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弟子箴言2020-11-12 13:21:12

對道的理解,舉例來說,你不可以用任何一匹具象的馬,來等同於馬的全部。黑馬白馬都報含在馬當中。道,也如此,萬事萬物都是道的體現,但又不是道的全部。你聽到的,看到的,都是具象,不是全部。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古來密2020-11-19 13:36:18

《道德經》第十四章如何翻譯?關係到我們如何理解和認識″道″的觀念問題。要認識這一章關於道的論述,我們首先要建立起一個關於道的生命二元論反映∴觀念或稱概念的理性認知。如果我們站在中國生命文化觀″物名一統性″的《認識論》立場,高度確認道的概念,認清″道″這個概念的本質內涵以及它的外延,再來理解這一章如何翻譯″道″的特點?那就變得很容易了。

″道″的概念應該如何定義?用老子的話說:它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它即是“可道″;又是″非常道”。即是″無名的道″,(無名,天地之始)的道;又是″有名的道″,(有名,萬物之母)的道。還是″無名、雜亂、混沌而奇妙的道“,即(故常無{名},欲以觀其妙)的道;又是″有名,可以認清千萬具體事物的道″。即(常有{名},欲以觀其徼)的道。在老子筆下,″道″的實體種類繁多,又得透過人類的″命名″去一個個地認識。認識的過程即包括”客觀的實體″;又包括主觀的虛體名稱。這真是一個很玄的事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在這裡,這個″玄″字,就是指:一個實體事物,分成了兩個,一個無名,在人腦主觀認識之外;一個有名,在人大腦認識之內。你說玄也不玄?這當然很玄。玄就玄在人類生命的反應論透過給事物命名,把客觀世界認知的事物全部裝進了人類的大腦。不管你走到哪裡,他的大腦裡都裝著一個已經認識了的世界。這能不玄嗎?當然玄!但老子說,不僅如此,還有更玄的呢?人腦不僅裝著一個認識了的世界;人腦還可以透過″這個世界裡的萬物之“名”、之″名實概念″,推匯出新的″名稱″、新概念。即(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概念。這些概念和原來的″名實一統論“的概念一起,構成了人類文明創造的″名實一統″的《認識論》。這種認識論,基於真實事物,高於真實事物。它們在人腦裡形成了”真、假,虛、實″繁粉複雜的混合整體。隨時隨地的都需要你去認真辨析。一不小心,就會虛實顛倒,以假亂真。你說這是不是″玄之又玄“呢?可這就是″眾妙之門″。它不僅能使你認識″名實一統論”的世界;還能使你認識到″有名無實的人造概念″的理性理解。這就是人生《認識論》更深層、更高遠、更精微、更系統的″道學認知″。老子在第一章《論道》中所闡述的道,並不是一種“道“;而是一個″道的家族”,是一篇關於道的《認識論》的總綱要。同時,也從哲學反思地高度,講清了″道和名″的辨證關係。釐定了″道、名一統論″的史學價值觀,堵死了″道、名″分家的錯誤史學觀認識。(這對兩幹年後的歐洲笛卡爾們的哲學詭辯也是一個否定)。老子的《論道》之高明,概念之清淅,用不著″悟道者″去瞎猜胡想。其道觀認知之高深、之廣博,不僅儒學後生無力剖解,更是西方唯物史觀也插不進手足的。老子對“道″的概念博大精深地論述,不僅西方文化裡沒有,就是中國儒家文化裡也難找到。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翻譯老子這個道的概念呢?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給這個″道的概念″釐定一個定義呢?我認為:道是闡述宇宙博大淵遠、天地陰陽交替、自然運動變化、萬物相依相隨、人類文明發展、萬項運作背後的那個總規律定力,就是″道之力″。“道之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是客觀世界存在的環境力,即是萬事萬物存在的環境。因之,它大於萬事萬物,包融萬事萬物。無事不在它之中;無物能在它之外;任何事物都與它有關。這就是道即大又小;即巨又微;即隱又顯;即不可名,又不可不名的認識論存在。明白了這些道理,明白了這些″道之理”,我們再看《道德經》的其它章節,就有抽絲剝繭,利刃破竹的理解能力了。

如:第二章論治國,講地是″美醜善惡在治國中的應用;有無相生等對立關係相對、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的恆定關係;{這種關係在西方哲學裡是相對的矛盾鬥爭關係,而在道德經裡去是互聯互隨的協和關係。這能引起我們多少思考?請讀者各自去考吧?}以及聖人應該怎樣以變無為為有為的辯證治國之道。(當然這種″道”在施政中是以″德“的面目出現的。這又是道:在天為″道″;在人為″德″的“道德一統論”的人生觀)

閱讀《道德經》,要有研究精神。只要這樣一章章地研究理解,我們就會看到《道德經》全書整體嚴秘的邏輯性和層層剝繭,層層深入的哲理關係。這對翻譯全書任何章節,當然抱括《第十四章》,都會產生深層理性認知的底氣。翻譯各個章節,也就不難了。

第十四章應該這樣翻譯:,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這三句比喻混而為一是對″道隱″的描述。意思是說: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一個玄學概念。句內三個″名曰”強調了“名虛″的特點。具體地曰″夷、希、微″,都是形容詞。形容詞都不具有″實物名詞″的特點。足見″道″是一個只有”虛名“而無”實體″的“虛概念″。迴應第一章:這種“虛概念”原本無名“,也不可命名;但為了交流知識,又不得不為之命名。這就是老子為″道隱″的隱作論而闡述的″道隱、道無形″的描述。明白了嗎?

其上不皦,其下而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這是說″道境、道無名”,上下一體,同光同亮,色彩一致,無法命名,只能歸於無物的環境論。

是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是說″道大而空”。其狀象″惚恍″,看不清楚,啄磨不透,超越想象。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言其大。說你不管怎麼運動,總是在它之內,無法超乎其外。道之大,躍然紙上!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史,是為道紀。

最後一句點題:談″執掌古之道名概念,駕御今之萬物運作,就能推知古代歷史。這都是瞭解道紀規律定力的結果。點出知″古道″,御今物,知古史的過程,是研究道觀的結果。

我以為這樣翻譯較合老子原意。如有不同看法可討論。如同意,請點贊。希望支援!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概念賦有潛能的動能2020-11-12 01:14:21

來做作業,講的不好還請包含: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繩(mǐn)繩兮不可名⑧,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這是《道德經》關於自然中物的追問。這個是在猶如王陽明刻竹几近嘔血的狀態下,才能明白。瞭解物質的組成切入點有多麼的難。

物質其中的道理,看見也是沒看見,聽見也是沒有聽見,摸也是摸不著,用看,聽,摸都是人感官所有,並不能看透,聽透,摸透。所以混而唯一的呈現在你眼前。上面不明亮,下面不昏暗。用很多繩子來計算,不可以得到其中的名字。(也就是數學的方式來描述物質,也不可能得到其中的名字)。都歸於到無物。這種數學公式(這樣好理解)和其微小物質(粒子或者更小的組成甚至只是極小空間的小小震動)這種無物之之象叫做恍惚。

剩下的自己悟吧。

我想說的是感謝牛頓吧,感謝為科學點燃之前所有在這方面堆積的數學公式和物理知識吧。科學的大門真的是太難打開了。

我們的先祖這麼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尋找其中的奧秘。後輩需要努力啊。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白玉子2020-11-12 13:36:46

《道德經》第十四章,意譯如下:道,是看不見,聽不到,觸控不著的,所以就不必斤斤計較,過分考究,打破砂鍋問到底啦!其實,我們可以把她(道)看成一個無形無相渾然一體的一個自然存在就行了!她深不可測但卻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她雖然古往今來有無量無數的解釋,但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人們都在爭論不休,各以為是,但終歸不能統一認識,公論出一個結論。結果還是歸於“空”或“無”!實際上道確實存在,可以說是無形狀無實體的存在。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可以感知到的!可以稱為若有若無,精微幽深吧!道,雖然是想迎接看不見頭,想追隨摸不著尾,但卻可以吸收古聖先賢行道佈德的經驗精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結合現實的客觀實際情況為我所用的!這也可以說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鑑古知今為我所用以合天人大道自然規律之善之善法吧!(本人獨創!隨性而言,如有不妥,請有緣讀者批評指正!歡迎關注,歡迎評論區留言!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炳聰BC2020-11-12 11:50:32

道德経,言簡而語意精深幽微。人生體認不足,終究難悟。■視之不見(道可道非常道。道無形象,實相非相,故知道視之不見。)肉眼(六識心)見象(有,名萬物之母,可視)。慧眼(道心)視道(無,名天地之始,故道視之不見)。名曰夷(夷者常理也,道也)。聽之不閈(肉眼凡胎六識所能聽聞者,乃娑婆永珍,實相非象。非道之實相非非相也)名曰希(深遠者希,常理者夷,道之謂也)。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大無外(無極),小無內(無盡)。攫奪無可取)。道微妙精深,唯有清淨自性,才能體認告之化精微。■尚書,大禹謨曰:人心(出於私慾之心)惟危(惟者思維也,人心之思非正思惟也,用來圖謀算計,是危險的)。道心(本質上是出於道德義理之心。行深乃悟道之心(理窮幽秘,識陰陽之機,奪造化之奇的心))惟微(思慮精妙幽微)惟精惟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道心思惟是精微的,全面的),允執厥中(是能信守中道(中庸之道)者也。)■中庸雲:自誠明(此句中之誠者,名詞也,指自性善德之道心也。來自道心之悟之謂也)謂之性(是眾生累世所修之自性也)。自明誠(此句之誠,動詞也,即盡心力學思修持也。乃経由道心之悟,而更精進修持之謂也)謂之教。誠則明,明則誠。又云:唯天下至誠(天下只有最盡心力修持者),為能盡其性(最能發揮其佛智),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知人善悪之因),盡物之性(知禍福之源),則可贊(贊者助也)天地之化育(助天地教化,善德滋長),則可與天地參矣(與天地同參,與大自然合一,成天地人三才也)。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暖陽清松2020-11-12 10:44:33

個人認為像這樣的經典,最好不要翻譯,應該透過原文理解!暫時理解不了的話,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到了一定階段,很可能就會豁然開悟!而且道德經的層面有很多講究的是修行的境界,也是對人生,對宇宙感悟的境界!一開始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嘛!

譬如不同的人在登同一座山,山頂的風景是相同的,但是登山的過程中,因為選擇的路不同,所以看到的風景也不一樣,當我們在山腳下的時候,去猜測半山腰的風景,甚至山頂的風景是很難猜得到的!所以用心感悟就好!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袁連法的國學答問2020-11-17 14:47:37

先討論再翻譯哈。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詰(jié),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繩(mǐn)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首先要回憶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突出道之不可言說,

還有名之不可靠。

如果以不可靠的名來言道,

是不是顯得更加荒誕?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的名相是依靠我們的官能來析別界定的,

它所有的根柢就是有,

可聞可見可觸,

但道恰是無,

我們能用上的官能就是心之思,

而且還不能帶有"有"的事實成份,

只能體認感知,出有入無!

來翻譯一下吧:

道,是看不見的,就如隱藏在地平線下的太陽,

不見其形只見其光(光無形vs看);

道,是聽不見的,就如看到閃電後的雷聲,

只是在呈現的過程中(聲進一步更接近於道,已經沒有形礙)

道,是無法觸知的,就如微風拂面,

不知其何來又何去!(有道的意味了,徹底沒了形聲)

我們的這三種官能都一樣無法讓我們明白道是什麼,

雖然可以不同地言說,其實說了也依舊渾混難別(能知所知圴不可靠)

可是,於心而言,卻是可體悟的:

宛如一條無物之線,上下可達(空間),前後無端(時間),

讓人看不真切,狀象這樣的形跡卻藏在我們的腦海中,

如夢如幻!

比如說,現在有個具體的物出現在我們面前,

你應該追溯到它不存在的時候,

體會它從何而來!

能達到這個境界,

才能說得上大體對道有一定的瞭解了!(有一定的規則:道之紀)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操哥草談文化2020-11-12 13:08:33

謝謝邀請:翻譯了,就不朗朗上口了,原意也可能變了。

不過我看了下,所有已回答的都是錯的。

意譯一下:名利虛榮看不到聽不真摸不到,似乎有也近乎無,我們就叫它是惚恍吧。你苦苦追求,也未必能得到這些,而浪費精力,勞民傷財。我們要學會用古代的方式方法來衡量一下當今社會的現狀(惚愰)是否合理。若明白了這些(惚愰或正事)產生的原因,也就是悟出了道。

關注我一起學習道德經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狼叔咖啡館2020-11-12 09:39:29

“道”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得,遇到了你不知道,跟隨了你也不明白,它無法感知但卻存在,這章的含義就是告訴你我們的世界存在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規則!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正道行28182020-11-12 14:32:45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至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此為《道德經》第14章全文,因不同版本而字詞會略有不同,但基本意義一致。同樣,因人而異,感悟亦會有所不同,會有伯仲不同的白話譯文。因此,悟其文於己心,理解才會是最真切的體會。

章首所言夷、希、微,是基於所觀、所聽、所為的所謂結果,是喻言,而非真的實際感受到了。因為在“惚恍”“無物”的狀態中,是不可能真見、真聽、真為到所應有的結果的。也就是說,視不見之夷、聽不聞之希、搏不得之微,都“混而為一”得出同樣的一個結果,即無形無物下的一致結果。夷:滅也;希:罕也;微:隱也。視猶不視,什麼形也沒有;聽猶不聽,什麼聲都聽不到;搏猶不搏,什麼物都撩搏不起;向上向下都無明晰清楚的界限,一直延續下去都無法稱說其實,是因為根本無存在之物。狀無狀,象無物,迎著它看不見其前在哪,追隨它找不著其後在哪,只好用古說之“道”,來約束今天存在之實,就能知道古時的起始,這就是所謂的規律。所以說,規律並不一定體現為實,有與無的前提下都可以有

規律

的存在;並不一定要可視、可聽、可博,更無必要去追問、刨根問底(詰),執古御今,遵循的就是

規律

(道紀)。

以上是我對這一章的理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和領悟,得出的譯文就體現在各自的語言功底上了。所以,就沒必要在此翻譯為白話文了。老子的這一章,都是在為其“道”鋪墊渲染,使“道”清晰起來,為人所理解,是把抽象儘可能具象化的努力;目的是要宣揚自己“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無為”總是與“無不為”混而為一的,就像夷、希、微與不見、不聞、不得“混而為一”一樣,不必去糾結、去追問(詰),“道紀”就是“道紀”,“無為”就是“無為”。老子就是在“恍惚”與“清晰”中傳達他的所思所想的。讀老子,故需悟。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

(圖侵權可刪)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楊曜駿2020-11-11 22:29:47

道是一直存在,天地法則,道,看不見,摸不著,可以從歷史中總結,從前人中總結,歸納和演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

繹,體會和應用古之道,來指引。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hitman12020-11-12 10:29:26

個人理解:

無生無死,無利無不利,無吉無兇,無得無不得,無情無私,無處不在。

無,道的狀態。

《道德經》第14章,如何翻譯?還照2020-11-12 11:22:43

一切萬有本初的樣子:一切生滅出於其中,一切意識分別出於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