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賴仲達2017-11-25 13:06:34

謝邀。我們既應當相信科學,又應當相信科學的各種方法。

比如說,科學上的懷疑探索精神。

其實科學這個東西,很多人確實把它“神話了”。但是科學是不容神話的,科學本質是什麼呢?很多人有不同的定義,比如科學是整理事實和規律啊,科學是一種自然的現象啊等等。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一點:那就是科學存在的本質就是要“懷疑”。

很簡單,在上個世紀,有個哲學家對科學各類的疑惑,進行了整理,最後得出一個關於科學的分類結論:

1、科學是事實和規律的總結。

2、科學必須可證偽。

這個哲學家我們稱之為波普爾,他的學說後來被廣泛接受。這個可證偽是啥意思呢很簡單,就是科學必須可以被證明為是假的,可以被推翻,這就是可證偽。

請注意,可以被推翻,不代表一定被推翻。只是有推翻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定就是錯了……

倘若有一個科學定律,是永久存在的,永遠正確的,那它就不是科學!

因為古往今來的迷信,都是這樣的。你設想一下,上帝說的話,是不是全是真理?上帝是不是不可錯的?在古代的基督教,就是這樣的理論——上帝是不能錯的,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主!

那麼我問你,假設我說上帝錯了,無論是現在,還是幾千年前,對於宗教徒來講,這種言論是不是都是“大錯特錯”?恐怕在他們眼裡,確實如此。所以,他們所信仰的那個神,或者各種神論,是“一定不會錯的”,那麼他們就不是科學,只是一種宗教而已!

為什麼科學一定要可證偽呢?因為你永遠沒法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總會有新問題出現,也就是總有發現新科學的可能!

例如牛頓力學,看起來很漂亮的一些方程式,似乎在全宇宙都可以普及。

但是呢?最後還是被愛因斯坦找出了破綻。

科學其實就是一條更便捷而且已經被人走過的“捷徑”,但是宇宙中是否只有一條這樣的捷徑呢?答案是不是!所以,科學是可以一直突破的,而迷信就不能一直突破。

也正是因為科學可以一直突破,所以,我們更有相信科學的理由,也能一直長期相信它下去!這就是我的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思維相對論o啟智解惑2017-11-25 14:54:10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科學!科學就是求真,具有普遍公認性。心智正常的人沒有願意相信虛假追求虛假的!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時代傻瓜李博士2017-11-25 14:57:33

你願不願意和應不應該相信科學,這是你的自由。人世間,可供選擇的選項太多了,科學、非科學、偽科學、神學、玄學、山神廟等等,數不勝數。你覺得該信什麼就去信好了,但要符合道德,不要違法。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家住海邊特能浪2017-11-25 13:50:40

我想先反問一下:為什麼不相信科學?

首先,能成為科學的東西都是經過大量實驗實踐的驗證。經得起驗證,具有可證偽性才能稱為科學。

其次,說不相信科學的都是什麼人?有時候我真的很想把那些只為賺錢的公眾號主揍一頓,老是哪一些模糊的東西糊弄老年人。搞得有時候我跟我爸解釋他都不停,覺得我在騙他,所以我就納悶了。科學家不能信,專家不能信,特麼的怎麼公眾號就信了。

現在是自媒體時代,什麼水平的人都能出來發聲,大量的譁眾取寵。所以我就不懂有些人,怎麼看到一篇文章就深信不疑,以至於不去分辨背後作者到底什麼水平。

然後我們在想想說不相信科學的都是什麼人?是科學家?專家?博士碩士學士?這些人會說嗎?那剩下的是什麼?能有什麼科學素養。

最後我再說一點,如果你相信別人說的不能相信科學,那下面這幾個你一定要深信不疑哦

馬雲:我對錢沒有興趣。 我最後悔的事就是創立阿里巴巴。

劉強東:我是臉盲,根本不知道她漂不漂亮。

王健林:我一無所有。 5個億,不能說小意思,中等意思吧。

馬化騰:普通家庭。

HR:學歷不重要,但我們只要985和211。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照境空2017-11-25 15:18:31

當然要相信。只不過它並不代表‘唯一正確’,它一直處在探索的路上,既然是探索,只有‘運用出來’才能證明它‘範圍內的合理性’,才能有‘範圍內的定性’。手機電腦飛機大炮,能體現科學的實用性,但未必有先進性,因為明天會有比它們更先進的東西,而且其理論本身就存在於宇宙,科學只是發現了它們並運用;也未必有正確性,手機電腦亞健康,飛機大炮殺人王。總之,科學必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限於自身已知的侷限和探索的漫長,顯然,它還沒有資格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簡而言之,科學理論是否正確是科學家的事,運用是否合理是發明家的事,我們只關注體驗效果。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UFO愛好者2017-11-25 13:17:51

科學已經成為正確的代名詞。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你問這個問題時,說明你已經承認了科學。因為邏輯思維也是科學的一部分。你用這種思維時,已經暗示你自己已經承認這種邏輯思維是正確的。

所有人都不相信科學,那就不會有手機,不會有媒體,不會有網路。你也不會有機會在這裡發言,我也不會有機會在這裡回答你。

不相信科學,中國根本不可能養活那麼多人。你我說不定還在餓著肚子呢,哪有閒心在這探討問題

沒有科學,一個天花,感冒,鼠疫,就能要了一個國家的命

國家不發展科技,怎麼強過別的國家?怎麼樣養活國民,怎麼保護國民?

世界不發展科學。隨便來個小行星,就能送人類上天

只有發展科技,人類才有未來!

科學帶來了汙染,科學帶來了新的問題。但科學本身無罪,科技本身無罪

確實,科技發展以來,帶來了環境汙染。

但翻出報道,哪一個不是人類的私心和失誤造成的?

無良廠家排汙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石油洩漏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港口爆炸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核彈爆炸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你能說是科學的錯誤嗎?事物的本質本來就是如此。罪犯用刀捅了別人,你要怪刀太鋒利?

科技也確實存在未能解決的問題。

但我們回顧過往。

如果,當時的人信了方士、巫婆的話,不相信科學,不發展科學,你也不會有現在的生活。

事情本來就是這樣過來的,你不知道怎麼走路,但你在試著學,你在探索,你不怕犯錯,後來,你會了走路,甚至會跑了。

科技發展也是這樣一個過程。你不能因為噎著了,就不吃飯了。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旁觀者周生2017-11-25 15:52:33

首先,當然應該相信科學,熱愛科學,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思考、處理和解決問題。但是,不能迷信科學。

不能把科學定義為人類已知或者已經證明過的知識或者結論的總和,因為這不符合科學精神,科學的實質是理性和懷疑。很多以前認為正確的科學結論,後來都被證明是有侷限性的,甚至是不正確的。所以相信科學不能等同於相信科學結論或者科學知識,而是要樹立一種理性和懷疑的科學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本身也是應該可以懷疑的,這就是不能迷信科學。

所謂迷信科學,就是認為世間一切事物中,唯有科學是正確的。其實這樣的想法很容易看出它的謬誤,世間一切事物中,除了科學,還有很多,比如倫理,道德,法律,美學,藝術等等,很多並不能用科學的標準來衡量它的正確與錯誤,美與醜。比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你如果用科學的標準來衡量,作為一副畫,它完全沒有透視概念,立體概念,甚至不以標準的人體比例和解剖學來畫,不人不鬼,但是有誰能否認它是人類藝術的傑作,其地位甚至不低於完全符合科學標準的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這裡科學標準沒有了,只有藝術和人文標準。再比如細菌武器,核武器,甚至克隆人,雖然也稱的上是科學成就,但有違倫理與道德,至少現在人類並不需要,所以被人們所禁止或者限制。

最後,科學的對立面,並不是神學,至少神學並不對科學構成威脅,在國外很多著名和頗有成就的科學家哪裡(我們國家現在也有一些這樣的科學家),在很多著名大學裡面,科學與神學可以完美的結合,一點都不矛盾。真正對科學產生危害的恰恰是對科學的錯誤認識,是對科學的崇拜和迷信,因為這樣會使科學失去生命力,而逐步衰亡,或者誤入歧途。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淡泊明志靜水流深2017-11-25 13:51:15

其實我們普通人字面上看“科學”兩字的感覺就是真理是絕對是元始是無可辯駁。但實際上這個問題還可以從其它角度思考,可以從哲學角度解析,可以從神學角度辯駁。 哲學討論的範圍可以囊括科學,神學的分類對戰科學也並不是不堪一擊。有人說,我是無神論者不相信什麼妖魔鬼怪,但是我告訴你,你如果真的有研究過神學,你就知道神學的根本壓根就跟你所認知神沒有什麼必然聯絡。當然了,我也不相信神鬼,但是我欣然於科學的進步,也愛閱讀神學書籍,它們都可以開闊人的思想和視野,你會發現科學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中肯,恰恰神學也沒有那麼想象中的狹隘。兩者似極端矛盾而又像必然聯絡。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NcZ宇宙與世界2017-11-25 13:31:38

我們到底要不要相信科學?這個問題也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上被人類敏感。

最近百年科學科技的發展也讓人們有目共睹,可惜的是科技僅僅幾年這樣的發展已經是非常難以讓這個世界上萬物所接受。再加上科學的理論非常片面,認識事物非常狹隘。只承認自己的理論正確,並且經常推翻過去自己創造所謂科學的理論。這從表面上看有錯就改,科學是追求真理的。可是要問的是它為什麼要推翻過去所謂的科學理論呢?實際上是它如果不推翻過去那些理論,再也無法繼續談論所謂科學理論,前後矛盾究竟相信那一套科學理論也無法讓人類明白。所以一直這樣的科學理論下去無非就是要推翻以前的,才能創造以後的。那麼現在還是要問以前那些所謂科學理論是否科學?到千萬年後我們再看現在的科學理論又是否科學?現在大家都會明白事實沒有一個科學理論會是真理。都是人類自己一時的理論認識罷了。

那麼現在我們再重回主題,我們要不要相信科學?這樣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你相信科學也好相信迷信也好,都是人類對這個世界的一種認識,至於科學還是迷信才能夠走出這個世界,那隻能到最後才可以評判。在這個萬變的世界上,不過不一定科學與迷信哪一種理論能夠真正堅持到最後。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會認為自己是相信科學,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真正懂得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也沒有一個人完全是按科學方法或按迷信的方法去做人做事的。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相信科學與相信迷信只是一種口頭語,難道科學與迷信只是遮人耳目的東西?至於在實際生活中大家都另當別論了。然而千百年來沒有一個人研究出一種科學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沒有一條科學的路讓大家越走越有自信,所以那些相信迷信的認識總是不能在人類的文明中消失。

科學的理論產生錯誤人類是可以包容,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永遠的真理。但是人類在這個世界生存不是來容忍它人的錯誤,而是要在這個世界上尋求真諦。不管你是科學還是迷信還是任何一種理論,錯誤的它都會被人類所抨擊所淘汰這是必然的。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chemladies2017-11-26 06:22:41

這個問題如同在問你是要看一本好書還是一本爛書?是吃好雞蛋還是吃臭雞蛋?是聽讓人賞心悅耳的音樂還是噪音?科學同樣有真科學和偽科學,科學的真偽也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和證實,所以科學也具有時代氣息。而我們作為具有時代性的人,對由嚴格科學方法和嚴格科學思維而產生的科學成果,唯有相信,才能在此基礎上再繼續發展下去。隨著時代變遷,這個科學成果在實踐中自會顯現它的真偽。然而相信不等於迷信,不等於盲從,也要帶著批判和懷疑的精神去看待!這就如同你會挑選書,你會選擇新鮮的雞蛋,你會對音樂有自己的評判!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刀具技術2017-11-25 13:13:24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抵制封建迷信,崇尚科學”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但到底是什麼使得我們對科學抱有如此大的信任?以下的觀點來自UCL的一位同學,從哲學和歷史的角度對科學的“客觀性”進行了理性細緻的分析。

“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鄧爺爺的一句話啟發了一代老百姓變成科學粉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的父母對搞不清楚自己信仰的派說,你應該相信科學。 對於從小在“相信科學,反對迷信”諸如此類的口號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無論長大後選擇踏上人文學科的不歸路,還是跳入理工學科的大火坑,都不免偶爾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們為什麼相信科學? 的確,科學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然而,這種當代地球人都有的共識是如何產生的?如果把科學比喻作一種信仰,那麼宗教探討的是教義,而當我們在談論科學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些什麼?

維基百科對“科學”一詞的定義為:

“科學包含自然、社會等領域,如物理學,生物學和社會學。它涵蓋三方面含義:1。觀察 2。假設 3。驗證。科學知識指覆蓋一般真理或普遍規律運作的知識或知識體系,尤其指透過科學方法獲得或驗證過的。科學知識極度依賴邏輯推理。”

如此可見,人們相信科學的一個關鍵原因是:科學是遵循客觀原則來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論也好,理念系統也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不假思索地用“這不科學。”或者“這是不客觀的。”作為對言論的評價標準,因為我們意識到對事物的主觀詮釋往往會扭曲事實,掩蓋事物的本質。求知慾是人類的基本特質之一,於是人類文明在不斷演變中終於總結出來的一套認識自然、追尋真理的最靠譜且有效的概念體系——即科學精神。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表象=真相?

俗話說(其實是培根說的),知識就是力量!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吸收外在客觀世界的知識來增強自己內在思想的力量。那麼問題來了,知識的潛在前提是具備客觀性嗎?人們在對技術的革新以及對方法論的不斷檢閱中,相對客觀地科學是否必將向著著越來越客觀的方向發展?

首先,20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提出,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是被當做謬論還是被認可, 不取決於“認知”本身的意義所在,而在於“認知”是否符合那個時代群體所公認的認知方式,即是否符合那個時代的

知識型

(Episteme)。比如從狹義角度舉例,達爾文的進化論不被當時的西方社會所接受是因為多數人相信創世說,而當今各類邪教被主流社會所睥睨是因為我們信的是科學。一個年代透過何種方式建立語言與事物之間的關係、解讀事物的秩序,便是那個年代的“知識型”。

如果科學精神也屬於一種知識型,那麼這種知識型是如何被表達出來的?16世紀之前,以

相似性

(similarity)為主旨的

表象主義

(representation)是主流的知識型,Lorraine Daston和 Peter Galison在《客觀性》一書中講這種知識型命名為“

自然真相

(Truth-to-nature)”。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所謂表象,即是透過語言文字影象等感官媒介將自然規律傳遞出來——如此形成知識。例如那個年代的植物繪本以及人體解刨的繪圖就旨在表現自然的現實。然而,藝術家懷著“遵循自然”的理念所傳遞出的“真相”,多少還是參雜了個人的闡釋。因此笛卡爾對此模式產生了質疑,他認為以“相似性”為中心表達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是種挺幼稚的方式,

本等

(intuition)才是我們能獲取真正知識的唯一途徑,也就是說,推崇“自然真相”的表象主義實則還是被人類的主觀“共識”所管制。培根更是直白地表示,尋找自然規律的科學觀是危險的, 真正的科學精神應該是觀察自然的奇特之處與不規律的天性,並客觀地歸納總結所觀察到的東西。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客觀”與“主觀”

如此就引出了“客觀”與“主觀”的概念,Lorraine Daston和 Peter Galison在書中指出,我們所熟悉的“客觀”,作為眾多

知識德性

(epestemic virtue)中的一種,是從19世紀才開始在科學認知中形成主導地位的。那麼,到底何謂客觀性/主觀性呢?其實18世紀以前,“客觀”與“主觀”在歐洲眾多語言中僅僅被用來形容“整體”與“個例”的區別。直到康德重新定義了這兩個詞:他認為“客觀性”的是指一種情感的形式(a form of sensibility),比如對時間,空間以及事物因果關係的感知;而“主觀性”則僅僅是一種憑經驗得來的感覺(empirical sensations)。如此,康德首次使“客觀”與“主觀”的概念與“外在世界”和“內在精神”聯絡起來。對於現代“客觀性”的定義,Daston和Galison在書中解釋為 “

外界呈現給感官的事物

(things as they are presented to the senses)”。與之相對應的“主觀性” 則象徵著”

事物本身

(things in themselves) ”。他們進一步探討到,“主觀”與“客觀”是相對的詞彙,如“上下左右”一樣,也就是說它們是一種辯證思維的概念而不等同於一種精確性。此外,主觀性具體表現為對個體意志的壓制,對立的客觀性則是對個體意志的解放。所以在科學探索中,保持客觀的態度就是好的嗎?Daston和Galison討論到,假設一個人的客觀意識絕對性地壓制他的主觀意識,那麼主觀意識被否定的同時一種固執己見的心裡態度也一定會隨之展現。而這種頑固心態恰恰是科學精神中所避諱的。也就是說,“客觀“與”主觀”作為一種倫理價值,在科學精神中所佔的比重對一個年代的知識型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簡而言之,“主觀性”這一價值觀的演變史也正可以折射出科學自身的演變史。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期,隨著科學技術爆炸式革新,各個科學領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攝影攝像這樣的成像技術的發明使影象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種科學工具。沒有思想意志的照相機可以記錄事物本有的狀態,這意味著成像自身就代表了一種客觀性,看似做到了“讓自然自己說明自己(Let nature speaks for itself)”。隨之湧現出的是“

機械客觀性

(mechanical objectivity)”的表象主義。“機械主觀”旨在秉著最大程度降低主觀意識介入的原則,抵制藝術的創造性, 使科學探索的過程規範化,程式化。這種科學精神強調科學家的自律性,使科學家成為了“意志無意志”的矛盾體。舉一個經典的例子。1906年神經學家Cajal和Golgi同時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因為他們透過化學染色技術對腦神經細胞突所作出了破性的研究。然而,二人同時提出的兩種神經元理論其實完全與對方的理論背道而馳。Caljal認為個體神經元具有獨立的功能性,而Golgi認為神經元是以相互連線的網狀形式出現,不存在被隔絕的個體。下圖是Golgi手繪的大腦細胞組織圖,他自己曾幾度鄭重宣告此圖是完全基於對染色後細胞的真實觀察。 直到多年以後承認這張被他用作科學證據的圖其實有被簡化,以便看上去沒有自然實際呈現出的樣子那麼複雜。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Golgi手繪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組織結構

Cajal對於Golgi為了理想效果擅自修改圖片的行為深感氣憤。他晚年的文章“Neuron theory or reticular theory?objective evidence of the anatomical unity of nerve cells” (神經元理論或者視網膜理論?關於神經細胞結構的客觀證據),表達了自己一生探索如何“看得更清楚”的內心掙扎。

“表象主義”的延伸與演化

在此之後人們發現,機械客觀的知識型還是不夠完美,況且在實踐中無法執行, 於是取而代之的是

專業判斷

(Trained Jusgment)的表象主義。專業判斷即結合邏輯與經驗來做出判斷,也就是中和了一下主觀和客觀在科學觀眾的比重,這更接近於我們從小所接觸的知識型。與此同時,“表象主義”也變得更為廣義,比如數學中的代數公式,化學中的元素週期表,物理中的原子模型等等都可被視為是一種對於知識的

表象

(representation)。 再者,例如X-ray的發明讓我們能夠透視人體組織,如此正如Daston和Galison所說,“表現主義的意義可以被延伸。比如,影象不僅僅可以呈現我們看到的世界——也可以呈現那些我們看到不到的。”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費曼圖,用於直觀描述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第一張醫學X-ray圖片。

進入21世紀,當代科學研究電腦化分析的普及以及數字成像技術的日新月異是否對我們的知識型產生了新的影響呢?Daston和Galison在書中的最後章節用 “原子技術”為例解析了我們當代知識型的轉變。 奈米技術使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應用科學(百度百科)。作者分析道,當代科學知識型的一大特性就是

介入主義

(intervention),科學家扮演起了工程師的角色,自然與人工物的區分接線在新的知識型中趨於模糊。而科技帶來的改變在於表象主義演化成了

呈現主義

(presentation)。

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科學?

UCL 2014/15 Research Images as Art/ Art Images as Research‘比賽獲獎圖片

成像早已不僅僅是科學研究的工具,這種視覺化的媒介作為一種對知識的直觀呈現,早已被廣泛運用到科學傳播中。而有了技術的輔助,當代科學家們也越來越具備在不違背“自然真相”的基礎上發揮藝術家氣質的自由。 隨著介入主義以及呈現主義被當代知識型所接受,我們是否正再一次與“客觀性”背道而馳?

作者:貓不二 (UCL大三生物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