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小邊講歷史2019-07-27 19:56:38

不請自來

在宋太祖趙匡胤剛剛平定天下之時,也曾動了遷都洛陽的心思。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實際上,趙匡胤陳橋兵變,繼承的是後周的天下,在天下未平之時,定都開封也是在情理之中。在之後,他也確實做了一系列的準備活動,幾乎就差一點就遷都了,在這個節骨眼上被人攔了下來。此人便是晉王趙光義。

有關於是否遷都一事,在李燾的《續資治通鑑長編》當中,記載了兄弟二人的辯論。趙匡胤想遷都洛陽,趙光義不同意。趙匡胤便說到: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趙匡胤想要把都城搬到長安去,靠著地勢險要,可以裁汰軍隊,更好的護國安邦。趙光義直接一句在德不在險就懟了回去。趙光義說守城在於人和而非天時地利。趙匡胤一時啞口無言,說了句晉王之言固善,今姑從之。白話文講,姑且聽他的罷了。

實際上,在北宋初期,長安、洛陽因為常年的戰亂而殘破不堪。相比於此,開封城則顯得生機勃勃。

一者,梁唐晉漢週五代當中,除了後唐沒有定都開封,剩下四個王朝都將都城放到了開封。雖說時間短暫,但加上宋朝,開封也算是五朝故都了。五十餘年的建設,開封城在人口,城防,經濟方面一派生機,雖然無險可守,但也有了都城的氣派。

二者,開封城交通便利。陸路上,南北西東四通八達,而且也屬平原地區。雖然無險可守,但是利於人口的流通,有利於經濟的發展。水路上,汴河、黃河、惠民河、廣濟河皆可通漕運。北宋初期,在軍隊方面實行強枝若杆的政策,大量兵勇的進進出出,相較於洛陽長安,開封更便利一些。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三者,敵人在變,中原王朝也需要做一定的改變。周秦漢唐四朝,他們所面對的外患,基本來自西北地區,但是在北宋時期,外患主要來自於東北的契丹,因此定都開封更有益於加強對地區的控制。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長安洛陽在北宋之後,元明清皆沒有選擇這二者作為首都。原因如以上所講,經濟重心的南移和北方邊患的東遷,導致了中原王朝的都城不再沿黃河選擇都城,而是在南北之間進行選擇。

說了這麼多,再回到剛才的問題。列舉了開封在北宋初年的優勢,趙匡胤為什麼要遷都呢?恐怕為迫不得已之舉,有史家推測,趙匡胤選擇遷都的原因是改變朝中的權力機構,他發現自己可能被架空了。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架空他的人是誰呢?他的弟弟,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折緣2019-07-28 12:45:38

乾符五年,黃巢其一,中和元年,黃巢兵進長安稱帝,此後的兩年時間裡,黃巢迅速敗亡,但他離開長安之前,縱兵屠殺,長安的人口急劇下降,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

等到黃巢敗亡後,唐僖宗從蜀地回到長安,屁股還沒有坐熱乎,唐僖宗崇信的宦官田令孜為了池鹽之利跟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交惡,田重榮攻入長安,唐僖宗被田令孜挾持逃往鳳翔,這次變故,使得各地節度使紛紛與長安方面交惡,於是拉開了藩鎮正式割據的時代序幕。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從這一刻起,長安成為了各個節度使想要挾天子令諸侯的四戰之地,根本無法正常生產,由此一來,長安的繁華逐漸沒落下去,同時中原的經濟重心不斷東移,移到了河南。

等到以河南之地為根據地的汴州節度使朱溫篡唐後,定都汴梁(開封)拉開了五代十國的序幕。朱溫之所以建都汴梁,主要原因是新生的政權並不穩定,是與各個軍頭聯合起來建立的。他只能將都城建立在自己的大本營汴州,以此才能威懾各地的節度使,保證政權的穩定。

然而沒有什麼卵用,該造反的還是要造反,混亂的政治局面,五代走馬觀花的政權更迭,實質上就是軍事強人政治的結果。但五代帝王們都選擇定都汴梁,是因為汴梁此刻已經逐漸成為了整個河南關中的政治經濟中心,雖然城不大,不如洛陽,但是經過朱溫的經營,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

同時,還有兩個重要原因。其一,全國還沒有統一,汴梁長期並沒有多少的征伐,經濟環境比較好,糧食充足,能夠作為征戰的大後方,其二,五代政權實際上也屬於地方政權,遷都這個事情花費巨大,估計都城還沒有遷移,地方軍頭就造反了,相對於亂世而言,經營一個相對完好地地區,比從頭再來簡單很多,也利益最大。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北宋起初定都汴梁也是基於這種考慮,趙匡胤雖然一定程度上想要遷都洛陽,(長安已經不再考慮範圍,畢竟經濟已經衰落,恢復起來難度係數太大)但北宋當時敵人也很多,遷都也難度也很大,雖然征服了財賦重地南唐,但北漢以及後邊的契丹還虎視眈眈,此刻的問題還在於先解決統一。

然而趙大沒有等到滅北漢,收復燕雲十六州就下皇權了。而趙二上臺後雍熙北伐失利,要是想遷都就更加不現實。北宋立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遷都對於士大夫的利益損失最大。

在古代,政治中心一旦確立,勢必會讓其輻射到周邊地區,成為一個重要經濟帶,而這些官員們的經濟基礎都依靠政策在京畿周邊置業,如果遷都,那麼問題就很嚴重,這些官員們肯定要蒙受巨大損失,基於利益角度的考量,他們當然有許許多多的理由來拒絕遷都。

要知道,北宋的皇宮可以說是中國所有封建王朝中最小的了,(士大夫們功不可沒)在朱溫的汴州節度使衙門的基礎上建立,周圍都是民房,都沒有辦法大規模擴建,當了趙匡胤時期,也只是基於洛陽宮城的佈局和設計做了更新,此後基本沒有怎麼大修過。皇帝都只能這麼將就著住著,連在汴梁擇個新址建宮都不行,何況是遷都。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

即便遷都,洛陽也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洛陽和開封的距離大概200公里,不遠,從軍事角度而言,攻下開封,洛陽轉眼失守,攻下洛陽,開封一樣等於丟了。而除了軍事角度,政治經濟上,開封經過五代時期的發展已經比洛陽更加成熟了,更加沒有遷都的必要了。

至於長安,雖然有潼關可以護衛,但關中已然凋零,遷都不僅僅是中央搬家,還要遷移大批老百姓,搞大規模的建築工程,成本消耗巨大,北宋三冗問題可不是開玩笑的。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藍星1734608772019-07-28 08:09:45

出門喝個湯 後腦勺被拍一下 你小子可以啊 上個朝 說急眼就罵 都是熟人沒辦法 到開封不聽話不管飯 你看看趙匡胤演義就明白了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我喜愛這片熱土2019-07-27 18:54:33

這個問題,正是歷史上的核心問題。

古人認為:得中原者得天下,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從三皇五帝,到夏商,東周及唐宋等,為何國之都城都選在中原?為什麼古人認為得中原者得天下,而現代人,特別是舊時的四夷之人,總認為這是謬論,不過是古人的書中說說而已。他們總認為:鄭州,洛陽,開封等,攻不能進,退不能守的一個平原無障礙之地,何以能做都城?那麼要有這種淺顯的認識,不是說明古代人,特別是皇家和大臣不都是傻子了嗎?

很多學者和網民總是堅持偏隅的思想理論,認為都城必安有山有水的可攻可守之地。其實,這是眼光短淺的認識。

為什麼古人大多把都城設在中原?為什麼古人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實際上,問題就在這個得字上,這個得字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得字就是控制之意。正因為中原之地,缺山少水,無什麼屏障可防守,中原做都城皇家是最不容易坐穩當的。正因如此,有膽識,有能力的古代帝王大多把都城設在中原,方才能顯示出帝王的雄心和謀略,才能透出膽魄和無懼的安國氣概。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說你只要能撐控住無山河天險屏障的中原,你就能控制住整個國家。正因中原無天險之障可守,所以才說,這個不好控制的地方,這個四夷都想攻入霸戰的地方,這個戰略位置最最重要的地方,你只要有能力,有辦法,有策略,來掌控它,調理它,並能安穩的在中原地區生產生活著,說明你就是一個有遠見,有智慧,有膽識,有策略的能人或是真正的帝王家。你再有本事,再有智慧,中原這個不容易管理的地方,你若掌控不了,那就別說再掌控整個國家了。

得中原者得天下,古人把都城大多設在中原,並不是無知,並不是無天險可保,把都城設在中原是最有智慧,最有高超的戰略眼光。

打個比仿,如民間先生看風水,無智者只看宅內區域性,所以總是看不出問題。而行家看風水,不但看宅內區域性,而還要看宅外的方園之區域,裡外結合通論,才能看透此宅之興衰。

中原都城同樣之理,若單看中州平原之地,確實是進退難有萬全之策,可從外圍及長遠看。中原設都城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你可仔細看看:南有長江天險以阻外敵,北有黃河之障可防北胡。南北兩個大門,有天朝大軍把守,中軍帳坐鎮中州,眼觀八方格局,運籌帷幄之中,四方儘可指揮調動,若戰局不利時,四面儘可退守,正兒八經是戰可攻,退可守的理想之地了。無論哪個地方的都城,你再有屏障可守,尚若敵方攻到城下時,還何談攻與守?那幾乎就是亡國之兆了。可有些地域黑俠客總是說中原的這也不是,那也不中,一個城池也是他們那裡的好。其不知羊也不是光西邊的人會放,馬也不是光北邊的人會騎的,而都城也並不是光大山深處可立也!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超脫眾品化育群生2019-09-05 10:47:10

宋朝最大的威脅是北方遊牧民族,遼夏等,在西安洛陽整不好就被甕中捉鱉,沒看北宋打不過馬上就跑商丘去杭州了。如果帝國威脅在中原和南方的時候,西安與洛陽是固若金湯的存在

長安、洛陽更利於防守,北宋都城為何還要選在無險可守的開封?叫獸先生Y2019-07-27 19:20:33

如果趙匡胤不死,估計會把都城遷到洛陽或者長安。當時有這樣的想法,還跟皇太弟趙光義提起過。但是如果真的遷離開封,趙光義怕自己遠離政治中心,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斧聲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