上遣使遍加宣諭,月餘乃止。

根據《舊唐書》的這記載,長安城內棖棖四處殺人取其心臟以祭祀天狗,這件事情在京城內炸了鍋,老百姓家家戒嚴,甚至有的人家裡直接準備上了弓箭。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了應付謠言,唐太宗派人到京中四處安慰百姓,這事件持續了一個多月才平息。

這個“棖棖”到底是物?

根據《南史·梁紀上·武帝》記載:“夏六月,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

棖棖(chéng chéng):傳說中取人內臟的惡鬼。

《山海經》記載:陰山附近“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 以御兇。”

其實站在今天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講,我們肯定知道根本沒有什麼天狗,也沒有吃人內臟的惡鬼。

但對當時的人而言,他們認為天狗是上天派來懲罰人間的惡魔,而棖棖就是惡魔的使者。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天狗的謠言也並非起於唐朝,前面講到南朝梁時就已經有了天狗謠言了,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高勱上表稱:陳氏數年,荒淫無道,國內妖異之事盛行,時常有挖人心肝祭祀天狗的事情發生,這言論其實無非就是表明,這種妖異之象是陳後主失德。

唐朝的謠言內容與此大致相同,都是取人內臟祭祀天狗,唯一不同的是南朝梁是取肝肺,而唐朝是取心肝。

天狗的謠言一直沒有停止,我們都知道,古代講究“君權神授”,只有為君者當政有失,上天才會降下預警,警告當政者。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眾所周知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好皇帝,堂堂貞觀盛世,繁華長安怎麼會出現如此上天降預“棖棖殺人”這樣的可怕預警。

“棖棖”殺人,天狗恐慌源於何事

讀歷史時,看待一件事,不能單純的從事件本身來看,事物必有因果,讀史應究其背後的原因。

貞觀十七 年(公元643年) 是唐太宗統治下十分重要的一個年份。

這一年,正月,太宗對大臣們說:“我聽說民間傳言說太子的腿有毛病,而魏王聰明,許多追隨者都有異心,想攀附於他,勸他取而代之,我是決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的。

可見,當時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有多不穩定,大臣們紛紛站隊,廢太子立魏王的謠言盛行,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出來闢謠。

這年正月魏徵病逝。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月,張亮告侯君集謀反,雖然當時李世民還從中調和說:”你二人皆是功臣,說話要經過思考,不如如此莽撞。

三月,齊王李祐在齊州抗命,李世勣奉命征討,齊王被擒,後被賜死。

四月,太子李承乾被廢,漢王元昌、侯君集等造反被殺。魏王李泰被囚禁,其府僚或發配嶺南,或廢為庶人。

同時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短短的四個月,李世民處置了3個兒子,以及侯君集等開國功臣,一大批官員牽涉其中,一時朝堂上人心惶惶,動盪不安。

六月,鄧素出使高麗還朝,要求在邊境增兵防備高麗,太宗不從。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閏六月,薛延陀請求與唐朝公主結婚,薛延陀派使者前來下聘禮,獻馬五萬匹,牛、駝萬頭,羊十萬口,李世民定於靈州相會,李世民以聘禮未準備充足由此拒絕婚事。

在這一年裡,唐朝的許多重臣退出了核心圈,還有許多人捲進了皇室鬥爭之中,同時外交事件也為揪心,

由此可見,天狗事件在這一年出現絕非偶然。

雖然至今,沒法查證這次謠言是由何人所散播,但一則如此荒誕的謠言卻在能貞觀盛世中引起如此大的恐慌,不得不令人反思,謠言是社會落後意識的畸形產物,不僅與社會現象有關,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百姓對唐太宗這個皇帝治下的國家秩序的擔憂。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也從背後說明,貞觀盛世並不如史書所記載的那樣清平,盛世的背後,也隱藏著百姓的不安。

謠言是封建階級統治人民的重要手段,同時被統治者利用人們對上天的虔誠,以此號召民眾推翻現有統治,為其行為披上一層正義的迷信外衣。

參考資料:

《舊唐書》

《南史·梁紀上·武帝》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瞪大貓眼看世界2020-06-13 12:15:33

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貞觀十七年(643年),發生了很多事。

這一年,與李世民亦臣亦友、創造了不少君臣佳話的名臣魏徵去世。

這一年,李世民為了表示不忘眾臣的功勞,開始繪製凌煙閣功臣畫像,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24功臣圖。

同樣是這一年,西行取經的玄奘大師從印度啟程回國,中、印兩國的交往歷史即將被改寫。

而就是在這一年的七月庚辰,長安城忽然被一則“

取人心肝

”的謠言所籠罩,而且矛頭直指李世民。

這個故事,還得從再往前一百多年前的建康石頭城講起。

清朝的大才子洪亮吉,曾經編過一部《擬兩晉南北史樂府》,用樂府詩歌的形式,把紛亂的兩晉南北朝重大歷史事件寫了出來,其中有這麼幾句讀著讓人瘮得慌:

建康城頭眾驚走,

棖棖取人飼天狗。

朝呼食肉宵呼肝,

棖棖得人食始歡。

這幾句詩,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事件——“

棖棖食人

”。

根據《南史·武帝紀》記載,梁武帝蕭衍天監十三年(公元514年)夏六月,“

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

在那一年的六月,南梁首都建康忽然瘋了一般傳言,有一種叫做“

棖棖

”的惡鬼四處出沒,把活人的心肝血肉取出來,餵給天狗吃。這種“棖棖”到底長什麼樣子沒人知道,而且名字首次出現,於史無考,大機率是出於音譯,不曾見諸於歷史記載,似乎憑空蹦出了這麼一種生物。

至於“天狗”就更有意思了,《山海經》中的“天狗”遠居異域,是一種異獸。而天文學中的“天狗”原是一種天體,不曾享受民間的血食。此間瘋傳“

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

”,想來天狗已是物老成精,吃人無數。

面對此種情況,梁武帝出動各種力量徹查,大概過了二十多天,謠言才平息。原以為此事就此而止,幾十年後的大同五年(539年),這“玩意兒”又再度捲土重來。

《南史》記載:

“(是歲)

都下訛言天子取人肝以飴天狗,大小相警,日晚便閉門持仗,數月乃止。

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惡鬼“

棖棖

”,但是從“

取人肝

”“

飴天狗

”來看,下黑手的應是此物無疑。而且這一次的謠言,還把矛頭直接指向了梁武帝。百姓瘋傳是他派遣妖怪作祟,以至於都人“

大小相警

”“

閉門持杖

”,這種人人自危的局面過了數月才得以平息。

此後的百餘年間,再無“棖棖”“取人心肝”之類的記載,這種令時人恐懼至深的社會記憶彷彿憑空消失了一般。

直到百多年後的貞觀十七年,它們又回來了。

對此,新、舊唐書都有所記載。

《舊唐書》載:

秋七月庚辰,京城訛言云

:‘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遞相驚悚。”

謠言爆發的日期七月初三都記得非常清楚,而且當時的百姓似乎還認定,就是

李世民,親自指使妖怪挖人心肝。

《新唐書》的記載則有詳有略:

貞觀十七年七月,民訛言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雲其來也,身衣狗皮、鐵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

連惡鬼“棖棖”的樣貌都有所記載。

其實不管是“

上遣

”還是“

官遣

”,都體現出當時百姓對朝廷的極度不信任,這與百年前建康城下人心惶惶的情形如出一轍。當時的長安城,城中百姓“

每夜驚擾,皆引弓劍自防,無兵器者剡竹為之,郊外不敢獨行。

”一個個拿起武器防身自衛。

見此情形,唐太宗不得不頒佈旨意,“

令通夜開諸坊門,宣旨慰諭,月餘乃止。

”城中裡坊,到了晚上全都不許關門,每天都有朝廷官員傳達上意,足足過了一個多月,事件得以平息。

大唐盛世、貞觀年間的首善之區長安城——僅僅一則沒頭沒尾的謠言就足以讓百姓驚擾不安。

此後這個惡鬼依舊沒有消停,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三載,“

京師訛言官遣倀倀捕人,取肝以祭天狗,人頗恐懼,畿內尤甚。

”整個京畿三輔地區亂成一鍋,費了唐玄宗好大的力氣才得以平息。

雖然惡鬼從“棖棖”變成了“倀倀”,但是帶來的破壞力卻絲毫未減,此後“棖棖”的名字雖然不再見諸於史料,但是“

毛人食心

”“

惡鬼取肝

”這類的記載卻從來沒有少過。

其實惡鬼的名字換了一茬又一茬,它的真名卻從來沒有改變過,那就是“

謠(訛)言

”。

無論是梁武帝,或是唐太宗、唐玄宗,都是歷史上值得稱道的有為之君,而在他們的任上,依舊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謠言。更有甚者能夠引得百姓之間刀兵相向。不管是混亂時代還是太平盛世,這玩意兒一有機會準會死灰復燃。

只不過現在的人民群眾呢,眼睛亮了,可獲取資訊的渠道多了,能容下謠言蹦躂的空間,也就不多了。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使用者42305215788523562020-06-12 14:16:45

謠言而已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曉肥俠2020-06-12 15:18:13

唐朝290年間,長安曾爆發過幾次大規模的謠言,引起全城和周邊地區的恐慌。第一次發生在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七月,長安民間訛傳官府派出“棖棖”四處殺人,他們身穿狗衣,指如鐵爪,躲藏在暗處,乘機殺人,剖取人心肝而去。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京城百姓炸了鍋,每到晚上,氣氛就非常緊張,家家戒備森嚴,有條件的家裡準備了弓箭,沒弓箭的人家也削尖了竹子應付。唐太宗很快就知道了謠言,他派人到處去安慰老百姓,下令把京城坊門敞開。經過一個多月,謠言漸漸平息。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二次發生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八月,東都洛陽要改建明堂,民間謠言官府要抓捕小孩子埋在明堂下面,作為厭勝之法,民間一度騷然,紛紛把小孩藏匿到山谷。唐玄宗隨後也是派人四處平息謠言,安定人心。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三次發生在唐玄宗天寶三載(744)閏二月辛亥,當時天象突變,有星光墜落在長安東南,而且出現了異響。城中傳言,官府又派出“棖棖”要挖人心肝祭奠天狗,搞得人人自危,情形就像第一次謠言的翻版。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後一次是在唐文宗時期,長安流傳一種說法,說大臣鄭注替唐文宗煉製丹藥,丹藥的成分需要小孩的心肝,於是唐文宗到處搜捕小孩,長安城中已有很多小孩失蹤。謠言繪聲繪色,不由得別人不信,但最終還是被官府平息了。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長安作為國際大都市,出現一些謠傳很正常,但謠傳中出現了兩次官府派出殺人的“棖棖”,“棖棖”究竟是什麼?史料並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史料最早記載“棖棖”的是《南史·梁本紀》:“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百姓大懼,二旬而止。”

貞觀17年,長安發生惡鬼“棖棖”殺人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見在南朝就發生了這種官府派“棖棖”殺人取心肝的謠言,《通幽記》記載:“唐建中二年,江淮訛言有厲鬼自湖南來,或曰毛鬼,或曰毛人,或曰棖,不恆其稱,而鬼變化無方。”從中可以發現,“棖棖”應該是一種鬼,變化多端又好吃人心。這不禁讓人想起《西遊記》裡的那個吃小兒心的比丘國王,看來藝術創作也並非是空穴來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