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病害對照表?

蘭花病害對照表?依娜大寶貝2022-12-01 17:56:26

第一:碳蛆病,病原:真菌(刺盤孢),蘭花碳蛆病的發生,首先與天氣有關,高溫高溼天氣最容易發生,初夏時節雨水多、溫度高、發病重,尤其是悶熱環境更容易發病;初現時葉片出現黑色斑點,之後面積逐漸擴大,呈凹陷狀,常見有輪紋,與健康組織交接處呈黃色或灰綠色,發病後期葉尖或葉邊緣乾枯,乾枯部分一般為灰白色,可隨風,隨病苗、植料、蘭盆等傳播,傳染性強,雖然不會致蘭花死亡,但會大大降低蘭草的觀賞價值,氣溫高於25℃時要遮陰,注意通風,不要噴葉面水,一旦發現病株應及時剪去受害部位,以免成為傳染源。

第二:莖腐病,病原:真菌(尖孢鐮刀菌),常發生於假鱗莖,老苗,新苗,最先是葉子基部出現水漬狀,然後逐漸變褐變黑,從心葉開始發黃,由葉面基部往葉片上方蔓延,同時,假鱗莖萎縮併發黃直至乾枯,且病菌可隨病苗、植料、蘭盆等傳播,傳染性強,應注意控制植料溼度,並注意栽培環境通風,15-30天噴一次多菌靈或百菌清等殺菌藥劑,莖腐病一旦發病,如不立即採取措施,其結局一般是“全盆覆沒”,應立即切除被感染的假鱗莖(蘆頭)並用多菌靈或百菌清進行消毒,蘭盆也需要進行消毒,然後更換新的植料種植,之前用的植料應該捨棄,如不願意捨棄可以高溫蒸煮後使用。

第三:白絹病,病原:半知菌亞門真菌又稱白絲病、菌核病。發病時間為4至5月開始侵染,6至8月發病高峰期,病害發生迅速,導致被害蘭株爛枯死亡,發病始自蘭株近地莖部,初呈黃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後變褐至黑褐色腐爛,並在根際土壤表面及莖基部蔓延,破壞莖部並感染幼葉和根部,葉鞘、根群產生白色菌絲;被害部位呈水漬狀,腐爛變軟,發黑,直至葉片枯萎,病菌擴散至假鱗莖,菌核由白色變為赤褐色至茶褐色壞死,嚴重時整株葉叢枯死,有傳染性,可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濺射和施肥傳播,土壤偏酸,發病最嚴重,高溫多溼天氣易誘發病害,防止方法:注意通風,調高植料的酸鹼度,透過撒草木灰可以解決,也可以用多菌靈,百菌清,甲基託布津,高錳酸鉀等殺菌劑。

第四:軟腐病,病原:細菌(軟腐歐氏菌),多發生於當年新發的幼苗上,發病時先是蘭草基部出現水漬狀褐色小斑點,然後迅速擴大,最後出現有惡臭味的深褐色腐爛斑塊,用手輕輕一拉就掉,也是高溫高溼天氣容易發生,主要是透過傷口感染,應注意通風,避免傷口感染,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切除被感染的假鱗莖(蘆頭),經消毒後更換新植料重新上盆;防治蘭花軟腐病應避免或減少傷口的出現,如分苗切口,海底芽,蟲害等傷口