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漢族最大的官?

清朝漢族最大的官?使用者40962824450312021-02-20 15:14:25

吳三桂曾經是大清國的“股東”之一,沒有他在山海關“放行”,滿清想橫掃中原是幾乎不太可能的。而吳三桂作為清初“南方三藩”實力最強者,不但兵馬半天下,他本人還是親王爵“平西王”,兒子吳應熊還是康熙的“姑父”。但是很可惜,作為貳臣,對待故主,竟然用弓弦將永曆帝勒死,這讓他徹底失去了明朝遺民的心。所以當康熙決定滅三藩的時候,他即便打到了長江邊與康熙隔江對峙,最終也一敗塗地!作為兩朝叛臣,所以吳三桂死後被挫骨揚灰了,自然沒有什麼爵位諡號了。

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本身是有資格封王的。

因為當時咸豐帝駕崩前,曾經遺旨誰滅太平天國誰封王。但是咸豐的老婆說自己是個女人,所以食言了,雖然曾國藩成為了慈禧重要的依靠,雖然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但最終也不過封了“一等毅勇侯”,但是死後諡號給得挺大方“文正”。滿清的文正一共才8個,一般都是帝師級的。而他的徒弟“一等肅毅伯”李鴻章隨後也晉升為了“侯爵”。但是諡號“文忠”完全趕不上曾國藩。

但是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權力和爵位其實都不如年羹堯。

年羹堯同樣是讀書出身,然後領兵平叛,位極人臣!年羹堯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雍正初年領兵二十萬,在西北平叛羅卜藏丹津。彼時實力和權利之大,可以與吳三桂相比較。但是他只是一個公爵,比起吳三桂的“親王”,還是有隔了貝子、貝勒、郡王這3個等級的。

掌握軍權的漢臣還有一位,那就是袁世凱。他一步步走向權利巔峰,但是品級並不高。

袁世凱最早任通商大臣暨朝鮮總督,本來以為是多大的官,結果只是個五品同知銜。後來任北洋大臣,兼任政務處參預政務大臣和練兵大臣,也不過是個從一品的官。逼溥儀退位前,任內閣總理大臣,那時權利已經首屈一指了,但是仍然無爵。不過那個時候清朝的爵位不值錢了,要了幹嘛?人家自己當了民國大總統之後,一心當皇帝,結果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所以可以看出來,在清朝掌握軍權的漢臣,爵位越高,越容易死於非命!文臣則全然不同。

范文程,傳說是范仲淹的十七世孫。他在明朝不過一個秀才而已,滿腔抱負無法實現,於是在萬曆46年(1618年),後金八旗軍攻下撫順,范文程與兄範文寀主動求見努爾哈赤,成為清朝開國元勳之一,他可以說是清朝開國的智囊,凡討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員、進攻朝鮮、撫定蒙古、國家制度的建設等等,他都參與了決策。因為功勞大,授一等子爵,議政大臣,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死後得康熙親筆祭文“元輔高風”,諡“文肅”。可以說從努爾哈赤開始到康熙都沒拿他當漢人,就完全拿他當滿人待的。

陳廷敬和張廷玉在很多地方都一樣,都是按照傳統的文官晉升體系裡走出來的。

他們都是從庶吉士這個位置成為康熙的身邊近臣,然後各部堂官掛職鍛鍊,再入閣的。他們做人做事都特別謹慎,最終深受康熙和雍正的器重。康熙朝能人太多,就連張廷玉也並不十分突出,不過官至刑部左侍郎而已。但是到了雍正朝,張廷玉就爆發了,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這個可比陳廷敬的文淵閣大學士值錢多了)、首席軍機大臣等職。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其實論功勞,范文程比張廷玉更配享太廟。

畢竟後金還是地方政權的時候,范文程就跟著你了。但是配享太廟這事,范文程應該是不惦記的。因為他應該不相信人死後有靈魂,否則如何去見明朝的那些皇帝們?但是張廷玉則不然,他將這塊“冷豬肉”看得十分重,所以才有了晚年那些倒黴催的境遇(差點沒被乾隆玩死,就是因為他要乾隆寫保證書,保證他不違背雍正的遺旨,死後配享太廟)!

所以回過頭來看,清朝初期的時候,是特別倚重漢人的,無論文武。自“千古一帝”康熙建了不世之功之後,漢臣就二等公民了。而雍正是唯一“真性情”的漢子,張廷玉獨得了有清一朝最大的殊榮。但是到了晚清,慈禧老太太那種縱橫捭闔的政治手腕,哪怕是“半個聖人”在世,也被她玩得雲裡霧裡!慈禧在,從曾國藩到袁世凱,一個都沒翻得起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