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下河東祭靈36哭》有幾個版本,我聽了好幾個詞都不一樣?

秦腔《下河東祭靈36哭》有幾個版本,我聽了好幾個詞都不一樣?如義齋人2019-06-30 15:50:17

謝謝邀請!秦腔傳統紅生戲《下河東》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由於舊時代的民間藝人常常因生計所迫,加之每一代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文化層次的各不相同等種種原因,各自的演出流派和風格多樣,版本也不盡相同。僅就最為膾炙人口的優秀唱段“三十六哭”一段來講,陝西省劇目工作室的儲存本(應該是現存最早的吧)記載是“三十八哭”,八十年代初期,西安市文聯服務部編印的改編本又記載為“四十八哭”,而民間相傳最多的又為“七十二哭”,比肩於《斬李廣》中的“七十二個再不能”。就場次名稱來說,現存最早的儲存本叫《得將》,後來,僅就影響最深最大的陳仁義老先生演出而言,這一場名稱又有《困營》、《巡營》、《祭靈》、《靈堂》等數種之多,而《困營》此場,又有“三十六哭”的“在御營沒靈堂哭聲嚎”和“王不該當年離龍朝”兩個版本。而在陳仁義老先生對“三十六哭”唱段的演出安排中,又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現在最常見的流行本《靈堂》一折,但實際上過去的老藝人更多的常常把這一段安排在《趕駕》一折中(現在的陳仁義、李發牢等許多名家都有錄音),所以,在現在的秦腔舞臺上,當還有演員在《趕駕》中唱起“三十六哭”時,我們常常有觀眾誤會,說趙匡胤騎槍胯馬入闖“靈堂”,突際上,對“無一日不哭三五聲“的乾德王來說,真是莫大冤枉了!

就“三十六哭”這一唱段,現在因為媒體的發達,又因為模仿和學唱名家名段,版本比以前“統一”了許多。但作為專業演員和流派風格來講,各人的版本不盡相同,更能體現出百花齊放,競相爭豔的特色。回顧過去,袁克勤、陳仁義、李發牢、董厚生、齊曉春、康建民、張蛇龍、高廣傑、王君秋、陳俊義、劉隨社、展學昌周劍……包括以花臉藝術注入紅生行當的張蘭秦、郭雙勝等大批名家藝術家以及眾多的後起之秀和愛好者已經精彩紛呈,各領風騷,餘言嫋嫋,不絕於耳;展望未來,我們熱切期待,古老的秦腔藝術,恢弘壯闊,魅力恆永—— 風風火火闖九洲,萬紫千紅總是春!

版本,只是個數字,創新和發展才是硬道理!

秦腔《下河東祭靈36哭》有幾個版本,我聽了好幾個詞都不一樣?汶上君2019-07-01 20:14:50

是戲九不同,這是秦腔的一個顯著特點!可以這麼說吧,有多少個演員演趙匡胤,就有多少個版本的三十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