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鐵馬冰河wu2019-02-08 13:25:50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屐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南宋末期偉大的民族英雄。

南宋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弱冠之年(20歲)的文天祥中進士,被任為寧海軍節度使判官。1259年,蒙古大軍南下攻打鄂州(今武昌),南宋君臣大為恐慌,有人勸宋理宗趙昀遷都以避蒙軍鋒芒,文天祥上書據理力爭,反對遷都,並提出抗敵之策,宋理宗拒不採納。之後,文天祥先後擔任過刑部郎官、右丞相兼樞密使等職務。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德祐六年(1275),得知蒙軍大舉南下的訊息,文天祥在贛州組織義兵3萬入衛臨安(今杭州),開始了戎馬生涯。不久被任為平江(今江蘇吳縣)知府,奉命率義兵馳援遭蒙古軍圍攻的常州城。在常州,義兵浴血苦戰,宋將張全卻率官軍隔岸觀火,拒不增援也便罷了,後來又臨陣脫逃,致使500義兵被蒙軍擊殺,壯烈殉國。

同年冬,文天祥奉命率部火速增援臨安門戶獨松關,還未抵達目的地,就聽說平江守將已獻城投降。接著,又得知獨松關已被蒙軍攻克。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沒辦法,他只得率義兵急返臨安,準備決一死戰,與行在(首都)共存亡,誰知進城後,才發現滿朝文武紛紛棄官而逃,武官逃亡殆盡,文官僅剩6人。

1276年正月,執政的謝太后執意投降。元軍統帥伯顏指定必須由丞相出城商議,丞相陳宜中居然連夜縋城遁逃。文天祥臨危受命,以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的身份,出城議和。談判時,文天祥不懼元軍強大的武力威懾,痛斥伯顏,慷慨表示要抵抗到底,遂被扣押。他被押解乘船北上,初以絕食抗議,到鎮江後才設法虎口脫險。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脫逃後,文天祥一路顛沛流離,歷盡千難萬險,好不容易才抵達溫州。這時,朝廷已經奉表投降,謝太后、宋恭帝趙顯已被押往大都(今北京),陸秀夫等人擁立年方7歲的益王趙昰在福州即位,是為宋端宗。文天祥聞訊趕往福州,被封樞密使。同時都督各路軍馬,到南平建都督府,派人赴各地招兵籌餉, 號召各地起兵抗元。1276年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逃往海上,乘船漂泊到廣東沿海一帶。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率軍移駐龍巖、梅州(今廣東梅縣)一帶,並挺進江西。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雩都(今江西于都)一戰挫敗元軍,接連收復了興國、贛州十縣、吉州四縣,聲勢大振,江西以及全國各地紛紛舉兵響應。不久,元軍集結主力開始猛攻文天祥興國大營,宋軍寡不敵眾、傷亡慘重,殘部被迫北撤,潰退到廬陵、河州(今福建長汀)一帶,文天祥的妻兒都被元軍俘虜。

1278年春,小皇帝趙昰病死,陸秀夫、張世傑等再次擁立6歲的小皇帝趙昺即位,小朝廷遷至距廣東新會50多里的崖門,這是海中的一片彈丸之地,文天祥被封為信國公。這年冬,文天祥率軍撤出潮陽,移往海豐,準備進山據險堅守。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行進到海豐以北的五坡嶺一帶時,元軍大舉追至,並隨之展開激戰,文天祥被俘,部下戰死者難計其數。次年正月,他被轉移到海船上監押,經過珠江口零丁洋時,他吟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不屈之志,成為千古絕唱。

崖山血戰,南宋十餘萬文武精英犧牲殆盡,陸秀夫身背幼帝昺蹈海而亡。史載,南宋滅亡後,文天祥被押解北上,於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初一抵達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對文天祥的事蹟早有耳聞,對這位忠貞義烈的漢子抱有好感,於是想招降他。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前南宋丞相留夢炎、被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趙顯,先後奉忽必烈之命勸降,都被文天祥一口拒絕。元權臣阿合馬和丞相孛羅等先後親審並誘降,文天祥慷慨陳詞,義薄雲天,絕不投降。他在大都兵馬司獄中被關押了3年時間。他的夫人和兩個女兒也被拘押在大都。文天祥知道,只要自己一點頭,一屈膝,就能和家人團聚,甚至能飛黃騰達,但仍不改初衷,僅託獄卒轉告家人要“歸之天命”。

《宋史》載,他身陷牢獄,而詩句墨寶卻傳遍大都,被人視作珍寶,在獄中,一些負責看守他的元軍官兵也對他欽佩有加,經常請他講古人事蹟。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公元1282年1月8日), 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召見文天祥,進行了最後一次勸降。客觀的說,忽必烈對鐵骨錚錚的文天祥是頗有好感的,亦有心保全他,同時還有利用他巨大的影響力招降繼續負隅頑抗的宋軍殘餘方面之考量 ,他耐心說服,想感化、招降他。文天祥還是和往常一樣,硬梆梆地答以:“天祥為大宋狀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不過,他還對忽必烈說了另一番話:“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

啥意思呢?意思是“國家已經滅亡,我本應以身殉國。但假如您能釋放我,我願出家為道,再以道士的身份回到故鄉,之後以一個方外之人(指僧道)的身份為您效力,如何”?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其實,忽必烈完全可以這樣做,釋放文天祥,可以博一個寬宏大量的好名聲,還可以消弭漢人特別是文人士大夫們的反抗情緒,然後再讓他以出家人的身份為自己效力。但他也很清楚,以文天祥一貫剛直不屈的性格,不可能為苟活而乞降,誰知道這是不是他的緩兵之計抑或是詐降呢?放他出去不難,但若是縱虎歸山,豈不是自找麻煩? 憑文天祥的名氣和強大的號召力,假如他獲得自由後再豎抗元義旗,一定會應者雲集,那時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於是,忽必烈陡起殺機。

次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被處死,死時年僅47歲。史載,文天祥到柴市刑場時,先問明方向,再面朝南方跪拜後,方從容赴死。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文天祥被俘後,曾提出一方法為元朝效力,為何還是被忽必烈殺害?

【插圖源於網路】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