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常青久2019-05-19 09:53:14

相對論的這種論述純粹是無稽之談,因為物質在運動中只能消耗質量不可能會變大,運動中的物質因為產生了慣性,只能說它的力量增加罷了!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淡漠乾坤2019-05-21 09:30:51

人如何才能站在水面上?速度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標。水面相當於人的外部環境,在物理上就是作為物理背景的空間。

速度可以使空間效應變大。雖然水是液體,但是巨大的速度會使水面變“硬”,使其能夠承載一百多斤重的人體。

赤腳划水運動,就是藉助摩托艇️的速度得以實現的。而且,速度越大,空間效應就越強,水面能夠承載運動員的體重也就越大。

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既存在著作為物理物件的物體,又存在著作為物理背景的空間。任何物體的行為,都是其自身與空間相作用的結果,是二維的。

於是,每一個物體的外在能量,都具有兩種不同的存在形式。其一,是相對於自身的動能;其二,是相對於空間的勢能。

根據人類認識的基本原則,“凡是具體的,都是有限的。”任何一個具體的物體,其質量和體積都是有限的,既不為零,也不可能是無窮大。作為封閉體系的物體,其質量就是該物體處於自然狀態(最小能量狀態)時,所含有的粒子運動的能量。

對於宏觀物體來說,其靜止時,空間量子的碰撞是對稱的。此時,宏觀物體處於自然狀態。所以,我們通常把物體所含有的質量,又稱為靜質量。

其實,靜質量的概念是不準確的,容易產生歧義。由此,會引申出動質量的概念。對於微觀粒子來說,由於其半徑遠小於空間量子的間距,使這類粒子具有波動性,它們的自然狀態是非靜止的。

當物體的運動速度被提高時,物體的兩種不同形式的能量比值,會發生變化。速度的提高,導致空間效應的變強。對於宏觀物體來說,隨著速度的提高,由其原來的以動能的形式增減能量,逐步過渡到以勢能的形式變化能量。

由於狹義相對論不承認物理背景——量子空間的存在,因而只能把相對於空間的勢能解讀為物體質量(內在能量)的增加。

於是,把宏觀物體因速度的增大導致其相對於空間勢能的生成,歸結為物體質量的增大。這一增大的部分,對應於原有的靜質量,被稱為動質量。

這就是速度產生所謂動質量的原因。而實際上,動質量只是相對於空間勢能的代名詞。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太上邪神2019-05-21 21:02:47

相對論中物質運動速度加快質量為什麼變大?如果用相對論理論去解釋,就是理所當然的,本來就是這樣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要論證一個理論是否為真命題時,必須用別的理論來論證。舉賢不避親,就把愛因斯坦他自己的質能公式假設為真命題,來論證狹義相對論吧!

證明:根據愛因斯坦質的質能公式,物體的質量可以轉化能量,讓這些釋放出來的能量對這個物體本身做功,根據牛頓運動定理,對一個物體做功可以該物體的運動狀態,讓這些釋放的能量做功方向處於加速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快了而自身的質量變小了,得出質能公式等效於物體的速度越快質量越小。

結論:因為質能公式等效於物體的速度越快質量越小與狹義相對論物體速度越快質量越大,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狹義相對論的命題不成了,狹義相對論是偽命題。

以質能公式作為假命題,反證了狹義相對論為偽命題,但如果質能公式本身就是偽命題,證明的狹義相對論為偽命題就不能成立,只能證明這兩個理論必定有一個是錯誤的偽命題。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徐德文科學頻道2018-01-14 21:38:02

廣義相對論重新定義了我們的時空觀,將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提升到更精確的程度,讓我們對周圍的世界有了全新而不同於感官所看到的認識,所以問世以來一直很少有人能掌握其精髓和要義。雖然一百多年來,廣義相對論經歷了最嚴格的實踐檢驗,依然沒有任何一個事例能推翻它,但由於其闡述的現象在近光速和巨大引力條件下才有明顯效應,因而普通人很難理解,甚至一些幾乎連普通物理知識也不具備的人也要試圖推翻它,廣義相對論可以說欲哭無淚。這些比較難以理解的現象就包括物體運動速度越快,質量會越大這一現象。

廣義相對論一個最基本的假設就是光速不變,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就會誕生很多匪夷所思的現象,因為一個方程裡有了一個本該千變萬化卻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變化的量,其它量就必須去適應它的變化,到最後就會導致方程本身的崩潰。具體到質量上,我們需要用到的一個方程是相對論質量公式: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在這個公式裡,當物體運動速度很慢的時候,由於其速度和光速相比非常小,所以方程的分母就無限趨近於1,因而不會對其質量產生什麼影響;但當物體運動速度越來越接近光速的時候,方程的分母就會變得越來越小,這時候其質量就會越來越大,這個質量我們就稱之為相對論質量。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是用方程算出來的,實際上可能不是這樣的。科學家們已經用很多實驗驗證了這個方程所得出的結論,包括日全食時測遠方星光的偏折、GPS時鐘的相對論效應等等,迄今為止,沒有一例不符合這個方程計算的結果,所以我們可以一直相信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直到有一個新的理論來修正或完善,甚至推翻它。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金童希瑞2019-05-24 02:21:06

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為金屬態氫離子,金屬態氫離子聚合為新元素的同時釋放電磁波——能量。

物質不會轉化為能量!

光速運動的物體轉化為金屬態氫離子,金屬態氫離子聚合為新元素時是熱核反應,質量守恆。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董先生19782018-01-16 11:22:42

哥們,我不講那麼多晦澀難懂的廣義相對論公式。我給你講一箇中學課本里的物理定律: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阻礙磁通量的變化”。其實在物理,化學領域,這樣的現象都不勝列舉,甚至在社會學領域也是一樣。電流的增加會使磁場變強,而變強的磁場卻會阻礙電流的增加。某些化學反應會放熱,而熱量的增加必然是阻礙化學反應進行的。明白我想說什麼了嗎?

其實,我就是想說,物體受到外力加速,而速度的增加導致物體的狀態產生了改變,它就必然會改變某些物理量來阻礙這種狀態的改變,這個物理量就是質量!質量的增加必然導致在同等力的作用下加速度減慢。

所以,不要想太深奧,多想想這個定律,好多現象都能理解,甚至是政治,社會和人生。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姿勢調查局2019-05-21 17:47:20

你說的是《相對論》中的“質速關係”,它的公式是M=Mo/√(1-v^2/c^2)。

質速關係是成立的,但不能通俗理解成“運動會讓物體質量變大”。

愛因斯坦本身也極力反對這種表述方式,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理解會發現這個理論根本不成立。

悲哀的是很多書籍、文章總是用這種方式來表述這個理論。

無論透過計算,還是透過觀察,有一件事情是顯而易見的:

你無論坐在家裡,亦或是飛機上看手機,手機質量都不會發生變化

為何如此呢?

有人說,因為《相對論》錯了!

也有人說,你得接近光速質量才會改變。

然而這些說法統統都不對:

只要有速度,無論速度多慢,質量都會變大。可是你即使坐在超光速飛船上看手機,手機質量也絕對不會改變。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矛盾,但其實並不矛盾,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慣性參考系不對!

《相對論》的前提是相對,無論飛機起飛前,還是起飛後,你始終都在手機的慣性參考系上測量手機質量,那麼質量當然是一樣的,也必須是一樣的。

假如飛機一起飛,你就發現手機質量變了,那才真的證明《相對論》錯了。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在相對論體系中,

慣性質量分為“靜質量”和“相對論性質量”。

任何質量都是慣性質量,即便物體在地面上靜止,相對於宇宙而言它也在運動,因而它仍然具有慣性。

靜質量是一個不變常量,無論處於哪個慣性參考系下,它都不會改變。正如你在地面和飛機上,手機靜質量始終相同。

再來看質速公式:M=Mo/√(1-v^2/c^2)

M

是相對論性質量,也就是運動質量。

Mo

是靜質量。

V

是物體速度。

C

是光速。

我們不必去計算這個等式,只需要思考一點:

速度V改變後,隨之改變的是哪個變數?

很顯然,改變的只是等式的左側的M,而不是等式右側的Mo。

也就是說,只要速度產生一丁點變化,M立刻就變了,但Mo始終不會變。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下面,我們用一個通俗的方式來理解:

設:M=Mo+V;

若:Mo為3;

則:M=3+V。

此時,速度V的值只會影響M的值,不會影響3,這不難理解吧?

如果繼續往下思考:

當你坐在飛機上時,相對於你而言,手機是靜止不動的,它沒有速度,也就是V=0。

那麼我們公式的解就是:

設:M=Mo+V;

若:Mo為3;V為0;

則:M=3+0;

則:M=3。

即:M=Mo

看見了嗎?在同一慣性參考系下,M=Mo。

無論在任何交通工具中,只要你和手機處於同一慣性參考系,那麼相對於你,V就為0,那麼M始終等於Mo。

因此,別說飛機,即便在超光速飛船上,手機的質量對你而言也不會變化啊。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可是如果轉換一下慣性參考系下來計算:

當你在地面觀看時,相對於你而言,飛機上的手機具有速度,也就是V>0。

那麼公式的解是不是就變了呢?

M=Mo+V

設:Mo為3;V為2;

則:M=3+2;

則:M=5。

即:M>Mo。

看見了嗎?在相對於地面的慣性參考系時,M>Mo,且V的值越大,M的值越大。

換言之,

即便是一個緩步行走的人,相對於坐著的人而言,他手中的手機質量也會變大。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因此,質速關係的正確理解方式是:

物體的速度越快,其相對性質量就越大,

但必須相對於其他慣性參考系,物體才具有速度,在同一慣性參考系下,物體速度為0。

這就是相對論:無論速度也好,質量也好,包括時間、空間、宇宙中的一切,統統都是相對的,唯一恆定的是光速。

光速無論相對於任何慣性參考系,都是不變的:

在飛機上開啟手電筒,相對於飛機上的人而言,它的速度是299792。458km/s;相對於地面上的人而言,它的速度仍然是299792。458km/s。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有初有終2019-05-21 09:14:19

質量會變大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經過理論推導的,將經典力學中的伽利略變換改成相對論中的洛倫茨變換,我們就可以得到相對論中的質速關係: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式中,m——物體質量,m0——靜止質量,v——物體速度,c——光速。

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速度v的變化而變化

從上可知,物體的質量會隨著速度v的變化而變化。

當物質靜置不動時,速度v=0,物質質量m等於靜止質量m0

當物質速度v增大時,分母小於1,物質質量m變大

當v趨近於光速c時,分母會趨近與0,物體質量m會增大到無窮。

v趨近與光速,質量m會無窮大,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加速度所需要的力F也會趨於無窮大,光速也就很難達到。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鬼谷子戰略2018-01-05 16:55:12

因為愛因斯坦的公式E=mc2,c是不變的常數,運動的物體能量變大,所以質量也變大。

其實,愛因斯坦認為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質量其實也是能量。

以牛頓為基礎的經典物理學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動能、勢能、質量。經典物理學認為質量是物體固有的真實存在的感知。而動能、勢能更像是一種概念。

我的理解是,其實質量和動能、勢能一樣,都是人類為了表示物質某種物理特性,而提出的概念。它們並不具備客觀存在性。舉個例子,假如有另一種外星高階智慧生物,他們的物理知識裡面,不一定有質量這個概念。也許他們的物理體系和我們的完全不一樣。

順便再說下,為什麼牛頓那些叫做“經典物理學”,因為其實到了愛因斯坦的時候,已經證明牛頓的F=ma公式是不準確的。也就是說是錯的,但又不能把牛頓力學廢掉,因為它雖然不夠精準,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已經夠用,學起來也簡單。所以將它們劃為“經典物理學”做以區分。

原來咱們辛辛苦苦學好多年的牛頓物理是錯的,他們竟然還一直教。哈哈,也許當物理學到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高一個層次的時候,會發現質量本身就是錯誤的概念,相對論也是錯的。所以,愛因斯坦晚年才會有原來神學早已在前面等著物理學的說法,哈哈。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春峰美2018-01-15 07:35:33

廣義相對論中,物體運動時質量會增大。這個結論愛因斯坦是怎麼得出來的? 肯定不是愛因斯坦亂說的,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而且這個結論又被證明是正確的。可是這麼重要的道理愛因斯坦怎麼不說出來呢?他最起碼應該把推理過程講出來。這是我們普通人能夠理解的嗎?很可能我們猜的都不對。既然是正確的,我們又無法理解,我們就只知其當然,就不要研究其所以然了。我們就研究怎麼應用,怎麼應用它為人類造福,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糧食不夠吃嗎?我們的財富不夠豐富嗎?我們哪樣東西還少嗎?那麼趕快讓它們運動起來吧,運動速度越快,它們的質量就越增大。我們的生活水平就大大提高了,早日進入小康社會。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肖穎502019-05-21 16:20:51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每個人的身體裡。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布魯諾二2018-01-17 20:02:07

第四節,運動的本質(《能量球理論》百度貼吧能量球理論吧)

宇宙萬物都在運動,且永不停息地運動,是什麼在推動宇宙萬物的運動呢?

主流的觀點認為,宇宙的物質運動被四種基本力掌控。星體之間有萬有引力,原子內有電磁力,核內有強核力和弱核力。

萬有引力只是說有質量就存在引力,並沒有說為什麼有質量就有引力,引力的本質引力的機制又是什麼呢?

電磁力也一樣,不解釋為什麼存在電荷,電荷的作用機理又是什麼,原子核如何吸引電子,電子為什麼有正負?

強核力與弱核力更讓人摸不著頭腦,強核力為什麼力量極大而力程又極短,強弱之間又有何關聯?

主流的很多理論也都只是猜想和假設,並無證據,也無實質,更無機制,當然不能自圓其說。

物質,時空,運動是宇宙的三大根基,三大根基是宇宙演化的基礎,是各種理論的前提,更是整個自然科學的基礎和前提。任何理論都必須建立在正確的宇宙三大根基概念基礎上,沒有根基的理論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物質是種實在的東西,具有阻擋性和碰撞性。空間是一無所有的環境,物質是存在於一無所有的環境中的。我們首先要確認宇宙的這兩大根基,然後才能找出運動的本質。

物質存在於一無所有的空間環境裡,物質在空間裡又如何存在,又如何運動?

物質在一無所有的空間裡只能是以慣性狀態存在。慣性是物質固有的屬性,是宇宙的屬性。物質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永遠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物質運動是基於慣性運動,宇宙萬物的運動都是慣性運動,原子粒子是,星體星系是。但實際上天體的運動粒子的運動都不是勻速直線的運動,而是圓周繞行運動。這是因為物體隨時都受到外力作用而隨時都在改變運動狀態。這種改變是能量球機制的作用。

慣性運動是不需要力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永遠保持運動。慣性現象是宇宙的廣泛現象和普遍存在,任何物體都存在慣性。任何物體給它一個外力,它就會沿力的方向運動。比如在一個光滑的平面上,我們給物體一個碰撞力,這個物體就會沿力的方向運動。這個物體前沒有引力,後沒有推力,它照樣運動,這就是慣性運動,慣性運動並非一定要完全的勻速直線。它之所以後來停下來,是因為它在前進的過程中受到阻力而改變了運動狀態。

慣性運動是種客觀存在,是物質運動的基礎,宇宙萬物都是基於慣性運動。光子就是典型的慣性運動,它是光速慣性運動,勻速直線,受到碰撞後才改變方向。光子是完全彈性碰撞,碰撞改變的是方向,不改變速度,所以光子的速度比較穩定。

宇宙萬物的運動,並非四種力的主導,而是慣性碰撞力的作用。我們先看看萬有引力,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都能產生吸引力的作用。質量能產生力?質量是如何產生力的,力是種怎樣的形式,引力如何起引拉作用,力與力之間如何交織在一起,斥力又是什麼?

比如在一個一無所有的宇宙空間裡,兩個基本粒子就擺在那裡,它們又如何相互吸引呢?如果兩個粒子不借助任何物質的東西,憑空地,莫名其妙地就吸引了,這種無中生有的事誰信?如果力是種非物質的形式,由物質的東西產生非物質的力,關鍵是這種非物質的東西存不存在?就算是非物質也應有非物質的作用機理,物質與非物質的相互轉換真是太玄了!如果兩個粒子以產生引力子的方式吸引呢,關鍵是引力子如何形成引力機制,引力子又以何種方式存在於空間?要承認引力理論,得先把這些問題說清吧?

假如物質是以引力狀態存在於空間,那宇宙就是引力交織的宇宙。物質一碰上就吸引在一起,在遠處就被牽引,物質越大吸引力越大,吸引力越大吸引的物質越多,這樣下去,整個宇宙的物質都要被吸成一坨了。而事實上,原子核並沒有吸住電子,光子也沒有被星體吸引,星系也沒有被吸成一坨。看來引力並非宇宙的機制。

慣性運動與引力運動,互為矛盾,互不相容。如果宇宙物質運動是種引力運動,那就沒有慣性運動的存在空間,引力無處不在,哪還有勻速直線的慣性運動?如果宇宙是慣性運動機制,那引力就不能存在,因為引力一存在,慣性運動就作廢了。宇宙不可能引力運動與慣性運動同時兼備,那就成了兩種運動機制的並行,那豈不亂了套?引力運動與慣性運動,二者不可共存,只能取其一。

牛頓最初提出萬有引力的時候,也只是根據現象提出的猜想,他也說不出引力的機制。雖然應用科技應用到了萬有引力,但都是總結現象得到的規律,現象規律也一樣地可應用。

萬有引力開啟了物理學的大門,已後的電磁力,強力,弱力也都在走引力的老路。電磁力弄出個電荷吸引,誰說得清電荷是怎樣個吸引法?強力又是怎樣個強力法?

引力理論貫穿整個物理學,如果引力不存在,那物理學怕是要推倒重來?

物質運動基於慣性運動,慣性運動形成慣性碰撞,碰撞產生碰撞力,碰撞力改變慣性狀態,物質相互作用是慣性碰撞相互作用,力是慣性碰撞力。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滬生泉2019-05-23 09:42:38

愛因斯坦“E=mc”公式中和“m”就是牛頓理論中的標準重量

滬生泉

2018-04-12 09:24

關注

開啟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牛頓理論中的“質量”,其實就是“地球的標準重量”。雖然,質量是用天平稱獲得,但是,天平稱還是利用了地球重力來測量的。這與我們獲得重量的原理是一樣的。正是如此,儲存在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總部的國際千克原器,說是質量國際標準器,還不如說是重量國際標準器。

同樣,牛頓理論中的“力”,也是從“重量”引出的。事實上,重量就是一種力,即,重力。

由此可見,“重量”就是牛頓理論中的重要概念,而“質量”在牛頓理論中根本沒用上。

然而,愛因斯坦沒有發現這問題,卻像牛頓一樣,把“標準重量”當作的“質量”了,因此,就有了“E=mc”公式,而這公式中的“m”就是牛頓理論中的標準重量,而根本不是“質量”。

那麼,質量究竟能不能用到物理中呢?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董加耕2018-03-05 10:08:54

首先要搞清楚質量一詞的物理含義。許多人認為,質量的大小代表了物質的多少,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最早出現在牛頓力學中的質量有兩個物理含義,或者說有兩種質量,一個叫引力質量,這個質量越大,引力越強,另一個叫慣性質量,這個質量越大,物體越難加速。後來厄勞的實驗證實,這兩種質量是相等的。在狹義和廣義相對論中,質量一詞仍然是這兩種含義。顯然,不論是引力質量,還是慣性質量,都不是指“物質的多少”,而是分別指能夠產生引力的能力大小或慣性的大小。產生引力的能力大小,或慣性的大小,能夠代表物質的多少嗎?這可能需要充分的論證。所以,當物體運動時,質量發生變化,僅僅是說,物體運動時,物體產生引力的能力或物體阻礙加速的能力發生了變化,但並不代表物質含量的多少發生了變化。

物質的多少,用那個物理量來表示,可能需要進一步釐清。在化學中,有一個量,叫做摩爾質量,可能更接近“物質的多少”這個含義。摩爾質量的大小,代表了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的粒子的多少,注意,是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的粒子的數目,相同摩爾數的物質,具有相同的粒子個數,但其引力質量或慣性質量卻不相同。當然,這還涉及到一個完整的粒子的定義,在化學中,一個完整的粒子就是指一顆原子,如果你把原子細分成原子核和電子,粒子的個數就會成倍增加。

有人說,粒子的個數不能代表“物質的多少”,我也同意這個觀點,就像物體的體積大小也不能代表“物質的多少”一樣。我們應該找到這麼一個物理量,它在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中,包括在物體運動時恆定不變,這個物理量就能代表“物質的多少”。摩爾數在化學反應中就恆定不變。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明,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並不代表“物質的多少”,它在運動時發生了變化,僅代表物體產生引力的能力或阻礙加速的能力發生了變化。

靜止質量,物體運動時恆定不變的靜止質量,也許能代表“物質的多少”,但在核反應中,靜止質量也會減少,減少了的靜止質量轉變成了能量。

最後,再說一下一個物理量本質上的,或最基本的定義應該是什麼。顯然,當我們說引力質量或慣性質量代表的是物體產生引力的能力或阻礙加速的能力時,我們表達的是質量與其它一些物理量的關係,它能作為質量的定義嗎?我認為,一個物理量的本質上的定義,或最基本的定義,實際上是這個物理量的測量方法,你怎麼測量出這個物理量,就是這個物理量本質上的,或最基本的定義。

《相對論》中運動的物體質量為什麼變大?綠水青山489361752018-04-28 20:39:35

光速上限就是天花板嗎?一個小力只要持續的推動v=at超過光速毫無問題,相對論要成立必然得捏造個動質量來抑制速度的上升,速度一上升質量就增大了當達到光速時也就是無限大質量了由此怪論得出光速上限!可還是遺留下個破綻尾巴,作用力總是相互的一個有大的球去撞無限大的球它真的能紋絲不動嗎?不可能從動量守恆mv=MV也可看出它真要紋絲不動動量守恆也就破產了!所以一個無限重的東西踢一腳它也得乖乖騰挪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